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rhBMP-2,钛,种植体,骨再生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1](2011)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13期)
王丁丁,曾戎,杨敏儿,何鉴贤,陈阳[2](2011)在《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骨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半衰期短、易降解代谢,达不到理想的骨再生效果。目的:制备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并观察其缓释性能、骨诱导活性。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壳聚糖膜,涂覆于生物骨修复材料表面,ELISA方法检测其体外释药性能。茜素红染色检测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单纯骨填充材料诱导C2C12细胞骨钙蛋白的形成,观察其诱导成骨细胞能力。同时将3种骨修复材料植入清洁级KM小鼠股部肌袋内,2周后检测新生骨Ca2+离子含量,评价其异位骨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材料表面的壳聚糖膜分布均匀,负载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呈团簇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体外释药存在突释,前4d释放量达总药量的50%,持续至12d,释药量达到90%,第18天时释放完全。与单纯骨填充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相比,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晚期分化能力与异位骨形成能力显着增强(P<0.05)。结果提示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缓释性能好,促进骨形成能力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11年25期)
陈明[3](2008)在《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缓释体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微米级磨损微粒刺激溶骨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大鼠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air pouch模型,观察钛合金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两种微米级磨损微粒在模型体内的生物反应,比较其对溶骨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背部皮下注射过滤后的空气3ml,每2天1次,共6次。1周后,囊腔内分别注射微粒悬液(A组为钛合金,B组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生理盐水(C组)。1周后取囊腔组织称重,进行肉眼及光镜下观察,测定血清AK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6及TNF-α的表达,实时定量(real-time)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mRNA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囊腔组织位于皮下,有明显的境界,约蚕豆大小。表面可以见到增生的小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状组织,类似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B组囊腔组织重量明显高于C组(P<0.05)。光镜下,实验组可见大量吞噬细胞,而对照组未见明显组织细胞反应。实验组血清AK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B组高于A组。实验组EMMPRIN的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鼠air pouch模型能够代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是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机制研究中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钛合金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粒均能引起组织学反应,刺激溶骨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活性升高,诱导溶骨反应,形成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第二部分RhBMP-2缓释体在大鼠air pouch中生物学反应实验研究目的观察rhBMP-2缓释体在大鼠皮下air pouch中的生物学反应,探讨rhBMP-2促进成骨及抑制骨溶解的生物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于鼠背部皮下注射过滤后的空气3ml,每2天1次,共6次。1周后,分别于囊腔内注射rhBMP-2缓释体悬液(A组)和生理盐水(B组)。分别于1和2周后取囊腔组织称重,进行肉眼及光镜下观察,测定血清AK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6及TNF-α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EMMPRIN的mRNA含量,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EMMPRIN的蛋白表达。结果肉眼观察囊腔组织表面可以见到增生的小血管,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状组织,类似于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其中A组囊腔组织增厚,内含韧性较大的小结节,是骨组织形成。A组第2周囊腔组织的重量与A组第1周及B组相比,差别具有显着意义(P<0.05)。光镜下,A组与B组均未见明显组织细胞反应。A组第1周血清AKP含量与A组第2周及B组相比,差别具有显着意义(P<0.05),A组第2周较B组略低。A组IL-6的表达低于B组。A组EMMPRIN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B组,而且第2周含量小于第1周。A组EMMPRIN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而且第2周含量小于第1周。结论RhBMP-2缓释体一方面可能刺激成骨/成骨样细胞的趋化性,调节整合素的表达,加速细胞增殖速度,使成骨细胞整合到ECM成分,从而促进新骨的形成;另一方面抑制了溶骨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活性,从而抑制溶骨反应。实验结果为rhBMP-2用于人工关节松动的早期预防提供了可能。第叁部分RhBMP-2缓释体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行性研究目的用rhBMP-2缓释体早期干预大鼠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模型,研究rhBMP-2促进成骨,抑制微米级磨损微粒介导的溶骨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抑制骨溶解的生物活性,探讨其早期应用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行性。方法于鼠背部皮下注射过滤后的空气3ml,每2天1次,共6次。1周后,分别于注射了钛合金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粒的囊腔内注射RhBMP-2缓释体悬液和生理盐水。分别于1和2周后取囊腔组织称重,进行肉眼及光镜下观察,测定血清AK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6及TNF-α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EMMPRIN的mRNA含量,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EMMPRIN的蛋白表达。结果肉眼观察囊腔组织有明显的境界,约蚕豆大小。实验组A、C组囊腔组织增厚,内含韧性较大的小结节,是骨组织形成。各组第2周囊腔组织的重量与第1周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光镜下,A组与C组均未见明显组织细胞反应,对照组B、D组可见大量吞噬细胞。A组血清AKP含量与B组,C组血清AKP含量与D组不同时间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着意义(P<0.05)。A组IL-6的表达低于B组,C组IL-6的表达低于D组。A组EMMPRIN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B组,C组明显低于D组,而且第2周含量小于第1周。A组EMMPRIN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C组明显低于D组,而且第2周含量小于第1周。结论RhBMP-2缓释体一方面促进新骨的形成,另一方面抑制微米级磨损微粒介导的溶骨性细胞因子表达,早期应用RhBMP-2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4-01)
郭洪刚,刘静,刘海峰,Yong,Soon,Chiong[4](2007)在《携载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及脂肪基质细胞的仿生骨膜构建及强化兔桡骨的再生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首次将脂肪基质细胞、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壳聚糖/胶原蛋白/β磷酸三钙膜材基质有机的结合,体外构建仿生骨膜,探讨仿生骨膜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可行性,分析其生物相容性及骨再生特点。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11分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完成。材料制备:成骨诱导化培养兔脂肪①基质细胞、制备释放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的壳聚糖/胶原蛋白/β磷酸三钙膜材基质,联合生物凝胶+动态种植,叁维方式构建仿生骨膜。②实验动物: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移植仿生骨膜组,移植诱导骨膜组,空白支架组。③实验方法:建立兔右侧桡骨10mm骨缺损模型,将制备的携载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及脂肪基质细胞的仿生骨膜、携载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的诱导骨膜、壳聚糖/胶原蛋白/β磷酸三钙膜材支架分别移植到各组骨缺损区域。④实验评估:术后第2,4,6,8,10,12周观察桡骨移植区域,了解新骨生长及重建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骨组织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的表达。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值。术后第12周,生物力学测试检查骨结构强度力学指标和刚度指标。结果:72只新西兰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显示:仿生骨膜组第6周有大量新生骨痂,第12周呈现骨性连接;诱导骨膜组骨质仅部分连接;空白支架组部分骨痂呈向心性生长。②组织学观察情况:仿生骨膜组第6周存在膜内成骨为主的大量新骨,第12周,恢复正常骨结构;诱导骨膜组存在软骨内成骨为主的新骨,第12周,缺损基本修复;空白支架组部分板层骨形成;各组均未见炎性及免疫排斥反应。③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仿生骨膜组增生骨内膜、骨痂骨细胞、骨髓腔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显着;诱导骨膜组软骨基质及部分骨膜出现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空白支架组仅软骨基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④双能X射线吸收法检测:仿生骨膜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值均高于诱导骨膜组及空白支架组(P<0.05)。⑤生物力学测试:与诱导骨膜组、空白支架组相比,仿生骨膜组最大弯曲负荷及抗弯刚度显着提高(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仿生骨膜能有效的修复骨缺损,其生物相容性良好,通过协同诱导、引导、传导效应,增强骨再生能力,促进缺损修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7年48期)
赖仁发,周志迎,刘湘宁,冯智强[5](2005)在《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胶原膜复合物对大鼠顶骨矢状缝快速牵张后复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rhBMP(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胶原膜复合物对大鼠顶骨矢状缝经快速牵张力作用后复发回弹的影响。方法 10周龄SD雄性大鼠 32 只,随机分为自然生长组,单纯牵张组,牵张+胶原膜置入组,牵张+ rhBMP 2 胶原膜复合物置入共 4 组,每组 8只。建立大鼠顶骨矢状缝牵张模型,在实验第0天、第21天及第28天测量大鼠左右顶骨骨孔间的距离,比较计算牵张后复发率; 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X ray absorptiometry, DEXA)测量大鼠顶骨矢状缝的骨密度. 结果 ⑴加力第21天和第28天时各加力组左右顶骨两骨孔间的距离比空白对照组大( P<0.01)。在第21天时, 各加力组间的距离无差异 (P>0.05),但在第28天时rhBMP 2胶原膜复合物组较其余两组大(成P<0.05)。⑵各加力组间的扩张后复发率有明显差别,单纯牵张组、胶原膜组及 rhBMP 2 胶原膜复合物组的牵张后复发率分别为(53.25±8.80) %、(51.98±5.55) %、(2. 50±0.71) %。(3) 自然生长组在3个时间点的骨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rhBMP 2胶原膜复合物组骨密度在第21天时较第0天增加(P<0.01),第28天时进一步增加。其余两组在第21天时降低,第28天时稍有增加,但均比第0天时低(P<0.05)。结论 DEXA能对大鼠顶骨矢状缝新骨形成过程做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杜俊杰,罗卓荆,胡蕴玉,李志创,吕荣[6](2002)在《骨诱导和骨形成机制的研究:β转化生长因子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进行探讨。方法19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5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TGF-β/载体为实验组,rhBMP-2/载体、单纯载体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1d共10个时间点取材,观察其诱导成骨过程。结果实验组在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新生骨形成方面均早于对照组,成骨量优于对照组,其碱性磷酸酶水平高峰较对照组提前,其组织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MP-2和TGF-β在体内诱导成骨调节中存在着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2年04期)
林松,宓怡德,戴聂红,吴祥甫,李伯良[7](1996)在《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产物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编码人BMP2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1,与修饰的家蚕核形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BMP2cDNA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PAK-BMP2。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第五天BMP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蚕血淋巴中约10μg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在在体内被加工成C-端16kD片段,以二硫键连结成分子量为30kD的同源二聚体;经纯化获得90%以上纯度的成熟BMP2,与骨基质胶原结合后植入大鼠皮下,7天后在局部诱导生成软骨组织。(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半衰期短、易降解代谢,达不到理想的骨再生效果。目的:制备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并观察其缓释性能、骨诱导活性。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壳聚糖膜,涂覆于生物骨修复材料表面,ELISA方法检测其体外释药性能。茜素红染色检测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单纯骨填充材料诱导C2C12细胞骨钙蛋白的形成,观察其诱导成骨细胞能力。同时将3种骨修复材料植入清洁级KM小鼠股部肌袋内,2周后检测新生骨Ca2+离子含量,评价其异位骨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材料表面的壳聚糖膜分布均匀,负载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呈团簇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体外释药存在突释,前4d释放量达总药量的50%,持续至12d,释药量达到90%,第18天时释放完全。与单纯骨填充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相比,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晚期分化能力与异位骨形成能力显着增强(P<0.05)。结果提示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缓释性能好,促进骨形成能力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
[2].王丁丁,曾戎,杨敏儿,何鉴贤,陈阳.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骨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
[3].陈明.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缓释体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郭洪刚,刘静,刘海峰,Yong,Soon,Chiong.携载人重组骨形态形成蛋白2及脂肪基质细胞的仿生骨膜构建及强化兔桡骨的再生能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5].赖仁发,周志迎,刘湘宁,冯智强.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胶原膜复合物对大鼠顶骨矢状缝快速牵张后复发的影响[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
[6].杜俊杰,罗卓荆,胡蕴玉,李志创,吕荣.骨诱导和骨形成机制的研究:β转化生长因子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
[7].林松,宓怡德,戴聂红,吴祥甫,李伯良.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产物纯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