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李凤艳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李凤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战后安排,国家安全,势力范围,大国关系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艳[1](2016)在《战后苏联对德政策与冷战的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苏联的对德政策关乎德国的前途命运,也关乎苏德关系及欧洲国际关系的走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项政策的基本要旨是削弱并管制德国,使其不会再威胁苏联的安全和欧洲的和平,同时将其作为维系东欧势力范围、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窗口和堡垒,主要体现在对德索赔、对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态度及对德苏占区的苏维埃化改造等方面。而美英则致力于使德国成为抵制苏联扩张的屏障,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种战略目标的对抗性使德国问题成为点燃冷战的引信之一。这种对立具有地缘政治、国际安全、价值理念的多重特性,复杂、敏感,故叁国两方都既谨慎又强硬,最终导致德国分裂并成为冷战格局的核心症结。(本文来源于《外国问题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王春娇[2](2015)在《战后初期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研究(1945-1953)》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苏联军事政策的制定,一方面是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下,如何能守住自己在战后取得的优势,这是苏联面对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出于本国军事战略的历史传统,苏联一直认为欧洲是同西方国家争夺胜负的主要战场,对于战后欧洲问题尤其是德国问题,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同时,军事政策亦是国家对外政策的集中体现,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的制定,也反映了苏联对德国乃至欧洲战后政策的制定。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在欧洲处于重要地理位置,德国北邻波罗的海和北海,有贯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经过,素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二战结束后,德国对于苏联在欧洲战略优势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苏联与美国两大军事集团军事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战后美苏争夺的主要目标,德国对于苏联的战略价值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战后苏联为了保障本国领土安全,同时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在对德问题的态度上,苏联不甘示弱。在战时苏联与西方国家召开的会议中,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确定对德国进行四国分区占领。占领初期,苏联为防止德国法西斯复燃以及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在德国苏占区建立了军政府,保证军事政策的实施。苏联在德国驻扎重兵对德进行军事监管,其目的是把德国作为同西方争霸的前沿阵地。但此时苏联处于二战的创伤中,需要时间得以恢复,所以在对外政策上,高举“和平旗帜”,在对德军事政策的制定上主要是以防御姿态为主。但是苏联在德国的军事部署使西方对苏联军事用意惴惴不安。随着苏联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明朗化,以及关系的恶化,尤其是苏联与西方国家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以及苏联轻率地在德发动军事封锁,也是导致苏联与西方国家陷入冷战并逐步加剧的原因之一。在冷战的背景下,德国最终走向了分裂,联邦德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对联邦德国进行武装,试图把联邦德国拉入西方阵营,以此对抗苏联。苏联对此调整了对民主德国的军事政策,开始由防御转为进攻,同时开始对民主德国进行武装。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出苏联对德外交政策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斯大林军事战略思想在二战后的变化,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苏联对德军事政策与冷战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4-01)

崔海智[3](2011)在《苏联对战后经济重建的思考——迈斯基关于战后英、美经济政策的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在构建关于战后世界政治安排的同时,苏联领导人也非常关注在战后同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的问题。迈斯基向莫洛托夫提交的关于战后美英经济政策的报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制订出来的。在这两份报告中,迈斯基对战后美英的经济政策以及苏美和苏英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提出的关于苏联与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的构想,对当时苏联领导人在战后与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等问题上的认识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构想与苏联领导人在战后初期奉行的大国合作战略以及关于国内经济重建问题的一些思考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俄罗斯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陈伟,詹挽强[4](2008)在《试论二战后初期的苏联对朝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后出兵中国东北、朝鲜,随后与美军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并划定"叁八线"为军事分界线,苏、美分别控制北、南朝鲜。由于美苏两大军事占领国之间的矛盾分歧,极大地阻碍了朝鲜的统一进程,在朝鲜战争后最终确立了南、北朝鲜分裂的局面。朝鲜的分裂有着诸多的历史因素,学术界也有诸多论述,战后初期苏联的对朝政策则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之一。因此,有关战后初期苏联对朝政策的探讨,对理解朝鲜分裂局面的形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前人成果以及新解密档案的基础上,分析战时至战后初期这一历史时期苏联对朝政策的演变、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16期)

曹梦玲[5](2008)在《战后苏联对华政策与蒋经国1946年访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战后苏联究竟执行了怎样的对华政策,二是在这种对华政策的影响下,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在1945-1946年间访问苏联的动因与结果。作为《雅尔塔协定》的副产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战后中苏关系的基本走向。虽该条约内容明显损害中国主权,但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政府迫于美、苏的外部压力与内政的需要,迫不得已接受。在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联的对华政策也有所改变。在东北移交过程中,苏联并未积极主动配合国民党政府的接收工作,反而频频制造障碍,使蒋介石在接收东北工作受阻的情况下,考虑通过外交谈判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蒋经国通过和斯大林的两次会谈,基本上达到了其父蒋介石交代的四项使命。斯大林的再次承诺和支持,使得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更加有恃无恐。但随着内战的爆发,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面前,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几年间就土崩瓦解,这不仅出乎斯大林的预料,也使“东北九省外交特派员”蒋经国完成的最后一次外交使命没有任何结果。本文拟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主要资料来源,求得对这段中苏关系史上的一次外交活动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从而了解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8-05-01)

王东[6](2008)在《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革命战略的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部因素有时对一个国家革命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后中国政局的发展过程中,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对于和苏联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共来说,苏联对华政策对其革命战略的制订和变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苏联战后对华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下,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借助外援而又不依赖外援,从而保证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期刊2008年01期)

刘越英[7](2006)在《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问题,是重新构筑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之一。苏联要求扩大在占领和管理日本方面的作用,力阻美国在日本垄断地位的形成。随着苏美矛盾在冷战后的不断加剧,苏联抵制和最终拒绝在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约上鉴字,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远东政治格局在冷战背景下的演变及冷战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姜虹[8](2005)在《战后苏联的双重对华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苏联为了维护其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取得的在华权益,在对华政策上就要维持与国民政府的合作,放弃对中共的支持;但是,为了抵制美蒋势力对远东特别是对中国东北的渗透,苏联又暗中对中共进行援助。随着冷战全面展开和中国革命形式的胜利发展,苏联双重对华政策的重心开始从国民政府转向中共。苏联暗中给予中共大量的支持,与中共保持秘密的高层往来。新中国成立,苏联结束了双重对华政策。战后苏联双重对华政策给中国革命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5-04-15)

伊传斌[9](2005)在《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二战结束到中国内战全面爆发这一时期 ,苏联为了兑现它在《雅尔塔协议》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取得的在华利益 ,以及不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全国胜利 ,采取了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的政策。主要表现在 :消极地对待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不支持中共进行武装斗争 ;配合美蒋取消中国共产党对日受降权 ,向国民政府移交东北大城市的行政权 ;力促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不介入马歇尔调停 ;协助国民政府和平解决新疆问题。(本文来源于《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张杰[10](2004)在《浅析战后初期苏联对中国东北政策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苏联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和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其对 东北的政策经历了最初准备支持国民党,后又犹豫不决,再发展为扶持共产党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8期)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战后苏联军事政策的制定,一方面是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下,如何能守住自己在战后取得的优势,这是苏联面对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出于本国军事战略的历史传统,苏联一直认为欧洲是同西方国家争夺胜负的主要战场,对于战后欧洲问题尤其是德国问题,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同时,军事政策亦是国家对外政策的集中体现,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的制定,也反映了苏联对德国乃至欧洲战后政策的制定。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在欧洲处于重要地理位置,德国北邻波罗的海和北海,有贯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经过,素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二战结束后,德国对于苏联在欧洲战略优势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苏联与美国两大军事集团军事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战后美苏争夺的主要目标,德国对于苏联的战略价值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战后苏联为了保障本国领土安全,同时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在对德问题的态度上,苏联不甘示弱。在战时苏联与西方国家召开的会议中,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确定对德国进行四国分区占领。占领初期,苏联为防止德国法西斯复燃以及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在德国苏占区建立了军政府,保证军事政策的实施。苏联在德国驻扎重兵对德进行军事监管,其目的是把德国作为同西方争霸的前沿阵地。但此时苏联处于二战的创伤中,需要时间得以恢复,所以在对外政策上,高举“和平旗帜”,在对德军事政策的制定上主要是以防御姿态为主。但是苏联在德国的军事部署使西方对苏联军事用意惴惴不安。随着苏联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明朗化,以及关系的恶化,尤其是苏联与西方国家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以及苏联轻率地在德发动军事封锁,也是导致苏联与西方国家陷入冷战并逐步加剧的原因之一。在冷战的背景下,德国最终走向了分裂,联邦德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对联邦德国进行武装,试图把联邦德国拉入西方阵营,以此对抗苏联。苏联对此调整了对民主德国的军事政策,开始由防御转为进攻,同时开始对民主德国进行武装。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出苏联对德外交政策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斯大林军事战略思想在二战后的变化,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苏联对德军事政策与冷战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凤艳.战后苏联对德政策与冷战的爆发[J].外国问题研究.2016

[2].王春娇.战后初期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研究(1945-1953)[D].吉林大学.2015

[3].崔海智.苏联对战后经济重建的思考——迈斯基关于战后英、美经济政策的报告[J].俄罗斯研究.2011

[4].陈伟,詹挽强.试论二战后初期的苏联对朝政策[J].法制与社会.2008

[5].曹梦玲.战后苏联对华政策与蒋经国1946年访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

[6].王东.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革命战略的关系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

[7].刘越英.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

[8].姜虹.战后苏联的双重对华政策[D].吉林大学.2005

[9].伊传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初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10].张杰.浅析战后初期苏联对中国东北政策的变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标签:;  ;  ;  ;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论文-李凤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