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皮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胫骨高位截骨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
内皮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李莹,张雪松[1](2019)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在糖尿病病人胫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分别获取糖尿病病人(8例)和非糖尿病病人(8例)术部骨组织,从骨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及RNA,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骨组织中VEGF、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病人。结论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因子表达低于正常水平,VEGF、BMP-2因子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人骨质及骨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卢方理,贝筝,杨飞燕,张止梅[2](2019)在《基底/细胞系统刚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底刚度变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态、增殖率和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构建不同硬度的聚丙烯酰胺基底(基底刚度为3.6kPa、10.7kPa及33.7kPa),将分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接种在不同基底刚度基底膜中连续培养96h;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实时监测细胞72小时内的生长情况,并用CCK法检测叁种细胞增殖速率;采用TUNEL染色分析叁种不同基底刚度培养96h时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骨架蛋白Actin的免疫荧光染色比较细胞的形态,并比较各自骨架蛋白Actin和Tubulin的表达。结果:随着基底刚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指数明显升高,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增强;基底刚度3.6kPa下HUVECs细胞96h凋亡率均高于10.7kPa及33.7kPa;基底刚度10.7kPa及33.7kPa下HUVECs细胞96h凋亡率无显着差异;共聚焦显微镜下,随着基底刚度的增加,HUVECs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细胞由椭圆形逐渐向梭形转变,而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量也随之显着升高。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不同基底刚度的体外培养中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形态均发生改变,较大的基底刚度更利于内皮细胞骨架分布、细胞增殖,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马山峰[3](2019)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3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糖尿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糖尿病组47例患者均伴有糖尿病,无糖尿病组46例患者均未并发糖尿病,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在术前、术后1周、 4周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高于无糖尿病组,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无糖尿病组(P<0. 05);术后1周、 4周合并糖尿病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无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的中央角膜厚度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损伤更为严重,而对无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损伤较小。(本文来源于《实用防盲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马跃刚,李强,陶旋,周桢杰,朱伦井[4](2019)在《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治疗兔股骨头坏死》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均在骨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慢病毒介导这2种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治疗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共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的效果,以此来探讨双基因在未来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液氮冰冻联合髓芯减压方法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兔分为3组(n=12):(1)未转染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2)单基因转染组: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3)双基因转染组: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共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术后3,6,9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兔子,Westernblot检测股骨头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的表达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股骨头坏死修复情况。实验方案经桂林医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术后3,6,9周各组均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表达,单基因转染组、双基因转染组表达量均高于未转染组(P <0.05),且呈递增趋势;术后3周,单基因转染组、双基因转染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术后第6,9周,双基因转染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量明显高于单基因转染组(P <0.05);(2)术后9周,双基因转染组新生骨痂可填满股骨头缺损处,未转染组、单基因转染组虽有骨痂形成,但均未填满缺损处;苏木精-伊红染色示未转染组有初级骨小梁形成,但骨细胞坏死较多,骨小梁较少;单基因转染组有大量骨小梁形成,形态较好,仅有部分中断,仍不及正常骨组织;双基因转染组形成大量成熟致密骨小梁,形态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差异;(3)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共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单基因转染形式,且目的蛋白能在体内长期有效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何凝香,邓小燕,樊瑜波,刘肖[5](2019)在《剪切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对于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受血流动力学因素如壁面剪切力的影响。本研究拟采用微流控技术模拟生理条件的壁面剪切力,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剪切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软光刻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构建微芯片,通过微流控技术实现对内皮细胞所受流动剪切力的精确控制,使用延时录像获得微流控芯片中内皮细胞的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以及软件MATLAB,对内皮细胞的形态如形状参数,排列方向,向量场以及速度场等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流动剪切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实现了对微流控芯片中流动剪切力的精确控制,流动环境下内皮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剪切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形状参数由大变小,表示内皮细胞形状由卵圆状变为长梭形,排列方向由随机无序的状态变为有序的状态,可获得内皮细胞向量场的动态变化以及一定时间区间内内皮细胞的速度场。结论本研究可实现对内皮细胞所受剪切力较为精确的控制,内皮细胞形态会发生规律性动态变化。(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孔五宝,李华君,赵红敏,牛跃龙,金倩倩[6](2019)在《参黄降糖汤对成模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与内皮脂肪酶及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组织形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参黄降糖汤对成模糖尿病(DM)大鼠血糖(BG)血脂与内皮脂肪酶(EL)及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组织形态影响。方法:选取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清洁剂Wistar雄性大鼠12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四组,对照组(30只)、低剂量组(30只)、中剂量组(30只)与高剂量组(30只),使用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喂食高糖高脂饲料造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使用参黄降糖汤灌胃,剂量依次是15g/kg、30g/kg、45g/kg,对照组大鼠灌胃使用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进行12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B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TC)及EL含量及腹主动脉内皮组织状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毛色枯黄,体重降低,出现显着多尿、多食及多饮状况;低剂量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各项症状稍好,但不太显着;中、高剂量组大鼠反应稍缓,精神活跃,毛色稍有光泽,尿及饮食降低,体重逐步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HDL含量较对照组升高、LDL及T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高剂量大鼠血清EL、BG含量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参黄降糖汤可改善DM大鼠脂代谢、降低血糖与EL水平,扭转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组织受损情况。(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1期)
李红锋[7](2018)在《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3例(200只眼)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1 d、1周、1、3及6个月检测其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改变情况。(本文来源于《江西省第十四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九江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2)
李红锋,欧阳君[8](2018)在《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3例(200只眼)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1 d、1周、1、3及6个月检测其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角膜厚度改变情况。结果:戴镜后1 d~6个月,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及细胞密度有轻微下降,变异系数以及平均面积出现轻微上升,但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 d~1个月,患者旁周边厚度出现轻微减薄,之后又出现轻微增厚,中央厚度在1 d~6个月之后出现轻微减薄,但不同部位的角膜内皮厚度于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科学的矫治,戴镜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无明显变化,对角膜代谢基本无影响,长时间佩戴帮助患者控制近视过快发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30期)
王泽军,刘运胜,谭敏,薛锐[9](2018)在《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为急性高原病(A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10月选取重庆地区拟急进高原的19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抽取其急进高原前(海拔500 m)及急进高原后(海拔3500 m)外周血10 mL,对其红细胞形态、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按照受试者AMS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对两组受试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急进高原后,受试者正常形态红细胞数量、血清一氧化氮(NO)均下降,其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有48名受试者发生AMS,发生率为24.62%。急进高原后,两组正常形态红细胞数量均下降,血清ET-1均上升,发生组上述变化较未发生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组NO低于急进高原前,VEGF、钙黏蛋白、vWF高于急进高原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趋于畸形化改变并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上述生理改变的进展可能是AMS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9期)
王一川,李伟[10](2018)在《内皮素1对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及纤维化的诱导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内皮素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作用及不同内皮素受体对此作用的影响,探讨内皮素1诱导纤维化作用的有效性及此作用依赖于哪个ET-1受体通路。方法:将ET-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建立TEMT细胞模型,向TEMT模型内分别加入BQ123(ETaR拮抗剂)、BQ788(ETbR拮抗剂),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表型的变化,检测各组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胶原蛋白1、成纤维细(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内皮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底刚度变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态、增殖率和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构建不同硬度的聚丙烯酰胺基底(基底刚度为3.6kPa、10.7kPa及33.7kPa),将分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接种在不同基底刚度基底膜中连续培养96h;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实时监测细胞72小时内的生长情况,并用CCK法检测叁种细胞增殖速率;采用TUNEL染色分析叁种不同基底刚度培养96h时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骨架蛋白Actin的免疫荧光染色比较细胞的形态,并比较各自骨架蛋白Actin和Tubulin的表达。结果:随着基底刚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指数明显升高,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增强;基底刚度3.6kPa下HUVECs细胞96h凋亡率均高于10.7kPa及33.7kPa;基底刚度10.7kPa及33.7kPa下HUVECs细胞96h凋亡率无显着差异;共聚焦显微镜下,随着基底刚度的增加,HUVECs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细胞由椭圆形逐渐向梭形转变,而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量也随之显着升高。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不同基底刚度的体外培养中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形态均发生改变,较大的基底刚度更利于内皮细胞骨架分布、细胞增殖,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皮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李莹,张雪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J].骨科.2019
[2].卢方理,贝筝,杨飞燕,张止梅.基底/细胞系统刚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形态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马山峰.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J].实用防盲技术.2019
[4].马跃刚,李强,陶旋,周桢杰,朱伦井.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松质骨治疗兔股骨头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5].何凝香,邓小燕,樊瑜波,刘肖.剪切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J].医用生物力学.2019
[6].孔五宝,李华君,赵红敏,牛跃龙,金倩倩.参黄降糖汤对成模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与内皮脂肪酶及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组织形态影响[J].四川中医.2019
[7].李红锋.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C].江西省第十四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九江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8].李红锋,欧阳君.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
[9].王泽军,刘运胜,谭敏,薛锐.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
[10].王一川,李伟.内皮素1对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及纤维化的诱导作用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