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素籽粒利用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模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籽粒利用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兴,王月超,代兴龙,张宇,李华英[1](2015)在《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在不同地(肥)力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FP)、超高产(SH)、高产高效(HH)叁种栽培模式,主要研究不同地(肥)力水平下各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吸收效率(UPE)、氮素转化效率(UTE)、地上部氮素积累量(AGN)、氮素收获指数(NHI)、籽粒含氮量(GNC)的影响,旨在探讨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栽培模式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中肥力条件下FP、SH、HH叁种栽培模式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05、8.94、8.56 t/hm2,SH、HH模式较FP模式分别增产11.06%、6.34%,HH模式较SH模式减产4.25%;高肥力条件下FP、SH、HH叁种栽培模式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38、9.66、9.30 t/hm2,SH、HH模式较FP模式分别增产15.27%、10.98%,HH模式较SH模式减产3.73%。中肥力条件下FP、SH、HH叁种栽培模式两年的平均NUE分别为19.97、15.08、22.82 kg/kg,HH模式的NUE分别比FP、SH模式提高14.27%、51.33%;高肥力条件下FP、SH、HH叁种栽培模式两年的平均NUE分别为17.79、13.87、20.90 kg/kg,HH模式的NUE分别比FP、SH模式提高17.48%、50.68%。超高产模式在叁种模式中获得最高产量,但氮素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另外两种模式,高产高效模式通过提高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转化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其产量比当地农民传统栽培模式显着提高,与超高产模式比较维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说明通过栽培模式的优化,可以协调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两个过程,获得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李传兴[2](2015)在《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于2012-2014两年度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进行,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材料,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按当地农民习惯的播期、密度及水肥施用方式种植,FP)、超高产(在农民习惯基础上优化种植密度,适当延迟播期并增加以及优化肥料施用的种植方式,SH)、高产高效(在超高产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延迟播期并减少肥料投入的种植方式,HH)叁种栽培模式,主要研究不同肥力水平下各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分配与转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肥力水平下,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影响显着。低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越冬期、拔节期群体数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及高产高效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在开花期群体数量显着高于超高产模式与农民习惯模式,农民习惯模式开花期及成熟期群体数量均最低;高肥力水平下,各模式群体数量拔节期达到最大,农民习惯模式显着高于超高产模式与高产高效模式,随生育期推进,各模式群体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农民习惯模式下降幅度最大,开花及成熟期以农民习惯模式群体数量最小,超高产模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显着。不同肥力条件下,均以超高产模式产量为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产量均较超高产模式模式稍有下降,产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较农民习惯模式显着提高。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低肥力水平下,叁种栽培模式在千粒重方面无显着差异,超高产模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较农民习惯提高,高产高效模式穗粒数与农民习惯无显着差异,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提高;高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单位面积穗数最高,高产高效模式单位面积穗数及千粒重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2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受栽培模式影响显着。两种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以及超高产模式,超高产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在叁种模式中最低;相同栽培模式下,高肥力水平的氮素利用效率较低肥力水平均显着下降。氮素吸收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趋势一致,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吸收效率显着高于另外两模式显着;2012-2013季,高肥力条件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吸收效率较低肥力条件下显着提高,其他两处理在两肥力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均无显着差异;2013-2014季,高肥力条件下各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与低肥力条件相比均获得显着提高。氮素转化效率不同肥力水平下均以超高产模式为最低,低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转化效率低于农民习惯模式,高肥力水平下无显着差异;高肥力水平下各处理氮素转化效率均较低肥力水平下显着降低。氮素吸收效率为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土壤中可利用氮总量的比值。在两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最高,但较高的施氮量也使其土壤中可利用总氮显着高于另外两模式,氮素吸收效率最低。高产高效模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低于超高产模式,但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同时土壤中的可利用氮较低,氮素吸收效率最高。氮素转化效率与氮素收获指数成正比,与籽粒含氮量成反比。不同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氮素收获指数均为最低,低肥力水平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习惯模式无显着差异,高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低肥力条件下各栽培模式氮素收获指数均显着高于高肥力条件下同模式;两年两种肥力条件下超高产模式的籽粒含氮量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均与农民习惯模式无显着差异,2012-2013季,高肥力条件下超高产模式籽粒含氮量较低肥力条件下显着提高,其他两处理在两肥力条件下均无显着差异;2013-2014季,高肥力条件下各处理与低肥力条件相比均获得显着提高。3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分配的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动态影响显着。低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越冬、挑旗、开花、成熟四个时期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高产高效与农民习惯模式,农民习惯模式在拔节期氮素积累高于其他两模式,花后氮素积累量较低,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低于高产高效模式;高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挑旗、开花、成熟叁个时期氮素积累量最高,农民习惯模式在越冬、拔节氮素积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在挑旗-开花、开花-成熟氮素积累增加量最高,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本试验中,农民习惯栽培模式叶片中花前积累氮素的转运率显着提高,花后氮素吸收量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着下降,与超高产模式相比,高产高效模式营养器官花前氮素转运量下降,转运率提高,茎杆+叶鞘中氮素转运率提高,叶片中氮素转运率降低或维持。小麦氮素分配受栽培模式影响,超高产模式开花期各营养器官中氮素分配量均显着高于高产高效模式;2013-2014季高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茎+叶鞘中的氮素分配量与FP模式无显着差异,其他营养器官中氮素分配量均显着低于农民模式。成熟期超高产模式籽粒氮素分配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与高产高效模式,但分配比例最低,较高比例的氮素分配在营养器官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5)
周晓虎[3](2013)在《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叁个播期(2010年10月4日(D1)、2010年10月9日(D2)、2010年10月14日(D3));3个种植密度(泰农18:135(T1)、270(T2)、405(T3)万株/公顷,山农15:172.5(S1)、345(S2)、517.5(S3)万株/公顷)。同时将15N标记尿素分别于出苗后和拔节期施于20、60、100cm处,研究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氮素积累和转运、不同土壤层次根长密度、15N标记尿素中氮素的吸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两小麦品种群体的分蘖数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向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而逐渐下降,但分蘖成穗率却显着提高;分蘖数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却显着下降。两小麦品种群体干物质的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S”型曲线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早期干物质量降低,后期随着播期延迟而上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D1播期内的第二密度在花后逐渐超过了最高密度。两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生育进程呈现向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幅度趋于缓和,并且在早期晚播叶面积指数小于早播,但到了生育后期晚播叶面积指数超越了早播并维持时间较长。随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是D1播期内的第二密度在花后超越了最高密度。两小麦品种的株高和基部节间长占地上部节间长的比例均随播期的延迟而显着降低,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和播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穗数逐渐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大;随着密度的增大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籽粒含氮量随着播期和密度均表现为降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除了D1播期内第二密度产量最高以外,其他处理随着播期的延迟和密度的增大籽粒产量均增加。播期和播量对于籽粒产量的交互作用达到显着水平。3播期和播量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出苗至拔节期,两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均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拔节至开花氮素的积累泰农18和山农15在D1播期内为第二密度最大;D2、D3播期内泰农18没有差异,而山农15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D2播期内S1与S2、S3差异显着,S2、S3差异不显着。泰农18和山农15开花至成熟期内氮素积累量随播期的延迟而升高,随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成熟时,氮素积累量随着除D1播期内第二密度最大外,其他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播期的延迟而增加。4播期和播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泰农18和山农15的根系在拔节期时,早播和晚播增大密度后根长密度均增大,除了0-40cm是表层的增加比例为最大密度大,下层均为第二密度大。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无论早播还是晚播根长密度均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比例为最大密度最大。早播条件下根长密度的增加比例从拔节期开始依次降低,但播期延迟后,根长密度的增加比例从拔节期开始依次增加。5播期和播量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泰农18和山农15两品种的15N吸收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以最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比例最大,氮素吸收的增加比例随着标记深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不同播期间泰农18和山农15两品种的各个层次的15N吸收增加比例均以D3播期最高。除D1播期外,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种随播期的延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综合考虑,通过适当延迟播期和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和山农15兼顾高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种植密度分别为405和517.5万株/公顷。(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3-06-11)
贾殿勇[4](2013)在《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供试材料,设置4种灌溉模式:不灌水(W0)、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W3)、拔节水+越冬水与灌浆水实施交替灌溉的交替隔畦灌溉(AFI)。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品种冬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灌溉模式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2水(W2)相比,灌水量相同,但交替隔畦灌溉(AFI)的籽粒产量显着提高;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3水(W3)相比,灌水量减少1/3,但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籽粒产量降低不显着。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2水(W2)相比较,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提高。随灌水量的增加,各灌水处理的千粒重随之降低,其中常规灌3水(W3)处理显着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和常规灌2水(W2)处理。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品种的收获指数均以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最高,且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方式能够通过提高小麦的收获指数,保持较高的籽粒产量。2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贮藏水的消耗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灌溉模式显着影响冬小麦对土壤贮藏水的吸收利用,其中常规灌2水(W2)处理的土壤贮藏水消耗量显着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两个冬小麦品种整个生育期内总耗水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常规灌2水(W2)处理的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灌水处理间相比较,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和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的灌水方式是兼顾高产和高效的最佳灌水处理模式。3不同灌溉模式下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因子不同灌溉模式下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因子主要包括土壤棵间蒸发量,作物光合特性,土壤水消耗,旗叶的生理生化指标。2009/2010冬小麦生长季,开花到成熟这段时间内,不灌水(W0)处理的总积累蒸发量显着低于灌水处理。灌水处理间比较,各灌水处理的总积累蒸发量关系为W3> W2> AFI。表明土壤蒸发是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交替隔畦灌溉可以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损失的叁分之一。而且土壤蒸发主要是通过灌水畦损失的,不灌水畦的土壤蒸发损失量仅占总土壤蒸发量的30%左右。说明采用交替隔畦灌溉通过减少地表湿润面积可明显地降低棵间土壤蒸发量。本研究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生长季内0~20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呈减少的趋势。W0处理0~20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高,表明干旱提高了冬小麦对土壤水的消耗。灌水处理间比较,常规灌3水(W3)处理0~12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表明常规灌3水(W3)处理不利于提高土壤水利用效率;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常规灌2水(W2)和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0~6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差异较小,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60~140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壤水,尤其是深层土壤贮水,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泰农18品种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生长季内,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灌浆期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浇灌浆水前,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与常规灌3水(W3)处理差异不显着;浇灌浆水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常规灌3水(W3)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交替隔畦灌溉方式能保持相同净光合速率,但可以减低蒸腾速率,因此能提高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与常规灌2水(W2)处理相比较,灌水量相同,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旗叶水势、渗透势和相对含水量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3水(W3)处理相比较,灌水量减少,但是二者水势和渗透势差异不显着。表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在灌水量减少的条件下,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够使冬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水势、渗透势和相对含水量,提高了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避免植株水分胁迫的危害。4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本试验研究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与灌3水处理相比较,交替隔畦灌溉(AFI)虽然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显着降低,但是由于交替隔畦灌溉(AFI)显着提高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促进了冬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向籽粒的分配,能够协调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关系,获得高产高效。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本研究表明,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植物氮素总积累量中来自肥料氮的比例为33.76%~40.49%,来自土壤氮为59.51%~66.24%。随灌水量的增加,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来自肥料氮的量和来自土壤氮的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方式更有利于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肥料氮的回收利用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灌水处理的氮素总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增加的趋势,不灌水(W0)处理显着低于其他灌水处理。说明灌水有利于增加氮素在植株中的积累总量,提高对肥料氮的回收效率和增加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氮素总积累量、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氮素收获指数反映成熟期氮素在籽粒和营养器官中的分配状况,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收获指数呈降低的趋势。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方式提高了提高对肥料氮的回收效率和增加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促进了冬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向籽粒的分配,能协调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关系,获得高产高效。随灌水量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灌水量相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随灌水量增加,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占0~200cm土壤硝态氮总积累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其中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显着高于常规灌2水(W2)和常规灌3水(W3)处理;10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占0~200cm土壤硝态氮总积累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其中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显着低于常规灌2水(W2)和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随着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硝态氮从0~100cm土层迁移到100~200cm土层中的量增加,而交替隔畦灌溉能够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向100cm以下土层的淋溶。(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5](2010)在《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水稻品种多产稻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TR22183为亲本杂交后经单粒传获得的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重组自交群体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聚类,研究在3个施氮水平(N0、N10和N20)下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稻草和籽粒氮素含量随着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除穗数和千粒重外,其它性状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稻草氮素含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3种氮素水平下均呈显着或极显着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籽粒产量、氮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籽粒氮素含量、稻草氮素含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王小燕,张永丽,于振文[6](2010)在《水氮互作对济麦20籽粒蛋白质品质及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水氮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施氮水平:0 kg.hm-2(N0)、180 kg.hm-2(N1)、240 kg.hm-2(N2);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灌水处理:不灌水(W0)、底水+拔节水+开花水(W1)、底水+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底水+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每次灌水量60 mm,研究了水氮互作对强筋小麦济麦20籽粒蛋白质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产量及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内肽酶、羧肽酶和氨肽酶活性均为N2处理最高,N0处理最低。各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以W0处理最低,W3处理与W1和W2处理相比,灌浆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但各蛋白质水解酶活性降低。不施氮条件下,W3处理促进了籽粒蛋白质积累;施氮条件下,W1、W2和W3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差异。每公顷施纯氮180 kg条件下,W1处理的沉淀值高于其他灌水处理,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籽粒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与W2处理无显着差异,高于W0和W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W2和W3处理。综合考虑籽粒品质、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施氮量为180 kg.hm-2、全生育期灌底水+拔节水+开花水的N1W1处理为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组合。(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周娟,李进前,张彪,张传胜,张岳芳[7](2008)在《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基本特点。[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88个2、002年122个)为材料,测定干物重、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6种类型。[结果]供试品种间NUEg的差异很大;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成熟期全株、根系、茎鞘叶、穗含氮率低;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抽穗前吸氮量、成熟期总吸氮量较小;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高。[结论]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吸氮量小、植株含氮率低、氮素利用效率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36期)
周娟,李进前,张彪,张传胜,张岳芳[8](2008)在《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confirm difference of nitrogen uptake and used efficiency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for grain output (NUEg) types of indica rice.[Method] 88 and 122 conventional indica rice cultivars were solution-cultured in 2001 and 2002, respectively. Dry matter weight (including root system, culm and sheath, leaves, panicle), nitrogen content of different organs,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The tested rice cultivars were classified into 6 types (i.e. A, B, C, D, E and F, A was the lowest, and F was the highest) based on their NUEg level by the MinSSw method.[Result](1)Difference of NUEg of the cultivar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very large; (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N content at heading stage was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NUEg types of indica rice. In the cultivars with higher NUEg, however, N content in leaf, stem-sheath and entire rice plant were lower at mature stage. (3)Cultivars with higher NUEg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lower N uptake before heading and at mature stage; (4) Cultivars with higher NUEg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higher N use efficiency in biomass production and harvest index. [Conclusion] The cultivars with higher NUEg showed lower N uptake and N content, whil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as higher.(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8年06期)
氮素籽粒利用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于2012-2014两年度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进行,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材料,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按当地农民习惯的播期、密度及水肥施用方式种植,FP)、超高产(在农民习惯基础上优化种植密度,适当延迟播期并增加以及优化肥料施用的种植方式,SH)、高产高效(在超高产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延迟播期并减少肥料投入的种植方式,HH)叁种栽培模式,主要研究不同肥力水平下各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分配与转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肥力水平下,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影响显着。低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越冬期、拔节期群体数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及高产高效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在开花期群体数量显着高于超高产模式与农民习惯模式,农民习惯模式开花期及成熟期群体数量均最低;高肥力水平下,各模式群体数量拔节期达到最大,农民习惯模式显着高于超高产模式与高产高效模式,随生育期推进,各模式群体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农民习惯模式下降幅度最大,开花及成熟期以农民习惯模式群体数量最小,超高产模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显着。不同肥力条件下,均以超高产模式产量为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产量均较超高产模式模式稍有下降,产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较农民习惯模式显着提高。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低肥力水平下,叁种栽培模式在千粒重方面无显着差异,超高产模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较农民习惯提高,高产高效模式穗粒数与农民习惯无显着差异,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提高;高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单位面积穗数最高,高产高效模式单位面积穗数及千粒重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2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受栽培模式影响显着。两种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以及超高产模式,超高产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在叁种模式中最低;相同栽培模式下,高肥力水平的氮素利用效率较低肥力水平均显着下降。氮素吸收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趋势一致,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吸收效率显着高于另外两模式显着;2012-2013季,高肥力条件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吸收效率较低肥力条件下显着提高,其他两处理在两肥力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均无显着差异;2013-2014季,高肥力条件下各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与低肥力条件相比均获得显着提高。氮素转化效率不同肥力水平下均以超高产模式为最低,低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转化效率低于农民习惯模式,高肥力水平下无显着差异;高肥力水平下各处理氮素转化效率均较低肥力水平下显着降低。氮素吸收效率为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土壤中可利用氮总量的比值。在两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最高,但较高的施氮量也使其土壤中可利用总氮显着高于另外两模式,氮素吸收效率最低。高产高效模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低于超高产模式,但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同时土壤中的可利用氮较低,氮素吸收效率最高。氮素转化效率与氮素收获指数成正比,与籽粒含氮量成反比。不同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氮素收获指数均为最低,低肥力水平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习惯模式无显着差异,高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氮素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低肥力条件下各栽培模式氮素收获指数均显着高于高肥力条件下同模式;两年两种肥力条件下超高产模式的籽粒含氮量均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均与农民习惯模式无显着差异,2012-2013季,高肥力条件下超高产模式籽粒含氮量较低肥力条件下显着提高,其他两处理在两肥力条件下均无显着差异;2013-2014季,高肥力条件下各处理与低肥力条件相比均获得显着提高。3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分配的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动态影响显着。低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越冬、挑旗、开花、成熟四个时期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高产高效与农民习惯模式,农民习惯模式在拔节期氮素积累高于其他两模式,花后氮素积累量较低,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低于高产高效模式;高肥力水平下,超高产模式在挑旗、开花、成熟叁个时期氮素积累量最高,农民习惯模式在越冬、拔节氮素积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在挑旗-开花、开花-成熟氮素积累增加量最高,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模式。本试验中,农民习惯栽培模式叶片中花前积累氮素的转运率显着提高,花后氮素吸收量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着下降,与超高产模式相比,高产高效模式营养器官花前氮素转运量下降,转运率提高,茎杆+叶鞘中氮素转运率提高,叶片中氮素转运率降低或维持。小麦氮素分配受栽培模式影响,超高产模式开花期各营养器官中氮素分配量均显着高于高产高效模式;2013-2014季高肥力水平下高产高效模式茎+叶鞘中的氮素分配量与FP模式无显着差异,其他营养器官中氮素分配量均显着低于农民模式。成熟期超高产模式籽粒氮素分配量显着高于农民习惯与高产高效模式,但分配比例最低,较高比例的氮素分配在营养器官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素籽粒利用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传兴,王月超,代兴龙,张宇,李华英.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5
[2].李传兴.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
[3].周晓虎.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3
[4].贾殿勇.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3
[5].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
[6].王小燕,张永丽,于振文.水氮互作对济麦20籽粒蛋白质品质及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0
[7].周娟,李进前,张彪,张传胜,张岳芳.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J].安徽农业科学.2008
[8].周娟,李进前,张彪,张传胜,张岳芳.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