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吸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柴油机,炭黑,排气颗粒,表面特征
颗粒吸附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刘理凡,刘帅,李瑞娜,贾茹[1](2019)在《柴油机排气颗粒表面特征与吸附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分析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孔隙以及接触角等表面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柴油机排气颗粒表面特征参数与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与分析,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8.003和65.408m~2/g,平均孔径分别为13.845和14.483nm,分形维数分别为2.5885和2.5515,在0.985s时刻的表面张力分别为51.1和56.6mJ/m~2,结果表明炭黑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均相似.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均表现了极强的亲油性,轻微亲水性.柴油机排气颗粒亲水性略强,表面更为光滑,吸附能力略低于炭黑.(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高海波[2](2019)在《9个园林树种叶片表面吸附颗粒物特点及其滞留重金属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常见园林树种叶片表面的微形态结构、吸附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滞留重金属能力,为选择和配置园林树种以改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垂柳(Salix babylonic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紫叶李(Prunus cerasifea)、榆树(Ulmus pumila)、紫荆(Cercis racemosa)、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白蜡(Fraxinus americana)9个园林树种的叶片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扫描其表面及滞留颗粒物的形态,以能谱仪测定叶片表面滞留的重金属成分,分析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与滞留颗粒物的关系。【结果】在北京市六郎庄桥区域,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附着在绿化带园林树种叶片上表面,且以吸附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不同园林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大气颗粒物总数排序为大叶黄杨>白蜡>紫荆>国槐>油松>银杏>榆树>垂柳>紫叶李;银杏、紫荆和油松叶片表面具有较深且宽的沟槽,大叶黄杨和白蜡叶片表面具有蜡质结构,国槐叶片上表面具有较浅的波浪状突起和较短而稀疏分布的表皮毛,有利于大气颗粒物滞留;除紫荆和油松外,其他树种叶片上表面滞留细颗粒物(PM2.5)的能力明显高于下表面;9个树种叶片上表面的PM2.5/PM10平均值高于下表面。各树种叶片上表面吸附铝、铜、锌、砷和镉等重金属元素较多,吸附钛、铬、镍和铅等重金属元素较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表面滞留的锌含量与铜和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紫荆和油松叶片表面具有大量较深且宽的沟槽,大叶黄杨和白蜡叶片表面具有蜡质结构,国槐叶片上表面具有较浅的波浪状突起和较短而稀疏分布的表皮毛,均有利于吸附大气颗粒物,可作为滞尘能力较强的绿化树种选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小菊,彭展进,黄慧艳[3](2019)在《变温条件下颗粒煤吸附甲烷微生物降解能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煤矿回风巷土壤中分离出1株TypeⅠ型Methylomarinum属甲烷氧化菌,利用微生物降解颗粒煤吸附甲烷实验装置,研究了该菌在高瓦斯压力、低氧含量静态环境中甲烷降解率随降解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甲烷降解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烷降解率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最终趋于一定值,并满足关系式y=ax2+bx+c;不同氧气浓度环境下由于甲烷氧化菌代谢机制的不同,甲烷降解率呈现较大差异;在温度15~40℃内,甲烷降解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而后迅速减小,符合关系式y=ax3+bx2+cx+d。(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1期)
鲁绍伟,李少宁,陈波,丁杰,蒋燕[4](2019)在《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3条风沙进京路径上选取10个城市(北线:二连浩特—苏尼特右旗—张家口—北京;中线:额济纳旗—呼和浩特—北京;西线:哈密—张掖—银川—太原—北京)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颗粒物吸附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城市树木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结构,阐释了不同城市树木叶表面结构与吸滞颗粒物的关系。结果表明:3条线路的PM_(10)吸附量表现为中线(1.57±0.24)μg/cm~2>西线(1.51±0.18)μg/cm~2>北线(1.50±0.76)μg/cm~2,PM_(2.5)吸附量表现为西线(0.15±0.06)μg/cm~2>北线(0.12±0.03)μg/cm~2>中线(0.11±0.04)μg/cm~2;不同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在3-4月和11月是植物吸附颗粒物较高的月份,7月和9月是植物吸附颗粒物较低的月份,植物吸附PM_(2.5)和PM_(10)量均不在风沙源头和终点城市最大,而是在风沙传输路径的中间城市最大;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PM_(10)约为1.53μg/cm~2,吸附PM_(2.5)约为0.13μg/cm~2;在叶面粗糙、凹凸不平的时期,颗粒物的吸附量均较大,叶片光滑、粗糙度较低的月份,植物颗粒物吸附量均较低。可见,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PM_(10)主要来源于新疆和蒙古高原以西的沙漠区域,吸附PM_(2.5)主要来源于新疆和蒙古高原北部,在风沙运移过程中植物吸附颗粒物主要以PM_(10)为主,处于风沙频繁、污染严重、沙尘较大的时间和地区在叶面形态上更有利于吸附颗粒物。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决策和造林治沙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吴海天,杨山,陈健,王彬,刘美华[5](2018)在《红叶石楠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及光合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中园林植物可作为天然过滤器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其中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的运用尤为广泛.分析红叶石楠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滞留能力及其光合响应,可为城市滞尘树种的选择及后期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比较滞尘前后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特征参数,分析了红叶石楠叶表面及蜡质层对不同颗粒物的滞留量,滞尘叶片光合响应,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红叶石楠吸附sPM100(粒径10~100μm的叶表面颗粒物)质量最大且显着高于wPM100(粒径10~100μm的蜡质层颗粒物).sPM10(粒径2.5~10μm的叶表面颗粒物)与wPM10(粒径2.5~10μm的蜡质层颗粒物)之间、sPM_(2.5)(粒径0.2~2.5μm的叶表面颗粒物)与wPM_(2.5)(粒径0.2~2.5μm的蜡质层颗粒物)之间的质量无显着差异.(2)红叶石楠光合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效率(Pnmax)、光饱和点(LSP)在滞尘后均显着降低.(3)粗、细颗粒物(粒径0.2~10μm)相较于大颗粒物(粒径10~100μm)对红叶石楠光合响应影响更大,特别是sPM10、sPM_(2.5)以及wPM_(2.5).(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陈玉艳,王萌,王敬贤,梁琼,刘云[6](2018)在《北京农学院常见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吸附能力较强的树种,为改善大气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在2017年4月末采集北京农学院梧桐、国槐、桧柏、银杏、金叶复叶槭树种叶片,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的滞留量,并用电镜扫描叶表面微观形态。【结果】结果表明:常见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各有差异。对TSP和PM10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银杏、桧柏、国槐、金叶复叶槭、梧桐,而对PM2.5和PM1.0的吸附能力最大是桧柏,最小的是梧桐,银杏、国槐、金叶槭叶片对于PM2.5和PM1.0吸附能力大小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树种叶片表面特征对颗粒物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在利用树木叶片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银杏和桧柏。(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付宝春,秦国杰,畅平,王松,武敏[7](2018)在《太原地区常用地被植物及植被结构吸附PM_(2.5)等细颗粒物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太原地区常用地被植物及植被结构吸附PM_(2.5)等细颗粒物的能力。[方法]以太原市常用园林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研究鸢尾、景天、玉簪、萱草4种地被植物PM_(2.5)等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记录2017年4—8月太原市PM_(2.5)浓度值,研究太原市夏秋季PM_(2.5)污染特征。[结果]4种地被植物吸附PM_(2.5)等细颗粒物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簪、鸢尾、萱草、景天,其中白花玉簪吸附细颗粒物的效果最好,1 g鲜重、干重附尘量分别比八宝景天高4.4倍和2.0倍,吸附尘埃质量达到2.8倍,排序结果与其单位叶面积吸附PM_(2.5)等细颗粒物的能力相差不大;净化系数结果表明,3种植被结构净化系数均为正值,以大学校园中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结构吸附PM_(2.5)能力较强;通过比较太原市PM_(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太原市春末夏初PM_(2.5)浓度值偏高。[结论]地被植物对太原城市景观建设、调节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蔡天晋,戴越,单培源,姜灿烂,杜雨昕[8](2017)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颗粒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吸附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分析土壤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探讨四环素在土壤中的胶体运移性变化。[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施用有机肥(OF)3种处理,湿筛沉降法筛分制备0.053~2 mm,0.002~0.053 mm和<0.002 mm(土壤胶体)3个粒径组土壤颗粒,采用静置沉降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分析土壤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探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土壤胶体的凝聚动力学,用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不同电解质溶液下土壤胶体表面电位的变化。最后,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组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结果]CK处理中土壤胶体含量最高,且更容易凝聚,稳定性最差;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土壤中大颗粒(0.053~2 mm)含量,减少了土壤胶体的释放。土壤胶体临界凝絮浓度从大到小的处理分别为OF、NPK、CK。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在OF处理中最强;土壤胶体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均远大于其他粒径的土壤颗粒和原土。[结论]施用有机肥更有利于土壤大颗粒的形成,未团聚土壤胶体粒级更小,zeta电位更负,在水体中稳定性更强,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也更强。因此,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减少土壤中胶体的释放,并能提高胶体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及对污染物四环素的吸附,从而影响污染物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萌,刘一超,梁琼,刘云,陈波[9](2018)在《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了解北京城市森林公园内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筛选出对大气颗粒物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绿化造林树种。【方法】选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10个树种,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获取各树种的叶片表面形态特征。【结果】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显着差异,整体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种。其中对TSP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油松和白杄,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2.5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结论】针叶树种中,叶表面存在深浅差异明显的细密沟壑以及密集的气孔、绒毛等更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反之叶表面较为平滑,无明显起伏,不利于吸附颗粒物。总体而言,叶表面具有大量沟槽、气孔的针叶树种较阔叶树种具有更高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的绿化造林可以优先考虑针叶树种如白杄、油松等。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机理及合理选择公园绿化树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艳茹[10](2017)在《纺织品对大气中多环芳烃及颗粒物吸附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复杂,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携带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环境中分布广泛的多环芳烃(PAHs)。PAHs及颗粒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于PAHs及颗粒物环境会增大致病风险。作为暴露环境时间长,接触面积大的皮肤,PAHs及颗粒物可吸附于其表面,进入人体内部。衣物作为环境与皮肤之间的介质,吸附的PAHs和颗粒物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纺织品吸附大气中PAHs和颗粒物吸附能力的差异,有重要的社会和生产价值。本文以麻、棉、雪纺、人造棉、丝光棉和尼龙6种纺织品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外环境的采样,考察纺织品对大气中PAHs的吸附能力,纺织品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纺织品吸附性能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吸附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纺织品中16种PAHs吸附量的高低顺序为:雪纺>尼龙>人造棉>棉、丝光棉>麻。吸附量最高的为雪纺,浓度范围为1332.33 ng·g-1~2744.76 ng·g-1,吸附量最低的为麻,浓度范围为178.06 ng·g-1~493.15 ng·g-1。(2)纺织品中各环PAHs所占百分比有所差异,基本高低顺序为4环>环>2环>5环>6环,其中尼龙中3环和4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为89.9%,丝光棉中3环和4环PAHs所占比例最低为71.9%,但5环和6环PAHs在丝光棉中所占比例最高为17.9%,由此可知6种纺织品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气相,颗粒相的PAHs含量较低。(3)单组分的PAHs吸附量最高的为菲,其次是芴、芘和?,其中雪纺中菲的浓度最高,浓度范围为642.9 ng·g-1~800.2 ng·g-1。(4)纺织品颗粒物吸附量高低顺序为丝光棉>人造棉>棉>麻>雪纺>尼龙,冬季>秋季>春季。(5)PAHs吸附量与有机碳含量正相关关系,与分子极性呈负相关关系,雪纺的苯环结构能与PAHs的苯环通过π电子共轭作用使雪纺与PAHs之间的作用力更牢固,吸附量更多;纺织品纤维的沟槽、竹节、扭转、凹槽结构,疏松的结构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均能为PAHs和颗粒物吸附提供吸附位点;PAHs和颗粒物的吸附量与空气污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6)利用特征比值判断PAHs的来源,得出当地PAHs来源主要是石油源和燃烧源。(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颗粒吸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常见园林树种叶片表面的微形态结构、吸附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滞留重金属能力,为选择和配置园林树种以改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垂柳(Salix babylonic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紫叶李(Prunus cerasifea)、榆树(Ulmus pumila)、紫荆(Cercis racemosa)、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白蜡(Fraxinus americana)9个园林树种的叶片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扫描其表面及滞留颗粒物的形态,以能谱仪测定叶片表面滞留的重金属成分,分析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与滞留颗粒物的关系。【结果】在北京市六郎庄桥区域,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附着在绿化带园林树种叶片上表面,且以吸附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不同园林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大气颗粒物总数排序为大叶黄杨>白蜡>紫荆>国槐>油松>银杏>榆树>垂柳>紫叶李;银杏、紫荆和油松叶片表面具有较深且宽的沟槽,大叶黄杨和白蜡叶片表面具有蜡质结构,国槐叶片上表面具有较浅的波浪状突起和较短而稀疏分布的表皮毛,有利于大气颗粒物滞留;除紫荆和油松外,其他树种叶片上表面滞留细颗粒物(PM2.5)的能力明显高于下表面;9个树种叶片上表面的PM2.5/PM10平均值高于下表面。各树种叶片上表面吸附铝、铜、锌、砷和镉等重金属元素较多,吸附钛、铬、镍和铅等重金属元素较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表面滞留的锌含量与铜和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紫荆和油松叶片表面具有大量较深且宽的沟槽,大叶黄杨和白蜡叶片表面具有蜡质结构,国槐叶片上表面具有较浅的波浪状突起和较短而稀疏分布的表皮毛,均有利于吸附大气颗粒物,可作为滞尘能力较强的绿化树种选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吸附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忠,刘理凡,刘帅,李瑞娜,贾茹.柴油机排气颗粒表面特征与吸附能力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高海波.9个园林树种叶片表面吸附颗粒物特点及其滞留重金属能力[J].南方农业学报.2019
[3].张小菊,彭展进,黄慧艳.变温条件下颗粒煤吸附甲烷微生物降解能力实验[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4].鲁绍伟,李少宁,陈波,丁杰,蒋燕.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5].吴海天,杨山,陈健,王彬,刘美华.红叶石楠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及光合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陈玉艳,王萌,王敬贤,梁琼,刘云.北京农学院常见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
[7].付宝春,秦国杰,畅平,王松,武敏.太原地区常用地被植物及植被结构吸附PM_(2.5)等细颗粒物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8].蔡天晋,戴越,单培源,姜灿烂,杜雨昕.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颗粒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吸附能力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
[9].王萌,刘一超,梁琼,刘云,陈波.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
[10].李艳茹.纺织品对大气中多环芳烃及颗粒物吸附能力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