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联网+;精细化建设;旅游气象服务
前言:“互联网+”时代,为各种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改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也促进了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旨在为大众出行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确保其在旅游期间免收突发气象的干扰,提前做好防护准备。由于旅游气象服务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到游客的出行安全。因此,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1]。
一、旅游气象服务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北京及国内其它城市旅游供应商纷纷推出“好空气游”、“躲雾游”和“洗肺之游”等与气象相关的主题旅游产品。由此可见,天气情况和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旅游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换言之,气象服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因此,发展旅游气象服务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针对旅游业的气象产品并不少见。早在2009年,中国天气网就开发上线了旅游指数。就是气象部门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结合气温、风速和具体的天气现象,从天气的角度出发给民众提供的出游建议。一般天气晴好,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最适宜出游,而酷热或严寒的天气条件下,则不适宜外出旅游。旅游指数还综合了体感指数、穿衣指数、感冒指数、紫外线指数等生活气象指数,给游客提供非常详细且实用的出游指示。近几年,旅游指数在科技的带动下不断升级改造。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各种气象APP得以开发,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但是,尽管,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得到开发,但是国内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气象服务建设体系和管理体系,气象信息播报的滞后性以及部分盲区天气的不可预测性依然影响着民众旅游的安全和感受。具体而言,我国旅游气象服务建设存在以下基本问题:
1.旅游气象服务建设的起步较晚,气象服务供需不平衡,致使气象部门建设压力大,与旅游企业合作难;2.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功能性差,信息更新时效长,不能在突发天气袭来之前作出准确的预报。例如一些天气软件,虽然可以显示一周到15天的天气情况,并伴有实时温度、日出、日落时间、降雨或雪的概率、湿度、风速、能见度、紫外线指数等内容。但是,当天气发生突然变化时,信息往往会在变化的天气环境中更新信息,从而失去了预报的功能性;3.旅游气象服务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不强;4.能够提供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少,交互性不强,没有充分表达出与旅游业结合的服务功能[3]。
二、“互联网+”时代下,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的举措
(一)精细化气象监测站点,避免出现监测盲区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检测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强大,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效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气象监测站点处所配置的监测设备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保持设备的先进性。精细化监测站点,要对各监测站实施有效划分,根据监测区域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基础信息监测站、雷电监测站和环境质量监测站三部分。由于旅游气象服务建设,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旅游业。因此,基础信息监测站要联通其它地区的监测站点,设置在旅游区的主干道区域和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并通过计算机测试技术,检查设置区间内是否存在盲点,从而达到精细化程度[4]。
(二)完善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体系,升级优化气象服务系统
旅游气象服务建设只是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在配置好检测设备、检查完设备运行状态的基础上,重要点加强对旅游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实时采集、分析和发布气象信息,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实用性。人工发布信息是造成信息播报延误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升级优化气象服务系统。在技术的合力作用下,促使系统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发布功能。这就要求与系统反应相关的所有设备都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能,对气象信息变化足够敏感,保证在多方联动作用下,准确作出气象信息的预测。
精细化管理旅游气象服务体系,一方面要表现在数据库信息指标的精细化,另一方面还要表现在实时信息发布标准的精细化。并通过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共同作用,将数据库信息指标与信息发布标准一一对应,并设置好指标信息异常的预警功能。这样的处理,是为了保障当系统反应不够灵敏时,还可以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人工预报。
(三)结合需求,不断创新,增加旅游气象服务项目
“互联网+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一种创新,“旅游+气象服务”是旅游企业的创新。事实证明,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够使各行各业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为了提高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应在其功能的研发上不断升级换代。例如,可研发出仅基于“大众旅游”的气象服务APP。APP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空气最优路线,精确到景点区域气象信息的实时预报;2.旅游区各个交通站点,例如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区域的气象信息预报;3.加强气象部门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旅游气象服务项目。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旅游气象服务建设的现状,说明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具体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旅游气象服务的精细化建设与管理。为了能够保证建设质量,气象服务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尤焕苓,尹志聪,高云昆,宋立洲.北京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中国气象学会:,2011:12.
[2]冯永芳.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王林,陈孟琼,谭磊.“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08):216+218.(2017-05-02)[2017-10-11].
[4]唐巧珍,秦懂雷,颜榕.刍议“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J].通讯世界,2017,(16):245-246.[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