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毒性论文-郭西西

有机毒性论文-郭西西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内传感器,实时监测,干细胞毒理学,低剂量长期暴露

有机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西西[1](2019)在《基于PLGA的细胞内传感器用于监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细胞毒性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和全氟类化合物等。POPs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长的半衰期、长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点。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POPs的高剂量短期暴露会导致生殖系统损伤、免疫系统损害、内分泌紊乱、神经毒性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由于POPs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并且随着POPs的逐渐禁用,人类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POPs环境中。当前毒理学研究中采用的POPs浓度高于人类血液样本中POPs的检出浓度,因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细胞毒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当前的细胞毒性分析方法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传统终点式分析方法缺少对于细胞响应的实时监测,无法在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内观测细胞响应的细微变化;二是所用癌化细胞系无法真实反映人原代细胞的响应。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设计可集成到细胞内的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细胞在有毒污染物刺激下特定生物分子的响应变化。同时采用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与典型POPs低剂量长期共培养下特定生化指标(细胞存活、活性氧的产生以及脂肪分化相关基因变化)与功能的响应。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双乳液合成法合成了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的传感器,同时调控制备条件并用聚赖氨酸(PLL)进行表面正电荷修饰,成功将传感器尺寸控制在1μm左右,实现了对人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以及长达30天的细胞功能实时监测。2.采用以上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PLGA@calceinAM和PLGA@CellROX两种传感器,并成功实现了对细胞内溶质酯酶(指示细胞活性)和活性氧的灵敏检测。进一步对0.1和10μM两个剂量(普通人群与职业人群的血液浓度)全氟辛烷磺酸长期暴露下的hMSCs细胞内溶质酯酶及细胞内活性氧变化进行了短期(0-48小时)和长期(0-14天)的监测。3.成功设计了激动蛋白(β-act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分子信标,并验证了叁种分子信标对各自靶标链浓度的特异性响应。制备了基于PLGA的分子信标传感器,用以同时监测细胞内β-actin、PPARγ和ap2的mRNA表达水平。在0.1和10μM两个剂量全氟辛烷磺酸长期暴露下对hMSCs的脂肪分化进行监测,选取细胞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作为内参,监测两种与细胞脂肪分化相关的基因PPARγ和ap2的表达。本论文以PLGA传感器集成的人源间质充干细胞为研究平台,为研究POPs低剂量长期暴露下细胞毒性提出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万金玉,刘怡飞[2](2019)在《基于QSAR模型的有机磷化合物毒性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有机磷化合物(OPs)的广泛应用,其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来。大多数OPs具有毒性,但人们缺乏快速且有效的预测手段来对毒性进行评估。本文将结合E-Dragon软件计算的分子描述符,采用不同的QSAR模型对36个OPs的毒性进行预测。文中采用后退法作为描述符筛选方法,以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标准,共找到14个对线性核函数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贡献较大的描述符;在最终得到的SVM模型交叉验证结果中,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 913,均方根误差为0. 388;外部测试验证结果中,平均相对误差为9. 10%。此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对OPs的毒性进行预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叁个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78、0. 686与0. 620,没有SVM模型的预测能力好。因此采用线性核函数的SVM模型对OPs进行毒性预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远野[3](2019)在《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硫化物毒性控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消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但废水中的高浓度硫酸盐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其中未解离态H_2S对产甲烷菌有毒性抑制作用。因此,有效地控制H_2S毒性是提高厌氧产甲烷效能的关键。本文着眼于解析控制硫化氢毒性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应用范围,并提出新型的控制对策。(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孙景然,李振鑫,段晨晖,房彦军[4](2019)在《有机磷酸叁酯的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溴代阻燃剂由于毒性较大,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广泛禁用,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替代品使用量大幅增加,目前最常见的有机磷酸叁(1,3-二氯-2-丙基)酯(TDCIPP)对生物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及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程度毒性且对生物体具有潜在致癌性,已成为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又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以PC12细胞和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例综述TDCIPP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发生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明确TDCIPP对人体的潜在毒性,评价其对环境健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秦华,李修萍,周泽昊,王继,孙志伟[5](2019)在《金属有机骨架PCN-224的细胞毒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指由多齿有机配体(如芳香多酸、多碱)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由组装而成的无限网状晶体,是一种独特的多孔纳米异二聚体,它兼备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合物两者的特点。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且广泛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被证实可以用来构建合成15,000多种拥有不同性质的MOFs,例如具有热稳定性,高表面积和超高孔隙率等不同性质的MOFs,这使它们在众多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包括催化,气体储存和分离,药物输送和生物医学成像等方面。Zr基卟啉MOFs材料PCN-224具有稳定的孔道结构和可调节的孔径大小,另外其具有高载药性和很高的比表面积,这些特点将为其在肿瘤治疗和药物运输的应用中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其安全性评估和潜在毒性尚不清楚,本研究使用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株和L02人肝细胞株,PCN-224对细胞的毒性反应,同时观察其对细胞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分布、结构和数量;利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C3的分布状态;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和促炎因子的表达,探讨PCN-224致细胞自噬功能紊乱,诱导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光镜下观察PCN-224染毒组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密度减少且形态发生明显不规则改变;PCN-224染毒组的LDH明细高于对照组提示细胞膜损伤;PCN-224染毒组细胞内R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细胞内产生氧化损伤;免疫荧光检测提示PCN-224染毒后细胞内自噬小体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N-224染毒组NLRP3含量上升,P62与LC3含量下降;ELISA实验测得PCN-224染毒组RAW264.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及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PCN-224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可引起巨噬细胞和肝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膜损伤、激发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引起细胞因子大量分泌,激发炎症反应;PCN-224可能引起细胞自噬功能紊乱,此研究将为纳米新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王宁,李建华,谭文丽,王春燕,吴能义[6](2019)在《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剂,在中国农药生产和使用中占有特殊地位。在常见的50多种有机磷农药中,具有手性结构的有26种,约占总数的52%。手性农药进入生态环境后,其同对映体对靶标生物的生物活性、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存在着显着差异。传统的手性农药安全风险评估往往不区分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对手性农药的风险评估结果不可靠,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在分析和归纳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研究的基础上,对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类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王纯,王文龙,刘鑫,吴乾元,胡洪营[7](2019)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曾莎莎,梁延鹏,覃礼堂,莫凌云,曾鸿鹄[8](2019)在《有机磷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中农药复合污染产生的毒性效应具有潜在风险。为系统考察有机磷农药(OPs)混合物对淡水生态系统中绿藻的联合毒性效应,以马拉硫磷(MIT)、敌敌畏(DDVP)、敌百虫(TRC)、乐果(DIT)和氧乐果(OMT)等5种OPs作为混合物组分,运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9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共45条混合物射线。利用96孔微板测定5种OPs及其二元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 pyrenoidosa)的生长抑制毒性,通过基于置信区间的组合指数法分析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及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以p EC50为毒性指标,5种OPs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RC>MIT>DDVP>OMT>DIT,OPs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受其中心磷原子的电正性影响;因混合组分的不同,部分OPs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联合毒性依赖于组分浓度比; OPs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相互作用以加和为主,部分发生拮抗作用,发生拮抗作用的混合体系具有低效应区域呈加和作用,高效应区域呈拮抗作用的规律;与MIT混合的体系均有发生拮抗作用,且依赖于MIT浓度,MIT浓度比例越高,拮抗作用越强,OPs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与组分浓度比相关; OPs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组分浓度比依赖性与其联合毒性的组分浓度比依赖性规律不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单岳,王诗雨,谷雷严,陈苏,罗庆[9](2019)在《有机磷酸酯暴露水平与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s esters,OPEs)作为一种新型的阻燃剂被广泛使用,替代了原有的溴代阻燃剂。目前已有研究表明OPEs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并具有潜在的毒性,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综述了OPEs在环境基质中各个介质的暴露水平以及OPEs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等生物体的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细胞毒性的研究。最后对OPEs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中国的OPEs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研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张向云[10](2019)在《气溶胶元素碳分离优化及有机碳化学结构、吸光和细胞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质气溶胶(Carbonaceous aerosol)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由于其可导致环境、气候和健康效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碳质气溶胶一般可分为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和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示踪碳质气溶胶来源的有力工具,但制约这一技术应用于碳质气溶胶研究的主要因素是实现OC和EC的完全分离。另外,有机碳(OC)组分是大气气溶胶中非常重要的化学组分,因为其含有数千计的化合物,组分的组成高度复杂,所以对其分子组成特征的认识仍然有限;对其分子组成与吸光特性和细胞毒性关系的认识更加有限。针对碳质气溶胶EC分离中的技术问题及OC分子组成特征与吸光特性和细胞毒性的关系等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催化加氢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吸光性质及细胞毒性测定等,对典型碳质气溶胶样品开展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用于碳质气溶胶碳同位素分析的催化加氢分离EC方法,并利用典型碳质气溶胶配制样品评估了几种基于碳同位素测定的EC分离方法。首先,利用生物燃烧,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样品等7种代表性典型碳质气溶胶样品以及北京和广州灰霾期气溶胶样品来进行催化加氢实验条件的探索。利用固态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以及同位素技术等对不同条件的催化加氢产物进行表征。最终确定催化加氢方法在15MPa氢气压力和550℃温度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去除气溶胶样品中的非EC有机物,该方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分离EC用于14C分析方法。然后利用典型碳质气溶胶的不同配比样品评估几种常用EC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催化加氢法、两步加热法CTO-375、热光法(S)和过水后热光法(HS)分离配制样品的EC/TC比值大小顺序是EC/TC(CTO-375)<EC/TC(S)<EC/TC(HS)<EC/TC(hypy)和EC/TC(TOT),EC/TC(TOT)与EC/TC(hypy)数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催化加氢样品的EC/TC%与其NIOSH870-TOT方法EC/TC(TOT)%趋势线斜率达到0.9881,表明催化加氢法作为定量碳质气溶胶EC方法与NIOSH870-TOT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热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方法分离EC的热化学性质相似,不同方法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以在有氧高温区(550?C-870?C即PC+EC1-6)碳组分占比高低来表征其耐火性组分多少,可以得出各方法分离EC热稳定性大小是CTO-375法EC(17%-48%)<热光法(S和SH)EC(72%-82%)<催化加氢法EC(90.5%-94.6%)。FTIR比较结果,表明CTO-375方法分离EC中脂肪碳氢占比最高,而过水后热光法(HS)分离EC中脂肪碳氢占比最低,其他两种方法居中。用FTIR(A和XY因子)和热化学性质(各碳组分占比)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法分离EC样品的热化学性质中,峰值在OC3+OC4(无氧高温阶段),表明其脂肪碳氢/芳香碳氢比值较大,即脂肪碳氢含量较高;峰值在EC部分(有氧高温阶段)的样品,表明其芳香碳氢/脂肪碳氢比值较大,即芳香碳氢含量较高。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加氢法分离EC的δ~(13)C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14)C分析结果表明过水后热光法(HS)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最接近,如果催化加氢法将玉米秆换成松木则与理论计算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综合分析各实验方法碳同位素(~(13)C和~(14)C)实验结果,我们推荐催化加氢法和过水后热光法(HS)分离EC用于碳同位素分析,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过水后热光法(HS)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其结果易受到样品基质,操作人员以及环境条件等影响产生偏差。催化加氢法与之相反,优点是更稳定可靠,缺点是操作繁琐,设备和方法需要更加完善。论文第二部分,运用NMR、FT-ICR MS和可溶性组分吸光特性及炎症效应分析等技术手段对13种常见燃烧排放源包括生物燃烧(非化石源),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化石源)的可溶性有机组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典型碳质气溶胶样品的分子组成特征(NMR和FT-ICR MS),吸光特性(MAE和AAE)和细胞毒性数据(ROS,IL-6和IL-8)。进一步分别分析了其分子组成特征与吸光特性和细胞毒性数据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NMR分析结果表明3类典型排放源气溶胶的甲醇溶组分中生物质燃烧类样品组成最为复杂,以含氧饱和脂肪族质子等极性组分含量较高;机动车排放具有很高的脂肪族质子,以小极性烃类组分为主;燃煤样品以芳香环结构及与不饱和相连的脂肪碳为主要成分。水溶性有机组分中也是生物质燃烧类样品组成最为复杂,以含氧饱和脂肪族质子及芳环质子含量较高;机动车排放具有很高含量的脂肪族质子和低含量的连芳环质子;燃煤样品具有很高含量不饱和相连的脂肪族质子和少量的芳香环质子。FT-ICR MS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和燃煤排放是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有机物的重要潜在来源,而化石源排放(机动车和燃煤)可能是含氮和含硫类化合物重要的来源。对典型碳质气溶胶可溶性样品有机质的主要CHO、CHON、CHOS类型,按杂原子(O、N、S)个数进一步细分,结果表明甲醇可溶有机质(M)和水溶性有机质(H)的各类型化合物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甲醇可溶有机质(M)低氧数组分占较高,而水溶性有机质(H)高氧数组分含量更高。吸光特性(MAE和AAE)分析结果表明叁种类型样品的甲醇提取有机物MAE大小顺序为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产物;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样品水溶性有机质的MAE值大小相当,均大于机动车排放产物。而叁种类型样品之间AAE比较,大小相差不大;整体比较是水溶性有机质的AAE值大于甲醇可溶有机质AAE值。吸光特性(MAE和AAE)与其分子组成特征(NMR和FT-ICR M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碳质气溶胶可溶性有机质吸光特性MAE值与双键指数(DBEw)和芳香指数(AImod)呈正相关([r=0.64,p<0.01,95%CI,0-0.83]和[r=0.61,p<0.01,95%CI,0.08~0.79]),与OM/OCw呈负相关。这表明样品芳香度(AImod)越高,MAE值越大。MAE与NMR(6.0-8.3ppm)呈正相关(r=0.66,p<0.01,95%CI,0.49-0.88)。MAE与NMR(脂肪氢/芳氢)相关的回归方程为y=1.341x~(-0.341),这一方程还需要大量实际样品验证与完善。可溶性有机质吸光特性AAE值与NMR(1.9-3.2ppm)呈正相关(r=0.81,p<0.01,95%CI,0.68-0.91),与NMR(0.7-1.9ppm)呈负相关;与O/Cw和CHOS%呈正相关,与分子量MWw呈负相关。可溶性有机物AAE值可能与含O,S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有关,CHOS类化合物含量越高,AAE值越大;分子量越大,AAE值越小。细胞毒性(ROS,IL-6和IL-8)分析结果表明叁种类型样品的相同质量浓度可溶性有机物炎症效应大小顺序为燃煤>机动车>生物质燃烧排放产物,化石源样品诱导的炎症因子量是生物质燃烧样品的1.5-3倍。叁种类型样品的甲醇提取有机物ROS值中机动车排放产物的最大;机动车排放产物和燃煤样品水溶性有机质的ROS值大小相当,均大于生物质燃烧排放产物。综合分析,典型碳质气溶胶可溶性有机质的细胞毒性大小为化石源样品>生物质样品,基本顺序符合燃煤>机动车>生物质燃烧排放产物。细胞毒性(ROS,IL-6和IL-8)与其分子组成特征(NMR和FT-ICR M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碳质气溶胶甲醇可溶性和水溶性有机质中引起ROS主要是CHON类化合物,呈正相关(r=0.57,p<0.01,95%CI,0.13-0.81),特别是从N2O4到N2O10类化合物,还有CHOS中S1O3类化合物。引起细胞毒性的炎症因子(IL-6和IL-8)主要是CHOS类化合物,特别是S1O4和S1O3类化合物。另外炎症因子(IL-6和IL-8)和芳香度(AImod)呈正相关([r=0.64,p<0.01,95%CI,0.19-0.82]和[r=0.72,p<0.01,95%CI,0.37~0.86]);炎症因子(IL-6和IL-8)和氧化度(O/C)呈负相关([r=-0.76,p<0.01,95%CI,-0.89~-0.58]和[r=-0.72,p<0.01,95%CI,-0.85~-0.54])。推测在气溶胶中有机含硫和含氮类化合物,以及低氧化度和高不饱和度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与细胞毒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有机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有机磷化合物(OPs)的广泛应用,其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来。大多数OPs具有毒性,但人们缺乏快速且有效的预测手段来对毒性进行评估。本文将结合E-Dragon软件计算的分子描述符,采用不同的QSAR模型对36个OPs的毒性进行预测。文中采用后退法作为描述符筛选方法,以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标准,共找到14个对线性核函数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贡献较大的描述符;在最终得到的SVM模型交叉验证结果中,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 913,均方根误差为0. 388;外部测试验证结果中,平均相对误差为9. 10%。此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对OPs的毒性进行预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叁个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78、0. 686与0. 620,没有SVM模型的预测能力好。因此采用线性核函数的SVM模型对OPs进行毒性预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郭西西.基于PLGA的细胞内传感器用于监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细胞毒性的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万金玉,刘怡飞.基于QSAR模型的有机磷化合物毒性预测[J].化学通报.2019

[3].远野.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硫化物毒性控制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9

[4].孙景然,李振鑫,段晨晖,房彦军.有机磷酸叁酯的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5].秦华,李修萍,周泽昊,王继,孙志伟.金属有机骨架PCN-224的细胞毒性评估[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6].王宁,李建华,谭文丽,王春燕,吴能义.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9

[7].王纯,王文龙,刘鑫,吴乾元,胡洪营.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8].曾莎莎,梁延鹏,覃礼堂,莫凌云,曾鸿鹄.有机磷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相互作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9

[9].单岳,王诗雨,谷雷严,陈苏,罗庆.有机磷酸酯暴露水平与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10].张向云.气溶胶元素碳分离优化及有机碳化学结构、吸光和细胞毒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标签:;  ;  ;  ;  

有机毒性论文-郭西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