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何敏

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何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纳米颗粒,有机相合成,自组装,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何敏[1](2019)在《有机相合成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及其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数量级的金纳米颗粒呈现出块体金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催化、生物传感和纳米医学等领域。因此,制备形貌均一且稳定性较高的单分散金纳米颗粒对于促进其进一步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还原法和种子生长法在有机溶剂中合成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探究了反应过程中表面配体、反应温度、溶剂以及后处理合成过程中不良溶剂对产物大小和形貌的影响。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将单分散金纳米颗粒构筑成性能较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并研究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均匀性和重现性。最后,初步探究了不同粒径金纳米颗粒二元纳米晶体超晶格的制备。合成的金纳米颗粒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硼烷叔丁胺在甲苯中还原氯金酸,合成了烷基胺(十二胺、十六胺和十八胺)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包覆的金纳米颗粒。分别用乙醇、乙腈、二甲亚砜和丙酮作为不良溶剂对金纳米颗粒进行后处理纯化,探究双表面活性剂以及不良溶剂对产物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用乙醇进行二次纯化的聚合机理。(2)通过优化合成条件,例如反应温度和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和对二甲苯),在甲苯中用油胺还原氯金酸得到了油胺包覆的金纳米颗粒。将单分散金纳米颗粒自组装成具有较好性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并研究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均匀性和重现性。(3)将叁苯基膦氯金用硼烷叔丁胺络合物在甲苯中还原,制备了3.7 nm硫醇包覆的金纳米颗粒。用种子生长法分别合成6.0 nm和9.6 nm油胺包覆的金纳米颗粒。将两种较大粒径的金纳米颗粒分别与金纳米颗粒种子以不同浓度比混合,分别自组装成具有AB_2型和AB型的二元纳米晶体超晶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付玉芳,邹志娟,唐成,宋昆鹏[2](2018)在《杨梅状单分散微球负载Pd纳米颗粒用于室温下Suzuki偶联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具有均匀孔径(6 nm)的杨梅状超交联纳米微球,并负载Pd制备了HCP-(PS-DVB)-Pd(0)纳米颗粒催化剂,同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脱附测试等表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高效催化溴苯的Suzuki偶联反应,同时具有优秀的循环性能,重复10次反应后催化剂的活性仍能达到95%以上.循环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保持在480.5m~2·g~(-1),表明了该微球的结构稳定性,展示了催化剂HCP-(PS-DVB)-Pd(0)在化学合成和工业化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11期)

余靓,高伟良,刘飞,鞠艳敏,赵帆[3](2018)在《单分散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可调化学结构和磁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可调组分的单分散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由Mg O包覆的A1-FePt(或者A1-Fe Pt-Fe_3O_4)经过热退火,再通过酸处理除去MgO制备得到.高温退火有助于FePt从无序合金转变为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在Mg O的保护下,Fe和Pt的扩散受到限制,因而晶格中的Fe、Pt原子能够重构形成FePt金属间化合物,再通过简单的酸腐蚀可得到分散的纳米颗粒.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形成面心立方和面心四方结构,通过组分调节可以改变其磁性能.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从8 emu g~(-1)提高到52 emu g~(-1),在铁含量为44%时,矫顽力达到最大值33kOe.利用含巯基分子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亲水或疏水性改性,Fe 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可以溶于水和烃类溶剂.亲水的L1_0-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可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表现出高的横向弛豫率(328.6 mmol~(-1)L s~(-1)),这表明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有望用于肿瘤诊断的分子探针.(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8年07期)

曲文秀[4](2018)在《F127引导的单分散补丁二氧化硅和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补丁纳米颗粒,由于其非对称的各向异性结构和特性,在生物医药、光电子、光子晶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制备补丁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普遍存在制备步骤繁琐,补丁颗粒与模板剂分离困难,补丁纳米颗粒尺寸为几百纳米,补丁结构和形貌不可控等问题。本文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几十纳米尺度上精确调节补丁形貌的补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并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步骤加以完成,不需要前期模板剂的制备以及后期的分离操作。合成的补丁纳米颗粒胶体分散液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粒径大小可调,且补丁分布均匀;同时该方法普适性好,可以合成粒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范围内的无机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补丁纳米颗粒。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合成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及聚多巴胺纳米小球和与之相应的补丁纳米颗粒,合成方法则采用碱性氨基酸辅助制备粒径窄分布的光滑二氧化硅纳米小球,再用嵌段共聚物引导在二氧化硅光滑表面生长出纳米补丁。与此同时,将St?ber方法合成的同样具有粒径窄分布的光滑二氧化硅纳米小球用作对比材料。结果发现,在碱性氨基酸的作用下,油水两相的反反应速率较低,利于合成50 nm以下的单分散的二氧化硅纳米小球。与此同时,对碱性氨基酸作用下,醇水均相体系中合成单分散聚多巴胺纳米小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乙醇以及氨基酸的添加量对于聚多巴胺纳米小球合成形貌的影响;并使用精氨酸做碱源,F127作为结构导向剂,在不同粒径的光滑聚多巴胺纳米小球表面选择性沉积新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进而形成补丁状形貌。本文深入研究了前驱体的加入量以及加料方式,嵌段共聚物的种类,以及有机溶剂如乙醇、二氧六环的加入对补丁形貌的影响;并提出嵌段共聚物胶束吸附模型用于诠释补丁纳米颗粒的合成机理。聚多巴胺作为一种优质碳源,可以合成氮掺杂的高含氮量石墨相的碳,从而应用在电化学领域。目前而言,碳球的合成很普遍,但是纳米级单分散的碳球的合成依然是一个挑战,本文的第四章探索性地合成了单分散的碳球。(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晓芳[5](2018)在《单分散金纳米颗粒的合成、组装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块体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殊性能,这些性能与其尺寸和形貌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期不到的副产物。为了更好的探究形貌、大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要尽可能减少副产物的出现,提高产物的单分散性。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种是改进材料的合成方法,另一种是对产物进行后处理。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化学液相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后处理对初产物进行提纯,提高了产物的单分散性,并探究了不同形貌、不同大小的纳米粒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大小、结晶性以及光学性质等信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环己烷中,用油胺还原氯金酸,得到了金纳米颗粒和金纳米线的混合物。然后用离心法将二者分离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离心法可以有效地分离金纳米颗粒和金纳米线,而且发现金纳米线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要优于金纳米颗粒。(2)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甲苯溶液中,用硼烷叔丁胺还原氯金酸,得到了金纳米片和金纳米颗粒的混合物。然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它们进行分离,并表征其形貌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有效分离金纳米片和金纳米颗粒,得到较纯净的单组分。另外,金纳米片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要明显优于金纳米颗粒。(3)在甲苯中,用硼烷叔丁胺还原叁苯基膦氯金得到粒径较小的金种子,用种子生长法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另外,发现它们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对纳米颗粒进行自组装,得到了不同类型的超晶格结构:单组分的金纳米颗粒可以组装成层状薄膜和叁维球状聚集体,而不同大小的双组分可以自组装形成二元超晶格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鹏,张小平,王军[6](2017)在《单分散BaFe_(12-x)Cu_xO_(19)纳米颗粒磁性能及穆斯堡尔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制备BaFe_(12-x)Cu_xO_(19)(x=0、0.2、0.4、0.6、0.8)钡铁氧体,探讨Cu~)2+_掺杂量对纳米BaFe_(12)O_(19)微观结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穆斯堡尔光谱分析结果显示,Cu~(2+)可以定量可控的掺入到BaFe_(12)O_(19)的晶格中。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不同掺杂量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800℃热处理可以明显提高BaFe_(12)O_(19)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并随着Cu~(2+)掺入量的增多BaFe_(12)O_(19)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从磁测量分析结果可以得知,适当掺入Cu~(2+)可以降低BaFe_(12)O_(19)的矫顽力与饱和磁化强度,使得BaFe_(12)O_(19)纳米颗粒开始从硬磁性能向软磁性能转变。(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康健苗[7](2017)在《单分散贵金属(Au、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纳米金及合金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SPR)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催化性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标记、医学诊断、精细化工、燃料电池等领域。研究纳米金及合金的合成影响因素、生长机理,探索单分散性贵金属纳米金的可控制备以及探索特定材料的性质及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研究中,以模板牺牲法、一步合成法、种子合成法等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合成出单分散性好的贵金属金、金银合金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组成和晶体结构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初步探索了合金粒子的性能及其催化应用。通过研究不同溶剂反应过程中合成金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从而探索溶剂的极性、空间结构与合成最终粒子状态之间的定性关系,得出纳米颗粒的生长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一定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叁方面的工作:(1)以钻纳米粒子为牺牲模板,合成高度单分散的金纳米粒子;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用UV-vis、TEM、XRD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5nm。通过调整钴纳米粒子和四水合氯金酸(HAuCL4·4H2O)的摩尔比,可以调整最后产物的形貌。(2)主要研究了以油胺为还原剂的油相合成纳米金体系中,溶剂的极性及其空间结构对纳米金生长及单分散性的影响。通过TEM和UV-vis分析手段,得到产物的光学吸收峰和粒径的形貌、尺寸及分散性等信息,初步表明溶剂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的溶剂对金纳米粒子合成的影响的规律。(3)通过种子调节生长法,以银纳米粒子为种子,调节银种子和氯金酸的摩尔比,合成一系列分散性非常好的AuAg合金纳米粒子。进一步对合金紫外吸收光谱上SPR峰与合金粒子的组成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研究了合金纳米粒子对4..硝基苯酚(4-NPh)和硼氢化钠的反应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梅佳明[8](2017)在《单分散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及异质包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分散Fe_3O_4纳米颗粒因为具备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质,在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的有着广阔的应用,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论文通过高温热解法,利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十八烯,以及偶联剂油酸、油胺,高温分解有机铁盐(乙酰丙酮铁)制备出了表面被油酸包裹的形貌均一、尺寸均匀的单分散Fe_3O_4纳米颗粒。由于油酸包覆的Fe_3O_4纳米颗粒极具有疏水性,不能在极性溶剂中均匀稳定分散,因此限制了Fe_3O_4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等方面如靶向药物、生物标记的应用。本论文针对这一科学难点,选用合适的改性剂,在两性溶液中,取代单分散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基团。具体地,利用聚丙烯酸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溶剂中,与油酸包覆的Fe_3O_4纳米颗粒一起超声处理,得到表面油酸被聚丙烯酸取代后的亲水性的Fe_3O_4纳米颗粒,且改性前后,Fe_3O_4纳米颗粒的顺磁性无明显变化。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在极性溶剂如水或乙醇中的分散状态对氧化硅的包覆来说并不理想。为使改性后的颗粒呈单分散性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柠檬酸叁钠作为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超声处理。本实验中,我们选择SiO_2和ZnS作为异质包覆体,成功制得了Fe_3O_4@SiO_2和Fe_3O_4@ZnS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并通过调整正硅酸乙酯、醋酸锌以及硫代乙酰胺的量来控制壳层结构的厚度及复合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对Fe_3O_4/SiO_2和Fe_3O_4/ZnS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磁性研究发现,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减小,矫顽力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史贤松,王召根,汪勇[9](2016)在《适用于多分散纳米颗粒尺寸分级的嵌段共聚物分离膜》一文中研究指出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热力学条件下能够发生微相分离,若将分散相转化为孔道,则可制备得到纳米多孔膜。目前制备嵌段共聚物多孔膜的方法所使用的条件均比较苛刻,大大降低了膜的机械稳定性,并且限制了规模化生产。因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嵌段共聚物多孔膜制备方法:选择性溶胀成孔1-3。以选择性溶胀制备孔径分布相对较窄的嵌段共聚物多孔膜在分离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制备较大面积的分离膜仍然是一项极大挑战。(本文来源于《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E:液晶高分子与新型超分子的生物模拟与仿生》期刊2016-08-02)

董浩,孙聆东,严纯华[10](2016)在《单分散稀土纳米颗粒合成与组装中的表面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4f电子组态,稀土纳米颗粒在光、磁、催化、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1])。单分散稀土纳米颗粒的合成与组装对各类应用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化学则在纳米颗粒的合成与组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我们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前驱体热分解法,高效合成出多种单分散的稀土纳米颗粒,包括稀土氧化物、氟化物、氟化物复盐、氟氧化物等。在纳米颗粒的合成过程中,油酸、油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与纳米颗粒表面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控制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调控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形貌;同时,可使纳米颗粒良好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利用纳米颗粒表面油酸等分子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可实现单分散稀土纳米颗粒的自组装,以及稀土纳米颗粒与贵金属、半导体量子点纳米颗粒的组装结构,对于调控各组装基元间的光磁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表面物理化学》期刊2016-07-01)

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一种具有均匀孔径(6 nm)的杨梅状超交联纳米微球,并负载Pd制备了HCP-(PS-DVB)-Pd(0)纳米颗粒催化剂,同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脱附测试等表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高效催化溴苯的Suzuki偶联反应,同时具有优秀的循环性能,重复10次反应后催化剂的活性仍能达到95%以上.循环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保持在480.5m~2·g~(-1),表明了该微球的结构稳定性,展示了催化剂HCP-(PS-DVB)-Pd(0)在化学合成和工业化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何敏.有机相合成单分散的金纳米颗粒及其自组装[D].西北大学.2019

[2].付玉芳,邹志娟,唐成,宋昆鹏.杨梅状单分散微球负载Pd纳米颗粒用于室温下Suzuki偶联反应(英文)[J].有机化学.2018

[3].余靓,高伟良,刘飞,鞠艳敏,赵帆.单分散FePt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可调化学结构和磁性能(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8

[4].曲文秀.F127引导的单分散补丁二氧化硅和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D].天津大学.2018

[5].刘晓芳.单分散金纳米颗粒的合成、组装及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8

[6].张鹏,张小平,王军.单分散BaFe_(12-x)Cu_xO_(19)纳米颗粒磁性能及穆斯堡尔谱分析[J].人工晶体学报.2017

[7].康健苗.单分散贵金属(Au、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7

[8].梅佳明.单分散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及异质包覆研究[D].兰州大学.2017

[9].史贤松,王召根,汪勇.适用于多分散纳米颗粒尺寸分级的嵌段共聚物分离膜[C].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E:液晶高分子与新型超分子的生物模拟与仿生.2016

[10].董浩,孙聆东,严纯华.单分散稀土纳米颗粒合成与组装中的表面调控[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表面物理化学.2016

标签:;  ;  ;  ;  

单分散纳米颗粒论文-何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