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真菌论文-王洁,江黎明,崔丽娇,薛珊珊

产油真菌论文-王洁,江黎明,崔丽娇,薛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油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硇洲岛,产油真菌,尼罗红平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产油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江黎明,崔丽娇,薛珊珊[1](2018)在《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油真菌的脂肪酸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尼罗红平板筛选法从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分离鉴定出的178株海洋真菌中筛选产油菌株,对其脂肪酸进行抽提并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产油真菌的总脂肪酸含量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89株产油真菌,其中14株海洋真菌的总脂肪酸含量占冷冻干燥菌体质量的1.41%~7.7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2.51%~68.8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3%~36.49%。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油真菌资源丰富,在生物油脂开发利用中具有较高价值,获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08期)

姚青蔚[2](2017)在《产油丝状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产油微生物对工业化生产脂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油丝状真菌因高产长链PUFAs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表征脱氢酶活性的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和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浅蓝菌素(Cerulenin),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产PUFAs丝状真菌筛选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的筛选策略旨在从不同生境中快速分离出生长及产脂性能优良的产油丝状真菌。同时,本文考察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野生型菌株的油脂产量,选择生长性状及产脂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结合前期建立的高效筛选策略,得到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株。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油丝状真菌的筛选及鉴定。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产油丝状真菌筛选策略,添加TTC和Cerulenin于初筛培养基中,以菌落颜色和大小作为筛选指标,从不同土样中快速筛选得到19株总脂含量占菌体干重20%之上的产油丝状真菌。其中,菌株TSM-3和SL-4呈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及产脂潜力。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9株菌株均隶属于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与传统方法相比,本研究所建立的筛选方法快速且高效,为产油丝状真菌的快速筛选提供了新策略。2.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首先,选择8株脂质积累能力较好的菌株,研究温度对菌株生长及产脂性能的影响。8株菌呈现出广泛的生长温度范围(4℃~28℃),最适生长温度分布在23℃~28℃之间,在4℃条件下也能生长,属于耐冷菌,但8株菌在37℃时均不生长。其次,研究变温发酵对菌株PUFAs组成的影响发现,低温发酵有利于长链PUFAs的积累,并提高了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接着,本研究选择性能优良的菌株TSM-3和SL-4,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株菌具有广泛的碳源利用范围。最后,不同碳、氮源对菌体生长及脂质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利于TSM-3和SL-4菌体生物量积累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氮源是豆粕粉;有利于两株菌脂质积累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提取物。3.高产菌株TSM-3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择生长性状及产脂性能优良的TSM-3为出发菌株进行ARTP诱变,结合本课题前期建立的有效筛选方法,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突变株TSM-3-1。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TSM-3-1脂质积累量和AA产量分别提高了47.8%和84.5%。(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王鸿超,张陈,陈卫,陈海琴,陈永泉[3](2016)在《产油真菌高山被孢霉中叶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氢叶酸(FH_2)和四氢叶酸(FH_4)是重要的叶酸化合物,作为一碳基团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学反应。考察了不同破壁方法和纯化手段对叶酸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优化了叶酸类化合物的色谱检测条件。结果表明:高山被孢霉经陶瓷珠机械研磨破壁,利用添加0.1%Vc和20 mmol/L醋酸铵的80%甲醇溶液进行萃取,最后用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了FH_2和FH_4,并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色谱分析条件为采用TSK gel Amide-80(150mm×2.0 mm,2.0μm)色谱柱,采用5 mmol/L醋酸铵及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选择离子扫描设为441.65 m/z和443.66 m/z。方法检测FH_2和FH_4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μg/mL和0.002μg/mL,实验结果显示方法能快速并准确地检测叶酸类化合物,为解析叶酸代谢途径在脂质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10期)

黄昌旭,黄翔玲,骆祝华[4](2016)在《普里兹湾沉积物样品产油真菌筛选及胞内脂肪酸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南极普里兹湾海域23个站位的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了11个属的21株真菌,分别是:青霉属(Penicillium,9株)、枝孢属(Cladosporium,3株)、支顶孢属(Acremonium,1株)、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1株)、孢盘菌属(Botryotinia,1株)、散囊菌属(Eurotiales,1株)、外瓶霉属(Exophiala,1株)、镰孢菌属(Fusarium,1株)、丛赤壳属(Nectria,1株)、茎点霉属(Phoma,1株)、帚枝霉属(Sarocladium,1株).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真菌多样性较高,其中青霉属菌株最多,占总菌株比例为42.85%,是普里兹湾真菌中的优势属,其次为枝孢属菌株,占总菌株比例为14.29%.分别用尼罗红和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对这21株菌进行产油筛选,得到8株产油菌,分属于Penicillium(2株)、Aureobasidium(1株)、Cladosporium(1株)、Eurotiales(1株)、Exophiala(1株)、Fusarium(1株)、Sarocladium(1株)等7个属,这些产油菌产油量大致在20.1%到52.0%之间.对这8株菌的产油量和胞内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产油菌所含的基本为短链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生产菌株.(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冯顺利,徐辉,李欣然,周火祥,乔代蓉[5](2016)在《产油真菌利用甘薯淀粉酶解液发酵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微生物发酵产油成本,利用甘薯粗淀粉酶解液为碳源,从10株产油霉菌中筛选到一株能充分利用淀粉糖的菌株(S-1),经5.8S 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菌株S-1的初始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是15.82 g/L、31.51%和4.98 g/L,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后分别提高到21.67 g/L、39.87%和8.64g/L,与优化前相比,油脂产量提高了73.5%.利用GC-MS对发酵提取后的油脂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与植物油相似,适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82%.本研究表明菌株S-1能够充分利用淀粉酶解液发酵产油,是生物柴油生产的潜在菌株.(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唐鑫[6](2015)在《产油真菌卷枝毛霉WJ11高产脂质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油微生物能够在细胞内积累大量脂肪酸并以甘油叁酯的形式储存,是传统动植物油脂的重要替代资源。某些微生物积累的油脂还富含高价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在产油微生物中,不同物种的微生物油脂产量相差巨大,其油脂积累量从细胞干重的20%到80%以上不等。由于不同物种间生理生化特征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微生物之间脂质积累差异的机制难于解析,而对同一物种产脂差异显着的不同菌株的研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关键酶的活性分析系统研究了卷枝毛霉高产脂菌株WJ11和低产脂菌株CBS 277.49在脂质代谢调控上的差异;结合转录分析找出了一些关键调控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过表达这些关键基因,有效提高了脂肪酸的积累;还研究了氨基酸氮源对卷枝毛霉γ-亚麻酸(GLA)产量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通过对卷枝毛霉WJ11和CBS 277.49生长和产脂的分析,发现WJ11脂肪酸含量高达36%,而CBS 277.49则不超过15%。WJ11全基因组的测序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为35.4 Mb,包含827个scaffold,由2530个contig组成,GC含量为39.7%,有10973个预测的基因和177个t RNA基因。通过比较WJ11(本实验室测序)和CBS 277.49(美国联合基因研究所测序)的基因组发现,两株菌的基因组特征总体相似度较高,MAUVE分析显示两株菌的基因组序列拥有很多的同源区域,MUMmer分析也表明两株菌的基因组整体共线性良好。根据基因组信息,构建了WJ11和CBS 277.49中心碳代谢和脂代谢网络,包括葡萄糖的代谢,脂肪酸的合成,甘油叁酯、磷脂、类固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以及脂肪的β氧化。通过比较两株菌中编码这些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基因个数,发现基因个数的差异可能对两株菌的脂质积累产生影响。另外,通过Ortho MCL聚类分析找出了WJ11和CBS 277.49之间的特异基因,这些特异基因可能与两株菌的细胞生长和脂肪积累差异相关。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了高产脂菌株WJ11在脂质积累期(氮缺乏)和生长平衡期全蛋白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发现氮缺乏促进了氮的同化,减缓了氨基酸的代谢;上调了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下调了叁羧酸循环相关蛋白的表达,使更多的碳流向脂肪酸合成;氮缺乏提高了磷酸戊糖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更多的还原力NADPH;在氮缺乏时,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受到抑制,细胞主要进行脂质合成和积累;氮缺乏还上调了一些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分子伴侣和氧化还原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应对氮限制这种环境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比较高产脂菌株WJ11和低产脂菌株CBS277.49在脂质快速积累期全蛋白的表达差异,发现WJ11中与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显着上调,这可能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更多的底物乙酰辅酶A;与CBS 277.49相比,WJ11中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更高,而叁羧酸循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则较低,这表明WJ11中碳更多流向脂肪酸的合成,而非参与叁羧酸循环;WJ11中磷酸戊糖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也较CBS 277.49要高,这表明WJ11中会产生更多的还原力NADPH。通过对卷枝毛霉WJ11和CBS 277.49脂质合成关键酶的活力测定发现,与CBS277.49相比,WJ11中果糖磷酸激酶(PFK)的酶活较低,而磷酸戊糖途径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酶活较高,这将导致更多的碳流向磷酸戊糖途径,从而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更多的还原力NADPH;对于脂质合成过程中还原力的重要提供者苹果酸酶(ME),其在WJ11脂质积累初期的酶活也略微高出CBS 277.49;WJ11中调控叁羧酸循环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的酶活显着低于CBS 277.49,这表明WJ11中叁羧酸循环更为缓慢,将会有更多的柠檬酸转运到线粒体外;同时WJ11中ATP:柠檬酸裂解酶(ACL)的酶活相比较CBS 277.49又有所提高,这将增加脂肪酸合成的前体乙酰辅酶A的供应;WJ11中脂肪酸合酶(FAS)的活力也明显高于CBS 277.49。这些酶活差异较为清晰地解析了WJ11高产脂质的调控机制。针对脂质合成中的关键酶以及蛋白质组分析得到的重要差异蛋白,利用RT-q PCR研究它们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转录分析数据能够与酶活及蛋白质组数据较好的对应;并发现与生长平衡期相比,WJ11中的g6pdh1和g6pdh2基因的表达在脂质积累期提高幅度较大,推测这两个基因可能与脂质积累密切相关;同时还发现脂质积累期WJ11中与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如leu B)的转录水平下调幅度要显着小于CBS 277.49,这些基因也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卷枝毛霉脂质合成的调控。基因组、蛋白质组、酶活以及转录分析的数据显示,WJ11中g6pdh1、g6pdh2及leu B基因可能对脂质积累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在卷枝毛霉CBS 277.49缺陷型菌株中过表达WJ11中的g6pdh1、g6pdh2及leu B基因,发现这些基因对卷枝毛霉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显着提高了脂肪酸的积累:其中过表达g6pdh1的重组菌株脂肪酸含量提高了23~28%,过表达g6pdh2的重组菌株脂肪酸含量提高了41~47%,这表明g6pdh1和g6pdh2均能够调控卷枝毛霉的脂质积累,且g6pdh2的效果更为显着;另外,leu B基因的过表达使重组菌株脂肪酸含量提高了67~73%,表明leu B基因在脂肪酸积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针对氨基酸对于脂肪酸积累可能的调控作用,分别以二十种标准氨基酸为氮源培养卷枝毛霉,分析其细胞生长、脂质积累及GLA产量。首先比较本实验室叁株卷枝毛霉(WJ11、CBS 108.16和CBS 277.49)GLA的积累能力,发现WJ11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但由于脂肪酸组分中GLA比例较低,使GLA产量显着小于CBS 108.16,因此选取CBS108.16作为研究菌株。利用不同氨基酸为氮源培养卷枝毛霉CBS 108.16,发现其菌体生长、脂肪酸积累以及GLA产量会有显着差别,其中,酪氨酸为最适合生长和脂质积累的氮源,且GLA产量也最高(0.81 g/L)。通过对脂肪酸合成相关酶活力的测定,发现酪氨酸显着提高了G6PDH和6PGDH的活力,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更多的还原力;酪氨酸也提高了ACL的活力,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更多的乙酰辅酶A,同时,ICDH活力的下调也可能减缓了叁羧酸循环,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这与蛋白质组学及WJ11与CBS 277.49脂质合成相关酶的活力分析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12-01)

黄昌旭[7](2015)在《深海和南极产油真菌筛选、鉴定和产油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大洋与南极样品的真菌多样性、采用尼罗红与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方法进行产油真菌的初筛、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产油菌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及研究培养基成份对产油菌产油发酵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对中太平洋(6个站位)、南大西洋(2个站位)及西太平洋(22个站位)共30个站位的沉积物进行分离鉴定,一个获得75株真菌,通过ITS鉴定结果显示,这75株菌属于14个属,它们分别是:Aspergillus sp.(27株)、Penicillium sp.(21株)、Cladosporium sp.(8株)、Fusarium sp.(6株)、Alternaria(2株)、Exophiala sp.(2株)、Engyodontium sp.(2株)、Acremonium sp.(1株)、Nectria sp.(1株)、Tritirachium sp.(1株)、Aureobasidium sp.(1株)、Thielavia sp.(1株)、Lecythophora sp.(1株)、Sarocladium sp.(1株)。叁个海区中菌株数量最多的为曲霉属的真菌,可见曲霉属真菌在这叁个海区中为优势属,其次为青霉属。在太平洋中,枝孢属的真菌也有一定的分布。其余属均只有几株,表明在叁个大洋中分布较少。同时分别使用尼罗红和TTC对大洋样品中分离得到的369株真菌进行产油初筛,一共获得61株产油菌,分别属于10个属:Aspergillus(21株)、Fusarium(13株)、Cladosporium(10株)、Penicillium(9株)、Engyodontium(2株)、Sarocladium(2株)、Alternaria(1株)、Aureobasidium(1株)、Lecythophora(1株)、Nectria(1株)。产油菌所占比例为18.70%。其中曲霉属菌株占产油菌比例最高,为30.43%,其次为镰刀属菌株、枝孢属菌株与青霉素菌株,分别占总产油菌属的18.84%、14.49%与13.04%。对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南极普里兹湾海域23个站位的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了11个属的21株真菌。分别是:Penicillium(9株)、Cladosporium(3株)、Acremonium(1株)、Aureobasidium(1株)、Botryotinia(1株)、Eurotiales(1株)、Exophiala(1株)、Fusarium(1株)、Nectria(1株)、Phoma(1株)、Sarocladium(1株)。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真菌多样性较高,其中青霉属菌株最多,占总菌株比例为42.85%,是普里兹湾真菌中的优势属,其次为枝孢属菌株,占总菌株比例为14.29%。分别用尼罗红和TTC对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分离得到的21株真菌进行产油初筛,共获得8株产油菌,分别属于7个属:Penicillium(2株)、Aureobasidium(1株)、Cladosporium(1株)、Eurotiales(1株)、Exophiala(1株)、Fusarium(1株)、Sarocladium(1株)。产油菌占总菌株的比例为38%。对分离得到的产油菌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产油菌所含的基本为C16-C18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脂肪酸中具有较长的碳直链且没有碳支链,因此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制备的原料油。考虑到油脂生产成本,寻找可利用廉价底物高产油脂的微生物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寻找能够直接利用廉价底料作为碳源产油的真菌菌株,本文使用含有TTC的糖蜜培养基分离南极沉积物样品,获得一株产油菌,为P7-07-M1,属名为:Nectria,该菌株可以直接利用糖蜜作为碳源发酵产油。对从南极产油菌中选择一株产油菌(P7-07-M1),从大洋产油菌中选择两株产油菌(JL7KGC01A-M7与MP4CTD-11-M5)进行培养基优化,结果显示:菌株P7-07-M1达到最高产油量的时间为第8天,最适氮源和最适碳源分别为蛋白胨与葡萄糖,最适C/N比为168,最佳Cu SO4.5H2O浓度为0.0001g/L,最佳Mn SO4.H2O浓度为0.004g/L,通过培养基优化,菌株P7-07-M1产油量提升了27.89%;菌株JL7KGC01A-M7达到最高产油量的时间为第7天,最适氮源和最适碳源分别为蛋白胨与葡萄糖,最适C/N比为140,最佳Cu SO4.5H2O浓度为0.0002g/L,最佳Mn SO4.H2O浓度为0.003g/L,通过培养基优化,菌株JL7KGC01A-M7的产油量提升了30.15%;菌株MP4CTD-11-M5达到最高产油量的时间为第7天,最适氮源和最适碳源分别为蛋白胨与葡萄糖,最适C/N比为140,最佳Cu SO4.5H2O浓度为0.0001g/L,最佳Mn SO4.H2O浓度为0.004g/L,通过培养基优化,菌株MP4CTD-11-M5的产油量提升了111.16%。菌株MP4CTD-11-M5培养基优化效果最显着。(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7-01)

张玲秀,田婷,许菁,张薇[8](2014)在《1株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产油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株峡串脉孢霉为材料,利用玉米秸秆纤维素为主要碳源,以产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产油发酵工艺,发现最优产脂发酵工艺为:碳源为2%纤维素+2%葡萄糖,氮源为硝酸铵,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 d,初始pH值为4,C/N比为8∶1。氮源选择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所做交互作用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王鸿超[9](2013)在《产油真菌高山被孢霉的脂质合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人体健康所必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高山被孢霉油脂合成能力很强,可达细胞干重的50%以上。高山被孢霉不仅是花生四烯酸(AA)的工业化生产菌株,而且是合成PUFAs真菌中唯一具有正式安全性评估的菌种,可直接用于食用脂质生产,代替或补充传统脂质资源。本论文通过基因组、脂质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在分子水平上解析高山被孢霉脂质代谢流网络,揭示其脂质合成机理。这为重构高山被孢霉脂肪酸代谢通路,使之成为生产功能性脂质的细胞工厂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高山被孢霉基因组31.75倍覆盖率的测序分析,高山被孢霉是毛霉亚门中第二个完成全基因组信息破译的菌株。基因组大小为38.38Mb,GC含量51.72%。基因组注释结果包括12796个基因模型,平均转录长度为1.5kb。每个多外显子基因平均有3.32个内含子,26%的预测基因为单外显子转录。外显子平均大小为435bp,内含子平均大小为140bp。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67445bp,分别编码了28个tRNA,3个非编码RNA,12个已知蛋白和13个未知蛋白。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基因层面研究了产油真菌与非产油真菌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产油真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主要来自于直系遗传而不是旁系遗传,最后基于基因组信息初步构建了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的完整代谢网络,进而解析了脂质合成机理。(2)完成了高山被孢霉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脂质组学研究,分析了脂肪酸、甘油脂、甘油磷脂、鞘脂以及甾醇的含量。高山被孢霉最主要的脂质产物是甘油脂(430mol/g,占89%),其次是甘油磷脂(154mol/g,占8%)和甾醇(14.5mol/g,占3%),以及少量的鞘脂(30.5nmol/g,占0.008%)。高山被孢霉在25C及12C培养时都积累了大量的脂质,达到细胞干重的45%,其中A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0%以上。在不同温度的培养条件下,饱和脂肪酸(SAFA)及ω-6PUFAs的含量没有变化,而在12C培养时,高山被孢霉ω-3PUFAs的含量显着增加。(3)氮源是影响微生物脂肪积累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研究了氮源消耗过程中高山被孢霉的脂肪积累及生物量变化情况。当氮源耗尽而碳源仍然存在时,高山被孢霉的生长受到限制,此时脂肪开始积累作为能量储存。选取氮源耗尽前后下列时间点的样品(A:8h,B:18h,E:19.5h,K:21h,L:32h和M:68h),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研究了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高山被孢霉基因组中88%的基因得以表达,其中3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未知。高山被孢霉的基因表达情况异常活跃,其表达水平从无法检测一直到73528FPKM不等。本文系统探讨了TCA循环、糖酵解途径、脂肪酸合成途径和甘油脂合成途径与脂肪积累的关系。对分别在25C及12C培养的高山被孢霉样品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共分离出555个表达差异蛋白,并对结果进行了RT-PCR验证。结果表明,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途径以及TCA循环的共同调控为高山被孢霉的脂质合成提供了大量的乙酰辅酶A和NADPH。(4)对真菌中独特的代谢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首次在真菌中完成了对四氢生物蝶呤(BH4)代谢途径和苯丙氨酸羟化系统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在大肠杆菌中完成了上述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利用His-tag标签对这些酶进行了纯化。通过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重组蛋白的活性,对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酶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探讨了BH4在高山被孢霉体内的生理功能,BH4可作为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的辅助因子,参与苯丙氨酸代谢。研究了高山被孢霉体内苯丙氨酸羟化系统与脂质合成的关系,PAH活性受抑制时,脂肪酸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SAFA,ω-6PUFA,ω-3PUFA,和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下降了30%,50%,20%和30%,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增加了30%。解析了高山被孢霉在真菌中独特的苯丙氨酸降解策略,高山被孢霉通过苯丙氨酸羟化系统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进一步转化为尿黑酸,最终生成乙酰辅酶A。(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3-06-01)

王鸿超,陈海琴,赵建新,陈永泉,张灏[10](2013)在《产油丝状真菌高山被孢霉中蝶呤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高山被孢霉体内新蝶呤、蝶呤和生物蝶呤的方法。高山被孢霉在液氮破壁、酸性条件下经碘-碘化钾溶液氧化1h、滴加抗坏血酸还原液后,体内的四氢生物蝶呤及其前体二氢蝶呤叁磷酸盐和6-丙酮酰四氢生物蝶呤分别被氧化成相应的氧化产物新蝶呤、蝶呤、生物蝶呤。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了氧化产物蝶呤、新蝶呤和生物蝶呤,并采用电喷雾质谱对定性结果进行确认。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_(18)(5μm,150mm×4.6mm),用10mmol/L的磷酸氢二钠(pH6.0)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50nm,吸收波长为450nm。检测出的新蝶呤、生物蝶呤和蝶呤的检出限依次是:0.003、0.002、0.005μg/mL。本方法能快速并准确的检测各类蝶呤类化合物,为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四氢生物蝶呤奠定一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10期)

产油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筛选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产油微生物对工业化生产脂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油丝状真菌因高产长链PUFAs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表征脱氢酶活性的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和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浅蓝菌素(Cerulenin),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产PUFAs丝状真菌筛选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的筛选策略旨在从不同生境中快速分离出生长及产脂性能优良的产油丝状真菌。同时,本文考察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野生型菌株的油脂产量,选择生长性状及产脂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结合前期建立的高效筛选策略,得到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株。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油丝状真菌的筛选及鉴定。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产油丝状真菌筛选策略,添加TTC和Cerulenin于初筛培养基中,以菌落颜色和大小作为筛选指标,从不同土样中快速筛选得到19株总脂含量占菌体干重20%之上的产油丝状真菌。其中,菌株TSM-3和SL-4呈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及产脂潜力。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9株菌株均隶属于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与传统方法相比,本研究所建立的筛选方法快速且高效,为产油丝状真菌的快速筛选提供了新策略。2.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首先,选择8株脂质积累能力较好的菌株,研究温度对菌株生长及产脂性能的影响。8株菌呈现出广泛的生长温度范围(4℃~28℃),最适生长温度分布在23℃~28℃之间,在4℃条件下也能生长,属于耐冷菌,但8株菌在37℃时均不生长。其次,研究变温发酵对菌株PUFAs组成的影响发现,低温发酵有利于长链PUFAs的积累,并提高了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接着,本研究选择性能优良的菌株TSM-3和SL-4,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菌株生长及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株菌具有广泛的碳源利用范围。最后,不同碳、氮源对菌体生长及脂质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利于TSM-3和SL-4菌体生物量积累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氮源是豆粕粉;有利于两株菌脂质积累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提取物。3.高产菌株TSM-3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择生长性状及产脂性能优良的TSM-3为出发菌株进行ARTP诱变,结合本课题前期建立的有效筛选方法,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突变株TSM-3-1。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TSM-3-1脂质积累量和AA产量分别提高了47.8%和84.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油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洁,江黎明,崔丽娇,薛珊珊.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油真菌的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18

[2].姚青蔚.产油丝状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D].江南大学.2017

[3].王鸿超,张陈,陈卫,陈海琴,陈永泉.产油真菌高山被孢霉中叶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检测[J].食品科技.2016

[4].黄昌旭,黄翔玲,骆祝华.普里兹湾沉积物样品产油真菌筛选及胞内脂肪酸成分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

[5].冯顺利,徐辉,李欣然,周火祥,乔代蓉.产油真菌利用甘薯淀粉酶解液发酵的条件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6

[6].唐鑫.产油真菌卷枝毛霉WJ11高产脂质的分子机制[D].江南大学.2015

[7].黄昌旭.深海和南极产油真菌筛选、鉴定和产油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5

[8].张玲秀,田婷,许菁,张薇.1株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产油工艺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4

[9].王鸿超.产油真菌高山被孢霉的脂质合成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3

[10].王鸿超,陈海琴,赵建新,陈永泉,张灏.产油丝状真菌高山被孢霉中蝶呤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检测[J].食品工业科技.2013

标签:;  ;  ;  ;  

产油真菌论文-王洁,江黎明,崔丽娇,薛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