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水务局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保证灌溉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施工水平,有效避免渗漏,最终改善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防渗渠道;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前言
国内对农田进行灌溉的主要方式是渠道输水,但是传统的渠道因为防渗效果欠佳,对水的利用程度过低,减少了灌溉面积,会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最终引发土地渍害。而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水资源,尽量降低水量损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施工,并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强化渠道的管理;并且要使用合理的防渗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的渗漏。要强化施工技术的水平,控制好耐久性和防渗效果。
1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作用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田用水占总用水比例的60%以上。在农田灌溉输水方面,渠道输水是最主要的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大,不仅降低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浪费了水资源,减少了灌溉面积,而且会增加农民的灌溉水费负担,还可能引发农田渍害和盐碱化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此,明确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施工的必要性,探讨农田灌溉渠道常用的防渗施工技术是节省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举措。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作用与意义: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的效益;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后有效的减少了渠道的坍塌机率,在灌溉过程中使渠道的抗冲击能力增强,牢固的渠床延长了渠道的使用寿命;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提高了单位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防渗渠道施工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概述
2.1水泥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水泥的种类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选用时,要根据施工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的水泥,依据水泥自身的性能和其使用方法,在不同施工程序中应用不同的水泥,不仅节约了水泥,使水泥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应用,更重要的是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2.2骨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泥土组成中,骨料的选用很重要,对一些混凝土要求高的工程,对骨料的要求则显得更加严格。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要充分保证骨料的质量,严格贯彻骨料质量的标准要求,根据不同混凝土的标准采用相应的骨料来进行施工,骨料的质量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得出,不能对骨料的质量情况有任何含糊。其次,要确保骨料料场的适宜,场地必须开阔,场地的高度也要符合规定,能够保证容纳较大量的骨料。场地环境必须满足对骨料质量的要求,充分保证骨料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2.3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
只要可以饮用的水,均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和养护中,任何废水或质量不达标的水一律不能用于混凝土中。在施工中,如果极其缺乏水源,就可以用地下水和地表等洁净水代替,但水的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必须满足用于混凝土中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制作和保养符合质量要求。
2.4混凝土的配料
混凝土的制作必须经过事先试验,试验后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经过审批的,才可被应用于工程中。混凝土配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上级的审核授权,混凝土配料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的内容进行配料,任何人都不能进行擅自更改。如果配料中发现错配、少配或多配等情况,混凝土按不符合质量标准处理,一律不得进入仓库,并需进行重新配制。
3农业水利渠道防渗技术分析研究
渠道的防渗技术分为两个方面:
3.1水利渠道建设的防渗施工
农业水利渠道的防渗应该以预防为主,所以在防渗技术上应该以施工中的防渗技术为主。其关键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水泥土的防渗技术
利用水泥土进行水利渠道的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关键考察的是施工的管控及施工标准的确立。在施工建设前一定要先将杂草、遗留的废弃农作物(如:秸秆、果树枝等)等杂物清楚干净,在根据施工建设的地质气候条件,将水泥的干湿度调制适当,然后进行铺设,在一层层水泥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层层夯实、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保证水利渠道的坚固度。在水泥干湿度的混合上,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化,南方主要偏于湿性,北方偏于干性。这样的水利渠道防渗技术,施工简单,成本低,但是防冻效果差,不利于寒冷地区使用。
3.1.2膜料的防渗技术
相比较水泥土的防渗效果来说,膜料的防渗效果要稍好一些,其工序就是在用水泥土进行防渗的基础上在铺设一层膜料,增强防冻性,增加一道保护程序。其缺点就是,在施工中难免会使铺设的膜料破损,影响防渗效果,稳定性稍差,这就要求在水利渠道施工建设时,要足够的细心,主要检查膜料的完整度。
3.1.3沥青的防渗技术
利用沥青施工建设水利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是一种更加现代化的防渗技术手段,其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混合混凝土、砖石、草席等进行搭配使用。利用沥青对水利渠道进行防渗处理,要求的技术程度较高。主要体现在对当地地质环境的合理判断及混合物的搭配比例方面等。其关键技术在于,施工前对水利渠道要进行平整处理,然后在喷洒适当的水,其次在将沥青喷洒在水利渠道的表层,其厚度要根据施工建设的内容,防渗的要求级别进行设置。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水利渠道的防渗,可以保证使用时间可长、水利渠道的防渗稳定性更强、抗腐蚀抗冻性更好等。适合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样季风多、风沙大、地下水位高、四季气温差异化明显的气候区域。
3.2渠道翻修的防渗技术
水利渠道的翻修防渗针对的就是那些建筑年代较早,使用频率较高的而且渠道损坏程度不大的水利渠道。其应用的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3.2.1土料、水泥土防渗水利渠道的翻修
这类水利渠道,由于在前期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工序,所以在后期翻修时也比较简单。需要把渗漏处的草皮及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在填上土料夯实加固就可以了。
3.2.2混凝土及砌砖防渗水利渠道的翻修
混凝土与沥青等的防渗翻修技术大体一样,首先同样要求把渗漏处的淤泥、草皮、泥沙等杂物清楚干净,确保防渗层表面干净,然后对渗漏处进行切边处理,在选择合适的砖石进行砌筑,最后严密检查砌筑周边是否有松动或渗漏情况,如果有,可以选择用强度较高的水泥浆进行填缝处理。
3.2.3膜料防渗水利渠道的翻修
一般来说,用膜料进行防渗的水利渠道不易损坏,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越来越长,膜料自身也会与外界产生一些自然的化学反应,导致渠道出现渗漏。对于这种水利渠道渗漏的翻修,也是要把渗漏处表面清理、清洗干净,在选择其他种类的膜料进行缝合或者粘补就可以了。
3.3养护与质量检测
主体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加强渠道养护,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H』。其中,渠道养护包括现场养护和后续养护两方面。一般施工完成6h后需要进行第1次养护工作,主要通过洒水及覆盖塑料膜等方式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质量检测包括验收施工质量和后续施工质量。
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我国历史悠久,但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难点亟待解决。随着水利研究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防渗渠道施工工艺会越来越完善,可以节约大量农业用水,减少旱灾发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霍海霞,张建国.我国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5(1):107•109.
[2]刘继伟,宋吉帅.浅析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中复合土工膜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