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方言论文-陈芳芳

瑞安方言论文-陈芳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瑞安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瑞安方言,倒置现象,源流

瑞安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芳[1](2019)在《瑞安方言倒置现象的语言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安方言中的这些语素序和语序的颠倒现象,在南方其他一些方言(如广州方言、潮汕方言)乃至中南、西南的一些侗台语少数民族中也都可见。这并不是巧合,追源溯本,这些有悖于现代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极有可能是两叁千年前的古越语的底层遗留。(本文来源于《南国博览》期刊2019年05期)

虞玉环[2](2018)在《温州瑞安方言词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瑞安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实地调查整理出完整的词汇表。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共时比较,探索瑞安方言词形、造词理据和词义叁个方面的特色;通过瑞安方言与古汉语的历时比较,求证瑞安方言词汇的来源,最后结合瑞安当地的特色,总结分析瑞安方言特征词特点。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瑞安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整理出完整的词汇表填补瑞安方言词汇表的欠缺,丰富吴语瓯江片乃至整个吴语的语料。进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瑞安方言词汇特征,为瑞安方言归属于吴语瓯江片提供词汇语料上的支持。瑞安方言词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理清瑞安词汇的历史层次和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瑞安方言特色词汇的保护和传承。广义上而言,是为整个吴语词汇研究做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瑞安的地理人口概况、历史沿革和方言概况叁个方面了解瑞安的基本情况,然后总结分析了吴语、温州方言和瑞安方言的在词汇方面的已有研究和不足之处,为瑞安方言的词汇研究的必要性提供现实依据。第二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形特点。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构词语素和构词方式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瑞安方言在词形方面的特色所在。其中构词语素差异探讨了语素选择的差异和语素价值的差异两个方面。构词方式的差异探讨了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差异及合成词内部差异两个方面。第二部分探讨瑞安方言造词理据特点。本文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在特征型、修辞型和借用型叁种造词理据类型差异的对比研究,总结概括瑞安方言在造词理据方面的特色所在。第叁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义特点。本文从词汇的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方面对比研究瑞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从而总结出瑞安方言在词义方面的特色所在。其中理性义的差异分别探讨了词义范围大小的差异、义项多寡的差异、词义完全不同和搭配对象不同这四个方面。色彩义的差异又探讨了感情色彩的差异、语体色彩的差异和形象色彩的差异。第四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源特点。根据其词汇的来源划分为古语词的传承和方言特征词。古汉语的传承又分为直接传承和间接传承。直接传承即瑞安方言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直接传承于古汉语词;间接传承即瑞安方言词在传承古汉语的过程中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和内部的发展而对古语词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变换,根据其传承变化的方式又细分为:词义扩大、词以缩小和词义转移。除了对古汉语的传承,瑞安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也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词语,根据词语类型可细分为地方风物词、地方民俗词、地方称谓词和地方观念词四类。(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吴越[3](2016)在《瑞安方言的形态音位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安方言是南部吴语的重要成员。本文从瑞安话量词变读入声以及与补语有关的自发音变辨义两种现象切入,专门讨论瑞安话中的形态音位现象。变读入声后,"原量词"(读原调而不读入声的量词)的计量/中介功能消失。入声量词可以单独做论元,可以兼作定语标记,限制名词,体现助指功能,表示有定。入声通用量词"个"已经基本发展为中性指示词,除"个"以外的其他量词具备一定程度的中性指示功能。共时地看,这是普通话和其他一些方言量词不具备的功能,瑞安方言以入声形式分化这些功能;历时地看,这是量词功能的变化(从总量变化上来看是功能的扩大),这种变化的实质是近指词与原量词功能的部分融合,其表层表现是自发语音改变,是一种典型的形态音位现象。同时,入声通用量词"个"及其进一步语法化后的更轻更短形式已经发展出定冠词功能,其他入声量词也发展为一系列类冠词。这些类冠词逆向发展出表示距离意义的功能,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表示实际或心理距离上的"近"。变读入声使量词具有代名词功能,量词与名词原本的语义关系越是紧密,这种代名词功能就越强。瑞安话量名搭配精细化程度较高,因此入声量词独用做论元表示有定实体时可以产生较强的代名词功能。语音改变可以在"补语>体标记>补语标记"的链条上起区别作用。在链条上靠右的环节相对于靠左的环节,补语成分本身更倾向于变读一种变调。这种语音变化不是普通的语流音变,而是明显体现语法意义的自发音变,是典型的形态音位现象。本文所有语料来自调查,并使用莱比锡标注规则规范处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共时描写、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6-03)

周若凡[4](2013)在《瑞安方言词法释要》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安以前是东瓯古邑,历史悠久。瑞安方言属于吴语瓯江片,同吴方言有共通之处,同时还有很多自身不同之处。由于精力和能力所限,本文无法穷尽瑞安方言所有的语法特点,只选取方言中一些特殊词法作详细介绍。本文所说的“词法”是指构词法(如“词缀”)、构形法(如“形容词重迭”)和词的语法分类问题。文章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之上,运用描写与分析的方法,以研究瑞安方言的词法特征为主体,论及瑞安方言和温州方言的部分差异,最后得出特殊词法存在的条件及其语法功能。本文共有八个章节,具体如下第一章节为绪论。这一部分,首先对瑞安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居民人口概况、瑞安境内的方言概况以及瑞安方言的音系特点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总结了温州方言和瑞安方言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简略交代看本文的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重迭。这一章节介绍了瑞安方言形容词重迭的10种形式以及动词重迭的8种形式。第叁章为词缀。该章分别从名词、代词以及形容词副词的词缀展开。第四章为代词。主要分析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第五章为量词。主要论及量词的分类、词义和功能。第六章为副词。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以及否定副词。第七章为结构助词。介绍了与“的”对应的“个”,与“地”对应的“能’以及与“得”对应的“得’第八章为结语。简单的概况了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周若凡,金明磊[5](2012)在《瑞安方言动词重迭“VVX”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安方言动词重迭形式丰富,VVX式动词重迭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其重迭形式主要为"VV+结果补语、VV+趋向补语、VV+眙、VV+动、VV+爽"等五种。本文对这五种重迭式进行了结构描写与功能分析。(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2年24期)

应李淑[6](2011)在《语言接触和词汇替换》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接触的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言接触是语言或方言演变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瑞安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渐趋频繁。在普通话的影响下,瑞安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异,仅靠传统方言研究的方法很难作出明确的描述和合理的解释,还需结合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本论文研究目的是:从词汇替换的角度出发,探讨瑞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中产生的语言变异。试图探讨词汇发生替换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年龄、教育程度、性别、职业、地区等不同因素对词汇替换进程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更深入地对语言现状进行描写,找出产生词汇替换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中简略地介绍了本论文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及与语料来源。第二章,介绍瑞安地理人口概况、历史沿革、瑞安方言概况。第叁章,通过田野调查,对瑞安方言词汇替换情况做了详细地描述和分析,主要分为一般词汇替换的问卷调查和特殊词汇的替换调查。一般词汇替换调查中主要结合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地区等社会因素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量词分别进行调查分析;特殊词汇替换调查主要对瑞安方言中的民俗词汇和农耕词汇的替换状况和原因做初步研究。第四章,从词汇替换的类型和原因上进一步探讨方言词汇替换情况,将替换类型分为旧词的消失、新词的产生和语义转移叁类。替换原因则从语言接触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进行探讨。第五章主要从语言使用状况方面的调查入手分析词汇发生替换的其他原因。结语部分,总结瑞安方言词汇替换的特点,语言变异的总体变化趋势,并提出以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1-05-01)

杨芳[7](2010)在《瑞安方言的建议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瑞安方言自然会话中的建议言语行为。鉴于瑞安方言的建议行为研究先例甚少,本文首先描述建议这一言语行为在瑞安方言的日常自然会话中的具体实现模式,其中包括建议的真诚性、类型、内容以及执行者。随后,本文列举瑞安方言中五种实现建议的语气。最后,本文借鉴阿道夫斯(2008)基于语料库的言语行为研究方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两个不同的言语行为表达式以及相应的功能概述上。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理据、四大研究问题以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从叁个不同的阶段回顾国内外的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第叁章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语料收集以及处理过程。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建议言语行为的定义和阿道夫斯(2008)对言语行为表达式的功能概述框架。本研究的语料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会话,语料收集和转写的过程在第叁章加以阐述。第四章进行语料分析:首先,描述建议这一言语行为在瑞安方言自然会话中的具体表现;其次,总结瑞安方言自然会话中实现建议言语行为的语气;再次,列举瑞安方言中建议行为的典型言语行为表达式;最后,重点分析两个不同言语表达式的功能概述,其中包括语言搭配、功能分布以及语境分布。第五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成果,阐述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并为日后的研究指出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瑞安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瑞安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实地调查整理出完整的词汇表。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共时比较,探索瑞安方言词形、造词理据和词义叁个方面的特色;通过瑞安方言与古汉语的历时比较,求证瑞安方言词汇的来源,最后结合瑞安当地的特色,总结分析瑞安方言特征词特点。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瑞安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整理出完整的词汇表填补瑞安方言词汇表的欠缺,丰富吴语瓯江片乃至整个吴语的语料。进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瑞安方言词汇特征,为瑞安方言归属于吴语瓯江片提供词汇语料上的支持。瑞安方言词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理清瑞安词汇的历史层次和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瑞安方言特色词汇的保护和传承。广义上而言,是为整个吴语词汇研究做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瑞安的地理人口概况、历史沿革和方言概况叁个方面了解瑞安的基本情况,然后总结分析了吴语、温州方言和瑞安方言的在词汇方面的已有研究和不足之处,为瑞安方言的词汇研究的必要性提供现实依据。第二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形特点。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构词语素和构词方式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瑞安方言在词形方面的特色所在。其中构词语素差异探讨了语素选择的差异和语素价值的差异两个方面。构词方式的差异探讨了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差异及合成词内部差异两个方面。第二部分探讨瑞安方言造词理据特点。本文通过瑞安方言与普通话在特征型、修辞型和借用型叁种造词理据类型差异的对比研究,总结概括瑞安方言在造词理据方面的特色所在。第叁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义特点。本文从词汇的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方面对比研究瑞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从而总结出瑞安方言在词义方面的特色所在。其中理性义的差异分别探讨了词义范围大小的差异、义项多寡的差异、词义完全不同和搭配对象不同这四个方面。色彩义的差异又探讨了感情色彩的差异、语体色彩的差异和形象色彩的差异。第四部分探讨瑞安方言词源特点。根据其词汇的来源划分为古语词的传承和方言特征词。古汉语的传承又分为直接传承和间接传承。直接传承即瑞安方言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直接传承于古汉语词;间接传承即瑞安方言词在传承古汉语的过程中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和内部的发展而对古语词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变换,根据其传承变化的方式又细分为:词义扩大、词以缩小和词义转移。除了对古汉语的传承,瑞安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也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词语,根据词语类型可细分为地方风物词、地方民俗词、地方称谓词和地方观念词四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瑞安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芳芳.瑞安方言倒置现象的语言源流[J].南国博览.2019

[2].虞玉环.温州瑞安方言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吴越.瑞安方言的形态音位现象[D].浙江大学.2016

[4].周若凡.瑞安方言词法释要[D].杭州师范大学.2013

[5].周若凡,金明磊.瑞安方言动词重迭“VVX”式结构分析[J].语文学刊.2012

[6].应李淑.语言接触和词汇替换[D].温州大学.2011

[7].杨芳.瑞安方言的建议言语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0

标签:;  ;  ;  

瑞安方言论文-陈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