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李会丽

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李会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黄素,纳米乳,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超声乳化法

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会丽[1](2015)在《大黄素纳米乳递释系统的优化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大黄素纳米乳(EMO-NE),并对载药纳米乳的处方组成及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分析EMO-NE在体外的释药机制及其体内药动学特性。方法:1.根据溶解度及伪叁元相图对纳米乳处方成分进行筛选,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EMO-NE,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CCD-RSM)对EMO-NE处方组成和超声乳化工艺进行优化。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EMO-NE递释系统中大黄素的含量,并对EMO-NE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对EMO-NE及大黄素混悬液的体外释药机制进行分析。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EMO-] NE、大黄素混悬液后不同时间的大黄素血药浓度,应用DAS 3.2.7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比较大黄素不同剂型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结果:1.纳米乳处方成分为:油相为丙二醇单辛酸酯(Capryo190),乳化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 40),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HP), Km (Cremophor RH 40/Transcutol HP)=2:1 (w/w)此外,1%油酸作为稳定剂,并调节纳米乳系统pH值为6.5,可增加EMO-NE的ζ电位(ZP),从而增加纳米乳递释系统的稳定性。采用CCD-RSM优化所得最佳处方组成和超声操作参数为:混合油相的系统用量比为11.84%,混合乳化剂的系统用量比为20.16%,超声时间为23.42 min,超声功率为156 w。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响应值变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2.优化的EMO-NE外观澄清透明均一,呈橙黄色,微观形态呈圆球形,含药量为0.487±0.014 mg/ml,黏度为11.87±0.81 cP,透光率在700 nm波长时为99.10±0.02%,ZP值为-25.2±0.5 mV,粒径为20.3±0.5 nm,多分散指数为0.151±0.005。EMO-NE经离心加速试验未发现聚结、相分离和破乳现象。强光试验中大黄素含量在第10天下降5.88%,而高温实验和常温避光留样试验(60天)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含量和粒径的变化。EMO-NE释放120 h时,大黄素累计释放率为80.79±1.11%,提示其体外释药缓慢,其机制近似符合Higuchi模型(R2=0.96044±0.0007)。3.经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大黄素混悬液的达峰时间(Tmax)为0.75 h,达峰浓度(Cmax)为74.905 ng/ml,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5.352h,消除半衰期(t1/2z)为2.71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17.789 ng·/ml; EMO.NE的1max为1.0h,Cmax为120.988 ng/ml,MRT0-∞为13.246 h,t1/2z为12.904h,AUC0-∞.为993.869 ng·h/ml.EMO-NE较大黄素混悬液的血浆峰浓度提高1.62倍,体内滞留时间延长2.47倍,半衰期延长4.76倍,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2.38倍。结论:1.筛选的纳米乳辅料易形成纳米乳,构成的O/W型乳区面积较大。经CCD-RSM优化得到的EMO-E外观澄清透明均一,微观形态呈圆球形,粒径小且均匀,系统黏度低,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EMO-NE体外释药缓慢,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2.相对大黄素混悬液,EMO-NE在大鼠体内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性,且达峰浓度高,滞留时间长,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葛建君,李凌冰[2](2011)在《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模型。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根据所得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用统计矩方法分析了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器官药物动力学规律,给出了靶器官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靶器官中的药时函数表达式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我们所建立的药时函数表达式能很好地刻画靶向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刘亚欧,范洁明,王学清,张强[3](2011)在《索拉非尼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药物动力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但其在水中难溶,生物利用度低。为了增加索拉非尼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制备了索拉非尼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以大鼠为实验动物测定了该给药系统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该给药系统以油酸乙酯(20%,w/w)为油相,聚氧乙烯蓖麻油(48%,w/w)为主要乳化剂,聚乙二醇400(16%,w/w)和乙醇(16%,w/w)为助乳化剂,索拉非尼的终浓度为20 mg/mL。该制剂自微乳化后粒径为20-25 nm。与索拉非尼混悬液相比,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可以显着增加索拉非尼的AUC,C_(max)和MRT,降低清除率,T_(max)没有明显变化。尤其是与口服混悬液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近25倍,说明索拉非尼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有望开发成为增加其口服吸收的药物制剂。(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1年02期)

关驰[4](2009)在《一类药物动力学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动力学模型是对药物在复杂生物系统中运动变化过程的数学描述,旨在预测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不同的数学描述方法各有其优势和缺陷。隔室模型是最基本的药动学模型,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药物研究、开发和使用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药动学系统的分析与综合问题是当前生物控制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研究药动学系统的建模、分析与综合问题。首先,介绍药物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述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研究现状。其次,对药动学系统进行运动分析、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给出几种常用给药方式的数学描述,用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隔室模型。对隔室模型进行运动分析,给出多次给药后浓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在多次给药中发生错时给药的情况,通过求解一个最优控制问题得出发生错时给药时的剂量调整方案。给出隔室模型的能控性、能观测性以及稳定性定理。再次,对药动学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给出隔室模型的一个系统辨识算法。建立几种常用给药方式的给药模块和隔室模型的仿真系统,利用仿真系统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药动学特点,分析当生理系统发生变化时药物在体内药动学性质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药动学系统进行开环控制与反馈控制。将系统的开环控制问题归结为剂量方案的设计问题,设计了5种剂量方案来实现对隔室内药物浓度的控制。研究药动学系统的一种闭环控制系统——靶控输注系统(TCI system),通过设计PID控制器实现对隔室内药物浓度的控制。(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7-01)

李凌冰,魏培,刘君义[5](2009)在《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多室线性循环药物动力学模型。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和血液中药时函数表达式。据此,可由血药数据求得靶器官的药时曲线,并求出靶器官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根据所得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用统计矩方法分析了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器官药代动力学规律,求出了靶器官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由血药数据求得的血液中和靶器官中的药时函数表达式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曾环想[6](2008)在《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药物传递系统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因其灵活多样的独特性质而日益受到关注。离子交换树脂能与药物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形成药物树脂复合物。药物树脂复合物的物理性质与起始的离子交换树脂非常相似,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进一步作制剂加工。本论文系统地对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药物传递系统与药物动力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1.本论文对药用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离子交换树脂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Amberlite IRP-64、Amberlite IRP-88、Amberlite IRP-69的平均粒径(d0.5)分别为52.95μm、57.33μm和62.31μm,属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最细粉末,但其流动性良好,休止角都小于30°。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在水中可吸水膨胀,其中Amberlite IRP-69吸水膨胀后的平均粒径(d0.5)要增大约10μm。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立体网状高分子聚合物,在水和大多数溶剂中均不溶解,但它能在水溶液中与药物离子等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形成药物树脂复合物。2.本论文建立了模型药物——伪麻黄碱树脂复合物、阿奇霉素树脂复合物、可待因树脂复合物(微囊)及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微囊)的质量分析方法,为下一步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剂应用研究奠定了质量分析基础。为准确测定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必须首先对药物树脂复合物进行解离,让药物从树脂复合物中完全解离出来,才能准确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若解离1g伪麻黄碱树脂复合物(载药量约为15%),只要解离介质中可交换离子摩尔总量大于0.15 mol,则1小时之内即可达解离平衡,并且药物被充分解离出来。若解离1g阿奇霉素树脂复合物,需在250mL解离介质溶液[0.2 mol·L-1 KCl的甲醇-水(2:1)]中搅拌2小时,药物才能被充分解离出来。若解离其1g可待因和氯苯那敏药物树脂复合物,只要解离介质中可交换离子摩尔总量大于0.5 mol,则1小时之内即可达解离平衡,并且药物被充分解离出来。3.本论文以吸湿药物——盐酸伪麻黄碱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批式离子交换法,分别以Amberlite IRP 69、Amberlite IRP 64和Amberlite IRP 88为载体,制备了在高湿度下性能稳定的伪麻黄碱树脂复合物,解决解决了含伪麻黄碱胶囊剂的吸潮液化问题,以普通铝塑泡罩包装即可在有效期内保证产品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盐酸伪麻黄碱和纯化水叁者的用量比例对所得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以及树脂对药物的利用率有着直接影响,从工业生产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叁者的投料比宜为10:2:100。盐酸伪麻黄碱与树脂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交换反应的正向进行,因而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4.本论文以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的苦味药物——阿奇霉素树脂复合物,使药物的不良苦味得到了较好的掩蔽。由于阿奇霉素为非离子型药物,需在酸性条件下将其离子化后才能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到离子交换树脂上,制备出药物树脂复合物。实验表明,柠檬酸作为阿奇霉素离子化试剂的效果较好,其最佳用量比例为柠檬酸:阿奇霉素=0.37g:2g。阿奇霉素树脂复合物配以合适的助悬介质(0.2%黄原胶与1.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使用)即可制备出无苦味的阿奇霉素混悬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药物与树脂的交换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药物浓度、介质体积、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5.本论文以磷酸可待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模型药物,详细考察了复方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磷酸可待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在Amberlite IRP-69上的离子交换过程都是一个放热过程,适当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离子交换反应行为的进行,也有利于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对药物的利用率和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实验结果表明,磷酸可待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对同一离子交换树脂存在竞争关系,氯苯那敏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结合能力强于可待因。因此,复方药物树脂复合物中氯苯那敏的载药量占有优先比例,但随着离子交换树脂用量的增大,磷酸可待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利用率都有所提高,其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与理论投料量也非常接近。磷酸可待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在临床上常作为复方制剂使用,将两者按比例混合投料,即可与离子交换树脂共同形成预定比例组合的可待因-氯苯敏树脂复合物,既简化了生产工艺,又提高了生产效率。6.经X-ray衍射和DSC分析,药物树脂复合物所载药物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而且和离子交换树脂一样呈现无定型状态,不再出现药物的结晶峰。药物树脂复合物的释药动力学过程可用Viswanathan方程拟合,表明其释药动力学过程是粒扩散行为,主要与释放介质的组成及离子强度有关,其扩散系数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7.本论文以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为囊心物,通过流化床包衣法、溶剂挥发法和表面包衣法,实现了对小粒径(<1001μm)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微囊化包衣,更好地控制药物的释放行为,并进一步制备了复方可待因树脂微囊缓释混悬液,实现了液体制剂的良好缓释性能。采用有机溶剂包衣系统和水分散体包衣系统,对可待因树脂复合物和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进行了流化床微囊化包衣,研究了囊心物性质、包衣液处方和流化床工艺参数对药物树脂复合物微囊释放度的影响。采用95%乙醇为囊材溶剂代替传统方法中的丙酮囊材溶剂,对可待因树脂复合物和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进行微囊化,利用单因素考察相似因子f2评价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其处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表面包衣法,采用含季铵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如Eudragit RS100等)对可待因树脂复合物和氯苯那敏树脂复合物进行微囊化,并优化表面包衣的工艺参数和处方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树脂复合物的载药量、所用表面包衣材料的浓度、反应介质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都对药物树脂复合物微囊的药物释放特性有着重要影响。8.本论文以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为基础,制备了复方可待因树脂微囊缓释混悬液。实验结果表明,以黄原胶和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介质制备的复方可待因树脂微囊缓释混悬液质地均匀,有较好的塑性和流动性,低剪切力时粘度高,使混悬微囊不易沉降,高剪切力时粘度低,有利用生产灌装。复方可待因树脂微囊缓释混悬液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并采用HPLC-MS/MS分析测定血药浓度,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其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研制的复方可待因树脂微囊缓释混悬液与市售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和磷酸可待因片比较,该制剂的可待因和氯苯那敏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Tmax延长,Cmax显着降低,f1/2和MRT延长,但吸收程度相近,可以进一步开展健康成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本论文通过以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研究解决了吸湿药物——盐酸伪麻黄碱胶囊剂的吸潮液化问题,研究改善了苦味药物——阿奇霉素口服混悬液的顺应性问题,研究实现了复方可待因液体制剂的良好缓释性能,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药物树脂复合物实验研究方法和产业化工艺流程,为药物树脂复合物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药物树脂制剂关键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我国制剂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药物制剂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8-10-01)

刘朝晖[7](2008)在《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及其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群体药物动力学可运用经典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患者群体内所存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差异,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传统的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估算方法必须依赖于已知模型进行的,存在工作量大和人为干扰因素多的弊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可能潜藏一定的风险性。而且,群体药物动力学主流分析软件NONMEM程序昂贵,造成国内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开展缓慢。人工神经网络不依赖于既有模型,能自身根据模型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寻找数据中隐含的本质规律。国外已有部分研究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群体药物动力学进行过研究,但是所采用的网络大多为误差反向传播网络,其网络结构复杂、所需确定的参数多、收敛速度慢、易陷于局部极小等缺陷。本研究将一种较新的结构简单、所需确定参数少、收敛速度快、不易陷于局部极小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引入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建立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预测模型,并进行剂量调整,确定患者的最佳给药方案,该过程通过一系列自编程序来实现。其目的探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用于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以及制作相关智能专家系统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利用MATLAB 7.0软件编写用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模的相关程序,对具有不同样本量的模拟数据,以及经奋乃静、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的群体信息进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分析,并且根据后者所建立的相应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来调整稳态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患者的给药剂量,使其稳态血药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将五种药物的数据资料合并,建立可预测这五种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的模型。用训练集和校验集的网络计算输出值与目标输出值之间的均方差MSE和相关系数R来综合评价网络模型的训练效果,用测试集的网络计算输出值与目标输出值之间的均方差MSE和相关系数R来评价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学习收敛的速度极快,对于样本量1000例以内的数据建模时间不超过100s,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的样本量大多不超过200例,所费时间基本上不超过20s。具有不同样本量的Net1000、Net500和Net100模型的训练集的MSE值均达到10~(-6),R值均为1;校验集的MSE值分别为0.11324、0.17328和0.21879,R值分别为0.9842、0.97353和0.97122;其测试集的MSE值分别为0.13541、0.17876和0.72051,R值分别为0.98006、0.97630和0.87984。由此可知,用训练集和校验集综合评价网络的学习效果比较合理。样本量越大,网络学习越充分,其网络的预测性能越好。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所建立的奋乃静、氯氮平和氯丙嗪稳态血药浓度预测模型的测试集的网络计算的稳态血药浓度值和实测的稳态血药浓度值之间的MSE值分别为0.016923、0.005439和0.0016704,其R值分别为0.87635、0.93676和0.98265,预测性能比较令人满意,并运行程序利用其模型自动进行给药剂量的调整;利培酮和舒必利的稳态血药浓度预测模型的MSE值分别为0.00858和0.011001,其R值分别为0.80899和0.81425,网络学习还不成熟,预测性能较差;包含五种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预测模型Net的MSE值为0.012292,R值为0.8896,预测效果比较令人满意。[结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又具有人工神经网络所特有的自学习和自适应特点,可以通过不断的收集奋乃静、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氯丙嗪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样本信息,让NetI-NetV模型不断的在线学习,进一步改善其网络性能,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也可以不断的收集更多种类药物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样本信息,让Net模型不断的在线学习,使其逐渐成为一个能够预测多种药物的智能专家系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用于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有着巨大的潜在前景。如果能够解决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所需的大量数据信息的问题,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必将在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能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成为医药工作者的有力工具。(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08-05-28)

毕岳琦,侯世祥,毛声俊,甘良春,王新春[8](2007)在《茶碱的时辰给药系统及其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一种体外具有"慢速-快速"双相释药特征的茶碱时辰给药系统以用于哮喘的夜间治疗,并考察其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分别以磷酸钠和氯化钠为内外层渗透推动剂,制备双层片片芯,以CA-PEG400-DEP(54.5:36.4:9.1,)为包衣膜组成给药系统。考察包衣膜厚度对茶碱释放的影响,及经口送服后时辰给药系统和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结果时辰给药系统包衣增重不影响其双相释药特征,系统体外的累积释放量随包衣的增重而减小。犬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较之缓释片,时辰给药系统的Tm ax延长,Cmax减小。包衣增重影响时辰给药系统的生物利用度,每片包衣增重19、9 mg时,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50%,每片包衣增重6 mg时,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双相释药特征的茶碱时辰给药系统。较之缓释片,可提前至晚9:30服药在清晨达峰浓度,且达峰后可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高华生[9](2007)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剂的药物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房室模型"分别对在敞开式和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一次性间歇投加和连续恒速投加的聚磷酸盐水质稳定剂进行药物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水系统中水处理剂及其降解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取决于药剂的投加方式,连续恒速投药方式有助于敞开式系统中水处理剂浓度和水解率的稳定控制。对中小型敞开式循环水系统,推荐采用控制释放投药方式,以简化操作并实现稳态运行。(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07年08期)

袁悦[10](2007)在《美洛昔康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药物动力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以水难溶性药物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为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系统毒性,分别制备美洛昔康凝胶剂和微乳经皮给药制剂。考察美洛昔康凝胶在大鼠、比格犬和人体内的药动学及局部组织分布,一方面验证美洛昔康在靶组织的富集程度及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另一方面研究该药物的经皮渗透机制。方法:在处方前研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美洛昔康的体外分析方法;测定了药物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为满足漏槽条件对接收介质进行选择;考察了不同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出最佳的促渗剂。在处方前研究的基础上,以Carbopol 940作为凝胶基质,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对凝胶剂的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假叁元相图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各因素对微乳形成的影响,以药物在微乳中的溶解度和经皮渗透速率为指标,从而筛选出最优处方。以微乳的电导、粘度、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为指标,对微乳的结构进行推测,并对微乳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透皮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以扶他林(双氯芬酸软膏)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及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实验,分别对美洛昔康凝胶剂和微乳剂外用的抗炎作用和炎性镇痛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美洛昔康凝胶剂经皮用药后大鼠、犬和人体内的血浆、肌肉和滑液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进而探讨美洛昔康经皮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和经皮渗透机制。结果:在处方前研究中,测得美洛昔康溶解度具有pH依赖性,当pH>7.4时,溶解度迅速增加。以蒸馏水为水相时,美洛昔康的油水分配系数为1.84±0.10。体外经皮渗透实验选择20%乙醇-pH7.4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接收介质。促渗剂选择为卡必醇(Transcutol)。美洛昔康凝胶剂的处方确定为1.0%的卡波姆(Carbopol)、20%的丙二醇(PG)、10%的Transcutol。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对凝胶剂的含量影响较大,凝胶剂应常温密封保存。美洛昔康微乳透皮给药传递系统,最终处方为美洛昔康0.375%,肉豆蔻酸异丙酯(IPM)5%,Tween 85/乙醇(1:1)50%和水,计算得到其经皮渗透速率为5.40μg/cm~2/h。测得微乳的粒径为36.9 nm,由透射电镜形态学考察显示微乳乳滴为圆球形,外观圆整。核磁共振波谱(NMR)法确证表明药物分子结构中的羟基易与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链上的氧结合成氢键。美洛昔康凝胶剂和微乳剂局部外用具有良好的炎性镇痛效应,可以控制急性炎症并能降低炎症晚期的增生性反应。大鼠分别灌胃和经皮给予7.5 mg/kg美洛昔康后,经皮给药血浆中药物浓度远低于灌胃给药,AUC_(0-t)值分别为54.9μg·h/mL和480.1μg·h/mL;肌肉中药物浓度相当,经皮给药的AUC_(0-t)值(25.2μg·h/mL)略高于灌胃给药的AUC_(0-t)值(17.2μg·h/mL)。说明经皮给药血药浓度低,靶部位药物浓度高,从而减少了高血药浓度所导致的系统毒副作用。犬分别经皮和口服给予1.25mg/kg和0.31 mg/kg美洛昔康后,结果显示经皮和口服给药的C_(max)分别为22±9 ng/mL和780±136 ng/mL,AUC_(0-t)分别1.00±0.43μg·h/mL和23.87±8.26μg·h/mL;12 h经皮给药的关节滑液与血药浓度比值(7.68)远远的高于口服给药的滑液与血药浓度的比值(0.87),表明经皮给药后药物有在滑液浓集的特点;给药部位滑液的药物浓度(C_(max)为167.36±60.17)远高于未给药部位滑液的浓度(C_(max)为20.60±12.34),说明经皮给药部位滑液中的药物除了少量由血液循环再分布外,主要是由于药物经皮直接渗透进入滑液的结果。美洛昔康分别以口服(7.5 mg)和经皮(30 mg)给予10名健康受试者,计算得到美洛昔康凝胶经皮给药后的AUC_(0-t)仅为口服给药的1.02%,表明药物进入系统循环的量很小。经皮给药后的t_(1/2)(60.4±47.7 h)延长,大约是口服给药t_(1/2)(27.9±11.3h)的2.16倍,这是因为皮肤起到了储库的作用,药物缓慢地渗透到靶组织。每位患者分别口服和经皮给予7.5 mg和15 mg的美洛昔康,结果表明达峰时刻的滑液与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比分别为0.68和9.6,经皮给药后药物有在滑液浓集的特征。结论:制备了美洛昔康凝胶和美洛昔康微乳两种经皮给药制剂,建立的HPLC和LC/MS/MS法快速、灵敏、可靠,可以应用于美洛昔康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美洛昔康在大鼠、比格犬和人体内的血浆及肌肉、滑液等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该药经皮给药进入系统循环的量少,靶组织的浓度相对较高。美洛昔康局部给药的经皮渗透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渗透进入皮下靶组织,而血液循环再分布是次要的。为美洛昔康经皮给药新剂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7-04-01)

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模型。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根据所得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用统计矩方法分析了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器官药物动力学规律,给出了靶器官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靶器官中的药时函数表达式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我们所建立的药时函数表达式能很好地刻画靶向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会丽.大黄素纳米乳递释系统的优化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

[2].葛建君,李凌冰.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1

[3].刘亚欧,范洁明,王学清,张强.索拉非尼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药物动力学研究(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1

[4].关驰.一类药物动力学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东北大学.2009

[5].李凌冰,魏培,刘君义.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

[6].曾环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的药物传递系统与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

[7].刘朝晖.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及其智能专家系统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8

[8].毕岳琦,侯世祥,毛声俊,甘良春,王新春.茶碱的时辰给药系统及其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J].华西药学杂志.2007

[9].高华生.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剂的药物动力学分析[J].工业水处理.2007

[10].袁悦.美洛昔康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药物动力学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7

标签:;  ;  ;  ;  

药物动力学系统论文-李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