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反应论文-张淑会,周晓佳,兰臣臣,郄亚娜,吕庆

焦炭反应论文-张淑会,周晓佳,兰臣臣,郄亚娜,吕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焦炭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焦炭,气化反应,评价方法,有害元素

焦炭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会,周晓佳,兰臣臣,郄亚娜,吕庆[1](2019)在《有害元素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焦炭的气化反应直接关系到其热态强度,并影响高炉内部的透气透液性能。综述了高炉内焦炭气化反应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焦炭气化反应的评价方法;阐述了有害元素K、Na、Zn和Cl对焦炭气化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多着眼于焦炭和纯CO_2或水蒸汽的气化反应,并且冶金工作者对企业通用的焦炭气化反应的测定方法和标准存在不同的看法。K、Na、Zn和Cl均对焦炭气化反应起催化作用,其中K、Na和Zn的催化机理包括氧传递、层间化合物和电子转移3种理论。建议进一步模拟高炉实际气氛和温度条件开展焦炭气化反应的研究工作,并对Cl元素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探索。(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鹏,杨海霞[2](2019)在《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是反映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检测条件难以准确掌控,测试误差大,为此从加热元件、加热速率及样品所得温度区域加以讨论,并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3](2019)在《溶损反应前后焦炭反射率及光学组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焦炭中各显微光学组织在溶损反应中的反应行为,对不同条件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的反射率及显微光学组织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焦炭的反射率指标及光学组织组成与焦炭的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焦炭的平均最大反射率■和光学各向异性指数Φ越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越少,其CRI越低,CSR越高。经过1 100℃溶损反应后,焦炭的■提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含量减少,各向异性光学组织含量增加,说明各向同性的反应性高于各向异性。溶损反应温度提高到1 300℃以后,焦炭中各向同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时的1.07~3.00倍,而各向异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的1.22~8.58倍,且热性能越好的焦炭各向异性反应量增加得越多。(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04期)

孙崇,何志军,湛文龙,王煜,朱浩斌[4](2019)在《二次加热过程对焦炭结构及气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原样焦炭、二次加热至1100℃的焦炭、二次加热至1300℃的焦炭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气孔结构和光学组织测试分析基础上,利用HCT-2型高温热重分析仪在CO2的气氛下进行焦炭气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次加热温度的提升,焦炭的石墨化程度加深,原样焦炭、加热至1100℃、加热至1300℃的石墨化度r0分别是0. 004、0. 036、0. 169;焦炭的孔隙结构随着加热过程中灰分的迁移而改变;光学组织中活跃组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气化溶损严重程度依次是加热至1300℃>原样>加热至1100℃。综合上述石墨化度、光学组织成分测定结果和孔隙结构测定结果可知,焦炭的气化程度主要由孔隙结构主导。(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9年02期)

李海,王存月[5](2019)在《提高焦炭热反应准确率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从农业革命发展至科学革命,能源的发现及使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焦炭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影响生人类日常生产活动,还深刻影响着工业进程。焦炭通过物理属性之热反应性,与作用物质产生化变化,从而充分提供能量。本文主要分析提升焦炭热反应精确率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晓强[6](2018)在《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热性质及其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焦炭是煤炭之中的一种固体燃料,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后的一种物质。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热性质是主要工业用途,这些性质有着明显的特征。在燃烧后发生燃烧反应,发光发热,产生一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本文通过一定的检测方法检验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发生后的热性质。(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于东声,郭瑞,梁英华[7](2018)在《碱金属对焦炭溶损反应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碱金属蒸汽钾、钠对焦炭劣化作用,对质量差异较大的4中焦炭进行富碱方式为纯钾、纯钠和钾钠比为1:1的实验,然后对这些焦炭在1100℃下进行溶损率为25%的溶损实验和国标热性质检测。结果发现溶损25%实验纯钾对焦炭的催化程度更大,国标反应性纯钠对焦炭催化作用更大。对着4中焦炭单独选取一种焦炭观察溶损2h的过程,发现纯钾纯钠两种催化作用非常相似,但是纯钾前期催对焦炭化速率快于纯钠,后期逐渐降低直至慢于纯钠焦炭催化速率。(本文来源于《2018第叁届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及新工艺新技术交流会暨“晋、冀、鲁、皖、赣、苏、豫”七省金属学会第十九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0)

孙晓伟,谢全安,王杰平,蔡雪贞,郭瑞[8](2018)在《沥青配煤炼焦对焦炭光学组织及气化反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吕家坨焦煤中配入不同比例的沥青制备焦炭,测定了焦炭光学组织含量及粉焦的非等温气化反应能力,分析焦炭微观结构及气化反应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沥青配入比例增加,镶嵌状、纤维状结构增加、丝炭及破片状结构减少;沥青配煤形成的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能力在高温下会发生变化,配入8%沥青时,焦炭的界面结合状态最佳。(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陈鹏,许红英[9](2018)在《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方法与焦炭在高炉内劣化过程的差异,讨论了影响焦炭CRI及CSR的主要因素,经过分析后认为,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更多的是表征焦炭与CO2反应的活性,不能充分代表焦炭在高炉中的热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甘肃冶金》期刊2018年03期)

吴轩[10](2018)在《纳微观尺度下焦炭气化/氧化初期表面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氧燃烧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可行性和工业应用价值的燃煤电厂碳减排技术之一。大量研究表明,O_2/CO_2气氛下CO_2的气化反应会对焦炭的燃烧特性造成影响。但由于焦炭燃烧表面的反应时间极短且机理复杂,宏观实验及宏观数值模拟较难获得充足的化学反应信息,因此有必要从分子尺度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ReaxFF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从分子层面计算焦炭燃烧化学反应过程,获得通过实验手段难以观测的焦炭燃烧初期表面反应信息,不仅是对宏观实验研究的有益补充,也可与反应动力学研究所得的CO_2气化对焦炭燃烧影响结果一起,构建更全面的内在燃烧机理,对O_2/CO_2燃烧系统和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文首先建立了ReaxFF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焦炭燃烧的计算模型,合理选择了力场参数,并验证了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用所建ReaxFF力场分子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温度为3000 K、3250 K和3500 K,燃料/氧化剂当量比φ=1.88、φ=0.94时O_2气氛和φ=0.94的CO_2气氛的焦炭氧化和气化反应过程,分析了主要气体产物(CO_2、CO、O_2和H_2O)和含碳中间产物随温度和反应当量变化规律,根据C-C键数目变化,计算了焦炭分子氧化和气化非均相反应消耗速率以及活化能,并根据C-O键成键规律,分析了焦炭气化和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O_2量增加CO产量减少,CO_2产量增加;气化反应中气态小分子(C_2~C_4)的产量高于氧化反应;焦炭分子氧化和气化反应速率均遵循一阶反应速率方程,计算所得氧化反应活化能为164 kJ/mol,气化反应活化能为217 kJ/mol,均与文献中实验所测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说明了ReaxFF分子动力学模拟焦炭氧化和气化反应的准确性。其次,本文计算了3000 K、3250 K和3500 K温度下,25%、50%和75%氧浓度的O_2/CO_2气氛焦炭分子燃烧过程,分析了温度和氧浓度对产物组分生成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温度和氧浓度对焦炭分子中C-C键消耗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氧浓度下焦炭化学反应活化能,根据焦炭分子C-O键形成讨论了温度和氧浓度对氧化反应和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体系内CO峰值产量随着氧浓度升高而降低,CO/CO_2生成比例随着氧浓度升高而降低;含碳中间产物中气态小分子(C_2~C_4)峰值产量随着氧浓度升高而降低;25%、50%和75%氧浓度下,化学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96 kJ/mol、190 kJ/mol和167 kJ/mol;温度升高对气化反应的促进作用大于氧化反应。最后,本论文计算了3000 K、3250 K和3500 K温度下,25%、50%和75%氧浓度下O_2/N_2气氛焦炭分子燃烧过程,分别从主要组分(CO、CO_2、O_2)消耗量与生成量、焦炭分子C-C键消耗量、焦炭分子氧化率、CO/CO_2生成比例、体系势能变化规律等方面,分析了CO_2气化反应对焦炭燃烧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O_2不足的条件下,CO_2的气化反应促进了焦碳分子燃尽;O_2/CO_2气氛下CO/CO_2生成比例高于O_2/N_2气氛,且C-C键消耗速率低于O_2/N_2气氛;CO_2气化反应吸热导致在O_2/CO_2气氛焦炭燃烧初期表面温度低于O_2/N_2气氛,随着O_2浓度升高两种气氛表面温度差距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4)

焦炭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是反映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检测条件难以准确掌控,测试误差大,为此从加热元件、加热速率及样品所得温度区域加以讨论,并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焦炭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淑会,周晓佳,兰臣臣,郄亚娜,吕庆.有害元素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及展望[J].钢铁研究学报.2019

[2].陈鹏,杨海霞.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结果的影响[J].山西冶金.2019

[3].钱晖,张启锋,王炎文,吴信慈,杨光智.溶损反应前后焦炭反射率及光学组织的比较[J].钢铁.2019

[4].孙崇,何志军,湛文龙,王煜,朱浩斌.二次加热过程对焦炭结构及气化反应的影响[J].冶金能源.2019

[5].李海,王存月.提高焦炭热反应准确率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

[6].杜晓强.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热性质及其检测方法[J].当代化工研究.2018

[7].于东声,郭瑞,梁英华.碱金属对焦炭溶损反应行为的影响[C].2018第叁届焦化行业节能环保及新工艺新技术交流会暨“晋、冀、鲁、皖、赣、苏、豫”七省金属学会第十九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8].孙晓伟,谢全安,王杰平,蔡雪贞,郭瑞.沥青配煤炼焦对焦炭光学组织及气化反应影响[J].煤炭技术.2018

[9].陈鹏,许红英.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再探讨[J].甘肃冶金.2018

[10].吴轩.纳微观尺度下焦炭气化/氧化初期表面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D].东南大学.2018

标签:;  ;  ;  ;  

焦炭反应论文-张淑会,周晓佳,兰臣臣,郄亚娜,吕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