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岭素描论文-梁珂

黔岭素描论文-梁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黔岭素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异调配置,调域,巴托克和弦

黔岭素描论文文献综述

梁珂[1](2014)在《浅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之《月夜情歌》的和声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着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是一位在创作上眼界开阔、体裁上涉猎广泛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大师的作品涉及到电影艺术、学术研究、音乐会演奏等各方面;形式涵盖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包括西洋管弦乐和中国国乐)等诸多领域。它们深深地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之中,是在汲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朱践耳先生的创作,尤其是在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应用方面有着许多独到之处,和声手法值得每一位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学者研究、学习和借鉴。本文以首演于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之第叁乐章《月夜情歌》为例,从调式与调性、和弦、织体叁个方面入手,对其和声手法做一个初步的分析,以期挖掘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精髓,和各位同仁共勉。(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4年01期)

黄瑾[2](2013)在《民族风情的音乐诗篇——朱践耳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之和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朱践耳的《黔岭素描》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作品调性布局、和音手法等方面的分析,探究作品的深层魅力和创作艺术,为音乐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11期)

黄瑾[3](2008)在《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的成功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当代着名作曲家朱践耳(1922-)的管弦乐作品《黔岭素描》Op.23及《纳西一奇》Op.25为对象,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入手,对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指出作品既以传统创作为基础,又不失新的表现手法的音乐风格的同时,总结交响曲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及创作实践的若干特点,以为本专业所属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文献或专题性积累,为作曲专业对交响音乐的写作和该作曲家及其创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本文来源于《武汉音乐学院》期刊2008-06-01)

黄瑾,赵德义[4](2008)在《赋格思维民族化的新形式——试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中《赛芦笙》乐章的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赛芦笙》是朱践耳1981年创作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的第一乐章,力图通过作品曲式结构有独到之处,作品中充满了作曲家的复调结构思维,充满着深层次的无穷魅力。(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金云[5](1984)在《黔岭风貌的重现——交响音画《黔岭素描》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响音画《黔岭素描》是着名作曲家朱践耳同志1981年深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体验生活,汲取民间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一部交响作品。他以细致工整的笔触、苍劲深切的情思,以交响乐为画具,描绘了贵州苗族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本文来源于《音乐爱好者》期刊1984年01期)

蒋一民[6](1983)在《现代派 民族魂——听朱践耳的交响组画《黔岭素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是有毛病的,因为:民族性≠世界性。民族形式要转化为世界形式,局部的要推广为普遍的,得有条件(历史的与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1983年06期)

黔岭素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朱践耳的《黔岭素描》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作品调性布局、和音手法等方面的分析,探究作品的深层魅力和创作艺术,为音乐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黔岭素描论文参考文献

[1].梁珂.浅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之《月夜情歌》的和声手法[J].中国音乐.2014

[2].黄瑾.民族风情的音乐诗篇——朱践耳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之和声分析[J].大众文艺.2013

[3].黄瑾.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的成功探索[D].武汉音乐学院.2008

[4].黄瑾,赵德义.赋格思维民族化的新形式——试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中《赛芦笙》乐章的结构[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

[5].张金云.黔岭风貌的重现——交响音画《黔岭素描》赏析[J].音乐爱好者.1984

[6].蒋一民.现代派民族魂——听朱践耳的交响组画《黔岭素描》[J].人民音乐.1983

标签:;  ;  ;  ;  

黔岭素描论文-梁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