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嘧氯草胺论文-杨娜,王金信,刘伟堂,金涛,沈德隆

唑嘧氯草胺论文-杨娜,王金信,刘伟堂,金涛,沈德隆

导读:本文包含了唑嘧氯草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作用机制,唑嘧氯草胺,支链氨基酸,乙酰乳酸合成酶

唑嘧氯草胺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王金信,刘伟堂,金涛,沈德隆[1](2010)在《新型化合物唑嘧氯草胺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培养皿法和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新型除草剂唑嘧氯草胺(暂定名,代号:ZJ-2725)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同时添加20mg/L浓度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完全恢复唑嘧氯草胺对苘麻芽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添加相同浓度的单一支链氨基酸只能部分消除其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随着唑嘧氯草胺浓度的增大,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的抑制率增加,ALS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两者之间符合Michaelis-Meten方程;活体条件下,唑嘧氯草胺对苘麻的ALS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ALS活性明显下降。表明唑嘧氯草胺在植物体内抑制了3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导致植物蛋白质合成受阻而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ALS即为唑嘧氯草胺的作用靶标。(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杨娜,王金信,孙健,张杨,沈德隆[2](2010)在《新化合物唑嘧氯草胺(ZJ-2725)除草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新化合物唑嘧氯草胺的开发应用价值,采用室内生测法评价了新型叁唑并嘧啶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唑嘧氯草胺(ZJ-2725)的除草活性、杀草谱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唑嘧氯草胺对反枝苋等阔叶植物根的IC50为0.6994~10.3130mg/L;而对禾本科杂草稗草和野燕麦根的IC50分别为20.3234mg/L和32.2657mg/L。唑嘧氯草胺茎叶处理对反枝苋、田旋花等的IC50为33.8708~40.7437g/hm2(有效成分,余同),对稗草和香附子等的IC50值为139.4231~277.6613g/hm2。与茎叶处理相比,土壤处理的除草效果较低。该化合物对小麦、玉米比较安全,其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876、3.702,对白菜、油菜等双子叶作物敏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郑敏[3](2009)在《除草剂唑嘧氯草胺及中间体对氯苯乙酮的合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唑嘧氯草胺是本课题组创制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叁唑并嘧啶硫代酰胺类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N-(1-(4-氯苯基)乙基)-2-(5,7-二甲基-[1,2,4]叁唑并[1,5-a]嘧啶-2-硫代)乙酰胺,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本文以氯苯为起始原料,与乙酰氯反应,最后得到目标产物唑嘧氯草胺,五步反应总收率47.3%,纯度经HPLC测定为98%。利用MS、~1H NMR等对目标产物唑嘧氯草胺及其重要中间体2-巯基-5,7-二甲基-1,2,4-叁唑并[1,5-a]嘧啶、2-氯-N-(-1-(4-氯苯基)乙基)乙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本论文通过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唑嘧氯草胺合成路线,并对反应各步骤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合成了原料对氯苯乙酮并用“一锅法”合成了中间体2-巯基-5,7-二甲基-1,2,4-叁唑并[1,5-a]嘧啶,提高了唑嘧氯草胺反应收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并且简化了操作步骤。初步核算了唑嘧氯草胺的原料成本,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金建锋[4](2009)在《唑嘧氯草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唑嘧氯草胺(ZJ-2725)是课题组筛选出的一种防除阔叶杂草高活性高选择性除草先导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N-(1-(4-氯苯基)乙基)-2-(5,7-二甲基-[1,2,4]叁唑并[1,5-a]嘧啶-2-硫代)乙酰胺。本文以唑嘧氯草胺为母体,采用最小修饰原则,利用类同合成法和活性结构剖裂法,合成了叁类共15个唑嘧氯草胺衍生物,其中14个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表征,同时对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参考相关文献,合成了叁类共15个唑嘧氯草胺衍生物,分别为[1,2,4]叁唑并[1,5-a]嘧啶-2-硫代类、[1,2,4]叁唑并[1,5-a]嘧啶-2-砜代类和[1,2,4]叁唑类。2.对以上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生物活性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唑嘧氯草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新化合物唑嘧氯草胺的开发应用价值,采用室内生测法评价了新型叁唑并嘧啶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唑嘧氯草胺(ZJ-2725)的除草活性、杀草谱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唑嘧氯草胺对反枝苋等阔叶植物根的IC50为0.6994~10.3130mg/L;而对禾本科杂草稗草和野燕麦根的IC50分别为20.3234mg/L和32.2657mg/L。唑嘧氯草胺茎叶处理对反枝苋、田旋花等的IC50为33.8708~40.7437g/hm2(有效成分,余同),对稗草和香附子等的IC50值为139.4231~277.6613g/hm2。与茎叶处理相比,土壤处理的除草效果较低。该化合物对小麦、玉米比较安全,其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876、3.702,对白菜、油菜等双子叶作物敏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唑嘧氯草胺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娜,王金信,刘伟堂,金涛,沈德隆.新型化合物唑嘧氯草胺的作用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0

[2].杨娜,王金信,孙健,张杨,沈德隆.新化合物唑嘧氯草胺(ZJ-2725)除草活性评价[J].植物保护学报.2010

[3].郑敏.除草剂唑嘧氯草胺及中间体对氯苯乙酮的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4].金建锋.唑嘧氯草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标签:;  ;  ;  ;  

唑嘧氯草胺论文-杨娜,王金信,刘伟堂,金涛,沈德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