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市政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财政政策,迭加效应,利好,财政刺激,资本市场,估值,投资方案,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乐观预期
股市政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许维鸿[1](2019)在《货币和财政政策迭加效应利好2019年股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从2018年四季度明确走稳、向好的趋势明朗,A股市场估值初步修复,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各家机构都在暗自调整2019年度的投资方案,逐渐加码风险偏好型资产的比例。资本市场对经济趋稳的乐观预期,基于中央政府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深化改革的政策预期(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9-03-01)
张少东[2](2017)在《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间经济联动性逐渐增强,国家间政策外溢性凸显。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的锚,其货币政策导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经济体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加息周期重启,国际资本回流,这势必会对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外汇储备有限、外资依赖性强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影响股市和政策外溢性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进行梳理,接着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影响以及溢出路径。并讨论了有向无环图、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因子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美宏、微观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外溢性,旨在探究美国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股票市场造成重要影响,以及论证溢出路径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溢出明显。从收益率视角看,存在由美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到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单向同期因果关系。美国宽松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短期影响正负交替,长期则有正向溢出;而美国紧缩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而言有负向作用,长期溢出效应显着为正。从波动性视角看,美国宽松数量型货币政策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即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降低中国股市波动性;而美国紧缩价格型货币政策总体上显示出正向溢出效应,且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前者。研究还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汇率、外汇储备和投资者情绪也有着显着溢出效应。当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会改善国内投资者情绪,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并最终干扰中国政策独立性,倒逼流动性投放。另外,对收益率的溢出,主要传导路径为股市渠道,中美股市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其次是投资者情绪渠道;最后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渠道。对波动性的溢出,主要传导路径为投资者情绪渠道,其次是股市渠道,最后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渠道。(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7-05-01)
谢乔昕,宋良荣[3](2016)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利率市场化情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展开讨论,在理论机制讨论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股市经验数据对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收益率影响不显着,但对波动性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从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会导致股市收益率更长持续期的扰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平抑利率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股市的扰动效应。(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7期)
刘伟江,丁一,隋建利[4](2015)在《货币政策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非对称效应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MS-VAR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划分为叁个区制状态,分析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收益率影响的非对称性及二者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走势。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增速对股票收益率有正向影响,但在高亏损行情中则正好相反且货币政策效果最为显着;在低亏损行情中货币政策影响效果相对微弱,但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最为稳定;在高收益行情中货币政策影响效果相对适中,且效果持续期较长。利率方面,在低亏损行情中,利率的变化对收益率产生负向影响,且二者间相关性波动较小,当行情发生变化时,这种相关关系迅速转变为正向影响;利率冲击在低亏损行情中效果最弱,在高收益行情中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苏刚[5](2015)在《基于C-GARCH模型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动来表征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同时从4个不同的角度选取指标度量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大小,利用C-GARCH模型通过引入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政策变动,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存在显着的非对称效应,且负向货币冲击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明显强于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5年18期)
张喜玲,白静静[6](2014)在《境内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香港股市的外溢效应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建立,2011年4月汇贤房地产信托(汇贤REIT)首只人民币IPO在港交所挂牌交易,2012年9月港交所推出首只可交收人民币期货合约,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引起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更广泛关注。基于封闭经济中的货币政策理论考察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及利率渠道如何影响国内股票市场,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离岸人民币货币(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评论》期刊2014年08期)
李良[7](2014)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以美国为主要的西方国家为复苏本国经济,大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本国经济,目的是提高就业率和防止通货紧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然而效果不达预期,反而造成全球巨大的流动性泛滥。从2008年11月开始,美国连续四次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总共向国内注入超过2万亿的基础货币。但是,鉴于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连续四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必将流向各发展势头好的国家,导致这些国家产生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从而使这些国家面临经济和金融风险。美国和中国分别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关系紧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逐渐放开管制,国际热钱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追逐收益。因此,美国连续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放的巨量流动性必会极大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导致股市的大幅波动,严重时甚至引发金融风险。2013年底,美联储迈开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步伐,全球流动性开始收缩,热钱纷纷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给各国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时候,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间,这对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时,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梳理了货币政策与股市价格之间的关联性,并且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价格的传导机理和途径。然后从定性的角度,回顾了美国四轮量化货币政策的内容,分析了其对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定量分析上,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然后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E-G两步法,检验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以及影响程度,发现通过货币政策渠道的传导对我国股市的影响更大一些。最后,文章展望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退出路径,并阐述了退出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叁点结论:第一,通过建立VAR模型,证实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巨量流动性对中国股价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同时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相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变动对我国股市价格影响更明显一些。由此可以推断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所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会较大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第二,本文通过对传导路径的研究,发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一定程度影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说明在热钱冲击以及我国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显着地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对我国股市的影响显着,说明流入我国的流动性明显地进入我国股市房市等资本市场,从而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泡沫风险。第叁,通过比较两条传导路径传导效率,发现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更高一些。在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时代,美国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中国货币政策,进而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但是中国股市受美国股市的影响不如受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显着,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的联动性不强。(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4-06-01)
李鹏润[8](2014)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谷。为了尽快的从低谷中复苏,美联储率先推出量化宽松,大开印钞机,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货币,美联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挽救跌入低谷的美国经济。但是实际上几轮量化宽松政策过去了,欧美等国的经济环境并未有效的改善,反而向世界输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冲击了世界经济,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不断的对外开放,使我国成为了国家游资追求收益与避险的理想市场,美联储向市场投放的货币势必会流入中国,对我国的股市产生冲击。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金融危机的发起国研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具有现实意义。股市作为一国经济的晴雨表,能够大体上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本文选择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探讨这其中的影响途径与机制,充分预测下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建议。本文利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过股价的影响机制。具体分析了美国的几轮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背景、操作工具和对中国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向量自相关模型进行检验,得出量化宽松对我国股市的具体影响的数值。根据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4-05-15)
陈守东,易晓溦,刘洋[9](2014)在《政策不确定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经济政策变动为切入点,依据理论推导和1995年1月-2013年6月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相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相关性,两者在经济不景气时的相关系数大于经济景气时的相关系数;中国股市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更显着的"晴雨表"功能。虽然政策的不确定效应确实能够影响股市和宏观经济动态相关性的非对称强度,但整体经济形势变动对股市和宏观经济动态相关性的非对称强度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4年01期)
田渭东[10](2013)在《政策效应与远期成长共振 经济双底对应股市拐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公布的201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多项数据同比增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又一次经历恐慌情绪洗礼。事实上,仔细分析这些经济数据会发现,有部分数据被市场误读,未来趋势仍然会呈现缓慢复苏。 我国经济在2012年叁季度见底,经历2012年四季度大规(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04-17)
股市政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间经济联动性逐渐增强,国家间政策外溢性凸显。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的锚,其货币政策导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经济体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加息周期重启,国际资本回流,这势必会对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外汇储备有限、外资依赖性强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影响股市和政策外溢性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进行梳理,接着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影响以及溢出路径。并讨论了有向无环图、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因子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美宏、微观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外溢性,旨在探究美国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股票市场造成重要影响,以及论证溢出路径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溢出明显。从收益率视角看,存在由美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到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单向同期因果关系。美国宽松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短期影响正负交替,长期则有正向溢出;而美国紧缩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而言有负向作用,长期溢出效应显着为正。从波动性视角看,美国宽松数量型货币政策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即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降低中国股市波动性;而美国紧缩价格型货币政策总体上显示出正向溢出效应,且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前者。研究还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汇率、外汇储备和投资者情绪也有着显着溢出效应。当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会改善国内投资者情绪,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并最终干扰中国政策独立性,倒逼流动性投放。另外,对收益率的溢出,主要传导路径为股市渠道,中美股市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其次是投资者情绪渠道;最后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渠道。对波动性的溢出,主要传导路径为投资者情绪渠道,其次是股市渠道,最后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渠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市政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许维鸿.货币和财政政策迭加效应利好2019年股市[N].中国经济时报.2019
[2].张少东.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7
[3].谢乔昕,宋良荣.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冲击效应[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
[4].刘伟江,丁一,隋建利.货币政策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非对称效应解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
[5].苏刚.基于C-GARCH模型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6].张喜玲,白静静.境内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香港股市的外溢效应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4
[7].李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8].李鹏润.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9].陈守东,易晓溦,刘洋.政策不确定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14
[10].田渭东.政策效应与远期成长共振经济双底对应股市拐点[N].证券日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