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利,吉黎[1](2021)在《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影响到企业创新了吗?》文中研究表明从地方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对微观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辖区内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理论假说,手动搜集2007—2018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有着显着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变换不同的核心解释变量指标、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后依然保持稳健。研究发现,产权异质性、区域异质性等的差异导致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企业创新的效应不同,即相对于国有企业,这种经济增长目标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显着;相对于中央国企,对地方国企的影响更显着;相对于东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更大。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原因和逻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杨贤宏,宁致远,向海凌,陈谨[2](2021)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部门基于经济的增长治理会对辖域内微观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也会影响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分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同微观企业主体的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错配特征,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越低;在企业属性差异和地区禀赋差异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面冲击展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效果;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宏观上导致政府的财力愈发不平衡,并降低了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微观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形成挤出;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变迁,也是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作用效果差异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建议充分考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在差异化的政策供给下驱动企业转型,注重调控地方增长目标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的传导路径。
黄先海,宋学印[3](2021)在《赋能型政府——新一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建构》文中提出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及交互关系研究,是整个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题与主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已形成广泛共识,但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仍处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与争议焦点。本文基于对工业革命起始至今250余年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守夜型政府、规制型政府以及发展型政府的理论成果与政策经验吸收基础上,提出赋能型政府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下,对市场主体资源配置和动态竞争能力进行中立赋能,实现市场增进、分配优化与整体可持续增长的政府行为理论。赋能型政府具有三大特征:(1)规避知识约束和俘获困境,提升政府介入效率;(2)增进市场主体的资源横向配置能力与代际更新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在跨期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提高社会加总技术进步率,提升动态增长效率。赋能型政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与升华,形成立足中国特色、兼容世界共性的新一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框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与理论创新。
任晓怡,叶显,吴非[4](2021)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其具有较为明显的政府干预经济特征,这会显着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产出绩效。对此,本文以2007-2017年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则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较长的一个时间序列中会起到一个叠加效应。然而,不同属性企业在面对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时,所展现出的绩效是有所差异的。从影响机制来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一方面,会驱动地方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滞缓;另一方面,会驱使企业脱实向虚,从而导致有效生产资源被挤出,这都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还发现,地方政府激励结构显着影响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和效果。本文可以为理解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提供重要线索,并为政府制度优化和经济增长提供相关启示。
吴非,任晓怡,常曦[5](2021)在《弓满则断: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杠杆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证据》文中提出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作为中国政府经济治理工具篮子中的重要手段,会显着影响微观结构主体的投融资行为。本文将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与宏观数据相结合(2008~2018年),研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杠杆率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会显着驱动企业加杠杆,上述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在宏观上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并导致地方的财政失衡状况加剧;在微观上会强化企业的短视偏好并折损创新能力,引发脱实向虚并降低了内部金融资源的充裕程度,这些都导致企业杠杆率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激励结构显着地影响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作用于企业杠杆率的效果:在"为增长而竞争"和"财政激励"的导向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驱动企业加杠杆的特征会得以强化。特别是在"层层加码"的偏向下,这种加杠杆特征更为明显。但随着新时代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导向的变化,这种不利影响出现了一定的转变端倪。本文可以为理解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提供重要线索,并为政府制度优化和经济增长提供相关启示。
沈丁心[6](2021)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安倍晋三内阁闪电辞职,菅义伟接任,日本政治从此开启了“后安倍时代”。安倍晋三两次执掌日本政坛,创下了日本战后政治家最长执政记录。安倍时代已去,但却为日本政坛留下了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安倍有关经济外交的构想、政策行动与成效,对日本政治、外交以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依然深远广泛。“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将向何方,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从了解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取向和展望未来日本外交发展趋势的意义上,回顾与总结安倍执政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渐趋展现为相对积极的态势。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促动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同时,逆全球化的趋势,亦在相当程度上与全球化共生同行,在相当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中展现出突出的影响。在上述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外交的内涵与外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在日本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实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经济外交相关变量之间的耦合与交叉互动等问题上,通过这项研究以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在新时代的现状与变化,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对日外交乃至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未来方向塑造等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日本官方数据和政府资料等为主要基础数据,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分析以安倍政府(第二次执政)时期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构想、实施内容、外延变化、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由绪论(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正文(五章)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内生变化与外在变迁等作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明确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前提,为其后展开的有关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实践、政策实施的模式建构和发展趋势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一章以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与释义为核心内容,通过对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外交研究的相应理论解读来建构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解读,不仅意在充实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认知,而且能为解读21世纪日本经济外交发展的指导理念提供更为明晰的线索与方法。如何有效评估日本经济外交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外交研究理论的指引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时代演变中的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为主题,梳理与解读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厘清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内涵,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内涵。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构想、布局的变化及其五大支柱(对外贸易、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经济制裁、经济合作)的基本内涵与进展,以及与安倍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实施日本经济外交的具体战略构想与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日本在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经贸外交、投资外交与援助外交,乃至制裁外交,例如签署CPTTP、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等等过程的分析,阐释经济外交与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的交互作用,展现日本经济外交在日本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第三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扩大为主题,通过对“大阪轨道”构想及其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东日本大地震后危机外交公关的经济外交实施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阐述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是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而实现自身理念与政策实践升级的过程。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解读,是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章中对于“大阪轨道”的关注与研究,是针对日本外交整体实践中,基于主场外交与经济外交的关联性互动,阐释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研究。同时,针对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专门性案例研究,以“谣传损害”背景下的经济外交作为分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充实了有关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论证过程。同时,本章对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对比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阐释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本文第四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动因、特点与评价为主题。对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研究,本文的关注不单局限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本身,更注重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产生的动机与深层原因等问题方面。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战略的双重视角,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变化特点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题,在综合分析日本经济外交嬗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构想、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展望,是分析、研究与评价日本外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从国家治理到外交实践的相关构想与政策实践,而且与日本面临的外在国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分析考察,本文尝试在结论部分提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尝试建构新的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个维度,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政策及其属性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方位地考察日本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变化,转变现有日本外交研究的思维定势,实现日本外交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研究,是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优化与拓展。第二,日本经济外交的内在构成与自身的逻辑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本国内外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日本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地完善内涵,适时地扩展外延的有机整体。应对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巨大变化,安倍政府重新认识和调整经济外交的价值与作用,是其现实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最明显体现。第三,本文在研究中特别关注了经济外交内涵变化与外延扩大的问题。诸如经济外交中的文化属性问题、公共外交与国际文化传播与经济外交政策的交叉融合问题等,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独立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在21世纪日本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延续,也是安倍政府在和平主义外交与文化产业立国等治国理念指导下,主动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外交实践过程。第四,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对日本经济外交特别是安倍经济外交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基础和政策动力,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经济外交的特性与发展困局。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既给日本振兴经济与国际合作,重振国家自信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国际认知等等的局限与约束,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无法摆脱既有的发展思路与框架,无法完全回应日本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能否摆脱困局,在日本经济与日本外交、日本国家转型与国际社会发展等等交汇过程中,继续发挥有效的链接与平衡作用,为日本的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持续观察。
郑国强[7](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何俊萍[8](2021)在《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劳动人们”。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行业的引导作用,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去激发企业的办学活力,明确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全过程离不开行业企业参与,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议”。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重视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就业质量,并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为政府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提供参考,增强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提升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东省内的三所高职院校,研究方法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搭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含产教融合投入指标、产教融合过程指标、产教融合效果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与培训、课程建设、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满意度等九个指标,三级指标有三十二个。运用评价体系对H1、H2、H3三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H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属于优秀水平,H2和H3高职院校均属于良好水平。三所样本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是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环节、过程环节和效果环节上依然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应在充分了解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去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水平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以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的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以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的优化。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以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的产出。
王贵[9](2021)在《经济法控权之实现:理想图景与现状透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破除影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经济法治如何服务和回应现实,就在于让经济法真正实现控制政府经济权力,保障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如何实现经济法控权,存在着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野。从理想图景来说,立法对政府干预经济进行有效制约,政府经济行为制定和实施程序得到健全和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得以彰显,权力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完备,均是有效实现经济法控权的可行路径。就现实而言,却存在广义经济立法扩张对市场竞争行为带来损害,政府经济行为决策和实施程序不规范,市场主体权利未能周全保障,权力主体责任阙如等问题。
郭传凯[10](2021)在《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形式工具与实质依据》文中研究说明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使用经济资源、运用经济手段做出的行为。规制政府经济行为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法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经济行为以"法定授权+具体裁量"的方式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权限与程序性规范的限制难以制约复杂多变的政府经济行为;与此同时,政府经济行为亦难以通过事后责任追究的方式进行规制,积极寻找新的规制工具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以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为切入点,政府经济行为规制以行政裁量基准作为主要的形式工具。形式工具作用的发挥必然依托于实质依据,只有以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实质依据,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事前基准,从而实现对政府经济行为的充分规制。
二、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影响到企业创新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三、 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 关键变量的定义 |
1. 企业创新指标 |
2. 经济增长目标 |
3. 控制变量 |
(三) 模型设计 |
(四) 描述性统计 |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创新的基本回归结果 |
(二) 公司属性异质性:国企与民企、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 |
(三) 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西部 |
五、 稳健性检验 |
(一) 变换核心解释变量度量指标 |
(二) 考虑内生性 |
(三) 变换回归样本 |
(四) 考虑公司投资特征 |
六、 研究结论与启示 |
(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文献 |
二、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研究设计 |
(一)基本理论分析 |
(二)模型设定 |
(三)变量选择 |
1.被解释变量 |
2.核心解释变量 |
3.中介变量组 |
4.控制变量 |
(四)数据来源 |
三、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基准检验结果与内生性检验 |
(二)异质性检验 |
(三 )进一步研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
四、拓展性分析:新情境下经济增长目标的“策略转向” |
五、简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4)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定 |
1.被解释变量 |
2.核心解释变量 |
3.控制变量 |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策略 |
四、实证结果及经济解释 |
(一)基准回归 |
(二)异质性检验 |
(三)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宏微观机制 |
五、进一步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 视角下的经验证据 |
(一)地方政府“政治考核”激励制度的影响 |
(二)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行为与“跟随策略”变迁 |
六、稳健性检验 |
(一)考虑多重因素的影响 |
(二)基于核心被解释变量的替代 |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延展 |
第二章 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时代嬗变 |
第二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设想与实践 |
第三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五大支柱与“三大经贸合作协定” |
第三章 日本经济外交的外延扩大 |
第一节 “大阪轨道”:日本经济外交的话语构建 |
第二节 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日本经济外交的变异 |
第三节 应对“谣传损害”的危机公关:日本经济外交的新范式 |
第四章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特点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国内外动因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趋势与展望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趋势与困境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3.2.1 生产函数法 |
3.2.2 市场化指数法 |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
3.3.1 形成机理分析 |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3.3.3 实证分析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理论机制分析 |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机制分析 |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理论机制分析 |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本节小结 |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理论机制分析 |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1.5 本节小结 |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理论分析 |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2.5 本节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产教融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IPO评价模型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设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坚持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 |
二、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
三、要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原则 |
四、坚持投入、过程与产出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调查法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实施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及指标筛选结果 |
第四节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指标说明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指标说明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指标说明 |
第五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二、运用层次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研究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测算步骤 |
第二节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一、评价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原始数据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过程 |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单因素评价 |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结果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评价结果分析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评价结果分析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 |
一、设立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 |
二、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 |
三、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 |
一、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 |
二、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
三、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 |
第三节 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 |
一、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 |
二、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
三、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四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五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经济法控权之实现:理想图景与现状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经济法控权实现的理想图景 |
(一)权力制约权力:立法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限制 |
(二)程序制约权力: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运行程序 |
(三)权利制约权力:经济法权利的彰显 |
(四)责任制约权力:完善的权力主体责任追究机制 |
三、经济法控权的现实问题透析 |
(一)广义经济立法的扩张及对竞争的危害 |
(二)政府经济行为程序失范 |
(三)市场主体经济权利不彰 |
(四)经济法权力主体责任阙如 |
结 语 |
(10)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形式工具与实质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经济行为的界定及其规制的必要性 |
(一)政府经济行为的重新界定。 |
(二)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必要性。 |
二、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形式工具选择 |
(一)作为切入点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
(二)作为主要规制工具的行政裁量基准制度。 |
(三)作为辅助规制工具的行政裁量理由说明制度。 |
三、实质依据:经济学理论在政府经济行为规制中的作用 |
(一)经济规律与经济学理论的作用。 |
(二)政府经济行为与市场主体自治的大致界限。 |
(三)经济学理论在裁量基准制定中的运用。 |
(四)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过渡。 |
结语 |
四、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影响到企业创新了吗?[J]. 陈明利,吉黎.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1(06)
- [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实证研究[J]. 杨贤宏,宁致远,向海凌,陈谨. 中国软科学, 2021(11)
- [3]赋能型政府——新一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建构[J]. 黄先海,宋学印. 管理世界, 2021(11)
- [4]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任晓怡,叶显,吴非.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1(04)
- [5]弓满则断: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杠杆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证据[J]. 吴非,任晓怡,常曦.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1(02)
- [6]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D]. 沈丁心. 外交学院, 2021(10)
- [7]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D]. 何俊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9]经济法控权之实现:理想图景与现状透析[J]. 王贵. 学术探索, 2021(05)
- [10]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形式工具与实质依据[J]. 郭传凯. 湖北社会科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