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系分泌物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铃薯,连作年限,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根系分泌物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明,邱慧珍,张春红,海龙[1](2018)在《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在大田条件下,收集连作1~5 a(CP1-CP5)马铃薯植株的根系分泌物,采用GC-MS对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检测验证了根系分泌物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CP1-CP5鉴定出的物质主要有酸类、糖类、胺类、醇类、酯类和嘧啶类,但各类物质的数量和含量不同。CP1-CP5中均鉴定出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55%、0.87%、1.24%、1.05%和0.95%,浓度分别为7.12 mg×L~(-1)、7.39 mg×L~(-1)、9.46 mg×L~(-1)、8.38 mg×L~(-1)和8.02 mg×L~(-1)。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显着抑制了马铃薯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延长而增强。棕榈酸对马铃薯生长的抑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随浓度升高而增强。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表现为CP3最高,CP1最低,CP2、CP4和CP5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棕榈酸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随着棕榈酸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先增加再减小, 10 mg×L~(-1)棕榈酸的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最大。由此说明,随马铃薯连作年限延长,根系分泌物的毒性越强;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的促进作用加剧了马铃薯的连作障碍,棕榈酸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的化感自毒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巍,梁中午,冯彩莲,齐永志,赵彩霞[2](2018)在《草莓连作障碍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fragariae)引起的枯萎病是草莓连作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该病的发生与草莓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密切相关。选取草莓连作障碍抗性品种‘达赛莱克特’和易感品种‘红颜’,轻洗根后移栽至装有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装置的花盆中,每盆3株。每品种3次重复,每重复5盆。移栽7d后每盆补加1L Hoagland营养液,打开循环泵使营养液从盆底部流出,经过内装200 mL XAD-4吸附树脂的色谱柱后再由盆上部滴回至盆中。于14 h光/10 h暗、25℃/18℃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培养40 d后,取下色谱柱,先用500 mL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再用300 mL甲醇洗脱。洗脱液28℃减压浓缩至干,加50 mL去离子水溶解,每品种5个色谱柱溶液合并后据其根系质量调整至根系分泌物终浓度为8.0g·mL~(-1)。(1)分泌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将经0.45μm滤膜过滤的分泌物溶液和40℃无菌PDA培养基混匀倒平板。分泌物终浓度分别为0.8、0.4、0.2、0.1、0.05和0 g·mL~(-1),每种浓度3皿。接种菌饼后25℃黑暗倒置培养,4 d后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取50μL分泌物溶液与孢子悬浮液混合,置于放有水琼脂培养基的载玻片上,25℃黑暗保湿培养12h后,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并计算抑制率。(2)分泌物GC–MS分析:50m L洗脱液28℃减压浓缩至干后,用150m L去离子水溶解;再经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1萃取3次,合并后减压浓缩至5 mL。取2 mL浓缩液和20μL硅烷化试剂置于试管中,80℃水浴密封加热1 h,过0.45μm滤膜后进行GC-M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红颜’根系分泌物(0.05~0.4 g·mL~(-1))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显着促进作用,促进率为12.2%~34.5%和8.2%~22.1%;较高浓度(0.8 g·mL(-1))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但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5%。‘达赛莱克特’根系分泌物除最低浓度(0.05 g·mL~(-1))外,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最高分别达21.4%和18.2%。‘红颜’/‘达赛莱克特’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酯类、酰胺类、烃类及醛酮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9.55%/21.22%、19.43%/16.28%、8.77%/9.25%、7.22%/8.88%和5.42%/8.51%;其中,‘红颜’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5.37%)、阿魏酸(5.11%)、邻羟基苯甲酸(4.22%)、丁香酸(4.16%)和香草酸(3.31%)显着高于‘达赛莱克特’,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38%)显着低于‘达赛莱克特’。‘红颜’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的促进作用及具有自毒作用的化感物质含量较高可能是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7)
吴博慧,黎建辉,卢泳全[3](2018)在《杉木和紫楠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系分泌物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健康根系向周围微环境中分泌或溢泌的质子、无机离子以及含碳的初生和次生代谢物、植物粘液、组织脱落物等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各异,是化感物质的最大来源。由于植物化感物质引发的化感自毒作用会影响生物系统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被认为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我国特有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在近年来其人工林发展迅速,然而却存在栽培区地力衰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且随着迹地栽培代数的增加对杉木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加显着,这已成为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紫楠(Phoebe sheareri Gamble)是珍贵楠木资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是"金丝楠木"原植物种之一。其材质通直圆满、纹理美观、结构细致、质韧难朽、奇香不衰,是建筑,家具,雕刻和精密木模的上等良材。已有研究表明杉木与楠木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混交林中楠木和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均明显高于楠木和杉木纯林,表明杉木与楠木混交对杉木和楠木生长和地力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推测杉木和楠木的混交改善了林地的微环境,其混交后的根系分泌物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本研究采用气雾栽培方式培养杉木(3号无性系)和紫楠苗,待培养两个月植物根系完整后,通过浸根法在在温室光线良好的条件下培养24h,对杉木和紫楠根系分泌物进行收集(收集过程中仍连续通气),利用CH2Cl2提取并减压浓缩,通过GC-MS进行对其分泌物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杉木根系分泌物检测出22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烷烃类、酚类和酸类化合物,紫楠根系分泌物检测出23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烷类、芳香烃类、烯烃类、酚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大多数具有化感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鉴定杉木和紫楠的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和连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冯超,战徊旭,崔萌萌,徐传涛,王晓强[4](2018)在《烟草根系分泌物成分的鉴定及其对烟草疫霉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烟草根系分泌物不同成分对烟草疫霉菌的影响。[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法鉴定烟草革新3号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烟草根系分泌物的抑菌效应。[结果]相对含量较高的32种烟草根系分泌物中,有12种分泌物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5种具有促生作用;在800μg/mL浓度处理下,酒石酸、水杨酸、2-呋喃甲酸和土木香内酯对烟草疫霉菌抑制率分别为92.87%、97.14%、91.33%和93.76%,以水杨酸的抑菌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其EC50均小于500μg/mL,其中酒石酸的毒力最强,EC50为159.68μg/mL。[结论]酒石酸、水杨酸、2-呋喃甲酸和土木香内酯4种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疫霉菌有较好的生防效应。(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章芳芳[5](2018)在《根系分泌物对间作体系种间根系相互作用的调控及其关键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植物在遇到相邻植物时在根系生长和根系形态方面做出相应改变。在本小组的前期工作中发现,小麦/压米间作体系中,小麦的根系可以扩展到玉米地下生长空间,而玉米的根系在共同生长期内侧向分布受限。在蚕豆和玉米间作体系中,共生期内蚕豆和玉米根系可以相互交叉生长在一起。为了阐明不同作物组合在根系生长上出现的这种差异的机制,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以小麦/玉米、大麦/玉米和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种间相互作用介导的根系分布、根识别及根系分泌物对根系生长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确定根系分泌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物质成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植物遇到不同邻居时在根系分布上做出响应。小麦、大麦、蚕豆和玉米植株在相邻同种植物不同植株时,根系在自我和共同生长区域平均分布。而当小麦和玉米间作时,小麦根系趋向玉米根系生长,玉米根系躲避小麦根系生长。大麦与玉米间作时,大麦根系躲避玉米生长,玉米根系在自我生长区域和共同生长区域共同分布。蚕豆与玉米间作时,蚕豆和玉米根系分布没有改变。(2)根系分泌物在不同间作体系中的效应不同。小麦/玉米种间互作中根系分泌物对玉米是抑制作用,而对小麦是促进作用。在无分隔情况下,邻居侧添加活性炭的玉米根长比无分隔处理的增加了 40%,自我侧添加和邻居侧添加活性炭的小麦根长比对照的降低27%和15%。根系分泌物在蚕豆/玉米种间互作中促进蚕豆和玉米生长。在尼龙网分隔情况下,两侧都添加活性炭处理的蚕豆根长比对照处理降低了 46%。在无分隔情况下,邻居侧添加活性炭的玉米根长比对照降低45%。(3)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种间相互作用中具有物种特异性。不同禾本科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参数的效应不同。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相对于不添加小麦根分泌物(对照)分别降低玉米的地上部干重59%、地下部干重55%和根长64%。而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和大麦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的生长无影响。添加玉米根分泌物使蚕豆根长增加了 142%,而小麦和大麦根系分泌物对蚕豆的这些根系性状没有显着的影响。(4)门布可能是根系分泌物中影响小麦/玉米种间竞争的关键物质。小麦/压米间作体系的根系分泌物中的门布含量高于单作小麦、单作玉米根系生长介质中门布含量以及单作体系加权平均值,分别高出477%、224%和315%。间作种植条件下,1,5,10 μg/L门布处理的小麦根长比对照分别高55%、58%和52%。间作种植方式下,1 μg/L门布处理的间作玉米根长比对照显着低24%。(5)玉米根系分泌物显着增加蚕豆结瘤,染料木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根系分泌物影响蚕豆/玉米种间互利互惠的关键物质。在尼龙网分隔情况下,自我(蚕豆)侧添加活性炭、邻居(玉米)侧添加活性炭和两侧都添加活性炭显着降低蚕豆根瘤数,比不添加活性炭分别降低了 42%、24%和64%。此外,直接外源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增加蚕豆的根瘤数,比对照增加了 137%。蚕豆和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均检测到了染料木素、槲皮素和毛地黄黄酮的存在。综上所述,在小麦/压米竞争体系中,小麦可通过根系分泌物中的关键物质例如门布显着抑制玉米的根系生长和根长,是该体系根系趋避现象的主要机制。在蚕豆/玉米互惠体系中,玉米根系分泌物促进蚕豆根系生长及结瘤,玉米根系分泌物中也存在染料木素、槲皮素和毛地黄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玉米根系分泌物促进蚕豆生长和结瘤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蒋铮,肖娟,张子良,乔明锋,何为[6](2018)在《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着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着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显着增加;(2)不同化学组分输入含量变化对增温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其响应幅度和方向与化学组分种类有关。其中糖类、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增温处理下均显着增加,而酯类、醚类相对含量显着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组分中不同化合物成分含量对增温的响应也有所差异。例如,增温仅导致酚类化合物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叔丁基杯[4]芳烃含量显着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8.9%和375.7%),而对其余酚类化合物成分含量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可导致植物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深刻地变化,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不同环境变化下根系分泌物输入及其所诱导的特异性土壤微生物养分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韩旭,牛玉,杜公福,曹振木[7](2016)在《甜椒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甜椒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肟类、菲类、酰胺类和萘胺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9期)
王姣龙,谌小勇,闫文德,郝博,张力[8](2016)在《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分主要包括烷烃、苯酚、烯烃、醛、酯、酮、醚、呋喃、胺肟、吡啶、咔唑、喹啉、有机酸、氨基酸等(按类型分),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酚醛和烷烃类,其中栾树、紫玉兰、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醛类相对含量分别为20.22%,13.61%,41.94%和42.07%,烷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56.65%,7.77%,37.29%和33.13%。有5种化合物(二十烷、二十叁烷、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3-羧胺吡啶-N-(2-叁氟甲苯基)胺肟、8-羟基-2-甲醛喹啉)在4种绿化树种的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有2种化合物(二十一烷、二十四烷)在栾树、紫玉兰、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顺-14-二十九烯烃在栾树、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TC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28.78mg/L)>紫玉兰(24.15mg/L)>桂花(8.58 mg/L)>樟树(7.98 mg/L);TN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6.65 mg/L)>樟树(5.55mg/L)>紫玉兰(0.98mg/L)>桂花(0.76mg/L)。【结论】不同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化合物种类及类型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邵铄[9](2016)在《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苍耳和金盏银盘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入侵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化感作用对外来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扩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L.)是辽宁省危害较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为探讨化感作用与瘤突苍耳入侵性的关系,以及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其化感作用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环境和倍增大气CO2浓度下瘤突苍耳与本地植物苍耳(X.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和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 (Lour.) Merr. et Sherff)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和化感作用。主要结果如下:GC-MS测定结果表明,瘤突苍耳、苍耳和金盏银盘在环境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中分别含有15、19和25种化合物,在倍增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中分别含有19、21和26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醛类、烃类、噻唑、胺类等,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均已被证实具有化感活性。同种植物高CO2浓度下分泌的化学物质种类更多。根系分泌物化感活性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两种CO2浓度下3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化感效应。根系分泌物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同种植物高CO2浓度下化感作用更强,这与高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化合物种类更多一致。相同CO2浓度下,瘤突苍耳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更强,瘤突苍耳对本地种的化感影响大于本地种对瘤突苍耳的化感影响。这说明外来入侵植物瘤突苍耳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含量高于本地植物苍耳和金盏银盘,能利用化感物质抑制临近植物生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入侵。随着CO2浓度的增加,瘤突苍耳化感作用的增强幅度高于本地种的增强幅度,这意味着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化感作用可能进一步促进瘤突苍耳入侵。(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匙坤[10](2016)在《人参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及其对病原菌趋化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草本植物、孑遗植物。尽管我国栽培人参的历史已有百年,但至今仍未摆脱连作障碍的限制,且引起人参连作障碍的因素又有很多,并非单一因素所决定。因此,本文从人参根系分泌物与人参病原菌互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对病原菌趋化活性的影响,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及合理化栽培人参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3年生农田人参根际土中水相和正丁醇相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4种单体皂苷、5种氨基酸、7种可溶性糖和3种单体皂苷、4种氨基酸、7种糖类成分。其中,水相里单体皂苷依次为Rc、Rb2、Rb3、Rd,氨基酸依次为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正丁醇里单体皂苷依次为Rf、Rb3、Rd,氨基酸依次为丝氨酸(Se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二者所含糖类相同,均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及岩藻糖(Fuc)。通过GC-MS技术在石油醚相、氯仿相及乙酸乙酯相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20、12和16种物质。其中,石油醚相是由6种烷烃类,5种甾醇类,3种有机酸酯类,3种烯烃及烯烃类衍生物,2种酚酸类及1种脂肪酸醇类物质组成;氯仿相由6种烷烃类,2种甾醇类,1种生物碱类,1种脂肪酸类,1种脂肪酸醇类及1种吡喃类物质组成;乙酸乙酯相则由8种甾醇类,5种脂肪酸类,2种烷烃类及1种有机酸酯类组成。2)3年生人参无土基质中水相和正丁醇相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含有4种氨基酸、7种可溶性糖和4种单体皂苷、4种氨基酸、7种可溶性糖成分。其中,水相中氨基酸依次为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正丁醇相中单体皂苷依次为Re、Rb1、Rb3、Rd,氨基酸依次为苏氨酸(Thr)、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及缬氨酸(Val),且二者含有相同的糖类成分,依次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岩藻糖(Fuc)。通过GC-MS技术在石油醚相、氯仿相及乙酸乙酯相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11、13和10种物质。其中,石油醚相是由7种烷烃及烷烃类衍生物,2种烯烃类,1种有机酸酯类和1种有机酸类组成;氯仿相由8种烷烃及烷烃类衍生物,2种有机酸酯类,1种有机酸类,1种呋喃类及1种烯烃类组成;而乙酸乙酯相则由5种烷烃及烷烃类衍生物,3种有机酸酯类和2种酚酸类组成。3)1年生人参种苗水相和正丁醇相分泌物中分别含有8种氨基酸、6种可溶性糖和12种氨基酸、7中糖类物质。其中,水相中氨基酸的种类为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及赖氨酸(Lys),可溶性糖依次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及阿拉伯糖(Ara);然而在正丁醇相中,氨基酸为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半胱氨酸(Cys)、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及赖氨酸(Lys),可溶性糖则比水相中多检测出了岩藻糖(Fuc)。然而在两相分泌物中都未检测到人参单体皂苷。通过GC-MS技术在石油醚相、氯仿相及乙酸乙酯相人参种苗根系分泌物中,每一相均检测出16种物质。其中,石油醚相是由9种烷烃类,6种有机酸酯类及1种酚酸类物质组成;氯仿相是由6种有机酸酯类,4种烷烃类物质,2种有机酸类,1种酚酸类,1种呋喃类及1种甾醇类组成;而乙酸乙酯相则由8种烷烃类,4种有机酸酯类,1种酚酸类及3种甾醇类物质组成。4)人参根腐菌对低浓度的人参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1.2948,孢子萌发率(SGR)为66%,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533,菌丝干重(MG)为0.5220 mg·mL-1;人参锈腐菌则对中浓度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1.2556,孢子萌发率(SGR)为63%,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465,菌丝干重(MG)为0.4494 mg·mL-1。低、中浓度(0.2-20 mg·L-1)的人参总皂苷对人参根腐菌的化学趋向性有促进作用,人参锈腐菌对四种浓度的人参总皂苷均具有化学趋向性响应。5)人参灰霉菌在20℃和pH=6的培养条件下,对20 mg·L-1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1.2930,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4760,孢子萌发率(SGR)为53%,菌丝干重(MG)为0.4526 mg·mL-1;而人参黑斑菌则在25℃和pH=6的培养条件下,对2 mg·L-1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1.2354,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5370,孢子萌发率(SGR)为67%,菌丝干重(MG)为0.4948 mg·mL-1。显示人参灰霉菌和人参黑斑菌分别对低(2mg·L-1)、中浓度(20 mg·L-1)的人参总皂苷具有正向的化学趋向性响应。6)人参立枯丝核菌在25℃和pH=6的培养条件下,对2 mg·L-1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0.1528,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4334,孢子萌发率(SGR)为58%,菌丝干重(MG)为0.3267 mg·mL-1;而人参菌核菌则在15℃和pH=7的培养条件下,对2 mg·L-1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为0.1314,趋化生长速率(CGR)为0.4518,孢子萌发率(SGR)为66%,菌丝干重(MG)为0.3133 mg·mL-1。显示人参立枯丝核菌和人参菌核菌都对低浓度(2 mg·L-1)的人参总皂苷具有正向的化学趋向性响应。(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根系分泌物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fragariae)引起的枯萎病是草莓连作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该病的发生与草莓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密切相关。选取草莓连作障碍抗性品种‘达赛莱克特’和易感品种‘红颜’,轻洗根后移栽至装有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装置的花盆中,每盆3株。每品种3次重复,每重复5盆。移栽7d后每盆补加1L Hoagland营养液,打开循环泵使营养液从盆底部流出,经过内装200 mL XAD-4吸附树脂的色谱柱后再由盆上部滴回至盆中。于14 h光/10 h暗、25℃/18℃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培养40 d后,取下色谱柱,先用500 mL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再用300 mL甲醇洗脱。洗脱液28℃减压浓缩至干,加50 mL去离子水溶解,每品种5个色谱柱溶液合并后据其根系质量调整至根系分泌物终浓度为8.0g·mL~(-1)。(1)分泌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将经0.45μm滤膜过滤的分泌物溶液和40℃无菌PDA培养基混匀倒平板。分泌物终浓度分别为0.8、0.4、0.2、0.1、0.05和0 g·mL~(-1),每种浓度3皿。接种菌饼后25℃黑暗倒置培养,4 d后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取50μL分泌物溶液与孢子悬浮液混合,置于放有水琼脂培养基的载玻片上,25℃黑暗保湿培养12h后,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并计算抑制率。(2)分泌物GC–MS分析:50m L洗脱液28℃减压浓缩至干后,用150m L去离子水溶解;再经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1萃取3次,合并后减压浓缩至5 mL。取2 mL浓缩液和20μL硅烷化试剂置于试管中,80℃水浴密封加热1 h,过0.45μm滤膜后进行GC-M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红颜’根系分泌物(0.05~0.4 g·mL~(-1))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显着促进作用,促进率为12.2%~34.5%和8.2%~22.1%;较高浓度(0.8 g·mL(-1))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但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5%。‘达赛莱克特’根系分泌物除最低浓度(0.05 g·mL~(-1))外,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最高分别达21.4%和18.2%。‘红颜’/‘达赛莱克特’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酯类、酰胺类、烃类及醛酮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9.55%/21.22%、19.43%/16.28%、8.77%/9.25%、7.22%/8.88%和5.42%/8.51%;其中,‘红颜’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5.37%)、阿魏酸(5.11%)、邻羟基苯甲酸(4.22%)、丁香酸(4.16%)和香草酸(3.31%)显着高于‘达赛莱克特’,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38%)显着低于‘达赛莱克特’。‘红颜’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的促进作用及具有自毒作用的化感物质含量较高可能是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系分泌物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明,邱慧珍,张春红,海龙.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
[2].李巍,梁中午,冯彩莲,齐永志,赵彩霞.草莓连作障碍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吴博慧,黎建辉,卢泳全.杉木和紫楠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鉴定[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4].冯超,战徊旭,崔萌萌,徐传涛,王晓强.烟草根系分泌物成分的鉴定及其对烟草疫霉菌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
[5].章芳芳.根系分泌物对间作体系种间根系相互作用的调控及其关键成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6].蒋铮,肖娟,张子良,乔明锋,何为.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7].韩旭,牛玉,杜公福,曹振木.甜椒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鉴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王姣龙,谌小勇,闫文德,郝博,张力.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邵铄.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苍耳和金盏银盘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成分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
[10].匙坤.人参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及其对病原菌趋化活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