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催眠治疗在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和情绪障碍中的对照研究

团体催眠治疗在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和情绪障碍中的对照研究

梁晓亮1马文有1(通讯作者)李建伟2

(1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063001;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0040)

【摘要】本研究将催眠和支持性团体治疗作为心理行为干预技术来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和情绪障碍,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疼痛和相关情绪。被试者随机分组,干预组接受每周一次的心理干预,时间持续四个月。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病人的疼痛和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之间愤怒-敌意量表没有明显区别。并且讨论了催眠和团体支持治疗等干预因素起作用的心理学机制。

【关键词】催眠情绪障碍疼痛癌症

Contrastedstudyofgrouphypnosispsychotherapyonthepainandmooddisturbanceofadvancedcancerpatients

【Abstract】Inthisstudy,hypnosisandSupportiveGroupTherapywereusedaspsycho-behavioralinterventiontoimprovethepainandmooddisturbanceofcancerpatients,trainingdirectedtowardenhancingtheircompetenceatmasteringpainandstressrelatedtocancer.Arandomsamplewasofferedweeklygrouptherapyduringthefourmonths.Itwasfoundthatpatientsoftheinterventiongrouphadlessdistressandpainthanthecontrolgroup.Nodifferencewasfoundbetweenthetwogroupsinthescoresofanger-hostility.Possiblemechanismsfortheeffectivenessoftheseinterventionsarediscussed.

【Keywords】HypnosisMooddisturbancePainCancer

癌症对病人是一种急性应激,患者出现心境恶劣和受抑郁心境影响很高。癌症的治疗也会对患者躯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疼痛、免疫功能改变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疼痛本质上是对精神躯体问题的反应,它既是躯体功能受损的一种信号,也是对这些信号在注意、认知、情感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的一种解释。癌症病人中的抑郁情绪比较普遍,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催眠作为减轻疼痛和负性情绪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使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催眠能够改变皮层感觉中枢,并且能够使脊髓对疼痛抑制功能加强[1]。有许多研究发现,催眠能够减轻癌症病人的慢性疼痛[2]。本研究尝试运用支持性团体催眠干预方法来改善癌症病人情绪和减轻癌症相关的疼痛,为癌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患者入组条件和分组选择来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唐山开滦医院肿瘤科,全部均经病理确诊为癌症,并且进行化疗,被试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评分≥60分,既往和目前均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此期间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除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余条件均与干预组基本匹配。共有74名患者完成第一次问卷,进行随机分组,并且在干预组随机分配了更多的被试40人,期间11名干预组的患者没有完成整个干预过程(4例失访,2例退出,5例身体太弱不能完成整个过程)。对照组34名,最终28人完成问卷(4例失访,2例身体太弱不能完成整个过程)。两组被试经统计学分析,社会人口学变量和医学变量分布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测查和干预步骤两组病人于入组时和第16周末分别填写简明心境量表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实验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并告知病人干预的细节,使之积极配合。治疗组的采用每周90分钟的心理干预,形成治疗小组。每个小组包括16-17人,其中包括一位心理医生,一位肿瘤科医生,其余为患者,小组成员固定。形成小组内相互支持,包括分享相互的担心,死亡问题,家庭问题,治疗当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一个团体本身就具有支持的作用,小组内成员分享自己对疾病的恐惧,也涉及到治疗当中的困难,家庭的相关问题,和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每次治疗最后阶段,用自我催眠结束每次的干预。

1.3测查工具

1.3.1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ofmoodstates-shortform,POMS-SF)。该量表由30个项目或形容词组成,包含6个分量表:紧张-焦虑(TA)、抑郁-沮丧(DD)、愤怒-敌意(AH)、疲乏-迟钝(FI)、迷惑-混乱(CB)以及精力-活力(VA)。其中,前5个分量表的得分含义为得分越高心情越不好,VA的得分含义则相反。6个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6个分量表的得分之和构成总分(TMD)。前5个分量表和总分的得分含义为:得分越高心情越不好,精力-活力(VA)分量表的得分含义为:得分越高,精力越充沛。该简式具有很好的信度,特点是简单快捷和方便,常用于老年人、手术后体弱的病人,尤其适用于肿瘤临床,目前应用很广[3]。

1.3.2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患者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范围0-10分,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患者能想像的最剧烈的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测验中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体验在直线上画出一个数字,以表示疼痛的程度[4]。在病人标注疼痛时,让病人来理解疼痛和情绪,以及所患疾病的关系,使病人理解疼痛产生的原因。

2结果

2.1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在心理干预之前POMS各分量表和总分的得分均没有达到显著的差异(P>0.05);在心理干预之后,除了愤怒-敌意量表之外,精力-活力量表得分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分量表达到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干预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中,愤怒-敌意分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均非常显著(P<0.01)。对于没有施加心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的四个月内除抑郁得分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差别均不明显。见表1。

表1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POMS组间和组内比较

**P<0.01,*P<0.05。

2.2疼痛的干预效果对于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疼痛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疼痛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当施加心理干预以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疼痛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16周后组内比较,对照组疼痛增加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干预组疼痛减轻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3讨论

本研究中,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方法,患者的情绪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癌症病人中的抑郁情绪比较普遍,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癌症导致病人应激失调的发生率较高,出现心境恶劣和受抑郁心境影响的判断障碍的频率也很高。情绪的改善有助于缓解病人的躯体症状。癌症患者在性格特点方面往往表现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冲突,不表现负性情绪,过分运用合理化效应,以便获得社会支持,给人以社会关系良好的感觉[5]。本研究中,愤怒-敌意的表达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可能与癌症病人的人格特点有关。

本研究中,病人间形成一个团体,能够彼此互动,相互影响。支持性团体(supportive-expressivegrouptherapy)可以为癌症病人创造一种支持、表达内心感受的团体氛围,使成员们共同哀伤癌症带来的丧失、战胜对死亡的恐惧[6]。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可能发现与自己有同样问题的人在某方面有所改善,提供了病人前进的动力。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相互的支持。在团体中,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成员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提及的话题,相互分享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体验,共同面对疾病对生命的威胁。鼓励病人表达对癌症或死亡的恐惧,引导他们具体分析可能的丧失或痛苦,例如丧失控制感,害怕与所爱的人分离,害怕疼痛等。降低对死亡的焦虑,引导他们重新考虑每个问题的意义。当没有治愈的可能,重新考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现实的评估未来,更好的度过和珍惜余生,尽量减少对生存的遗憾。上述原因可能在本研究中焦虑、异于情绪好转的主要心理机制。

在本研究中,使用催眠的技术改变病人的情绪和疼痛。催眠能使躯体放松,使病人的主观感觉的改变和注意力分散相结合。对于负性情绪,使用催眠“屏幕”技术帮助缓解。在催眠的状态下,会有患者知觉的改变。可以用手套麻醉暗示部分肢体对疼痛失去感觉,并且从这些部分过渡到疼痛区域。用其他的感觉(如痒、温暖感)替代疼痛,有助于对不愉快的感觉重新解释。使病人集中在躯体其他的感觉上面,从而取代对疼痛的感觉。由于温度和疼痛具有相同的感觉传导通路,都是脊髓丘脑侧束,所以催眠状态的温度隐喻暗示常常使用。催眠期间给予放松能力增强并且结合自我催眠,对疾病、治疗能保持平静、有信心的态度,患者会获得巨大的控制感,增加应对治疗的能力。在催眠后暗示中,一旦不愉快的情绪发生,时间就过得很快,而在其他时间,时间将变的很慢,使病人主观产生舒服期较长的感觉。上述的原因可能是在本研究中疼痛得以缓解减轻的主要心理机制。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引导成员回顾自患病以来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和相关的躯体症状;鼓励他们将在团体治疗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行为泛化至团体外,并以此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伟,王颖.催眠镇痛的机制及方法.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6),366-367.

[2]MirkoPavlek,PainingOut.AnIntegrativePainTherapyModel,ClinicalSocialWorkJournal.(2008)36:385-393.

[3]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简明心境量表在中国的试用报告.心理学报,2000,32(1),110-114.

[4]黄丽,罗健.肿瘤心理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王建平,陈仲庚.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1:27-31.

[6]SpiegelD,Giese-DavisJ.Reducedemotionalcontrolasamediatorofdecreasingdistressamongbreastcancerpatientsingrouptherapy,InternationalCongressSeries,2002,1241:37-40.

标签:;  ;  ;  

团体催眠治疗在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和情绪障碍中的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