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缝隙天线论文-秦江弘

微带缝隙天线论文-秦江弘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带缝隙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带缝隙天线,宽带,多极化天线,线极化

微带缝隙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秦江弘[1](2019)在《宽带多极化微带缝隙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带多极化天线可以有效减少多径衰落效应,提升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而微带缝隙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则可以为系统集成、降低成本、共形需求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针对实现和提高缝隙天线的宽带多极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第一,研制了一款基于1-?谐振模式的超宽带正交双线极化类vivaldi渐变缝隙天线。创新设计了末端短路的双向类vivaldi线极化缝隙天线模型,用以扩展天线带宽;在金属地板对角方向引入矩形寄生贴片,增加缝隙等效长度,同时引导表面电流路径,调节阻抗匹配;利用“空气桥”连接的双端口阶梯渐变馈电线对正交缝隙进行耦合馈电,提高端口隔离度。天线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双端口的阻抗带宽超过90%,端口平均隔离度大于32 dB,平均可实现增益超过2.6 dBi,实现了良好的双线极化辐射特性。第二,研制了一款超宽带圆极化类vivaldi渐变交叉缝隙天线,在超宽带正交双线极化类vivaldi渐变缝隙天线基础上,利用集总电容和电感调节相位差实现天线的圆极化辐射。通过改变电容和电感的相对位置实现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之间的转换。矩形寄生贴片作为引向器,改变了缝隙表面电流路径,大大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天线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获得了97.01%的阻抗带宽和58.94%的轴比带宽,带内平均可实现增益超过2.4 dBic,同时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低剖面设计。第叁,研制了一款宽带多极化可重构微带缝隙天线。首先,基于5G无线空口通信测试系统的应用背景,设计了一款准十字交叉形宽带高隔离度双线极化缝隙天线,准十字交叉形缝隙及其叉形馈电网络的分层设计满足了天线的高隔离度要求。矩形背腔的设计又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增益和前后比,同时加强了天线的机械强度。天线样品测试结果说明,该天线具有超过20.3%的阻抗带宽,大于40 dB的端口隔离度和8.3 dBi的带内平均增益。在准十字交叉形宽带高隔离度双线极化天线的基础上,通过设计PIN二极管可重构的威尔金森功分器,控制不同方向的缝隙的激励幅值与相位,实现了天线在+45°线极化、-45°线极化、±45°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之间的宽带极化重构。天线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天线获得了超过21.35%的线极化阻抗带宽和17.70%的圆极化阻抗带宽,而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的轴比带宽分别达到了16.13%和16.88%,天线的平均可实现增益超过7.6 dBi。最后,对上述极化可重构天线进行了组阵设计,仿真结果证明了天线具有多极化的高集成特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武哲,杨林,栗曦[2](2018)在《宽带圆极化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弯曲型馈电的新型紧凑宽带圆极化缝隙微带天线的设计。该天线由一切角的方形环辐射贴片和新型带线构成。使用弯曲微带线激励形成圆极化辐射模式。通过在环形缝隙对角方向引入一对金属加载,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比带宽。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90.59%(3.2~8.5 GHz)的阻抗宽带和84.2%(3.3~8.1 GHz)的3dB以下的轴比带宽。(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张彦超[3](2018)在《太阳能电池与微带缝隙天线一体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在自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逐步取代蓄电池成为系统供电的替代方案。该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经常采用单独的光伏系统和天线设计,使得必须在有限的设备表面可用空间中做出妥协。针对太阳能电池和天线独立设计浪费设备有限表面空间资源的问题,论文围绕太阳能电池与微带缝隙天线的集成设计,研究了电池与天线的迭层集成结构、太阳能天线仿真模型、太阳能天线样机测试及验证、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等,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根据太阳能电池和微带缝隙天线共有的层状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与微带缝隙天线的迭层集成结构。当太阳能电池的衬底是不锈钢等导电材料时,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和微带缝隙天线进行共地设计,有利于提高设备集成度;当太阳能电池的衬底是聚酰亚胺等绝缘材料时,可以将多块太阳能电池串联,有利于提高电池输出电压。该结构可以适配各种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拓展了集成结构的应用场景。2.在迭层集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能天线的集成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电池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使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单元圆极化微带缝隙天线,在此基础上加入太阳能电池,分别对非晶硅太阳能天线和染料敏化太阳能天线进行了建模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对天线的性能影响极小,验证了集成结构的可行性。3.设计了2×2的平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了天线样机、非晶硅太阳能天线样机和染料敏化太阳能天线样机。分别测试了太阳能电池对天线的辐射性能影响和天线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性能影响,尤其在电池对天线的影响测试中加入了电池的输出电流对天线的影响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工作与否对电池的输出性能无影响,电池对天线的辐射性能影响较小,电池的输出电流对天线无影响,说明电池和天线之间不存在串扰问题,验证了太阳能天线集成结构及建模仿真的可行性。4.为提高太阳能天线的工程适用性,对2×8的微带缝隙阵列天线进行了波束赋形研究。采用泰勒综合法将天线的最大副瓣电平从-12.98dB降为-20.92dB,采用粒子群算法实现了-22dB的最大副瓣电平和?8~o的平顶波束,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设计了0~o~60~o的余割平方波束。该研究为太阳能天线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天线阵列设计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与微带缝隙天线的迭层集成结构,该结构可有效增加太阳能电池的面积。使用该集成结构的紧凑型通信设备易于小型化、轻量化,在相对获得更多电能的同时能够正常收发电磁信号。(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致兴[4](2018)在《地铁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的设计及其辐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结构紧凑,覆盖范围广,不容易产生通信盲区,可制成漏缆敷设于地铁隧道内,提高地铁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基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设计适用于地铁无线通信的微带缝隙天线阵列,运用叁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其各项辐射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缝隙的开缝角度和排列方式对天线的辐射性能有影响,当缝隙角度为30°时,回波损耗比增加,电压驻波比减小,天线的辐射效率上升,增益提高;当缝隙八字排列时,馈源端口的相互影响最低,天线的定向性最好,获得的增益最高。(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名玮,苏涛[5](2017)在《一种提升圆极化微带缝隙耦合天线增益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4单元的左旋圆极化微带缝隙耦合天线设计方案,适用于1.98-2.2GHz的卫星通信频段。文中提出一种提升卫星通信频段圆极化天线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圆极化天线可实现在1.9-2.25GHz内,驻波比小于1.5,圆极化轴比小于3d B。相比于原天线,其最大增益提升了0.55d Bi。并可根据工程需要,继续提升增益。这种天线具有电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卫星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期刊2017-05-08)

吴义忠,路志刚,桂文超,李娅[6](2017)在《“脸型”超宽带毫米波微带缝隙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工作于毫米波段(38Ghz)的微带缝隙"脸型"天线。天线由微带馈电线和开缝接地面构成。天线最大增益5.3d B,阻抗带宽为10.9GHz。天线尺寸非常小仅3??mm4.065,易安装于未来5G通信时代的手持移动设备。(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05-08)

开敏,侯付平,吴杨生[7](2017)在《一种宽带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款宽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其中水平极化采用曲折窄缝微带线馈电,垂直极化采用单极子天线式的微带线馈电,两种馈电方式垂直放置以获得高端口隔离度特性。通过在金属贴片表面开6个相同的"+"型缝隙以实现宽带及小型化特性。仿真优化结果表明:该天线在端口反射系数小于-10d B,端口隔离度高于31d B,增益大于2.8d B的条件下,水平极化端口的相对带宽可以达到84.2%,垂直极化端口的相对带宽可以达到55.2%,结构简单,剖面低,适用于通信系统中。(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05-08)

姚凤薇[8](2016)在《小曲率柱面共形微带缝隙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小曲率有限长度圆柱体上共形微带缝隙天线的阻抗特性和方向图,给出了柱面共形天线驻波曲线和方向图的仿真结果。实际制作和测试了柱面共形微带缝隙天线单元,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研究表明当圆柱曲率半径较小时,方向图波束展宽,阻抗带宽减小。(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对抗》期刊2016年04期)

韩国瑞,白霞,韩丽萍,陈新伟[9](2016)在《基于MEMS开关双频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开关的快速切换频率的双频微带缝隙天线.通过MEMS开关的通断来改变缝隙的尺寸,从而改变电流分布,实现天线谐振频率在2.4GHz和5.8GHz之间的快速切换.分析了MEMS开关状态与天线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当开关断开时,微带缝隙天线的频率为2.4GHz,回波损耗达到-27dB;当开关闭合时,微带天线工作频率切换到5.8 GHz,回波损耗达到-23dB,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陶荣[10](2015)在《印刷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部件,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体积小、剖面低且可集成化程度高的微带缝隙天线正好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所以微带缝隙天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微带缝隙天线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微带缝隙天线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随后介绍了微带缝隙天线的分类、天线的基本性能参数以及EBG结构的相关理论,最后设计了一款小型化宽带微带缝隙天线以及两款具有陷波特性的微带缝隙天线。其次,针对小型化宽带微带缝隙天线提出了一款渐变曲流馈源的微带缝隙天线,分析了该天线设计的思路,并对该天线的结构参数与天线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S11|<-10dB的工作频带为249MHz~482MHz,工作在VHF/UHF频段,在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有着良好的全向性和稳定的增益。最后,针对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微带缝隙天线的研究,为了避免诸如WiMAX和WLAN等窄带通信系统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提出了两款紧凑的组合陷波结构的超宽带缝隙天线。其中一款天线采用多边形缝隙作为辐射单元,由背面的渐变T形微带线馈电,通过在宽缝隙中加入一对寄生单元和地板上开的四臂螺旋槽的组合陷波结构来实现双频陷波特性;另一款天线是通过在馈线旁边分别引入蘑菇型EBG结构以及在地板上开的四臂螺旋槽的组合陷波结构来实现双频陷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两款天线VSWR<2的带宽分别覆盖2.67GHz~12.3 GHz和2.7 GHz~12.32 GHz,覆盖了FCC规定的民用超宽带通信系统的频带范围,并在3.3 GHz~3.7 GHz和5.15GHz~5.825 GHz的频段内实现了良好的滤波特性,同时该天线在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全向性和稳定的增益。(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微带缝隙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种弯曲型馈电的新型紧凑宽带圆极化缝隙微带天线的设计。该天线由一切角的方形环辐射贴片和新型带线构成。使用弯曲微带线激励形成圆极化辐射模式。通过在环形缝隙对角方向引入一对金属加载,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比带宽。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90.59%(3.2~8.5 GHz)的阻抗宽带和84.2%(3.3~8.1 GHz)的3dB以下的轴比带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带缝隙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秦江弘.宽带多极化微带缝隙天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2].武哲,杨林,栗曦.宽带圆极化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J].微波学报.2018

[3].张彦超.太阳能电池与微带缝隙天线一体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4].李致兴.地铁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的设计及其辐射性能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5].李名玮,苏涛.一种提升圆极化微带缝隙耦合天线增益的方法[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2017

[6].吴义忠,路志刚,桂文超,李娅.“脸型”超宽带毫米波微带缝隙天线[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7

[7].开敏,侯付平,吴杨生.一种宽带双极化微带缝隙天线设计[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7

[8].姚凤薇.小曲率柱面共形微带缝隙天线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16

[9].韩国瑞,白霞,韩丽萍,陈新伟.基于MEMS开关双频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2016

[10].陶荣.印刷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标签:;  ;  ;  ;  

微带缝隙天线论文-秦江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