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秦妇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妇吟》,王国维,罗振玉,伯希和
秦妇吟论文文献综述
安立志[1](2019)在《载沉载浮《秦妇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后人将这首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乐府叁绝"。在我国的唐诗高原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座高峰。然而,《秦妇吟》这样的叙事长诗,李白不具,杜甫亦无,只有元稹的《连昌宫词》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差可比拟。且不说《连昌宫词》(630字)与《长恨歌》(840字)在长度上远逊《秦妇吟》(1666字),就其状绘的时(本文来源于《同舟共进》期刊2019年11期)
陈琴[2](2019)在《韦庄自禁《秦妇吟》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作家韦庄《秦妇吟》是其典型代表作,也正是因为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奠定韦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秦妇吟》却未能流传于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诸多外在因素和韦庄自身原因不允许它流传于世,于是人们认为韦庄自禁《秦妇吟》。但是通过对韦庄《秦妇吟》的创作时间、流传情况和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写作时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它的现世及疑问探讨得出新的结论,韦庄自禁《秦妇吟》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自《秦妇吟》创作之日起,它的流传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韦庄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去自禁此诗。(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邵文实[3](2018)在《古代叙事诗之女性视角和声音的复杂性——《秦妇吟》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长篇叙事诗歌,诗歌采用了叁重叙述分层结构,导致其叙述视角和声音的变化。本文从诗歌的女性视角和声音入手,在确定女性叙述者身份的基础上,分析女性视角和声音对诗歌叙事及审美表现张力的作用,以及作者为弥补女性视角的局限性而采用的视角延伸方式。本文认为,《秦妇吟》中的女性视角叙事与主叙述者的男性视角叙事有重合之处,这与作者本人的切身经历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郑燕姣[4](2017)在《论韦庄《秦妇吟》的叙事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妇吟》是唐代重要的长篇叙事诗,它以不断转换的限知视角、纵横交错的结构模式、动静结合的环境描写,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论文试从这叁方面入手,来阐释其本身所具有的叙事艺术性。(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佳哲[5](2016)在《试论《秦妇吟》的创作与自禁》一文中研究指出韦庄为了拜谒镇海节度使周宝,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秦妇"的遭遇,创作了长诗《秦妇吟》。在诗中,诗人为了突出周宝的政绩,对当时其他政治势力使用了大量不敬之词,但不期这些言辞随着《秦妇吟》的流传,为诗人日后的仕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为了消除这些言辞在各种势力间的影响,韦庄在昭宗景福年间入京应试时便开始讳言"秦妇吟秀才"的称号及《秦妇吟》一诗,而在及第、入仕之后,随着自身政治成熟度的加深,便有了自禁《秦妇吟》之事。(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田卫卫[6](2015)在《《秦妇吟》敦煌写本新探——文本概观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以往诸家按照单个文本完整程度次第进行文献描述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已知的11件《秦妇吟》写本按照装帧方式分别进行了条列叙述和分析,并对相关写本的题记、杂写、正背文字所属文献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田卫卫[7](2015)在《《秦妇吟》之敦煌传播新探——学仕郎、学校与诗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韦庄《秦妇吟》自再现于敦煌藏经洞以来,虽有诸多学者从史学、文学、思想、艺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但鲜有从教育角度详细探讨者。而从现存《秦妇吟》文本来看,半数以上的写本都留有学士郎书写的题记,且分处于寺学、私学等不同的教育背景之下,体现出其本身教材性质的一面,以及敦煌地区教育情况的一角。本文根据一应题记,梳理《秦妇吟》在敦煌的传播情况,分析其作为教育内容进行传播的范围和原因。(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5年05期)
姜红霞[8](2015)在《读陈寅恪《韦庄〈秦妇吟〉校笺》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韦庄〈秦妇吟〉校笺》是陈寅恪先生"以史证诗"释诗方法的代表名篇之一,文章一经问世就在学界掀起了《秦妇吟》研究之风潮。其中不乏学者对陈先生"颇疑‘杨震关’实为‘杨仆关’之讹写"的猜测提出质疑,认为这一猜测与实际地望和行程相矛盾。鉴于此,笔者试图回归《秦妇吟》长诗文本本身,并结合史料,从"秦妇"东奔的时间节点和路线行程两个角度出发来佐证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另外,笔者通过反复吟读《秦妇吟》一诗,较深地感受到这首长诗音韵之和谐、旋律之优美,而诗作诞生的当时,民间就广有流传,并被制为幛子悬挂,作者则被呼为"秦妇吟秀才",与被称为"长恨歌主"的白居易并称佳话。一首诗歌竟能够产生如此深广的影响,笔者大胆猜测《秦妇吟》或作为歌诗被歌者广为传唱,遂逐渐风靡于民间。(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晓宁[9](2014)在《从《秦妇吟》的命运看古代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韦庄的《秦妇吟》在初出时曾引起一时轰动,但很快就湮没无闻,至上世纪初在敦煌发现手抄本乃重见天日。从这首诗的传奇命运可以看出,一部文学作品历经时代淘洗之后能否成为经典之作,除作品的艺术性外,还受作品的瞬时性、书面传播、题材选择、篇幅以及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田卫卫[10](2014)在《《秦妇吟》敦煌写本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七言叙事诗《秦妇吟》是唐代篇幅最长的诗歌。在唐末问世后自北宋至清末失载约千年之久,当其身影首次显现于敦煌文献中之后,迅速引起研究的热潮。本文在整体回顾《秦妇吟》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着意总结近一二十年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如今敦煌写本《秦妇吟》文献研究所呈现出的综合讨论、多面开花、深而益广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敦煌学辑刊》期刊2014年04期)
秦妇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唐五代作家韦庄《秦妇吟》是其典型代表作,也正是因为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奠定韦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秦妇吟》却未能流传于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诸多外在因素和韦庄自身原因不允许它流传于世,于是人们认为韦庄自禁《秦妇吟》。但是通过对韦庄《秦妇吟》的创作时间、流传情况和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写作时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它的现世及疑问探讨得出新的结论,韦庄自禁《秦妇吟》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自《秦妇吟》创作之日起,它的流传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韦庄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去自禁此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妇吟论文参考文献
[1].安立志.载沉载浮《秦妇吟》[J].同舟共进.2019
[2].陈琴.韦庄自禁《秦妇吟》新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3].邵文实.古代叙事诗之女性视角和声音的复杂性——《秦妇吟》再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郑燕姣.论韦庄《秦妇吟》的叙事特色[J].昭通学院学报.2017
[5].李佳哲.试论《秦妇吟》的创作与自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6].田卫卫.《秦妇吟》敦煌写本新探——文本概观与分析[J].敦煌研究.2015
[7].田卫卫.《秦妇吟》之敦煌传播新探——学仕郎、学校与诗学教育[J].文献.2015
[8].姜红霞.读陈寅恪《韦庄〈秦妇吟〉校笺》札记[J].铜仁学院学报.2015
[9].张晓宁.从《秦妇吟》的命运看古代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影响因素[J].安康学院学报.2014
[10].田卫卫.《秦妇吟》敦煌写本研究综述[J].敦煌学辑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