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表达论文-张娜娜,申国庆,张翠

原位表达论文-张娜娜,申国庆,张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位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

原位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娜,申国庆,张翠[1](2019)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用于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6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标本分别行荧光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表达情况并记录结果。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经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ER-2阳性率为35.00%(21/6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阳性率为21.6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准确性更优,临床医生可结合本科室实际条件、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取舍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孙超[2](2019)在《七-跨膜受体蛋白原位优化表达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蛋白约占生物体内总蛋白数的20-30%,其中受体膜蛋白一直是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的热点。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对膜蛋白的动态构象、信号转导,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尽可能地模拟膜蛋白所处的原生环境已成为对膜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模拟膜的磷脂组成和不同重构方式终究无法重现原生膜环境,对膜蛋白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探索膜蛋白的优化表达和原位表征极为重要。七-跨膜受体蛋白是跨膜蛋白中最大的一个家族,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微生物类七-跨膜光受体蛋白和动物类七-跨膜受体蛋白。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七-跨膜受体蛋白,本论文开展表达优化和原位表征研究。对于微生物类七-跨膜光受体蛋白,本论文选择古紫质-4(Archaerhodopsin-4,aR4)蛋白作为研究载体。aR4是在我国西藏扎北湖嗜盐菌H.sp.XZ515中发现的一种新型且未知结构的微生物类七-跨膜质子泵,因同时镶嵌有视黄醛及菌红素两个发色团而呈现紫红色,故称之为紫红膜。由于菌红素难以合成、且无法实现重构,因此无法采用模拟膜重构技术研究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在aR4蛋白中的作用。本工作首先利用嗜盐杆菌宿主细胞H.salinarum L33和H.salinarum MPK409分别实现aR4蛋白、内生磷脂与视黄醛第一发色团的同时表达,以及aR4蛋白、内生磷脂、视黄醛第一发色团与菌红素第二发色团的同时表达。进而采用二维固体核磁共振相关实验、光诱导瞬态吸收光谱实验、FTIR实验、稳定性测定、质子泵功能测定、pH滴定、动态光散射、以及ATP生成率测定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对aR4键合区、质子泵功能和叁聚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对第一发色团视黄醛存在远程调控作用,建立了研究双发色团光受体蛋白的新方法。对于动物类七-跨膜受体蛋白,本论文以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在哺乳动物细胞HEK 293中的表达为例进行了两方面优化:1)将pcDNA4/TO四环素调控体系引入TRE-X 293细胞株;2)在CX3CR1的N末端引入Rho33序列,以期实现蛋白表达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将eGFP融合于CX3CR1的C末端的可行性,以期建立一种广泛适用于GPCRs的哺乳动物细胞调控表达及检测的平台。Western Blot检测和荧光结果显示融合蛋白Rho33-CX3CR1-eGFP的哺乳动物调控表达及检测平台构建成功,融合蛋白表达量得到了提升。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GPCR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同时有利于细胞水平上GPCRs的动态观测以及GPCRs的原位功能研究。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构建了人源肾上腺素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WT-β3-AR-eGFP和W64R-β3-AR-eGFP,并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初步探究了W64R突变亚型和野生型蛋白在胞内的定位,尝试解答W64R突变亚型致病的机理。尽管近年来膜蛋白结构的晶体解析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生物膜自身组成的多样性、疏水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原生膜环境下的蛋白结构解析和动态功能研究将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七-跨膜受体蛋白的优化表达和原位表征的重要性阐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更深层次上认识七-跨膜受体蛋白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GPCRs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论文的工作为GPCRs结构的原位解析和以GPCRs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李云鹏,胡君成,牛晓晓,毛传樨,金珊[3](2019)在《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原位表达d XPR1-GFP的果蝇品系》一文中研究指出XPR1是最近鉴定出的一个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primary familial brian calcification,PFBC)的致病基因,它在果蝇体内的同源基因是CG10483(dXPR1).使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原位表达dXPR1-GFP的果蝇品系,在CG10483终止密码子之前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编码序列,使果蝇表达dXPR1-GFP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既可以被CG10483编码蛋白的抗体和GFP的抗体识别又能在激发光下发出绿色荧光,能为dXPR1编码蛋白提供准确的定位,从而为研究XPR1基因的功能提供方便.(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士博,胡怀斌,涂海情,李慧艳[4](2019)在《利用CRIS-PITCh系统构建原位表达CEP290-EGFP的细胞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初级纤毛是一种存在于脊椎动物大多数细胞表面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胚胎发育和传导胞外信号。在纤毛生长的过程中,过渡区关键蛋白CEP290主要定位在中心体上,而CEP290表达或定位异常影响初级纤毛的结构和功能。实验基于一种新型基因敲入技术——CRIS-PITCh系统,通过微同源介导末端连接方法,以实现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插入CEP290基因中,最终构建融合表达CEP290-EGFP蛋白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因此,可以通过荧光成像直接观察内源CEP290的动态定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EP290的功能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都闯,黄建军,韩秋鑫,刘广然[5](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HER-2、ER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演变为浸润性导管癌阶段进程中HER-2、ER表达特征的观察及对照比较研究,初步了解HER-2、ER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乳腺癌标本,分析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ER及导管原位癌中HER-2、ER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中HER-2及ER的阳性表达率偏高,而在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及E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HER-2表达无显着差异(P=0.079﹥0.05);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ER表达亦无显着差异(P=0.943﹥0.05);导管原位癌中ER和HER-2相关性分析具有负相关性(r=-0.30,P<0.001)。结论 HER-2、ER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而乳腺导管原位癌中HER-2、ER在疾病的发展、治疗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庞彩霞,胡波,魏亚萍,杨华峰[6](2019)在《钙化及非钙化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超声特征及其雌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超声表现及其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DCIS患者的超声征象,根据超声是否检出微钙化分为钙化组(n=66)和非钙化组(n=82),比较2组声像图特征和ER、Her-2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钙化组与非钙化组DCIS在是否探及肿块、导管扩张、弹性成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边缘毛刺、后方回声、阻力指数及纵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钙化组DCIS患者ER阳性表达率为42.42%(28/66),非钙化组为69.51%(5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组DCIS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为30.30%(20/66),非钙化组为14.63%(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钙化与非钙化DCIS超声表现存在差异,非钙化DCIS患者ER阳性表达率高,钙化DCIS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提示伴钙化的DCIS更具侵袭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李艺萱[7](2019)在《CyclinA、CDK2、P16和Ki-67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CyclinA、CDK2、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粘膜、宫颈原位鳞癌、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和浸润性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中的表达及意义,从而为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的方法检测CyclinA、CDK2、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粘膜组、宫颈原位鳞癌组、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及浸润性鳞癌组各30例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来研究CyclinA和CDK2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中表达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CyclinA、CDK2、P16和Ki-67在宫颈各组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CyclinA、CDK2、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粘膜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30)、10.0%(3/30)、6.7%(2/30)和3.33%(1/30),在宫颈原位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30)、60.0%(18/30)、63.3%(19/30)和66.7%(20/30),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19/30)、70.0%(21/30)、66.7%(20/30)和73.3%(22/30),在浸润性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29/30)、93.3%(28/30)、93.3%(28/30)和96.7%(29/30)。CyclinA、CDK2、P16和Ki-67在宫颈原位鳞癌和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的阳性表达率均显着高于正常宫颈粘膜组,而低于浸润性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与原位鳞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yclinA和CDK2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CyclinA和CDK2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09,P<0.05)。结论:1 CyclinA、CDK2、P16和Ki-67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原位鳞癌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显着高于正常宫颈粘膜组,而明显低于浸润性鳞癌组,可能提示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和宫颈原位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一致,而与浸润性鳞癌不同,因此可能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 CyclinA和CDK2在肿瘤的发展中起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承德医学院》期刊2019-03-01)

胡幸,李立[8](2019)在《HPV整合及E7和P16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对宫颈癌癌前病变进展的早期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PV整合及E7和P16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对宫颈癌癌前病变进展的早期诊断。方法:从我院病理科选取慢性宫颈炎(无宫颈上皮内病变(CIN)5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 10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ⅡⅢ)100例,浸润癌100例作为病例对照组,采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不同病变状态下的HPV整合情况与E7、p16表达量。结果:宫颈炎组、CINⅠ组、CIN Ⅱ/Ⅲ组、浸润癌组整合型比例分别为0%、0%、11%、34%,慢性宫颈炎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叁组,P <0.05;游离型比例分别为94%、61%、46%、45%,宫颈炎组显着高于其他叁组,P <0.05;混合型比例分别为6%、39%、54%、55%,宫颈炎组显着低于其他叁组,P <0.05,E7与p16表达量在不同病变状态下具有显着差异,病变程度加重,表达量显着增加,P <0.05。结论:HPV整合型、E7和P16表达量的不断增加,提示宫颈癌癌前病变程度的显着提高,通过检测HPV整合状态与E7、P16表达量有助于对宫颈癌癌前病变进展进行早期判断,可作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姜泽群,马艳霞,陆烨,陈浩,孙妍[9](2019)在《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对小鼠Lewis原位肺癌lncRNA,mRNA表达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Lewis肺癌原位移植小鼠肿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检测,探讨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金方)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方组(20 g·kg-1·d-1),构建小鼠Lewis原位肺癌模型成功后,次日用金方灌胃开始治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金方抗肺癌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lncRNA,mRNA,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t检验和差异表达的倍数变化,筛选出关键lncRNA,m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lncRNA调控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应用病理组织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光镜下的差异表现。结果:lncRNA,mRNA芯片杂交结果显示,金方调控了887个lnc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442个,下调445个(P<0.05)。差异表达的mRNA共610个,其中上调376个,下调234个(P<0.05)。使用GO分析方法,发现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代谢调控、信号通路调控等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靶基因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析显示,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具有DNA结合、蛋白质结合、受体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信号通路预测显示金方可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与模型组比较,金方能明显改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金方可能通过调控多种lncRNA和mRNA的表达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肺癌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董智平,彭炜,钟薏,陆磊,张静喆[10](2019)在《白鹤方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MP-9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裸鼠建立人胃癌BGC-823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白鹤方组、5-氟尿嘧啶(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白鹤方组给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 5-FU组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同时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模型组予0.9%NaCl溶液0.5 ml/d灌胃,1次/d。用药6周后结束实验,观察各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测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电镜下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为48.65%、47.64%和54.39%;电镜下观察发现,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胃癌细胞均出现凋亡表现;白鹤方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低于5-FU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移植瘤组织MVD,抑制微血管生成;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表达而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原位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膜蛋白约占生物体内总蛋白数的20-30%,其中受体膜蛋白一直是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的热点。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对膜蛋白的动态构象、信号转导,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尽可能地模拟膜蛋白所处的原生环境已成为对膜蛋白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模拟膜的磷脂组成和不同重构方式终究无法重现原生膜环境,对膜蛋白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探索膜蛋白的优化表达和原位表征极为重要。七-跨膜受体蛋白是跨膜蛋白中最大的一个家族,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微生物类七-跨膜光受体蛋白和动物类七-跨膜受体蛋白。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七-跨膜受体蛋白,本论文开展表达优化和原位表征研究。对于微生物类七-跨膜光受体蛋白,本论文选择古紫质-4(Archaerhodopsin-4,aR4)蛋白作为研究载体。aR4是在我国西藏扎北湖嗜盐菌H.sp.XZ515中发现的一种新型且未知结构的微生物类七-跨膜质子泵,因同时镶嵌有视黄醛及菌红素两个发色团而呈现紫红色,故称之为紫红膜。由于菌红素难以合成、且无法实现重构,因此无法采用模拟膜重构技术研究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在aR4蛋白中的作用。本工作首先利用嗜盐杆菌宿主细胞H.salinarum L33和H.salinarum MPK409分别实现aR4蛋白、内生磷脂与视黄醛第一发色团的同时表达,以及aR4蛋白、内生磷脂、视黄醛第一发色团与菌红素第二发色团的同时表达。进而采用二维固体核磁共振相关实验、光诱导瞬态吸收光谱实验、FTIR实验、稳定性测定、质子泵功能测定、pH滴定、动态光散射、以及ATP生成率测定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对aR4键合区、质子泵功能和叁聚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第二发色团菌红素对第一发色团视黄醛存在远程调控作用,建立了研究双发色团光受体蛋白的新方法。对于动物类七-跨膜受体蛋白,本论文以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在哺乳动物细胞HEK 293中的表达为例进行了两方面优化:1)将pcDNA4/TO四环素调控体系引入TRE-X 293细胞株;2)在CX3CR1的N末端引入Rho33序列,以期实现蛋白表达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将eGFP融合于CX3CR1的C末端的可行性,以期建立一种广泛适用于GPCRs的哺乳动物细胞调控表达及检测的平台。Western Blot检测和荧光结果显示融合蛋白Rho33-CX3CR1-eGFP的哺乳动物调控表达及检测平台构建成功,融合蛋白表达量得到了提升。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GPCR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同时有利于细胞水平上GPCRs的动态观测以及GPCRs的原位功能研究。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构建了人源肾上腺素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WT-β3-AR-eGFP和W64R-β3-AR-eGFP,并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初步探究了W64R突变亚型和野生型蛋白在胞内的定位,尝试解答W64R突变亚型致病的机理。尽管近年来膜蛋白结构的晶体解析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生物膜自身组成的多样性、疏水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原生膜环境下的蛋白结构解析和动态功能研究将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七-跨膜受体蛋白的优化表达和原位表征的重要性阐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更深层次上认识七-跨膜受体蛋白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GPCRs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论文的工作为GPCRs结构的原位解析和以GPCRs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位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娜,申国庆,张翠.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2019

[2].孙超.七-跨膜受体蛋白原位优化表达及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李云鹏,胡君成,牛晓晓,毛传樨,金珊.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原位表达dXPR1-GFP的果蝇品系[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周士博,胡怀斌,涂海情,李慧艳.利用CRIS-PITCh系统构建原位表达CEP290-EGFP的细胞系[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都闯,黄建军,韩秋鑫,刘广然.乳腺导管原位癌HER-2、ER表达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庞彩霞,胡波,魏亚萍,杨华峰.钙化及非钙化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超声特征及其雌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7].李艺萱.CyclinA、CDK2、P16和Ki-67在宫颈原位鳞癌伴微小浸润中的表达及意义[D].承德医学院.2019

[8].胡幸,李立.HPV整合及E7和P16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对宫颈癌癌前病变进展的早期诊断[J].黑龙江中医药.2019

[9].姜泽群,马艳霞,陆烨,陈浩,孙妍.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对小鼠Lewis原位肺癌lncRNA,mRNA表达谱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10].董智平,彭炜,钟薏,陆磊,张静喆.白鹤方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MP-9表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标签:;  ;  ;  ;  

原位表达论文-张娜娜,申国庆,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