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天主教论文-谢永辉

罗马天主教论文-谢永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罗马天主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义宗,天主教,成义,合一

罗马天主教论文文献综述

谢永辉[1](2017)在《迈向合一——《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有关成义教义的声明》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祭司的祷文(约17:20-26)表明了主耶稣基督特别关注教会的合一性。但不幸的是,教会的历史竟然是一部分裂史。1054年,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517年,由天主教分裂出新教。在新教自身内部,也有形形色色的分裂。迄今为止,教会仍旧没有达到合一的地步。1999年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签署了一部对于两者之间的合一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文献——《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有关成义教义的联合声明》。这是双方在迈向合一道路上共同努力的成果。本文尝试对该文献进行解读,从而挖掘教会合一之可能性的模式,以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金陵神学志》期刊2017年03期)

尤涛[2](2017)在《12世纪文艺复兴与罗马天主教会之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段历史尚未在学界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12至13世纪西欧的文化发展史。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家言论的影响,传统的“黑暗中世纪”和“反动教会”的观点曾泛滥于史学界,但实则未然。大量的西文史料表明,11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济发达,充满朝气,这无疑为文化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本文所要探讨的12世纪文艺复兴,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其意义颠覆了我们对中世纪的旧有观念,它在欧洲史上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就社会总体发展状况而言,12世纪前后比以往进步甚多。人口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促使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十字军东征则加速了西欧和东欧的交流,让前者大开眼界。加之阿拉伯文明的影响等,它们共同构成了12世纪文艺复兴兴起的历史因素。这场文化运动的成果颇丰,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亦包括罗马天主教会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丕平献土”开启了教皇国的滥觞。教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早已不再仅发挥其精神效用;反之,它不断地进行扩张,其社会影响力早已触至社会各个领域。因此,在研究12世纪文艺复兴之时,我们绝不应忽视罗马天主教会。教会在这场文化运动中,它从多个领域做出了相应地改变,进而保存实力,其意义绝不可低估。本论文立足于12世纪文艺复兴,以其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效力作为研究中心,意在探明12世纪文艺复兴对教会的双重意义。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是概要论述。笔者将对12世纪文艺复兴做宏观性的的梳理,具体分为概念与时间的界定、起因分析和文化表现叁大方面。本章力图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从而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笔者重点论证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与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关联。这场文化运动对教会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比如教会的思想文化与经济伦理也相继发生了厘革。本章在主要分析教会于12世纪文艺复兴中蜕变的同时,也为而后的总结与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第叁章是全文的终章,也是结论所在,与前两章的逻辑思维是顺承的。基于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前提,来探究13世纪后期罗马天主教会的变化。12世纪文艺复兴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何种作用?它又是如何重塑罗马天主教会的?具体内容将以此为展开。(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美秀[3](2016)在《20世纪后半期基督教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以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与罗马教廷的对话合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后期,基督宗教范围内教会及其组织层面的交往、对话与合作是自16世纪初欧洲宗教改革以后破天荒的新现象。本文重点关注20世纪后半期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与罗马教廷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双方成立的"联合工作小组"的工作和双方在社会思想与社会行动领域的合作,并且对双方合作的困难和障碍进行阐述和神学分析,指出各自在教会论、伦理学、组织结构和职能等方面的具体差异严重影响了双方的合作,但彼此在交往过程中增进理解,推动了普世大公运动的发展,功不可没。(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高喆[4](2015)在《梵二会议的宗教神学:一个基于罗马天主教传统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都被视为罗马天主教处理与其他宗教关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对这次会议关于非基督宗教的教义之确切立场的解读,却始终存在着分歧。本文认为,较之新教神学,天主教神学最明显的不同之一在于对教会传统的重视与强调。因此,在诠释梵二会议的宗教神学时,教会关于这一问题的传统应被视为最重要的诠释学语境。基于这一前提,本文希望通过追溯天主教传统中关于"自然与恩典"问题的重要讨论,找到梵二会议之宗教神学的基本立场,以及这一立场在天主教神学传统中的合法性。(本文来源于《比较经学》期刊2015年01期)

赵林[5](2015)在《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盛衰转化——从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到西方教会大分裂》一文中研究指出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欧洲中世纪历史的红线,"上帝"与"恺撒"之间的巨大张力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世纪中期,有两组重要的历史事件见证了罗马教会在世俗权力方面的盛衰转化:其一是发生在11—13世纪的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和十字军东征运动,其二是发生在14—15世纪的"阿维尼翁之囚"和西方教会大分裂。前者显示了罗马教会势力日臻巅峰的荣耀,后者则表现了罗马教会权力由盛转衰的尴尬。(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周利军[6](2014)在《15-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财政体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378年教会大分裂以后,由于世俗王权的不断打击,罗马天主教会传统的财政体制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其经济生活也因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而受到严重挑战。为了维护教皇的权威,15-16世纪的罗马教会对其固有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圣职买卖、信用借贷、发行国债等新式财政举措不仅帮助教会摆脱了危机,而且也在经济层面为其注入了近代特色。迄今为止,关注教会财政问题的学者在国内史学界尚十分有限。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剖析15-16世纪的罗马教会财政体制,并阐释其在欧洲近代性层面的意义。笔者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这一阶段的教会财政改革中,意大利的商人银行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介入改变了教会财政体制的结构,也改变了教会官员结构的构成模式,并进一步影响到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新的社会阶层裹挟着教会一起向近代社会转型。教会的命运从此和商人、银行家密切相关。后者开始在教会中充当要职,而教会的世俗化进程也因此加快了。本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15-16世纪教会财政体制的内容,具体包括教会财政权力重心的转移以及教会财政运作模式的转变。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了教会实行新财政体制的历史背景,包括教会财政收入的锐减,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王权势力对教会财权的打击以及银行家对教会经济的利益需求。第叁部分,集中分析了15-16世纪教会财政体制变迁产生的影响,尤其要阐明其与天主教世俗化进程以及和意大利银行贸易国际化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党翼鹏,张晓华[7](2013)在《漫漫合一路——罗马天主教与圣公会关系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罗马天主教与圣公会是基督教会两大主要教派。信徒遍布世界,在西方国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圣公会自16世纪宗教改革时代脱离罗马天主教自成一体,并且作为英国国教在英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与罗马天主教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由对立冲突到接触对话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两个教派交往历史的回顾,进而对其两者关系予以评述。(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孔陈焱[8](2012)在《罗马天主教会在当代国际外交中的身份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梵二会议以来,罗马天主教会(梵蒂冈)重回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时常发挥显着作用。作为唯一具备国际法人地位的宗教跨国行为体,罗马天主教会在国际关系理论上对威斯特伐利亚型国家主权模式形成了挑战。本文通过辨析其在联合国的国际地位,探讨梵蒂冈在国际外交中应被定位于一个主权国家,还是定位于一个宗教跨国行为体的问题。梵蒂冈兼具主权国家政治实体和制度化的集权型宗教跨国行为体的双重身份,而正是这种有意的"模棱两可"使它比非国家跨国行为体具有更大的外交参与优势和灵活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2年06期)

杜伟华,张静[9](2011)在《霍桑的罗马天主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罗马天主教和清教属于基督教的两个分支。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两个教派在信仰、礼拜仪式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经常导致两派教徒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作为清教徒的后代,霍桑自然而然钟情于清教。自霍桑祖辈来到塞勒姆,清(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1年06期)

刘微[10](2010)在《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中销声匿迹,西欧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罗马帝国在西欧这片土地上的辉煌被废墟取而代之,以游牧为主的日耳曼尔民族,将整个西欧社会带进了以土地为主的封建社会。中古罗马天主教会作为唯一的“幸存者”逐步与封建世俗统治阶级相结合,形成了西欧特有的封建神权统治。教会控制着整个西欧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不仅在政治领域一度呈现出神权高于王权的现象,而且其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中古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封建社会所灌输的宗教意识形态,尤其是经济伦理形成了个人经济行为道德的前提。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后期,罗马天主教会的经济伦理由于受到了世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开始发生演变。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初期,教会继承了早期教会的经典教义,恪守《圣经》的训诫。尤其在经济领域中,无论神学家还是宗教法对世俗社会中的经济问题一直保持着早期基督教的传统观念,即对财产权、货币、商业经济、收取高利贷以及利息等观念持否定态度。但是,在公元十一、十二世纪以后,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世俗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古罗马天主教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神学家们开始重视教会的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继而,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开始发生转变。本文第一章的内容将财产权、货币、商业经济、收取高利以及利息等方面论述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演变过程。本文第二章将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转变的原因。笔者认为,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转变受到了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结构、政治等方面,而经济因素对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第叁章节将分为叁个小节,论述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转变对教会本身以及世俗社会经济的影响。首先,教义中转变最为明显地是基督教的传统劳动观。尽管早期基督教认为只有从事体力劳动才可以接近上帝,然而到了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神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认为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是付出劳动就可以愉悦上帝。其次,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转变也使基督教会中有关于公平公正的观念得到了发展,不仅使这种观念在世俗社会的政治领域具有影响力,而且其在经济领域中也开始表现出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最后,在教会经济伦理的演变过程中,其对财产权、货币、商业经济以及收取利息和高利贷等方面观念的转变,促进中古意大利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使佛罗伦萨商人阶层向中产阶级过渡。(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罗马天主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一段历史尚未在学界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12至13世纪西欧的文化发展史。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家言论的影响,传统的“黑暗中世纪”和“反动教会”的观点曾泛滥于史学界,但实则未然。大量的西文史料表明,11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济发达,充满朝气,这无疑为文化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本文所要探讨的12世纪文艺复兴,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其意义颠覆了我们对中世纪的旧有观念,它在欧洲史上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就社会总体发展状况而言,12世纪前后比以往进步甚多。人口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促使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十字军东征则加速了西欧和东欧的交流,让前者大开眼界。加之阿拉伯文明的影响等,它们共同构成了12世纪文艺复兴兴起的历史因素。这场文化运动的成果颇丰,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亦包括罗马天主教会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丕平献土”开启了教皇国的滥觞。教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早已不再仅发挥其精神效用;反之,它不断地进行扩张,其社会影响力早已触至社会各个领域。因此,在研究12世纪文艺复兴之时,我们绝不应忽视罗马天主教会。教会在这场文化运动中,它从多个领域做出了相应地改变,进而保存实力,其意义绝不可低估。本论文立足于12世纪文艺复兴,以其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效力作为研究中心,意在探明12世纪文艺复兴对教会的双重意义。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是概要论述。笔者将对12世纪文艺复兴做宏观性的的梳理,具体分为概念与时间的界定、起因分析和文化表现叁大方面。本章力图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从而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笔者重点论证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与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关联。这场文化运动对教会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比如教会的思想文化与经济伦理也相继发生了厘革。本章在主要分析教会于12世纪文艺复兴中蜕变的同时,也为而后的总结与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第叁章是全文的终章,也是结论所在,与前两章的逻辑思维是顺承的。基于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前提,来探究13世纪后期罗马天主教会的变化。12世纪文艺复兴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何种作用?它又是如何重塑罗马天主教会的?具体内容将以此为展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罗马天主教论文参考文献

[1].谢永辉.迈向合一——《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有关成义教义的声明》初探[J].金陵神学志.2017

[2].尤涛.12世纪文艺复兴与罗马天主教会之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7

[3].王美秀.20世纪后半期基督教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以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与罗马教廷的对话合作为例[J].基督宗教研究.2016

[4].高喆.梵二会议的宗教神学:一个基于罗马天主教传统的诠释[J].比较经学.2015

[5].赵林.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盛衰转化——从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到西方教会大分裂[J].学习与探索.2015

[6].周利军.15-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财政体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

[7].党翼鹏,张晓华.漫漫合一路——罗马天主教与圣公会关系钩沉[J].世界宗教研究.2013

[8].孔陈焱.罗马天主教会在当代国际外交中的身份辨析[J].浙江学刊.2012

[9].杜伟华,张静.霍桑的罗马天主教思想[J].飞天.2011

[10].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

标签:;  ;  ;  ;  

罗马天主教论文-谢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