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加压系统论文-陈玉聪

液面加压系统论文-陈玉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面加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压铸造工艺,液面加压系统,ProCAST仿真,AMEsim仿真

液面加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聪[1](2018)在《低压悬臂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悬臂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是一种为低压悬臂铸造机配套的升液系统。液面加压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气动系统对保温炉进行分级加压,从而改变保温炉内作用于金属溶液表面的压力使金属溶液克服重力等因素,利用升液管进入模具完成整个浇注过程。但在实际工况中,液面加压系统由于气动元件的结构、保温炉内温度的变化等因素会造成充型压力不准确的现象,而这些复杂的情况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因此为了改善压力的滞后现象,同时省去对复杂数学模型的推导,欲在气动系统上添加一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来提高其性能。本课题首先计算了所选取的具体铸件的低压铸造工艺参数。但由于所生产铸件结构的特异性,理论计算的参数数值并不能保证生产出的铸件质量达到标准。因此,基于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对具体铸件进行多组仿真实验研究,通过后处理结果判断铸件质量。基于多次仿真实验的结论,确定更为准确的工艺参数同时确定加压曲线。其次,根据加压曲线的确定以及对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的了解,确定了气动加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一步设计了气动加压系统,并对各元件进行参数计算与选型。同时,将所设计的气动系统在AMEsim仿真软件中进行建模并加入了逻辑控制信号,将工艺参数以及各元件的具体参数加以输入后对气动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比既定工艺曲线与仿真结果,发现气动系统的压力输出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最后,为了改善气动系统压力滞后的现象,保证液面加压系统可以达到工艺要求,加入了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提高其快速性与稳定性。通过对所构建的闭环系统所需要的元件的传递函数进行推导,以及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确定了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的液面加压系统的总体结构。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参数的整定后,通过其时域分析结果观察控制效果,并与采用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对液面加压系统的快速性与适用性。进一步,在采用了PID控制器的加压系统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加压系统中分别添加了扰动,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优于PID控制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陈丽缓,王月梅,杨红伟[2](2015)在《低压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针对实际生产时,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气动系统中压力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完成了对原有系统的改进,根据低压铸造工艺的特点,以气动系统压力控制要达到的效果为出发点,设计了气动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系统压力过高,采用了叁种并行卸压方式,增强了工作的可靠性。其次,对气动系统中所需要的最大耗气量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依据选出了合适的电气伺服阀,完成了其它关键元件的计算和设计选型。(本文来源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吴晓明,陈丽缓,彭立广,赵君卫[3](2014)在《基于AMESim的低压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号低压铸造机在实际生产中,液面加压气动系统压力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对原有系统进行了改进,采用气动伺服阀闭环控制的形式来控制进入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借助AMESim软件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对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设置,使整个物理模型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际系统。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验证改进后系统的压力控制情况要优于原系统。(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4年10期)

朱晓[4](2014)在《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充型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压铸造过程中,金属液面压力的控制是保证铸件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控制手段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反馈的充型信号发生器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低压铸造过程中液面加压的基本规律,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液面压力并反馈,结合PLC/PID控制,发出控制信号,实现液面压力信号的发生。这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4年05期)

贾阳,张明,谢胜利[5](2013)在《基于电磁阀-针形阀的半自动控制液面加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压铸造工艺中单纯手动方式的液面加压控制不能保证铸件质量要求的问题,采用电磁阀-针形阀代替传统手动控制,实现液面加压控制的半自动化,提高了铸件的质量,保证了生产效率和减少投入成本。(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3年10期)

杨铨[6](2013)在《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精确控制,其原理为:若压力控制误差e较大,输出比例因子增加,提高系统响应速度;若误差e较小,输入比例因子增加,降低系统的稳态误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动态性能较佳,超调量在工艺允许范围。(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蔡增辉,郝启堂,李强,李新雷[7](2010)在《反重力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自调整比例因子模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面加压系统担负着控制合金液上升、充型、结壳、保压等重要任务,其控制精度对反重力铸造铸件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常规模糊控制仅用一组恒定不变的输入、输出比例因子,难以保证被控全过程处于最佳控制状态,在反重力铸造液面加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将模糊控制中输入与输出比例因子在不同压力偏差范围内进行分段调整:压力偏差较大时,增大输出比例因子,加快动态响应;压力偏差较小时,增大输入比例因子,减少稳态误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静态性能和鲁棒性,实际压力曲线的跟踪性能良好,升液、充型阶段压力平稳,满足了反重力铸造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铸造》期刊2010年03期)

张新颖,董秀琦,朱建光,王国喜[8](2005)在《组合阀控制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组合阀控制的经济组合方式、可行性、控制方式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结合CLP-10型低压铸造液面加压控制系统,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的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期刊2005年06期)

姚锡凡[9](2004)在《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和时变性。研究表明 ,用Ziegler Nichols稳定边界法设计其控制系统时 ,不能确保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而采用约束优化法可较好处理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满足所需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04年06期)

贾义侠,王捷[10](2000)在《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单片微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统应用 80 3 1单片微机系统构成了一个压力在 0MPa~ 0 .2MPa,温度在 50 0℃~ 72 0℃范围内可进行平滑调节的低压铸铝温压控制系统 ,其温控精度达 0 .4 1 % ,压控精度可达 2 % ,满足了一般低压铸铝液面加压系统对压力与炉温控制的技术要求。系统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集成度高 ,处理能力强 ,工作可靠 ,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改善了工作条件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降低了原料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了成本 ,给工厂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铸造设备研究》期刊2000年04期)

液面加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是针对实际生产时,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气动系统中压力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完成了对原有系统的改进,根据低压铸造工艺的特点,以气动系统压力控制要达到的效果为出发点,设计了气动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系统压力过高,采用了叁种并行卸压方式,增强了工作的可靠性。其次,对气动系统中所需要的最大耗气量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依据选出了合适的电气伺服阀,完成了其它关键元件的计算和设计选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面加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聪.低压悬臂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2].陈丽缓,王月梅,杨红伟.低压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优化设计[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

[3].吴晓明,陈丽缓,彭立广,赵君卫.基于AMESim的低压铸造机液面加压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4

[4].朱晓.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充型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热加工工艺.2014

[5].贾阳,张明,谢胜利.基于电磁阀-针形阀的半自动控制液面加压系统设计[J].铸造技术.2013

[6].杨铨.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J].铸造技术.2013

[7].蔡增辉,郝启堂,李强,李新雷.反重力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自调整比例因子模糊控制[J].铸造.2010

[8].张新颖,董秀琦,朱建光,王国喜.组合阀控制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研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5

[9].姚锡凡.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及其控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

[10].贾义侠,王捷.低压铸造液面加压系统的单片微机控制[J].铸造设备研究.2000

标签:;  ;  ;  ;  

液面加压系统论文-陈玉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