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甜龙竹论文-谭宏超,杨金铭

版纳甜龙竹论文-谭宏超,杨金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版纳甜龙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版纳甜龙竹,竹笋,保鲜技术,营养质量

版纳甜龙竹论文文献综述

谭宏超,杨金铭[1](2018)在《版纳甜龙竹鲜笋品质及储藏保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版纳甜龙竹笋味鲜甜,营养价值较高,但鲜笋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因微生物侵染而变质,无法食用,因此研究其储藏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验研究了版纳甜龙竹笋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经速冻处理的竹笋在-30℃条件下储藏,前7个月内笋的各项品质指标几乎未变,保存至8~10个月,笋肉颜色、口感、可食率及各项营养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好的食用性;竹笋在3~5℃的条件下储藏,前10 d各项品质指标基本不变,前30 d仍能保持较好的口感及营养品质,保存至第50 d时可食率仍在60%以上,仍具有可食性。(本文来源于《世界竹藤通讯》期刊2018年03期)

王茜,王曙光,邓琳,何文志,王昌命[2](2017)在《不同种源版纳甜龙竹竹笋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和勐腊2县版纳甜龙竹竹笋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云南常见10种竹种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版纳甜龙竹竹笋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口感较好。其中勐海版纳甜龙竹竹笋的含水量、总糖含量均高于勐腊版纳甜龙竹,粗纤维、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勐腊版纳甜龙竹竹笋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勐海版纳甜龙竹。2地版纳甜龙竹竹笋K和Ca元素含量均较高,而Fe的含量相对较少,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与云南常见竹种相当。(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谭宏超,黄文秀[3](2015)在《版纳甜龙竹产笋量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版纳甜龙竹在不同地区、坡向、坡位、坡形、海拔等立地因子以及立竹密度、季节的鲜笋产量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各项因子对版纳甜龙竹鲜笋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阳坡(光照多)、下坡(水分养分充足)、立竹密度适中有利于版纳甜龙竹的发笋,生长在海拔1 100~1 500 m的鲜笋产量较高。版纳甜龙竹鲜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通过调查较好地掌握了版纳甜龙竹发笋规律,对经营版纳甜龙竹竹林和鲜笋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1]。(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5年04期)

李秀芬,张萍[4](2014)在《版纳甜龙竹竹笋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研究版纳甜龙竹竹笋膳食纤维(DF)的生理作用。膳食纤维从版纳甜龙竹竹笋制备。首先测定了竹笋DF的持水性(WHC)和持油性(OHC);其次采用体外模拟胃液、肠液消化的方法,研究了竹笋DF的生理功能特性,包括对葡萄糖的吸附(GAC)和阻滞(GRI)作用,DF对亚硝酸盐、对胆固醇和胆酸盐的吸附作用,以及DF对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版纳甜龙竹竹笋DF具有优异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竹笋DF可以延缓淀粉消化速率,但对葡萄糖的吸附作用和阻滞作用较小。竹笋DF对胆固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且在pH7(模拟肠液)吸附作用好于pH2(模拟胃液);在模拟小肠环境中(pH7),竹笋DF对胆酸盐和亚硝酸盐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然而在模拟胃液中DF对亚硝酸盐几乎无吸附。竹笋DF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表明,竹笋DF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可能对胆固醇代谢有一定调节功能,可用来开发具有调节血脂和减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王志明,王钊[5](2013)在《版纳甜龙竹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版纳甜龙竹的稳产、高产与其他所有作物一样,受制于它生存的环境。了解和掌握这些生态因子以及它自身的生长规律,实现目标经营、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版纳甜龙竹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构筑版纳甜龙竹发展前景和达到生态稳定、高产、高效的战略对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云南科技管理》期刊2013年06期)

单云,杜萍,王铁旦,贺与平,陈金素[6](2013)在《云南版纳甜龙竹活体竹汁冻干粉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活体取水的方法,提取云南版纳甜龙竹中新鲜竹汁,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版纳甜龙竹竹汁中含蛋白质10.08%、总黄酮77.36mg/100g、多酚38.70mg/100g、多糖46.95mg/100g、膳食纤维10.4%、硅0.25%、钙1.27%、镁0.70%、锗0.65mg/kg等多种矿物元素,富含14种氨基酸,总量为6.48%。(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张宁[7](2011)在《版纳甜龙竹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版纳甜龙竹成熟种胚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分化及再生苗壮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首次建立了高效稳定的版纳甜龙竹植株再生体系,为竹子的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具体如下:1.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3 mg·L~(-1)、脯氨酸(Pro)500 mg·L~(-1)、谷氨酰胺(Gln)500 mg·L~(-1)、水解酪蛋白(CH)500 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良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分别达80%和60%左右。2.添加低浓度KT(0.5 mg·L~(-1))愈伤组织增殖效果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而高浓度KT(1或2 mg·L~(-1))抑制愈伤组织的增殖,愈伤组织继代几次后普遍褐化严重,失去增殖与分化能力。3.正交实验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2 mg·L~(-1) BA + 4 mg·L~(-1) KT + 1 mg·L~(-1) NAA+ 30 g·L~(-1)蔗糖+ 0.8% Type A agar,愈伤组织分化率高达89.5%,再生植株伸长生长良好。4.当IBA浓度为5 mg·L~(-1)时试管苗十天左右即诱导出根,平均每植株生根数7-8条,生根率达80%以上。生根试管苗移植到泥炭:蛭石:珍珠岩=1:1:1的混合基质中,植株成活率达100%。5.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版纳甜龙竹种胚愈伤组织分化既有器官发生途径又有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6.农杆菌转化的版纳甜龙竹抗性愈伤组织分化获得一批转基因白化苗,抗性愈伤组织及转基因再生苗经GUS染色显蓝色呈阳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1-04-01)

李荣,何明霞,刀定伟,向明欢,孙安礼[8](2010)在《版纳甜龙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观测和统计学分析软件探讨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的发笋规律与幼竹生长节律。研究结果表明,版纳甜龙竹从7月上旬开始发笋,10月上旬结束,笋期长达100d左右,期间可将版纳甜龙竹出笋过程定量地划分为3个时期:初期(7月27日以前)、盛期(7月28日至9月15日)和末期(9月16日以后)。出笋盛期笋体较大,个体平均重量1.40kg,笋产量最大,达8208kg/hm2,占总笋产量的66.75%。幼竹高生长历时105d,生长节律遵循"慢-快-慢"的趋势;盛期高生长量占全总量的60.4%。版纳甜龙竹在一天之内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是4:00~8:00时和18:00~22:00时两个时间段;而在14:00~16:00时为高生长的低谷,夜间生长比较均匀。同时,昼夜生长差异较大,夜间总生长量是昼总生长量的1.817倍。本研究初步掌握了版纳甜龙竹的发笋及幼竹高生长的基本规律,为版纳甜龙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0年04期)

杨清,苏光荣,韩蕾,王正良,孙启祥[9](2010)在《版纳甜龙竹DNA提取方法及AFLP反应体系建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改进的CTAB法,在提取液中加入2%PVP(V/V)和2%β-巯基乙醇,提取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OD260/OD280在1.7~1.9之间,蛋白质、多酚类、色素、RNA等去除较彻底,适于AFLP分析。通过对版纳甜龙竹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过程中各关键因素的比较研究,建立了优化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得到了清晰的AFLP银染指纹图谱,试验结果重复性好。从64对MseI和PstI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8对引物对30份材料进行分析,共扩增出256条多态性带,获得32490个扩增位点,有1328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获得4061.25个扩增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为1661.125个,平均多态检出率为40.90%,8对引物组合对版纳甜龙竹30个个体的区分率达到100%。表明AFLP用于版纳甜龙竹种内不同材料间的遗传变异性分析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郭永兵,夏念和[10](2010)在《国产牡竹属野龙竹和版纳甜龙竹的订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模式标本和原始文献的研究,确认《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云南植物志》、《中国竹类植物图志》、《云南树木图志》、《中国竹类图志》等重要专着中广泛使用的版纳甜龙竹学名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Nees et Arn.为错误鉴定,其正确学名为D.parishiiMunro;野龙竹(D.semiscandens Hsueh et D.Z.Li)为D.hamiltonii Nees et Arn.的异名。(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版纳甜龙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和勐腊2县版纳甜龙竹竹笋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云南常见10种竹种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版纳甜龙竹竹笋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口感较好。其中勐海版纳甜龙竹竹笋的含水量、总糖含量均高于勐腊版纳甜龙竹,粗纤维、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勐腊版纳甜龙竹竹笋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勐海版纳甜龙竹。2地版纳甜龙竹竹笋K和Ca元素含量均较高,而Fe的含量相对较少,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与云南常见竹种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版纳甜龙竹论文参考文献

[1].谭宏超,杨金铭.版纳甜龙竹鲜笋品质及储藏保鲜技术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8

[2].王茜,王曙光,邓琳,何文志,王昌命.不同种源版纳甜龙竹竹笋营养成分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3].谭宏超,黄文秀.版纳甜龙竹产笋量的调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5

[4].李秀芬,张萍.版纳甜龙竹竹笋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5].王志明,王钊.版纳甜龙竹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科技管理.2013

[6].单云,杜萍,王铁旦,贺与平,陈金素.云南版纳甜龙竹活体竹汁冻干粉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3

[7].张宁.版纳甜龙竹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D].浙江农林大学.2011

[8].李荣,何明霞,刀定伟,向明欢,孙安礼.版纳甜龙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

[9].杨清,苏光荣,韩蕾,王正良,孙启祥.版纳甜龙竹DNA提取方法及AFLP反应体系建立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

[10].郭永兵,夏念和.国产牡竹属野龙竹和版纳甜龙竹的订正[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

标签:;  ;  ;  ;  

版纳甜龙竹论文-谭宏超,杨金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