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稠油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稠油泵,偏磨,斜井,下冲程进液
稠油泵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沈震林,侯义梅,董静,李全堂[1](2014)在《新型稠油泵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斜井或稠油井利用抽油泵采油的过程中,由于抽油杆重力不足或下行阻力大,普通泵无法正常抽汲。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稠油泵,该泵打破普通泵的常规设计,采用固定凡尔在上、游动凡尔在下的特殊结构,进液和排液方式与普通泵相反,柱塞下冲程进液、上冲程时排液,克服了特殊环境下游动凡尔打开迟缓不能正常抽汲的缺陷。这种结构的泵适用于斜井、稠油井和偏磨井。15井次的现场实验表明,新型稠油泵可增加泵的充满程度和产液量,泵效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避免了偏磨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4年11期)
赵飞[2](2012)在《沥青稠油泵电机控制方式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气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因非正常停电引起的停产损失,也常会因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引起的设备损坏。所以,对电气设备的消缺改造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文章讲述了稠油电机启动方式的改进,它能完成对电气设备的消缺改造。(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2年21期)
付丽,王璐,孙美玲,管琳[3](2012)在《井下串联抽稠油泵滑阀弹簧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井下串联抽稠油泵能对粘度高、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的稠油进行有效举升。该泵在上冲程时从油管掺入降粘液,并吸入地层产出液;在下冲程时将二者混合并通过油套环空举升至地面。分析了滑阀弹簧的受力情况,通过试算的方法对弹簧的材料和几何参数进行设计,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对该泵的在不同情况下工作时的参数设置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2年05期)
何江[4](2012)在《新型转子式稠油泵的设计及制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资源作为优质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石油的大量开采,使得石油储量越来越少,尤其是优质石油。石油开采已进入到稠油开采阶段,稠油具有粘度大、常温下极易凝固等特点,其输送较为困难。油田用于稠油输送的泵主要有叶片泵、柱塞泵及螺杆泵等,这些泵在输送稠油中存在诸如效率低、能耗大、体积质量大、成本高、寿命短、对环境存在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出一种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输出流量平稳、效率高、成本低而又节能的原油输送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制的新型转子式稠油泵属于转子式容积泵,采用一对圆柱凸轮作为工作转子。该泵具有结构新颖而简单、体积小、质量小、流量平稳、效率高能耗低、排量大、密封性好、噪声低、振动小等优点,非常适合原油及稠油的输送。本文研究了这种新型转子式稠油泵的总体结构,对该泵进行UG叁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根据其结构和叁维模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为了提高该泵的性能,对其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转子式稠油泵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零件(包括转子、侧板、衬套等)进行了详细设计。为保证该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针对该泵不同的泄漏位置进行了合理的密封设计。为减小该泵困油现象带来的影响,对其困油容积进行了研究。完成新型转子式稠油泵的设计之后,对其主要零件的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零件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编制了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生产。根据本文研究的设计及制造技术,研制出一台型号为265D的新型转子式稠油泵,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实验证明,该泵运行平稳,振动噪声低,输油单耗小,在稠油输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王璐,付丽,马贵阳[5](2012)在《井下串联抽稠油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稠油粘度高、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井下串联抽稠油泵。阐述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弹簧、悬点载荷、泵排量等工作参数展开分析,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该泵在上冲程时从油管掺入降粘液,并吸入地层产出液;在下冲程时将二者混合并通过油套环空举升至地面。该泵实现了柱塞下掺液,避免了砂磨柱塞现象以及泵上掺液不能降低原油进泵粘度的问题。该泵原理可行,工艺容易实现,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稠油举升。(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2年04期)
牛寅童[6](2011)在《HY型液压启动抽稠油泵原理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HY型液压启动抽稠油泵的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适用条件,施工步骤,新型泵投入现场试验,先后在采油厂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1年10期)
马英亮[7](2011)在《空心杆环腔稠油泵的选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稠油泵泵效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原油的开采成本。本论文针对稠油开采中稠油粘度高、摩擦阻力大、原油不进泵、抽油杆柱下行困难、泵腔吸入面积偏小以及泵结构磨损等问题,参考各类文献,提出了结构优化措施的环腔泵空心杆环腔泵,解决了稠油不进泵及杆柱下行困难等问题,并可不动管柱进行测试和对稠油层注入蒸汽,实施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现场试验及应用表明,这种泵具有泵效高、结构简单、作业方便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1年09期)
赖南君,李翠霞,胥勇,刘红现,李建国[8](2011)在《新型乳化降黏剂稠油泵输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乳化降黏剂SW-01主要由表面活性剂KY-MH、降凝剂DS、稀释剂AL及调节剂AM组成。影响降黏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化学因素是影响乳化降黏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它对稠油拟乳状液界面膜的形成、膜强度及膜致密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当原油的含水率为42.1%,试验温度为33.5℃时,加入1 000 mg/kg降黏剂后,离心泵可以顺利输送原油,流量与扬程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泵的功率下降12%左右,可大大降低泵输过程中的能耗。(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1年08期)
荆德霞[9](2010)在《混水抽稠油泵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稠油开采难度大、产量低、费用高、周期短等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混水抽稠油泵,该泵两级结构,使用该泵也可进行泵内掺水混采,介质为井口分离的产出水、地下的含水层、地面输送的高压或低压水等:该泵可以根据稠油粘度调节泵径级别,控制掺水用量,使油水在泵内高压混合达到最佳的混合粘度,然后将混合液一同排到地面,混水抽稠泵在抽油的过程中,环套内水从抽油泵掺水孔处进入抽油泵内,通过混水阀均匀的与产出液混合。降低原油的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0年03期)
王燕[10](2009)在《基于辽河油田需求的稠油泵的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能源的紧张,各国越来越重视稠油的开发。目前在稠油的输送中使用的输送泵存在诸如效率低、维护周期短、维护费用高、对环境存在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节能、环保、耐用的稠油输送泵,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稠油输送中,泵阀一直是影响往复泵向大功率、高压力和大排量方面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泵阀的优化研究成为往复泵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传统的泵阀设计优化主要依据建立在一元流理论基础上的半经验公式与工程设计手册、图表,这给设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值仿真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通过数值仿真不但能取得产品设计所需的流动特性参数,掌握流场内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节约实验成本,有效地指导了泵阀的设计。对于靠液动力和弹簧作用下的流固耦合问题,阀门的运动极其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反映其运动规律。本文利用编程给定阀芯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和液动力等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与CFD进行结合,来模拟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的非定常过程。从流场分析的角度对泵阀的结构参数和泵的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弹簧因素对泵阀升程和滞后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辅助弹簧。对不同原油粘度下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粘度与柱塞速度的最佳匹配。对设计的型号为7KH-50-2.5的7缸往复泵成品进行试验和性能测试,进一步验证设计的成效。通过一周的连续运转测试得出,该泵在额定工况下效率可达89%,容积效率可达94%,且运行平稳无故障,无泄露,可满足稠油输送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1-01)
稠油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电气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因非正常停电引起的停产损失,也常会因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引起的设备损坏。所以,对电气设备的消缺改造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文章讲述了稠油电机启动方式的改进,它能完成对电气设备的消缺改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稠油泵论文参考文献
[1].刘静,沈震林,侯义梅,董静,李全堂.新型稠油泵的研制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4
[2].赵飞.沥青稠油泵电机控制方式改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
[3].付丽,王璐,孙美玲,管琳.井下串联抽稠油泵滑阀弹簧参数优化[J].当代化工.2012
[4].何江.新型转子式稠油泵的设计及制造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2
[5].王璐,付丽,马贵阳.井下串联抽稠油泵研究[J].当代化工.2012
[6].牛寅童.HY型液压启动抽稠油泵原理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7].马英亮.空心杆环腔稠油泵的选型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8].赖南君,李翠霞,胥勇,刘红现,李建国.新型乳化降黏剂稠油泵输试验[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
[9].荆德霞.混水抽稠油泵的研制与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
[10].王燕.基于辽河油田需求的稠油泵的流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