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误差判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沉积物,重金属,质控样品
误差判据论文文献综述
闫岩,殷惠民,董树屏,李玉武[1](2019)在《实验室土壤质控样品重金属测试结果允许相对误差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内部质控体系对于维护检测实验室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定期核查质控样品分析结果并进行准确度评估,是质控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合理选择评估判据是质控规范的重要内容。论文以土壤、沉积物系列标准样品中土壤详查目标重金属元素(As、Be、Cd、Co、Cr、Cu、Hg、Mo、Mn、Ni、Pb、Sb、Tl、V、Zn等)含量认定值及扩展不确定度数据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拟合工具,建立了目标元素允许相对误差经验模型,探讨并提出了实验室内部质控样品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合格性新判据,并与目前正在执行的地质部门质控规范和生态环境部相关质控技术规定进行了比较。提出的技术途径对于正在修订的地质部门实验室质控规范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04期)
鲁志伟,张航,敖明,于海,李艳飞[2](2016)在《电缆载流量试验热稳定判据及试验误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行中电力电缆线芯温度随负荷电流和电缆本体及周围媒质热特性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准确地确定电缆暂态温度场和线芯温度是提高电缆输送能力的基础。针对有限差分法计算电缆温度场难以处理电缆圆形边界和周围土壤矩形边界的问题,采用阶梯直线代替电缆圆形边界,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求解电缆暂态温度场。基于坐标组合的有限差分法和大电流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计算程序分析了恒定负荷电流下电缆线芯的温升过程和载流量试验误差。计算结果表明:电缆线芯温升速度随土壤热阻系数的增加和电缆根数的增加而减慢,目前载流量试验中采用的热稳定判据可以使载流量试验值显着高于载流量实际值。(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王方,杜伟[3](2015)在《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校核计算判据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次系统故障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为了使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反应一次系统状况而正确动作,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大型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数量多,且CT的规格型号也不一样,本文列出判断CT误差曲线是否合格的3种判据,计算并校核了某蓄能水电厂实测的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验证曲线结果正确。本文的计算校核方法为蓄能水电厂保护CT误差曲线校验提供了验证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水电站机电技术》期刊2015年S1期)
王方,杜伟[4](2015)在《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校核计算判据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次系统故障产生最大短路电流时,为了使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反应一次系统状况而正确动作,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大型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数量多,且CT的规格型号也不一样,本文列出判断CT误差曲线是否合格的3种判据,计算并校核了某蓄能水电厂实测的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验证曲线结果正确。本文的计算校核方法为蓄能水电厂保护CT误差曲线校验提供了验证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年增刊》期刊2015-12-01)
于萍,张彩明[5](2013)在《基于约束误差判据的动态地形可视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态地形可视化中,误差判据决定着每帧需要绘制的叁角形结点个数,决定着渲染地形的真实度和算法效率。常用的屏幕误差计算方法,在实时绘制阶段为避免T-连接和裂缝的生成,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并产生大量冗余叁角形,不利于地形的实时绘制。论文利用局部地形粗糙因素约束嵌套误差判据球,能较好的体现地形的局部细节,同时减少平坦地区冗余叁角形的产生。并利用延迟判断的帧间连贯性减少实时绘制时的计算量,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带约束的误差判据的动态地形可视化算法能够有效减少冗余叁角形,在体现地形真实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算法效率。(本文来源于《图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陈国军,崔保磊,陈庆刚[6](2009)在《生成地形细节层次的粗糙度误差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误差判据是生成地形表面细节层次的核心问题,影响着叁角形数目和地形叁角形网的偏差。在分析各种误差判据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粗糙度的误差计算方法。采用表征地形起伏形状的粗糙度作为因子,建立误差评价函数,结合视点位置形成误差判据球,最后根据误差判据球生成地形细节层次模型。对误差判据改进后,适用于高空俯视地形及动态地形的细节层次技术(LOD)生成。试验表明,改进的粗糙度误差判据降低了地形网格中的叁角形数量,对平坦地形的优化效率较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王建根,蔡建平,马米花,冯久超[7](2008)在《参数失配的受迫振动系统有误差界的同步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Sylvester准则,推导出外激励参数失配的受迫振动系统达到有误差界的同步的几种代数判据.根据代数不等式,求得同步误差界的估计值.通过控制同步误差界估计值,可以把实际的同步误差界值控制到小于预先给定的同步精确度.Duffing-Vander Pol受迫振动系统作为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高国富,罗静,赵波,藤原满[8](2004)在《螺杆压缩机性能模拟的误差分析及稳定性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螺杆压缩机作动室的压力脉动模拟分析中,针对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Rouge_Kutta法可能由于计算舍入误差累积而造成计算发散,提出导入Simpson误差评价公式,建立了评价作动室排气过程中的计算误差的数学模型.同时针对排气行程中,由于作动室压力和排气室压力非常接近,造成计算误差增大的倾向,通过数学推证,得到对处于排气行程的作动室的压力脉动进行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判据,对模拟计算结果的收敛性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方斌,李仁[9](1999)在《关于Bode图稳定判据与稳态误差级数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经典控制理论中的Bode图稳定判据与稳态误差级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一些文献和教材中存在这二方面的论述不严谨之处,以及正确使用时应注意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1999年04期)
刘虹[10](1997)在《混合酸的滴定判据及终点误差》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混合酸的滴定,在分析化学教材和参考书中,详细论述的不多。有的教材根本没有讲授混合酸的滴定[1-2],有的只简单的谈到关于混合酸的滴定,情况跟多元酸相似[3],有的则直接给出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的H+浓度的计算公式[4-5]。笔者在多年的分析化学教学(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1997年04期)
误差判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行中电力电缆线芯温度随负荷电流和电缆本体及周围媒质热特性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准确地确定电缆暂态温度场和线芯温度是提高电缆输送能力的基础。针对有限差分法计算电缆温度场难以处理电缆圆形边界和周围土壤矩形边界的问题,采用阶梯直线代替电缆圆形边界,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求解电缆暂态温度场。基于坐标组合的有限差分法和大电流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计算程序分析了恒定负荷电流下电缆线芯的温升过程和载流量试验误差。计算结果表明:电缆线芯温升速度随土壤热阻系数的增加和电缆根数的增加而减慢,目前载流量试验中采用的热稳定判据可以使载流量试验值显着高于载流量实际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误差判据论文参考文献
[1].闫岩,殷惠民,董树屏,李玉武.实验室土壤质控样品重金属测试结果允许相对误差判据研究[J].冶金分析.2019
[2].鲁志伟,张航,敖明,于海,李艳飞.电缆载流量试验热稳定判据及试验误差的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6
[3].王方,杜伟.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校核计算判据及应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
[4].王方,杜伟.蓄能水电厂发电机保护CT误差曲线校核计算判据及应用[C].《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年增刊.2015
[5].于萍,张彩明.基于约束误差判据的动态地形可视化算法[J].图学学报.2013
[6].陈国军,崔保磊,陈庆刚.生成地形细节层次的粗糙度误差判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王建根,蔡建平,马米花,冯久超.参数失配的受迫振动系统有误差界的同步判据[J].物理学报.2008
[8].高国富,罗静,赵波,藤原满.螺杆压缩机性能模拟的误差分析及稳定性判据[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方斌,李仁.关于Bode图稳定判据与稳态误差级数的讨论[J].信息与控制.1999
[10].刘虹.混合酸的滴定判据及终点误差[J].化学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