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延巍(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医院1518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20-02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5种肝炎病毒,以乙型肝炎病毒常见。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孕妇患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妇的6倍;而患暴发性肝炎则为非孕妇的66倍。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约为0.025%~0.08%。急性病毒性肝炎多发生肝坏死,而且重症肝炎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死亡率极高。
【关键词】妊娠急性病毒性肝炎护理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孕妇新陈代谢增加,营养消耗增多,肝负担加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并使原来病情加重,而发展为重症肝炎。
2.妊娠晚期合并妊高征者,全身小动脉痉挛,肝血流减少,肝受损以致发生肝坏死。
3.孕妇患肝炎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因为孕期需要营养物质增加,肝糖原储备不足,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尤其是妊娠和分娩均可加重肝的损坏;孕期产生大量内源性雌激素,均在肝内灭活,肝病时则影响雌激素的代谢,使雌激素体内潴留,进一步加重肝负担,影响肝炎治愈过程而转为慢性。早在1996年Haemmerli报道的887例妊娠合并肝炎,其病死率高达10.4%,可见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易于加重。
[护理措施]
1.妊娠期①作好卫生宣教,讲授卫生防病知识,注意公共卫生及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人,预防肝炎的发生。已患肝炎的育龄妇女应避孕,根据病情,在医师指导下待肝炎痊愈后至少半年,最好2年再妊娠。②加强围产保健,重视孕期监护,向孕妇及家属讲解肝炎与母婴的相互影响及利害关系,以及隔离可以避免传染他人的重要意义,取得孕妇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消除孕妇因患传染病而产生的顾虑及自卑心理。因此,为预防交叉感染,应为肝炎患者备有专用的检查设备,检查完毕后,需用l‰过氧乙酸浸泡检查者双手5分钟。对各种治疗及预防注射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③定期产前检查,必要时与传染科共管。轻者,给予适当休息,补充足够的营养,使孕妇及家属理解药物治疗及调配营养具有同等重要性;增加食物的摄入量有保护肝及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作用,鼓励孕妇摄入足够的热量。④预防妊高征及贫血,防止病情加重,产前检查时如发现孕妇皮肤、巩膜黄染加深,尿色黄,皮肤瘙痒等,需按医嘱立即作辅助检查;如属病情加重则应及时住院治疗。如发现血压高、贫血等,应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入院后进一步加强护理,①专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出入量;②予以低脂肪,低蛋白,高糖类流汁或流质饮食,保证热能为6276kJ/d(1500kCaL/d)并予以大量维生素,产科处理入院后配合医生必须按急诊处理,输新鲜血,人体白蛋白及凝血浆,有肝昏迷,积极治疗24小时后,应尽快结束分娩。
2.分娩期①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将孕妇安排在有隔离设置的待产室及产房。主动关心孕妇,严密观察孕妇的一般情况,满足其生活需要;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尽量解除孕妇因宫缩引起的紧张、恐惧和不适感,加强心理护理,消除孕妇因隔离而引起的孤独和自卑心理。②在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的同时注意孕妇的出血倾向。按医嘱于分娩前肌注、口服维生素K制剂,配新鲜血备用;测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③阴道助产,从缩短第二产程,减少孕妇体力消耗。④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尽量减少产道的损伤,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防止胎盘残留引起产后出血;整个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注意产妇血压、神志、尿量情况,以防肝肾衰竭。
3.产褥期①按医嘱选用对肝损害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肝炎病情恶化。②继续进行护肝措施,保证孕妇的休息、营养以防演变为慢性肝炎。③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④加强宣教,向产妇及家属宣讲不宜哺乳的理由,并提供人工喂养常识及技能,使产妇及家属理解并配合;指导产妇选择相应的避孕措施,以免再度怀孕影响身体健康,加重病情。宣讲新生儿应隔离4周的理由,确保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即刻获得被动免疫,或应用乙肝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各皮内注射乙肝疫苗30mg,一般可阻断90%的母婴传播率。我国的乙肝疫苗作用能保证5年左右,故在进入小学之前有作者建议应再一次加强免疫注射。使新生儿获得主动免疫。
参考文献
[1]姜丽敏.妊娠高血压合并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4期.
[2]王慧,魏晶晶,程庆.1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重型肝炎产妇的护理体会.现代护士进修杂志,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