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唐巧

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唐巧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菜,LJAMP_2基因,基因删除,删除系统

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唐巧[1](2012)在《安全转基因油菜的获得及其抗菌核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菌核病作为油菜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严重影响着我国油菜的品质和产量,因此,控制油菜菌核病已成为当前油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作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日益担忧,明显限制了转基因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来自益母草的抗真菌蛋白基因LJAMP2,经离体试验结果显示对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很强的抗性。同时,"Gene-deletor"删除系统在烟草上的成功应用,消除了转基因植物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故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益母草脂质转移蛋白基因uAMP2搭建在"Gene-deletor'删除系统内并转化油菜,获得安全转基因油菜。本研究的完成,可望为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的控制提供一个应用于大田生产的技术手段。研究内容如下:1、含有抗菌肽基因LJAMP2的删除系统载体pBGP-FLP-LTP-GN的构建扩增目的基因LJAMP2连接pCXSN载体,测序正确后,双酶切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pCXSN-LJAMP2和载体质粒pBGP-FLP-GN,将目的片段35S. LJAMP2-Nos与载体pBGP-FLP-GN酶切大片段连接,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GP-FLP-LTP-GN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检测验证正确后,最后转化农杆菌EHA105得到植物表达载体EHA 105-pBGP-FLP-LTP-GN.2、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菜遗传转化及分子检测以油菜品种中油821的下胚轴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来源于益母草的阳离子抗菌肽基因LJAMP2,由花粉特异性启动子基因BGP控制的删除系统载体pBGP-FLP-GN,以及含有抗菌肽基因LJAMP,的删除系统载体pBGP-FLP-LTP-GN.经高浓度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后获得油菜抗性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验证共获得3个转LJAMP,基因油菜株系,4个转pBGP-FLP-GN基因油菜株系,1个转pBGP-FLP-LTP-GN基因油菜株系,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RT-PCR证实LJAMP2和FLP基因分别在转LJAMP2和转pBGP-FLP-GN油菜植株中均能大量表达。3、转LJAMP2基因油菜抗病性检测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转LJAMP2基因油菜细胞粗提液对菌核病病菌的菌丝抑制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油菜细胞粗提液。进一步将菌核病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野生型油菜叶片上离体培养,结果显示野生型植株叶片感病快且面积人,而转LJAMP2基因植株叶片仅少面积感病。显微镜下观察叶片体内病菌菌丝侵染情况,发现菌核病病菌的菌丝在非转基因油菜植株中形态正常,而在转LJAMP2基因植株叶片中,菌丝变厚变粗,且表现为卷曲形态,在叶片内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也小于非转基因植株叶片。上述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中超量表达LJAMP2基因能显着提高对油菜菌核病的抗性。4、转pBGP-FLP-GN载体油菜删除效率检测比较处于发育相同阶段的野生型花粉粒,以及转LJAMP2基因油菜花粉粒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初步证实在转pBGP-FLP-GN基因油菜的花粉粒中已实现基因删除。进一步比较转pBGP-FLP-GN基因油菜不同阶段花粉粒染色结果,显示花粉粒颜色由蓝色逐渐朝黄色变化。对所有计数花粉粒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转pBGP-FLP-GN载体油菜删除效率为82.51%。上述结果表明,含有pBGP-FLP-GN载体的转基因油菜植株的删除效率较高,已达到一个明显的删除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22)

贾月梅[2](2007)在《转基因油菜生产的农业环境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转基因油菜的研究和环境释放现状,对我国转基因油菜可能存在的农业环境安全性问题进行风险分析,认为中国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扩散风险高于其他作物,对农业环境安全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与发展》期刊2007年03期)

卢长明[3](2005)在《加拿大转基因油菜产业化与安全管理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产业化、育种格局和安全管理现状。(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李健[4](2005)在《转基因油菜的遗传稳定性与环境生态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转基因作物面积达6770万公顷,其中油菜的种植面积达720万公顷,占总油菜种植面积的16%。转基因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创造新的食物,带来更少的环境污染。但是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有时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利用转基因不育系15A,转基因恢复系T742,转基因抗虫油菜T5等3个转基因油菜品系为材料对转基因油菜的遗传稳定性与环境生态安全性进行研究: 1 转基因油菜的遗传稳定性 利用PCR,PCR-Southern blot等分子检测技术分别对转基因油菜3个品系的第二代与第叁代进行了分子检测,证明转基因油菜3个品系的目的基因都能稳定遗传;并对转基因不育系油菜15A第叁代的花粉分别进行了甲烯蓝与醋酸洋红染色和形态学的观察,结果表明15A雄蕊较雌蕊短小,花粉完全不育,不育性彻底;田间观察转基因抗虫油菜T5第叁代的菜青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转基因抗虫油菜T5的菜青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以上结果证明转基因油菜的目的基因能够在油菜的后代中稳定遗传。 2 转基因油菜的外源基因对油菜植物学性状、农艺、品质性状与减数分裂行为的影响研究 对转基因油菜的3个品系与对照的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证明转基因油菜3个品系都与对照品种的生育期几乎重合;方差分析了在2004-2005年油菜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的指标,结果证明转基因油菜外源基因对油菜的农艺性状与品质几乎没有影响;对转基因油菜3个品系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的减数分裂行为与对照相似。 3 转基因油菜的生存竞争能力的研究 对转基因油菜抗旱性、抗寒性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了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对照抗旱能力、抗寒能力的指标,结果证明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对照都有较好的抗旱能力、抗寒能力,方差分析两者没有达到显着水平,两者之间的抗旱性、抗寒性相近。方差分析了转基因油菜种子埋在土壤中3cm,20cm的萌发率,结果证明转基因油菜在高温下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遇到低温很快就开始萌(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5-05-10)

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转基因油菜的研究和环境释放现状,对我国转基因油菜可能存在的农业环境安全性问题进行风险分析,认为中国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扩散风险高于其他作物,对农业环境安全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唐巧.安全转基因油菜的获得及其抗菌核病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贾月梅.转基因油菜生产的农业环境安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

[3].卢长明.加拿大转基因油菜产业化与安全管理现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

[4].李健.转基因油菜的遗传稳定性与环境生态安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转基因油菜安全论文-唐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