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彭韶兵,周兵

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彭韶兵,周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府会计管制,分类解读,叁元逻辑框架

政府会计管制论文文献综述

彭韶兵,周兵[1](2009)在《政府会计管制的叁元逻辑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政府会计管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并深入探讨了政府会计管制的叁元逻辑框架,即会计信息披露管制逻辑、会计信息质量管制逻辑、会计行为管制逻辑,以此来说明政府会计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内在逻辑性。(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9年18期)

周兵[2](2009)在《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也大有裨益。Bushman(2001)指出会计信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应,通过引导投资、强化公司治理以及降低信息不对称3种渠道,高质量的会计报告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的运行绩效。长期以来,会计学界一直将“会计信息”看作是会计管制体系的最终输出“产品”,从技术、经济后果、制度等层面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管制体系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标准,并防止不当会计行为的发生。会计管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以此增进企业的业绩成长或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经济发展。而不适当的政府会计管制不仅无助于消除或减轻会计信息市场失灵,而且很可能会加剧这种失灵,进而会降低会计信息市场的效率,甚至于扰乱和破坏整个会计域秩序,同时也会加大公司治理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由于会计丑闻对国际社会的巨大震动,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广泛质疑,从而把对会计管制(Accounting Regulation)的持续改进需求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反思。会计管制有效性已俨然成为当前国内外新制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非均衡性是引发委托代理冲突、契约的完备性、决策的科学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大公司治理中的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鉴于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将会计管制的研究视角转入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最终结果之上,拟从公司治理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问题,即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考察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发展历程,在论证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基础上,构建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并围绕此命题以公司治理效率为标准检验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最后为提高我国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对策分析。本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对会计管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相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叁章,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这部分主要是用国际经验的历史考察来说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会计管制应对“会计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动因则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第四章,会计管制:叁分法及逻辑框架。提出会计管制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会计行为管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与市场失灵、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与“功能锁定”、会计行为管制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会计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内在逻辑性。第五章,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研究。本章首先对会计信息的治理角色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公共利益论、利益集团论、经济监管论、程序论等经典管制理论的历史贡献与缺陷进行了阐述,为对政府会计管制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念,并对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六章,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研究假设与指标设计。本章从会计管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解析出发,阐述实证检验会计管制有效性的研究视角、替代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等。第七章,实证结果报告。本章给出了构建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结合我国会计改革的主要阶段,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给出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利用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对A股市场在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前后、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提高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却显着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在2001年的会计管制改革是有效的,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的会计准则变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较2000年、2006年显着下降。本章对实证结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政府会计管制应该以公司治理为导向,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本文提出会计管制“叁分法”的内容框架,指出会计管制的运作效率来自于激励与约束相对应的叁种机制:(1)会计信息质量管制;(2)会计信息披露管制;(3)会计行为管制,并分别探讨其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贡献。但对于会计管制有效性而言,无论是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还是会计行为管制,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并且都互为彼此的制度效率增进机制。第叁,通过对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历史考察以及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创建了“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基本框架,并从目标、内容、会计管制有效性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特征等方面对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进行创新研究。第四,提出从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这一视角着手对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运用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分别在全样本、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来考察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效率中的贡献程度变化趋势,籍此评价政府有关机构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管制措施(如准则变革、会计法制建设、强化监管等)的效果,为评价会计管制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分组(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都从统计上证实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地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显着提升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但未能从统计上证实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对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9-05-01)

彭韶兵,周兵[3](2009)在《政府会计管制的“叁分法”:理论框架与内在检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管制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课题,提高会计管制有效性也是世界各国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根据会计管制的不同环节,提出会计管制的"叁分法",将会计管制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会计行为管制等叁类,并分别予以深入分析,并简要地探讨了叁类会计管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下旬刊)》期刊2009年02期)

陈艳,陈艳丽[4](2005)在《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的缺陷与路径选择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的缺陷近些年来,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管制部门都分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管制,管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我们还是不难看到, 在加大处罚的同时,会计违规事件屡禁不止,性质一个比一个恶劣,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就是说,会计管制中尚有许多问题须待解决。(本文来源于《财政研究》期刊2005年12期)

陈艳[5](2005)在《政府会计管制问题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阐释了政府会计管制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透视了政府会计管制的本质及其引起的经济后果,提出了尽管在会计管制的过程、管制的形式与手段以及管制的结果会违背管制的初衷,可能表现出层出不穷的会计寻租活动和会计管制俘获,而引起了社会福利的损失。然而管制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又是不容抹煞的,管制又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基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管制体制,有效而适度地实施政府会计管制,寻求法律与声誉机制结合一体化,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仅对此略书拙见,参与讨论,以期寻求能够实现管制目标的合理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期刊2005-07-15)

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也大有裨益。Bushman(2001)指出会计信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应,通过引导投资、强化公司治理以及降低信息不对称3种渠道,高质量的会计报告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的运行绩效。长期以来,会计学界一直将“会计信息”看作是会计管制体系的最终输出“产品”,从技术、经济后果、制度等层面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管制体系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标准,并防止不当会计行为的发生。会计管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以此增进企业的业绩成长或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经济发展。而不适当的政府会计管制不仅无助于消除或减轻会计信息市场失灵,而且很可能会加剧这种失灵,进而会降低会计信息市场的效率,甚至于扰乱和破坏整个会计域秩序,同时也会加大公司治理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由于会计丑闻对国际社会的巨大震动,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广泛质疑,从而把对会计管制(Accounting Regulation)的持续改进需求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反思。会计管制有效性已俨然成为当前国内外新制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非均衡性是引发委托代理冲突、契约的完备性、决策的科学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大公司治理中的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鉴于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将会计管制的研究视角转入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最终结果之上,拟从公司治理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问题,即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考察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发展历程,在论证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基础上,构建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并围绕此命题以公司治理效率为标准检验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最后为提高我国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对策分析。本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对会计管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相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叁章,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这部分主要是用国际经验的历史考察来说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会计管制应对“会计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动因则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第四章,会计管制:叁分法及逻辑框架。提出会计管制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会计行为管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与市场失灵、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与“功能锁定”、会计行为管制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会计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内在逻辑性。第五章,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研究。本章首先对会计信息的治理角色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公共利益论、利益集团论、经济监管论、程序论等经典管制理论的历史贡献与缺陷进行了阐述,为对政府会计管制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念,并对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六章,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研究假设与指标设计。本章从会计管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解析出发,阐述实证检验会计管制有效性的研究视角、替代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等。第七章,实证结果报告。本章给出了构建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结合我国会计改革的主要阶段,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给出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利用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对A股市场在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前后、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提高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却显着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在2001年的会计管制改革是有效的,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的会计准则变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较2000年、2006年显着下降。本章对实证结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政府会计管制应该以公司治理为导向,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本文提出会计管制“叁分法”的内容框架,指出会计管制的运作效率来自于激励与约束相对应的叁种机制:(1)会计信息质量管制;(2)会计信息披露管制;(3)会计行为管制,并分别探讨其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贡献。但对于会计管制有效性而言,无论是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还是会计行为管制,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并且都互为彼此的制度效率增进机制。第叁,通过对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历史考察以及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创建了“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基本框架,并从目标、内容、会计管制有效性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特征等方面对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进行创新研究。第四,提出从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这一视角着手对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运用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分别在全样本、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来考察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效率中的贡献程度变化趋势,籍此评价政府有关机构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管制措施(如准则变革、会计法制建设、强化监管等)的效果,为评价会计管制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分组(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都从统计上证实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地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显着提升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但未能从统计上证实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对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参考文献

[1].彭韶兵,周兵.政府会计管制的叁元逻辑框架[J].财会月刊.2009

[2].周兵.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彭韶兵,周兵.政府会计管制的“叁分法”:理论框架与内在检视[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

[4].陈艳,陈艳丽.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的缺陷与路径选择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5

[5].陈艳.政府会计管制问题的再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5

标签:;  ;  ;  

政府会计管制论文-彭韶兵,周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