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分叉论文-牟磊,秦军,胡胜利,雷军荣,杨青平

颈动脉分叉论文-牟磊,秦军,胡胜利,雷军荣,杨青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颈动脉分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宽颈,后循环,分叉部,支架,Lvis,血管内栓塞

颈动脉分叉论文文献综述

牟磊,秦军,胡胜利,雷军荣,杨青平[1](2019)在《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5例后循环分叉部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Hunt-Hess分级: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果术后栓塞程度Raymond分级:Ⅰ级11例,Ⅱ级4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18个月,平均(7.5±1.3)个月,m RS评分:0~1分10例,2分3例,4分1例。动脉瘤造影复查显示:Ⅰ级栓塞的11例复查动脉瘤不显影;Ⅱ级栓塞3例中,改善1例,复发2例,需要再次治疗。结论 Lvis支架在颅内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冯海宽,梁小龙,卫颖睿,刘爽,高恺明[2](2019)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27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27例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27例,平均年龄(62.6±6.3)岁,其中男21例。术前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89%±8%,术后平均狭窄程度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头部核磁灌注提示颅内供血明显增加。术后1周和30 d内不良事件4例,其中短暂性声音嘶哑2例,过灌注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低血压1例。术前术后24个月患者NIHSS评分,术后神经功能评价均有所好转或保持相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2,P<0.001)。结论 CEA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病变血管走行迂曲以及血管内治疗存在禁忌证的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明玉,杨茹,籍牛,李洪娥,周玲[3](2019)在《颈动脉分叉类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颈动脉分叉类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208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颈动脉分叉部解剖学结构分为直分叉、直弯分叉、弯分叉。结果显示208例患者中颈动脉直弯分叉占46.16%(192/416),其次为弯分叉27.88%(116/416)、直分叉25.96%(108/416)。直分叉、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左侧,直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左侧(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PSV、EDV、阻力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PSV_(颈内动脉)/PSV_(颈总动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心脏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分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弯分叉、弯分叉(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直弯分叉与弯分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颈动脉分叉类型能够对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庆虎,杨少雄,许怡隽,龚晓波[4](2019)在《颈动脉分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内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分布,为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破裂行为的研究和诊断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力学机理参考。方法基于人体颈动脉分叉血管的平均几何参数,建立叁维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几何模型,通过"热-结构"耦合重建颈动脉分叉血管及其斑块的残余应力,并计算血压和血流分别作用下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斑块的体内应力。结果斑块的肩部同时存在着最大主应力和弹性剪切应力的应力集中。斑块肩部的弹性剪切应力随着狭窄率增大或血压升高均增加。斑块上游区域的流体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斑块下游区域,斑块下游区域的振荡剪切指数则显着大于上游区域。且斑块的弹性剪切应力和流体壁面切应力大小随着狭窄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斑块从内部中心位置到壁面肩部承受着非均匀的应力分布,血管严重狭窄时"内压外拉"的受力状态更容易导致斑块破裂。随着血压的变化,斑块结构应力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使斑块产生结构疲劳,增加破裂风险。斑块上下游区域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可能是斑块上下游组分、易损程度等性质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孙万京,仲玲珊,李春阳,刘凤杰,王胜林[5](2019)在《颈动脉分叉角同颈内动脉起始处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收集所需的头颈主动脉弓CTA检查患者的图像,测量和计算颈动脉分叉角α,探讨α与颈内动脉正常管腔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年龄分为25~44岁年龄组,45~64岁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根据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比较正常组与粥样硬化组的α值的差异。结果:正常组α角小于粥样硬化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越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越大。(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邵华,刘斐,张薇,王利新,陈斌[6](2018)在《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17例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组)和76例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临床特征相似。神经鞘瘤组手术时间较短[(94±31)min比(159±53)min,P<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10±96)mL比(356±239) mL,P<0.01],需要切除颈外动脉概率较小(11.8%比68.4%,P<0.01)。两组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神经鞘瘤组无恶性病变,颈动脉体瘤组恶性病变5例(6.6%)。神经鞘瘤组的肿瘤直径较颈动脉体瘤组大[(4.5±1.4)cm比(3.1±1.0) cm,P<0.01]。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临床表现类似,但颈动脉体瘤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颈外动脉切除率较高,瘤体恶性病变的概率较高,临床处理时应给予更多关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汝良,胡霖霖,郭金兴,张凯旋,张腊梅[7](2018)在《颈动脉分叉的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旨在研究颈动脉分叉心动周期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如颈动脉的壁切应力、压力、血流速度及涡流变化及各力学参数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选取患者的颈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仿真计算。在设定了初始条件的情况下,获得了颈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得出了颈动脉壁面剪切应力及壁面压力的的血流规律,并对颈动脉的壁切应力、压力、血流速度及涡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颈动脉窦部位的壁面剪切应力最小,血管壁的壁面压力存在"负压"效应,负压效应导致血流速度趋缓、血管直径减小、血流量减小、血流阻力增加。在脉动周期一定时刻血流在颈动脉的分叉附近会形成涡流,涡流区内血液低速流动且存在回流及二次流等复杂血流,实验结果符合血液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的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8年10期)

陈召兄,刘圣,叶新华,王道猛[8](2018)在《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主动脉窦管交界处钙化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BOBT)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AV)、主动脉窦管交界处(STJ)钙化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AD)预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46例,行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CAD,106例)及对照组(非CAD,40例),根据颈部及心脏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是否钙化。根据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分为单支组(30例)、多支组(76例)及低Gensini评分组(34例)、高Gensini评分组(7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钙化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高Gensini评分组及多支组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数、BOBT内中膜厚度及AV钙化阳性率均高于低Gensini评分组及单支组(P <0. 05);高Gensini评分组及多支组STJ钙化阳性率与低Gensini评分组及单支组比较无差异(P> 0. 05)。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 2%、特异度为35. 0%、阳性预测值为94. 4%、阴性预测值为77. 8%。结论颈动脉、BOBT内中膜厚度及AV、STJ钙化联合检测能发挥不同检测项目的优势,补充单一检测项的不足,以通过无创、经济的诊断方法评估CAD严重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徐远杰,管生,袁永杰,郭新宾,范锋[9](2018)在《Y形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采用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8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aymond分级评估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效果,出院时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影像学和临床随访4~24个月,平均9.5个月。结果 28例患者28枚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5枚(Hunt-Hess 1级5例,2级8例,3级1例,4级1例)。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成功27例,失败1例。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13例(48.2%),Ⅱ级8例(29.6%),Ⅲ级6例(22.2%);4例(14.8%)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2例经治疗后完全恢复,1例遗留神经功能缺失,1例非手术区域血肿;出院时mRS评分0~1分24例,4分3例。平均随访9.5个月,影像学复查17例(63%)(DSA 15例,MRA 1例,CTA 1例);Raymond分级Ⅰ级11例(64.7%),Ⅱ级6例(35.3%),栓塞好转率为41.2%,1例瘤颈口复发;mRS评分0~1分24例,3分1例,4分2例。结论 Y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朱友余,王峰,邓雪飞[10](2018)在《壁面剪切力与颈动脉分叉角度的计算流体力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定量评价壁面剪切力与颈动脉分叉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健康人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不同颈动脉分叉角度的叁维模型,利用ANSYS流体力学软件模拟血液流动情况。结果:颈动脉窦外侧壁的剪切力较其它位置低,其内存在局部高剪切力区。随着颈动脉分叉角度的增加,高剪切力区的面积逐渐下降,其中在正常人群中下降更加明显。当颈动脉分叉角度在40°和50°时,剪切力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结论:颈动脉分叉角度影响血管壁面剪切力,从而可能影响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颈动脉分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27例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27例,平均年龄(62.6±6.3)岁,其中男21例。术前患者平均狭窄程度为89%±8%,术后平均狭窄程度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头部核磁灌注提示颅内供血明显增加。术后1周和30 d内不良事件4例,其中短暂性声音嘶哑2例,过灌注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低血压1例。术前术后24个月患者NIHSS评分,术后神经功能评价均有所好转或保持相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2,P<0.001)。结论 CEA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病变血管走行迂曲以及血管内治疗存在禁忌证的患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动脉分叉论文参考文献

[1].牟磊,秦军,胡胜利,雷军荣,杨青平.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

[2].冯海宽,梁小龙,卫颖睿,刘爽,高恺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分叉颈动脉狭窄27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

[3].王明玉,杨茹,籍牛,李洪娥,周玲.颈动脉分叉类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

[4].王庆虎,杨少雄,许怡隽,龚晓波.颈动脉分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内应力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5].孙万京,仲玲珊,李春阳,刘凤杰,王胜林.颈动脉分叉角同颈内动脉起始处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邵华,刘斐,张薇,王利新,陈斌.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7].王汝良,胡霖霖,郭金兴,张凯旋,张腊梅.颈动脉分叉的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J].软件.2018

[8].陈召兄,刘圣,叶新华,王道猛.颈动脉、头臂干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主动脉窦管交界处钙化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8

[9].徐远杰,管生,袁永杰,郭新宾,范锋.Y形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

[10].朱友余,王峰,邓雪飞.壁面剪切力与颈动脉分叉角度的计算流体力学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  ;  ;  

颈动脉分叉论文-牟磊,秦军,胡胜利,雷军荣,杨青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