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比较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比较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人民医院骨科甘肃陇南742100)

【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1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110例,随后将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外侧入路组和后侧入路组,每组各55例。其中外侧入路组患者采取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后侧入路组患者采取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外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显著短于后侧入路组,且外侧入路组患者Flynn功能评定情况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不同手术入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比较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15-01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多发人群为5~12岁的儿童,常见的病因为间接暴力[1]。本院自2011年1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采取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1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110例,随后将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外侧入路组和后侧入路组,每组各55例。在外侧入路组患者中,有男35例,有女20例,年龄最高为12岁,年龄最低为3岁,平均年龄为(6.7±2.5)岁;在后侧入路组患者中,有男33例,有女22例,年龄最高为11岁,年龄最低为3岁,平均年龄为(6.9±2.6)岁;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其中外侧入路组患者采取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后侧入路组患者采取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具体治疗情况如下:

后侧入路组:后侧入路组患者采取的为肘关节后正中切口,随后切开患者的皮肤以及患者的皮下组织,随后显露患者的肱三头肌腱膜,以舌瓣状的方式进行切开,随后剥离患者的内外侧肌肉以及骨膜,以此来显露患者的骨折的部位,随后采取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最后进行缝合处理。

外侧入路组:外侧入路组患者采取的为肘外侧切口,随后切开患者的皮肤以及患者的皮下组织,在患者的肱三头肌以及循肱桡肌之间的间隙处进入,以此来显露患者的骨折的部位,在医师的直视下便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骨折部位段端的前后侧以及后侧等,随后将两枚直径合适的克氏针由骨折近端外侧向肱骨内髁交叉插入,埋于患者的皮下,最后采取缝合处理。

1.3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Flynn功能评定情况。

1.4将患者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采取的软件为SPSS21.0,随后将科学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

2.结果

2.1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等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外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显著短于后侧入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科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便可以确诊。对于该疾病确诊所需要的检查一般为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X线检查以及体层片检查,采取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2]。

本文就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外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切口显露时间显著短于后侧入路组,且外侧入路组患者Flynn功能评定情况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采取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博,王晓丽,姜景凯,等.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

[2]沈爱东,杨惠光,张云庆,等.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4):428-430.

标签:;  ;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