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论文-张晓雪

公共传播论文-张晓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传播,绩效考核,认知差异,知识沟

公共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雪[1](2019)在《政府公共传播中的内外认知差异化研究——以山东省文化厅近叁年媒介传播绩效考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媒体合作对外进行新闻宣传是政府部门常见的公共传播手段,政府传播的对象涉及政府工作人员和普通社会公众两类。经过连续叁年的调查发现,两类人群在对政府传播的认知上存在明显差异,"知识沟"呈扩大趋势,受众日益提升的专业领域传播期待与合作媒介实际传播效果之间的反差构成了政府公共传播的一个突出矛盾。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社会公众逐渐"回归"传统媒体,政府工作人员则越来越看重新媒体传播中的第一时间发布,而认可差异化、利用差异化,对于构建良好的政府公共传播体系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政务》期刊2019年11期)

吴飞[2](2019)在《公共传播与公共伦理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泛展开,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国家层面主动、有序开放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政府的回应积极性越来越高,民众的意愿和要求日趋成为影响国家法制建设、政策设计、地方治理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民众的主动参与意愿也越来越强,民众不仅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层面所开放的各种参与机会,而且主动地创造了各(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王玉姗[3](2019)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公共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单向大众传播模式,网络空间的互动性和公开性使其成为网络用户的一种"公共资源",互联网提供的新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公众探讨社会矛盾与公众利益的公共领域。(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0期)

高晗[4](2019)在《公共传播——新媒体赋权下的公共性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传播是近年来专家学者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新媒体异军突起,公共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公共性一直是传播媒体属性之一,社会思潮多元的现代社会尤为需要公共传播发挥作用,分析其要素构成、其价值所在及其实现途径,方能够让公共传播大放异彩。(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赵美荻[5](2019)在《媒介洞穴与理性消解:新媒介技术在公共传播中的问题研究——以抖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新媒介技术,短视频软件兴起,并且充当了重要的传播阵地。抖音凭借其时间短、线性、集中化等特点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成为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短视频软件。在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短视频软件上的公共传播。然而,媒介看似突破了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的壁垒,但在网络平台的公共传播中,有一些问题正悄然出现。算法推荐营造了媒介洞穴;媒介镜像弱化了用户的现实社交;碎片阅读消解了用户的理性意识;内容低俗呈现出娱乐至死的状态。(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陈红梅[6](2019)在《情感、阶级和新闻专业主义——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话语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闻专业主义传统话语遮蔽下,美国1980年代以来的公共传播危机主要被归咎于两点:政治报道的犬儒主义态度和媒体分化及其所带来的复杂后果。通过对危机脉络和相关争议情况的梳理,发现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在政治共识崩溃和新自由主义运动带来的严重阶级分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隔离了情感在真相叙述中的地位,而新闻职业意识形态则以笼统的"公共服务"理念消解了工人阶级话语。(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志安,李宜乔[7](2019)在《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媒体协同发展——论大众化媒体、专业性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必须处理好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大众化媒体的内容定位比较宽泛和综合,兼顾精英和草根,但以一般公众为主要受众群体;专业性媒体主要是面向特定行业公众提供相对垂直内容的行业性媒体。两类媒体角色有所不同,可以从内容把关、议程设置、社会功能等叁方面实践来体现传媒公共性的使命。在构建现代化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过程中,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应当发挥好协同发展的作用,包括:适应移动传播、创新新闻叙事,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结合自身内容生产的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有效设置议程,在公共传播新环境下实现融合发展;既要第一时间以速度吸引流量,更要审时度势以深度来强化主流舆论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9年08期)

丁琳[8](2019)在《新媒介赋权下雄安新区政府公共传播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的历史性的战略选择,雄安新区正大量吸引着多元文化的涌入,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网络信息传播正在对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震荡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城市治理的格局。在新媒体赋权的时代,信任、对话取代权利、资源、资本成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因此,雄安新区的建设必须重新审视城市与人的关系。政府如何维系多元个体的态度、情感、认知与行动,从而构建新型城市共同体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彭爱萍[9](2019)在《公共传播背景下应用技术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业的兴起与繁荣,对应用技术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公共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要求。应用技术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面向政企培养特色公共传播人才,错位培养融合型公共传播技术技能人才。可设置公共传播类专业群,构建"公共传播专员"岗位任务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公共传播实战为导向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褚金勇[10](2019)在《公共传播视域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代传承——以雷锋精神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雷锋精神"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构的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雷锋精神与以"利益至上"的市场精神出现了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如今有一些人开始质疑雷锋精神,质疑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传承的正当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如何把握理解雷锋精神的当代内涵。本文将回到雷锋精神生成的历史语境探知其原初内涵,结合当代公共传播语境分析出现哪些"雷锋精神"的传承争议,以回答当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雷锋精神,如何理解把握雷锋精神的当代内涵,以协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本文来源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公共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泛展开,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国家层面主动、有序开放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政府的回应积极性越来越高,民众的意愿和要求日趋成为影响国家法制建设、政策设计、地方治理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民众的主动参与意愿也越来越强,民众不仅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层面所开放的各种参与机会,而且主动地创造了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雪.政府公共传播中的内外认知差异化研究——以山东省文化厅近叁年媒介传播绩效考核为例[J].电子政务.2019

[2].吴飞.公共传播与公共伦理规则[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

[3].王玉姗.新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公共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

[4].高晗.公共传播——新媒体赋权下的公共性反思[J].新媒体研究.2019

[5].赵美荻.媒介洞穴与理性消解:新媒介技术在公共传播中的问题研究——以抖音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6].陈红梅.情感、阶级和新闻专业主义——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话语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7].张志安,李宜乔.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媒体协同发展——论大众化媒体、专业性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9

[8].丁琳.新媒介赋权下雄安新区政府公共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

[9].彭爱萍.公共传播背景下应用技术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褚金勇.公共传播视域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代传承——以雷锋精神传播为例[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

标签:;  ;  ;  ;  

公共传播论文-张晓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