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代丝织品清洗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禹浪,王天姿,吴博[1](2021)在《东北亚古丝路上发现的丝织品探颐》文中提出东北亚丝绸之路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作为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日本、朝鲜半岛、蒙古的确存在着数条有待揭示的丝绸之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历史上出土了许多重要的丝绸制品,这些都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客观存在的重要依据。诚然,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输运丝绸,丝绸之路已经远远不是丝绸所能涵盖的更广义的经济贸易与文明、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国与域外、中国与周边、中国与世界的互鉴、互动、互融之路。
王亚蓉,刘慧中[2](2020)在《织就绚烂的考古人生——王亚蓉先生访谈录》文中指出王亚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着名的纺织考古学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专家,被称为"中国文物修复专家"、"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纺织考古部部长,中国文物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博物馆顾问,湖南省博物馆顾问,吐鲁番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服饰学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日本、英国、法国、
史鹏飞[3](2020)在《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文中提出周嘉胄《装潢志》作为中国第一本总结归纳古书画修复原则及步骤的系统性论着,以其丰富的鉴赏知识及长久的装裱实践经验,确保了该书所记载工艺步骤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设计文献的刊行在晚明时期蔚然成风,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深厚积累,手工业的多样化发展,在明代中后期进入到异常繁荣多样的阶段,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类手工技艺的精进与钻研,为社会财富的积累提供来源;另外,明代中期思想的解放潮流,以及明晚期西风东渐的历史变化,刺激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而朝代的更迭,终止了这种思想解放潮流的进一步发展,江山易主,思想重建,文人思想的敏感性促使其着文写作的文化担当感;丧乱年代之文化载体的非命,引发文人的着书刊行的文化道义感。除了文化担当意识之外,面对当时受士绅阶层的审美趣味及要求而深刻影响的物质文化形态,周嘉胄的《装潢志》不仅仅是一种延续书画性命的手段,而是一种变革背景下,文化遗存恐难延续的焦虑状态下,试图通过手工技艺的技术总结,为文化传承提供技术保障的创新与突破。技艺是手工艺人的技艺,趣味是赏玩者的趣味。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改变趣味,但是趣味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艺,甚至亦可成为技艺的主导。然而,一人若兼具赏玩者的趣味及手工艺人的技艺,再能够敏感于世事变迁及社会动荡导致的文化败落现象,而反思技艺在辅助文化传承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着文志之,或可成为一种经典。
杨达[4](2019)在《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护修复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对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护修复工作为基础,进而展开深入的研究。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编号MFB009924。资料显示本双软靴出土于青海省乌兰县。以纺织品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各项修复标准为指导,将科技保护与传统修复相结合展开修复。先对文物进行详细的科学检测与分析,并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案,然后按照制定的修复方案逐步展开修复工作。整个保护修复过程按照信息采集、取样检测、制定方案、拆解、清洗、整形、修复用材料预处理、补配加固、预防性保护等步骤进行修复。本文中采用的修复方法基本符合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及“可再处理”的原则。本件软靴经过修复整体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有效的去除了污染物,软靴基本恢复原有形制。本次科学有效的保护不但大大延缓了文物的衰变进程并已达到上展要求。在修复的同时进行信息采集,得到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并搜集大量与本件软靴同类型的相关文物信息,据此展开对本双软靴结构形制、组成面料、纹样及刺绣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对此类软靴的用途来源进行初步探究。本文最后重点对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边饰的工艺进行剖析,并探索鞋履边饰的演变及传承。
张津珲[5](2019)在《元代罟罟冠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罟罟冠是元代蒙古族贵族妇女拥有的一种特殊冠饰,罟罟冠罩是与罟罟冠相连的帽子。罟罟冠制作非常华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元代历史上起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围绕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两件罟罟冠罩——MFB009929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和MFB009931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展开研究,通过测量检测、修复补配等对文物深入了解,不仅可以完善藏品信息,进一步探索罟罟冠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原因,也为后续本类文物的修复和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综述元代罟罟冠罩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肯定我对罟罟冠罩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元代罟罟冠概述。首先介绍了罟罟冠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元代罟罟冠的佩戴、形制及各部位名称。然后从馆藏两件罟罟冠罩入手,介绍罟罟冠罩的保存条件和现状。第三章为元代罟罟冠罩的修复与保护。根据纺织品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原则制定合理的修复报告。在还未修复时将污染物、霉菌等修复完成都会消失的因素进行检测,修复时严格按照制定的修复计划进行。第四章为两件元代罟罟冠罩的研究。分别从文物的面料、纹样、形制、工艺展开详细研究,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金线着重研究,并访问了金线传承人传统金线的制作方法。第五章为总结。
马江丽[6](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的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土纺织品,尤其是丝织品文物极为珍贵。为了更好地探讨该类文物的科技保护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和专利为统计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进行关键词分析,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以直观显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讨论纺织品文物在遭受不同污染时的清洗方法和清洗材料的筛选及使用,阐述了研究现状。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张雷[7](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温小宁[8](2017)在《江西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出自江西省南昌市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编号为NJM:44,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12月发掘,该墓出土了49件(套)珍贵纺织品文物,为研究明代服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笔者于2016年9月起对该绵衣进行修复与保护工作,历时五个月达到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对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NJM:44)的保护修复工作为案例,展开深入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修复过程中,细致观察该绵衣的结构形制、制作材料、纹饰风格,分析其使用情况等,获得该服饰的具体信息,并由点及面,逐步扩展,补充完善明代服饰实物资料信息。其次,以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的科学理论与原则为指导,广泛学习业内同行的修复经验,并结合文物自身特点,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逐步开展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工作。通过此次修复案例,探索纺织品文物修复的实践应用,积累成功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技术。最后,本文结合墓葬出土纺织品整体情况和文献资料,对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在墓主人吴氏的丧葬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耿璐[9](2017)在《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丝织品文物是中华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种类繁多、工艺精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现,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但出土丝织品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大多数腐蚀殆尽、不见踪迹,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多半糟朽不堪、触之即粉。丝织品文物的出土状况通常呈现出两个共性:严重糟朽、层间黏结。由于出土纺织品文物在埋藏过程中多数是折叠放置的,历经千百的埋藏之后,层与层之间发生黏结,折痕处断裂或极易断裂。为使埋藏地下的瑰宝重焕光彩,揭展无疑是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首要工作。因此,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出土纺织品黏结、糟朽的现状就是揭展工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目前,针对丝织品文物揭展剂和揭展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通过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的作用力,完成出土丝织品的揭展工作。揭展剂的化学成分多数为表面活性剂、柔软剂、渗透剂等生化助剂,可有效的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然而脆弱出土丝织品文物即使成功降低层间黏结力,因丝织品自身强度太差,揭展工作仍会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损毁。丝织品文物满足揭展的关键在于:丝织品本体强度足够克服丝织品层间黏结的强度。也就是说,解决揭展难题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种:增加丝织品本体强度、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一般而言,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力和提升丝织品力学强度是难以调和的悖论,也是制约揭展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若使用加固剂以提升丝织品强度,则会使其渗透至丝织品层间,从而增加黏结强度。若仅降低层间黏结,而忽略加强丝织品的强度,则无法满足揭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利用自分层技术对丝织品文物进行揭展,在降低丝织品层间黏结强度的同时,增强蚕丝纤维的力学强度。本研究选取多种文物保护常用材料,利用表面能理论对自分层材料混合液成膜后的分层情况进行理论预判。选择使用聚醋酸乙烯酯、硬脂酸钠作为自分层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验证分层效果,确认硬脂酸钠、聚醋酸乙烯酯混合乳液符合自分层揭展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将自分层揭展技术运用于模拟脆弱黏结丝织品的揭展中。通过剥离强度、抗拉强度表征揭展效果,对揭展剂浓度配比、作用时间设计正交试验。最终确认最优方案为硬脂酸钠浓度0.5%,聚醋酸乙烯酯浓度0.5%,作用时间为4h,揭展效果较好。使用聚焦离子束(FIB)加工技术对揭展剂膜进行刻蚀,获取了揭展剂膜不同深度的梯度空间样品,实现对样品做不同深度的立体分析。加工后样品分别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揭展剂膜进行观察,发现薄膜纵向出现明显分层现象。通过比较上下表面、不同深度的揭展剂膜原子力相图发现:揭展剂膜上表面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随着膜深度加深硬脂酸钠含量逐渐减少、聚醋酸乙烯酯含量逐渐增多,呈明显的梯度变化。利用对不同深度位置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揭展剂膜上表面、中间不同深度位置、下表面Na相对含量依次为5.05%、3. 03%、0.37%、0.42%,变化趋势明显。根据激光共聚焦拉曼定量分析聚醋酸乙烯酯在揭展剂膜的不同位置相对含量结果依次是:18. 7%、22%、、61.7%、69. 2%,浓度存在梯度变化。因此,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激光共聚焦拉曼的分析结果共同验证了自分层揭展剂组分的分层情况。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模拟样品、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荆州夏家台楚墓、南陵铁拐宋墓出土丝织品残片的揭展工作。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各样品揭展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发现,样品在揭展前后无明显变化。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织品揭展前后微观形貌,则发现蚕丝表面形成了薄的包裹层。色差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样品、谢家桥样品、南陵样品、夏家台样品的色差平均值依次是0. 82、0.56、0.96、0.70,符合文物保护的色差变化范围。对各个样品进行硬挺度测试发现,模拟样品、古代样品揭展后的悬垂硬挺度、抗弯刚度均较揭展前有大幅下降,说明黏附在蚕丝表面的黏结物、污染物在揭展过程中被部分清洗。揭展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蚕丝的柔软度。模拟样品、古代样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揭展剂后,丝织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速率受揭展剂成分影响发生了部分改变。对比模拟样品、古代样品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后发现,揭展后丝织品抗拉强度有明显升高,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明显。揭展属于整个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中前序阶段,揭展剂必需具备良好的可再处理性才能符合现阶段文物保护的需要。因此,本研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热重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可再处理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其清除效果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自分层揭展技术的实际可操作性。通过对模拟样品、古代丝织品文物残片的揭展,综合考量揭展剂分层效果、揭展效果、揭展剂去除效果等因素。本研究将自分层揭展技术应用于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安徽南陵铁拐宋墓、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不同时期、不同糟朽状况的珍贵丝织品文物(计20件)进行了揭展、揭取,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丝织品文物的自分层揭展技术,改变了以往揭展技术以降低层间黏结强度为研究目的的单一途径。形成了以增加丝织品力学强度、降低丝织品黏结强度两者共同作用为目的的新研究视角,为丝织品文物揭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自分层揭展技术的研究,也为其他类型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丁培利[10](2015)在《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保护修复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江西省南昌市发现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这座墓保存状况良好,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丝织品和首饰,为我们研究明代服饰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批纺织品出土后曾进行过保护修复,十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纺织考古部又对它们进行二次修复。2013年,我有幸跟随考古所的王亚蓉老师学习,参与进这个保护修复项目。本文针对这批纺织品中的一件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展开研究。首先对其进行保护修复;然后运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复原研究;最后运用物质文化史的方法结合明代经济、消费水平、社会风尚等考察这件衫子的面料、纹饰及形制的相关问题。由于这是二次修复,在修复前要去除之前的不当修复痕迹,再按照清洗、整形、加固的顺序对衫子进行修复。本次修复采取的皆为物理方法,符合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和“可逆性原则”等原则。加固方法主要是丝网法和针线法。之后运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对衫子进行1:1的复原,制作过程全部需要手工完成。这次复原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明代女衫的结构、裁剪工艺和缝纫工艺等。此衫的纹饰是明代最流行的四合如意云纹,本文考证了这个纹饰在明代的形成过程。此衫的面料非常罕见,是丝经棉纬组织,这种布叫“云布”,或曰“丝布”。文中对云布的产生、生产区域及流行时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此衫的形制是交领、右衽、大袖短衫,是明代中期以前很普遍的女衫形制。但明代中后期,社会消费水平提高,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奢侈炫富、僭越违制、尚异求奇的风气。这种风气导致服饰风尚发生急速变化,本文在最后讨论了社会风尚对服饰形制产生的影响。
二、元代丝织品清洗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丝织品清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亚古丝路上发现的丝织品探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缘起与现状 |
二、中国东北地区丝绸之路出土的古代丝织品 |
1.吉林市帽儿山夫余墓葬群发现帛画及丝织品 |
2.隋唐时期渤海国的“龙州之紬”的文献记载与耶律羽之墓 |
3.哈尔滨市郊区发现金代完颜晏夫妇合葬墓的丝绸制品 |
4.河北承德地区隆化鸽子洞发现的元代丝织品窖藏(略) |
三、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① |
(3)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明的变革与新知 |
二、《装潢志》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装潢志》前的“装潢”论 |
第一节 “装潢”之变 |
第二节 装潢的文献记录 |
第三节 字画装潢从业人员 |
第二章 周嘉胄及其交游 |
第一节 周嘉胄成长的时代 |
一、何心隐之死 |
二、书院复建与文人结社 |
第二节 周嘉胄及其交往 |
一、鉴古工书富收藏 |
二、交往官员 |
三、好睡嗜香,意于遁世 |
第三章 《装潢志》成书考 |
第一节 装潢技艺的广泛需求与应用 |
一、装潢与字画收藏 |
二、多重身份的装潢艺人 |
第二节 周嘉胄的忧虑与写作 |
一、国变后的焦虑 |
二、紧迫的写作 |
第四章 《装潢志》的写作特点与开创性 |
第一节 明代装潢文献分析 |
一、抄袭 |
二、考证纠谬 |
第二节 周嘉胄新创《装潢志》 |
一、定装潢原则——书画之司命 |
二、装潢步骤的分析总结 |
三、对装裱品式的初步归纳 |
第五章 《装潢志》价值论 |
第一节 清代装潢文献 |
一、周二学《赏延素心录》 |
二、典籍中的“装潢” |
三、笔记小说中的“装潢” |
第二节 近代装潢文献 |
一、拯冬《装潢杂谈》 |
二、蒋吟秋《书画与装潢》 |
第三节 现当代字画修复技艺与研究 |
一、装潢匠师身份之变 |
二、博物馆与字画修复 |
三、民间艺术机构中的字画修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经典装潢文献辑注 |
(4)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护修复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纺织考古事业的发展现状 |
1.2.2 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靴履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馆藏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护修复 |
2.1 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存现状 |
2.2 修复前信息采集 |
2.2.1 文物整体文字描述 |
2.2.2 文物病害情况 |
2.2.3 面料织造系数 |
2.3 取样检测 |
2.3.1 材质检测 |
2.3.2 污染物检测 |
2.3.3 色彩检测 |
2.4 制定修复计划 |
2.5 修复过程 |
2.5.1 消毒 |
2.5.2 除尘 |
2.5.3 清洗 |
2.5.4 整形 |
2.5.5 阴干 |
2.5.6 修复材料预处理 |
2.5.7 加固、补配 |
2.6 修复前后对比 |
2.7 对本双软靴的保存及预防性保护建议 |
2.7.1 软靴的储存方式选择 |
2.7.2 库存展陈建议 |
第3章 馆藏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与类似文物的对比分析 |
3.1 与本双软靴类似的出土文物汇总 |
3.2 形制与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1 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形制与结构 |
3.2.2 软靴的典型特征——靴翘 |
3.3 面料的对比分析 |
3.3.1 织锦面料的分析 |
3.3.2 绮织物分析 |
3.3.3 出土类似文物面料 |
3.4 刺绣的对比分析 |
3.4.1 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刺绣 |
3.4.2 其他类似文物出现的刺绣纹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于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软靴的推测与分析 |
4.1 关于软靴的几点疑问与分析 |
4.1.1 软靴内侧的长线圈形成原因推测 |
4.1.2 二号靴内侧的皮作用推测 |
4.2 关于软靴的用途推测 |
4.3 推测这种软靴的来源 |
第5章 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软靴的边饰探究 |
5.1 鞋履边饰的起源 |
5.2 馆藏文物MFB009924唐代黄地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两种边饰 |
5.3 两种边饰的工艺 |
5.4 鞋履边饰的作用 |
5.4.1 功能性作用 |
5.4.2 社会性作用 |
5.5 以馆藏藏品探索近现代鞋履边饰的传承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元代罟罟冠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元代罟罟冠概述 |
2.1 罟罟冠概述 |
2.2 罟罟冠的形制 |
2.3 馆藏两件罟罟冠罩的保存条件 |
2.4 馆藏两件罟罟冠罩的现状 |
第3章 元代罟罟冠罩的修复与保护 |
3.1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原则 |
3.2 信息采集 |
3.2.1 织物密度测量 |
3.2.2 绘制病害图 |
3.2.3 织物组织结构描述 |
3.3 检测 |
3.3.1 色彩检测 |
3.3.2 材质检测 |
3.3.3 污染物检测 |
3.3.4 光谱检测 |
3.4 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
3.4.1 MFB009929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 |
3.4.2 MFB009931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 |
3.5 修复过程 |
3.5.1 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修复过程 |
3.5.2 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修复过程 |
第4章 两件元代罟罟冠罩的研究 |
4.1 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的面料、纹样研究 |
4.1.1 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面料的技术参数 |
4.1.2 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面料的纹样 |
4.1.3 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面料的织造特点 |
4.2 金线传统制作工艺研究 |
4.2.1 金箔制作工艺 |
4.2.2 金线的传统制作工艺 |
4.3 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的面料、纹样研究 |
4.3.1 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的面料研究 |
4.3.2 杂宝团龙纹罟罟冠罩的纹样研究 |
4.4 馆藏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的形制和工艺研究 |
4.4.1 形制研究 |
4.4.2 工艺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着作 |
三、论文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知识图谱的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检索与纺织品文物研究可视化 |
2 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论点 |
2.1 霉斑清除 |
2.2 结晶盐类去除 |
2.3 血渍、脂肪等有机物污染清洗 |
2.4 铁锈等无机污染物清洗 |
2.5 老化机理及清洗剂选择 |
2.6 出土文物的清洗应用 |
3 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进展与前沿讨论 |
3.1 清洗研究知识图谱 |
3.2 研究难点及发展方向 |
4 结语 |
(7)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江西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中国纺织考古和修复保护概况 |
一、中国纺织考古与修复的发展历史 |
二、纺织考古与修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基本信息 |
第一节 绵衣的考古信息 |
第二节 墓主人的身份 |
第三节 吴氏墓葬规格探析 |
第二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个案分析与扩展研究 |
第一节 绵衣的结构特征 |
一、绵衣形制的基本信息 |
二、绵衣的结构细节 |
第二节 绵衣的制作材料 |
一、绵衣的表里面料 |
二、绵衣的填充材料 |
第三节 绵衣的装饰纹样研究 |
一、龟背纹的发展流变 |
二、卍字纹的传承与变迁 |
三、小结:龟背纹、卍字纹艺术生命力探析 |
第四节 绵衣使用情况的讨论 |
第三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和保护 |
第一节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原则 |
第二节 绵衣的现状及修复技术路线 |
一、文物的保存现状及分析 |
二、修复前关键节点的技术探讨 |
三、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 |
第三节 绵衣的修复过程 |
一、修复前观察及记录 |
二、拆除丝绵 |
三、清洗 |
四、干燥、初步整形 |
五、丝网加固和针线修复 |
六、填絮丝绵、复原缝合 |
七、修复前后对比 |
第四节 预防性保护建议 |
一、存储包装方案 |
二、库存展陈建议 |
第四章 余论:丧葬礼俗角度下对绵衣(NJM:44)的初步观察 |
第一节 墓主装殓和棺内纺织品情况 |
第二节 绵衣(NJM:44)在丧葬仪节中的角色 |
一、明代丧葬仪俗中装殓概述 |
二、绵衣(NJM:44)在装殓仪式中的角色推测 |
第三节 绵衣(NJM:44)在丧葬礼俗中的功能 |
一、对吴氏尸体的保护 |
二、托物纾解,传达生者孝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丝织品研究现状 |
1.2.2 丝织品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1.2.3 自分层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自分层揭展技术的材料筛选与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2.3 自分层揭展技术表面能理论预测 |
2.3.1 表面能计算 |
2.4 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自分层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样品和试剂 |
3.2.2 样品处理与制备 |
3.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2 聚焦离子束(FIB)加工 |
3.3.3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3.5 激光共聚焦拉曼(Raman)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自分层揭展效果评估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样品和试剂 |
4.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外观形态及颜色变化分析 |
4.3.2 色差分析 |
4.3.3 硬挺度测试 |
4.3.4 热重分析 |
4.3.5 动态热机械分析 |
4.3.6 自分层揭展剂作用机理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可再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样品和试剂 |
5.2.2 样品处理与制备 |
5.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形貌特征 |
5.3.2 等温滴定量热(ITC)分析 |
5.3.3 热重(TG)分析 |
5.3.4 动态热机械(DMA)分析 |
5.3.5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自分层揭展技术揭展黏结脆弱丝织品文物实际应用案例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汉代锦带绢带揭展实例 |
6.2.1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发掘情况简介 |
6.2.2 揭展文物情况简介 |
6.2.3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绳套(锦带、绢带)揭展预实验 |
6.2.4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绳套揭展 |
6.3 安徽南陵县铁拐宋墓出土丝织品揭取案例 |
6.3.1 安徽省南陵县铁拐北宋墓发掘情况简介 |
6.3.2 揭展文物简介 |
6.3.3 南陵铁拐北宋墓丝织品文物揭展预实验 |
6.3.4 南陵铁拐北宋墓出土丝织品文物揭展 |
6.4 江西南昌市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揭取实例 |
6.4.1 江西南昌市海昏侯汉墓发掘简介 |
6.4.2 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简介 |
6.4.3 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丝织品揭取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或接收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 在读期间发表或接收的学术论文 |
2. 在读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
(10)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保护修复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纺织考古和保护的历史 |
二、纺织品保护修复和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出土情况 |
一、女衫的出土情况 |
二、墓主人的身份 |
第二节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特殊面料 |
第三节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形制 |
第四节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纹样 |
第二章 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保护和修复 |
第一节 衫子的保存现状及修复方案 |
第二节 衫子的修复过程 |
一、前期准备 |
二、消毒和清洗 |
三、整形 |
四、加固 |
第三节 修复前后的对比及保存环境建议 |
一、修复前后的对比 |
二、纺织品的保存环境 |
第三章 实验考古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实验考古学”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复制和复原的区别 |
第三节 衫子的复原过程 |
一、实物测量并绘制裁剪图 |
二、衫子的结构特征 |
三、材料的准备 |
四、复原步骤 |
五、模特试穿效果 |
第四章 关于此衫面料和形制的深入探讨 |
第一节 明代棉纺织业的发展及云布的流行情况 |
一、棉纺织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明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
三、云布的流行情况 |
第二节 从女衫形制的变化看明代服饰风尚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代出土女衫形制的演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元代丝织品清洗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亚古丝路上发现的丝织品探颐[J]. 王禹浪,王天姿,吴博. 黑河学院学报, 2021(02)
- [2]织就绚烂的考古人生——王亚蓉先生访谈录[J]. 王亚蓉,刘慧中. 南方文物, 2020(04)
- [3]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D]. 史鹏飞.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4]唐代黄地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保护修复与研究[D]. 杨达.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6)
- [5]元代罟罟冠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D]. 张津珲.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5)
- [6]基于知识图谱的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J]. 马江丽. 上海纺织科技, 2019(07)
- [7]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8]江西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与保护研究[D]. 温小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01)
- [9]出土脆弱、黏结丝织品文物自分层揭展技术研究[D]. 耿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10]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的保护修复与研究[D]. 丁培利.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