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硫煤论文-谯自强

中高硫煤论文-谯自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高硫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硫煤,有机硫,微波脱硫,柠檬酸

中高硫煤论文文献综述

谯自强[1](2018)在《重庆松藻矿区中高硫煤燃前脱硫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支柱,其资源丰富,然而大量高硫煤燃烧造成环境污染,以酸雨污染最为严重。西南地区多以高含硫煤为主,其燃烧严重阻碍了煤炭资源的洁净利用,同时造成一些安全问题,为了减少煤炭燃烧过程硫的污染,改善地区环境安全等问题,结合松藻矿区煤炭脱硫实际现状,提出“高热值、低排放”脱硫研究思想,对松藻矿区含硫煤进行燃前脱硫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脱硫助剂筛选、微波强化脱硫实验,并探索了煤炭中硫的去除机理,取得主要成果:(1)总结了国内外煤炭燃前脱硫的方法,调研分析了松藻矿区煤炭燃前脱硫现状,对原煤样进行了形态硫测定、煤质分析、工业分析、表征分析,选取有机硫含量较高的打通煤作为实验对象。(2)通过单一化学脱硫法进行脱硫助剂初步筛序,提出热值损耗概念,运用变异系数法进行不同脱硫助剂脱硫效果的综合评价,确定柠檬酸作为脱硫助剂。进行了微波辅助柠檬酸强化脱硫实验,运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粉煤粒径、反应温度、辐照时间、微波功率、柠檬酸浓度5因素对有机硫、无机硫脱硫率的影响,并选定反应温度、辐照时间、柠檬酸浓度3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分别进行直观分析、方差分析,给出最佳脱硫实验参数值,且有机硫脱硫率为74.13%。(3)运用最优脱硫参数值分别验证了松藻矿区5种煤样的脱硫效果,发现微波辅助柠檬酸强化脱硫法适用于有机硫含量较高的煤种。进行了FT-IR、XRD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煤炭中FeS、磺酸类有机硫具有定向去除作用,而砜类有机硫不存在定向响应关系。脱硫过程中,柠檬酸与煤炭中Fe~(3+)发生络合反应,进而阻碍硫的去除,可选择“低浓度”柠檬酸进行脱硫。通过本文研究,为微波辅助柠檬酸强化脱硫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煤炭中的大部分有机硫,能够为松藻矿区煤炭燃前脱硫技术开发提供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张开鹏[2](2016)在《超低排放技术在中高硫煤电厂的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山西叁种引领行业技术前沿,针对中高硫高尘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案实现两台600MW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实例,脱硫效率高达99.5%.(本文来源于《2016年燃煤发电清洁燃烧与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王馨,冯启言,方婷,刘静静,刘桂建[3](2015)在《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放射性元素铀的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滇东部分地区中—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R ICPMS)对煤中铀进行测试,采用逐级提取实验分析了其中铀的赋存状态,研究了铀与形态硫、灰分、挥发分等煤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煤中铀的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并分析了其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铀均值为4.47μg/g,高硫煤中铀的含量要高于中硫煤,用浓集系数判别大部分煤样都属于铀富集型。煤中铀多以有机结合态为主。煤中铀的相对富集是成煤时期沉积环境的氧化环境以及部分煤样发生的铀矿化和海水的影响、沉积火山灰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王云雁[4](2014)在《王庄煤矿中高硫煤脱硫降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矿产资源,它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叁位,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原因,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就现有的煤炭资料分析,高硫煤占我们煤炭总储量的20%,燃煤造成的SO2、NOx、烟尘和酸雨对城市及矿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要不断发展先进的、经济效益高的、兼顾环保的脱硫选煤技术,才能使煤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能消除环境污染。论文以山东省淄博市王庄煤矿的煤为试验对象,选取了田家煤样、煤9煤样和鲁村煤样进行研究,对煤样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筛分分析。试验中采用的方法有磁选、浮选、及辅以先磁后浮以及先浮后磁,确定各煤样磁选、浮选的最佳条件。田家煤的灰分约占21.11%,全硫约为4.25%,黄铁矿硫含量占全硫的74.59%。适合此煤样的最佳工艺流程是先将原煤破碎,然后磨矿,再采用磁、浮选联合的方法,最终可获得精煤产率为73.08%,精煤硫含量为2.05%,灰分为10.01%,精煤脱灰率65.02%,脱硫率64.75%,黄铁矿硫的脱除率65.12%。煤9煤样为原煤分级之后2mm筛下部分,灰分16.03%,全硫含量约为2.12%,属于中高硫煤,其中黄铁矿硫占全硫的54.25%。在单一浮选和单一磁选试验所得最佳数据结果的基础上,采用磁、浮选联合的方法,最终可得产率为89.94%,硫含量1.30%、灰分8.26%的精煤,精煤脱硫率44.32%,黄铁矿硫脱除率为57.43%,脱灰率50.90%。鲁村煤样为鲁村原煤经过跳汰加工之后的粗精煤,灰分5.22%,全硫2.38%,黄铁矿硫占全硫的48.32%。通过不同的选煤工艺进行试验,比较选出最佳的选煤方法为浮选法,最终获得产率为89.26%,硫含量1.78%,灰分2.98%的精煤,精煤脱硫率33.80%,黄铁矿硫脱除率53.83%,脱灰率49.14%。根据所做的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磁选的脱硫效果较好,而脱灰效果较差,浮选的脱灰效果好,脱硫效果较差。为了同时取得相对理想的脱硫和脱灰效果,试验还采用了磁浮联合的工艺,即根据不同煤样的性质不同,用先磁后浮或先浮后磁的方法,最终效果要好于单一浮选或单一磁选。(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4-12-01)

王庆峰[5](2013)在《中高硫煤浮选脱硫脱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气态和固态污染物,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煤炭脱硫脱灰技术,才能保持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论文以山东省不同产地的叁个煤样为研究对象,对煤样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筛分分析。在实验室试验中,以浮选为主,磁选为辅,采用一次一因素试验方法,确定了各煤样浮选、磁选的最佳条件。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时间试验、分步释放试验、磨矿细度试验及正交试验,并通过不同工艺间的对比,选出最佳洗煤工艺,对实际生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鲁村煤样为鲁村原煤经跳汰加工后的粗精煤,灰分5.16%,全硫2.29%,黄铁矿硫占全硫的45.41%。采用不同的选煤工艺进行试验,通过比较选出最佳的选煤流程和药剂制度。采用浮选法最终获得产率为88.48%,硫含量1.87%,灰分3.02%的精煤,精煤脱硫率31.26%,黄铁矿硫脱除率54.89%,脱灰率48.40%。煤6煤样灰分21.07%,全硫4.23%,黄铁矿硫含量占全硫的74.23%。原煤经过破碎、磨矿后按照磁选—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最终可获得产率为70.37%,硫含量2.01%,灰分10.03%的精煤,精煤脱灰率66.28%,脱硫率66.64%,黄铁矿硫脱除率78.02%。煤9煤样为原煤分级之后2mm筛下精煤,灰分15.15%,全硫含量2.07%,其中黄铁矿硫占全硫的58.94%。在最佳条件下对煤样进行浮选脱硫脱灰试验,最终可得产率为91.28%,硫含量1.60%、灰分9.54%的精煤,精煤脱硫率30.76%,黄铁矿硫脱除率46.09%,脱灰率42.54%。通过试验分析可知,浮选的脱灰效果较好,但脱硫效果较差,而磁选则脱硫效果较好,脱灰效果较差,采用浮磁联合工艺流程处理中高硫煤可得到较好的脱硫脱灰效果。(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孙良全[6](2009)在《中高硫煤摇床—浮选联合法脱硫降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题论文是以贵州晴隆中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在其特性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摇床—浮选联合法对晴隆中高硫煤进行了脱硫降灰可行性试验研究。并且在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煤泥浮选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定量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和浮沉试验分步释放得到了晴隆中高硫煤的煤岩物相组成、煤系中黄铁矿集合体单体粒度嵌布特性和粒度组成及密度组成等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晴隆煤属低灰中高硫煤,灰分含量为11.23%,硫分含量为3.16%,含有大量有机质,无机矿物成分相对较复杂,主要为黏土类矿物。而硫化矿物硫主要来自黄铁矿,其中煤系中黄铁矿集合体单体属中细粒嵌布,在0.5mm以下,煤系中黄铁矿集合体单体大部分已解离。通过螺旋溜槽与摇床对晴隆中高硫煤进行对比分选试验,摇床重选设备能更有效处理晴隆中高硫煤,故总体考虑采用摇床以考察获得较好最终精煤指标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摇床在处理晴隆中高硫煤时,对0.5mm~0.1mm之间的粒级煤粒有明显的脱硫效果,对0.1mm以下的粒级煤粒无明显的脱硫效果,故采用分级入选方式;其中冲次和冲程对脱硫降灰的影响程度最显着;并且在煤浆浓度20%、冲程13mm、冲次380次/min、横向坡度3。及冲水量5.2升/min的操作条件下,可获得产率72.87%和含硫分1.31%、灰分7.82%的精煤。通过采用一次粗选、中煤再选的摇床工艺,精煤产率从72.87%可提高到81.21%,而精煤硫分也仅为1.35%。通过对煤泥脱硫降灰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煤油-柴油、杂醇、石灰-高锰酸钾脱硫抑制剂浮选药剂更适宜处理晴隆中高硫煤泥;在对煤泥浮选工艺因素的考察中,发现煤泥浆在酸碱度pH 8.29时,能够获得较好的除硫效果,煤浆pH值和脱硫抑制剂石灰-重铬酸钾用量对精煤中硫分含量的影响最显着,pH值为8.29,脱硫抑制剂石灰.重铬酸钾用量312.5g/t,比为3:2,捕收剂煤油.柴油用量400g/t,比值7:1,起泡剂杂醇用量250g/t,煤浆浓度20%,浮选时间4min为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通过拟定先浮煤后抑制黄铁矿煤泥工艺流程,在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下,获得精煤产率为83.03%,精煤中灰分为8.36%,硫分降到了1.18%,脱硫率为77.07%。试验证明,采用摇床—浮选联合法对晴隆中高硫煤进行脱硫降灰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张伟,宁平,马丽萍,方祖国,蒋明[7](2009)在《循环流化床中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利用高硫煤作为还原剂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中试装置中对磷石膏进行了高温热分解实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与脱硫率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达到97%的反应时间逐渐减少。而且在还原性气氛增加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会减少。还原性气氛越强,磷石膏的分解率越高,反之,则磷石膏的脱硫率越低,说明磷石膏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分解是较为有利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9年01期)

黄波,朱书全,吴晓华,刘丽俭[8](2007)在《中高硫煤制备脱硫型水煤浆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不同含硫量煤制备脱硫型水煤浆燃烧固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Ca/S值下,水煤浆燃烧固硫率比煤粉高9%左右,Ca(OH)2的固硫能力比CaCO3高,钙基固硫剂复配的固硫效果比单一使用某一类固硫剂要好.制备脱硫型水煤浆时添加少量固硫助剂可以提高水煤浆的固硫率,碱金属盐用量为固硫剂1%时,固硫率提高6%~9%.A l2O3,Fe2O3和TiO2对水煤浆燃烧固硫有明显的促进和协同作用,水煤浆固硫率提高约11%.(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唐勇[9](2006)在《利用中高硫煤发展循环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利用中高硫煤发展煤炭循环产业经济的工艺流程,集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于一体,提高了洁净燃料技术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开发了汽油、柴油等替代燃料,同时收集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将其变废为宝,达到了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生态工业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06年06期)

董宪姝,王志忠[10](2005)在《石灰溶液体系中高硫煤电化学浮选脱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高硫煤在石灰溶液体系中电化学浮选脱硫的实验研究,该电解体系中的不同条件对脱硫效果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电解电流为2A,电解时间为30min时,电化学处理浮选脱硫的效果最佳。通过表面润湿性测定和FITR光谱分析可以看出高硫煤电解浮选比未电解浮选的亲水性有所增强。(本文来源于《2005年全国选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08-01)

中高硫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山西叁种引领行业技术前沿,针对中高硫高尘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案实现两台600MW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实例,脱硫效率高达99.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高硫煤论文参考文献

[1].谯自强.重庆松藻矿区中高硫煤燃前脱硫实验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8

[2].张开鹏.超低排放技术在中高硫煤电厂的应用实例[C].2016年燃煤发电清洁燃烧与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2016

[3].王馨,冯启言,方婷,刘静静,刘桂建.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放射性元素铀的地球化学特征[J].煤炭学报.2015

[4].王云雁.王庄煤矿中高硫煤脱硫降灰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5].王庆峰.中高硫煤浮选脱硫脱灰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6].孙良全.中高硫煤摇床—浮选联合法脱硫降灰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9

[7].张伟,宁平,马丽萍,方祖国,蒋明.循环流化床中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中试研究[J].现代化工.2009

[8].黄波,朱书全,吴晓华,刘丽俭.中高硫煤制备脱硫型水煤浆的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7

[9].唐勇.利用中高硫煤发展循环经济[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6

[10].董宪姝,王志忠.石灰溶液体系中高硫煤电化学浮选脱硫的研究[C].2005年全国选煤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标签:;  ;  ;  ;  

中高硫煤论文-谯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