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浅色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磺化碱木质素,沾污,浅色化,染料分散剂
浅色化论文文献综述
莫文杰[1](2016)在《磺化碱木质素的沾污机理及其浅色化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染料分散剂主要有亚甲基萘磺酸类、酚醛缩合物磺酸盐类和木质素类。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木质素类染料分散剂的用量急剧增加。木质素类染料分散剂分为两种,木质素磺酸盐和磺化碱木质素。与木质素磺酸盐相比,磺化碱木质素的高温稳定性更好,但是其颜色更深,不仅会对涤纶纤维造成严重的沾污,也会使染料的颜色失真,特别是浅色染料。因此,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对涤纶纤维的沾污机理,减弱其与涤纶纤维的吸附作用力,降低其颜色,对制备低沾污磺化碱木质素染料分散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磺化碱木质素(SAL)为研究对象,测定了SAL和涤纶纤维在不同p H下的表面电位,研究了不同溶液条件对SAL在涤纶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和沾污的影响。在pH=1.0~12.0的范围内,SAL和涤纶纤维的表面均为电负性,说明SAL和涤纶纤维之间不存在静电作用吸附,随着pH的增大,SAL颜色加深,在涤纶纤维上的吸附量减少,吸附强度减弱,在涤纶纤维上的沾污减轻;无机盐使SAL在涤纶纤维上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强度减弱,在涤纶纤维上的沾污加重,说明SAL与涤纶纤维之间存在疏水作用吸附;加入尿素可使SAL在涤纶纤维上的吸附量减少,吸附强度减弱,在涤纶纤维上的沾污减轻,说明SAL与涤纶纤维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吸附;随着温度的提高,SAL的颜色加深,在涤纶纤维上的吸附量增加,吸附强度增强,其在涤纶纤维上的沾污程度加重。为了减轻SAL因吸附而在涤纶纤维上引起的沾污,采用了醚化改性封闭SAL上的酚羟基,从而降低其在纤维上的氢键作用吸附。经过改性后,SAL的酚羟基和共轭羰基含量减少,邻醌结构和甲基含量增加,磺化度不变,分子量增大,颜色变浅;当作为分散蓝79的染料分散剂时,随酚羟基含量的减少,SAL对涤纶纤维的沾污逐渐减轻,常温分散性不变,高温稳定性增强,对涤纶纤维的上染性影响不大。为了减轻SAL因深色而在涤纶纤维上引起的沾污,采用了H2O2/UV辐射的方法制备出浅色SAL。经过改性后,SAL的酚羟基、邻醌结构和共轭羰基含量减少,甲基含量增加,磺化度不变,分子量减小,共轭程度减弱,颜色下降了37.7%,基本与木质素磺酸钠相近;当作为分散蓝79的染料分散剂时,经过H2O2/UV辐射改性后,SAL对涤纶纤维的沾污减轻,常温分散性不变,高温稳定性和对涤纶纤维的上染性稍微下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5)
吴维茜,宋晓,曾韬,邢珍珍,顾晨海[2](2013)在《枫香树脂浅色化工艺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水蒸气蒸馏工艺,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研究制备浅色化枫香树脂的方法。试验表明:对枫香脂的前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同时添加抗氧化剂也可有效防止枫香树脂在蒸馏过程中的颜色加深。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枫脂精油做溶解油,溶解油加入量与枫脂质量比为2∶1,蒸馏水洗4次,单次洗涤水的用量与枫脂质量比为4∶1,常压水蒸气蒸馏温度为130~140℃,蒸馏时间为30 min,减压蒸馏时间为10 min,所得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由简单直接蒸馏的12(加纳级)上升为6(加纳级),软化点为131℃,酸值为53 mg/g,皂化值为104 mg KOH/g。(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2013年05期)
吴维茜[3](2013)在《枫香树脂浅色化技术及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枫香树(Chinese sweetgum)的树干受伤后分泌出一种带芳香气味的含油树脂,这种活枫香树的创伤性分泌物称之为枫香脂,它是潜在的巨大的药物和化学工业资源。本文以广西产的枫香脂为原料,对枫香树脂的浅色化蒸馏工艺和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其重金属的含量。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枫香脂进行溶解、水洗等蒸馏前处理,再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制备浅色化枫香树脂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枫香脂的前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同时添加抗氧化剂也可有效防止枫香树脂在蒸馏过程中的颜色加深。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枫脂精油做溶解油,溶解油加入量与枫脂质量比为2:1,蒸馏水洗4次,单次洗涤水的用量与枫脂质量比为4:1,常压水蒸汽蒸馏温度为130℃~140℃,蒸馏时间为30min,减压蒸馏时间为10min,所得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由简单直接蒸馏的12(加纳级)上升为6(加纳级),软化点为131℃,酸值为53mg·g-1,皂化值为104mg KOH·g-1。2.化学成分预实验结果显示枫香树脂中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皂苷、强心苷、甾体、生物碱、香豆素等;未检测出氨基酸、糖类、酚类、鞣质、黄酮、蒽醌。3.枫香树脂的分离采用加压梯度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其中枫香树脂中约含15%~20%的肉桂酸冰片酯和10%~15%的肉桂酸肉桂酯,其分子结构及组分含量已被测定。而枫香树脂中约含10%~15%叁萜酯类化合物,因其不稳定,结构还难以断定;约含40%~50%五环叁萜酸,具体成分需要进一步分离提纯后才能确定。枫香树脂皂化后,从中分离得到酸性组分60%,中性组分40%。4.枫香树脂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枫香树脂中基本不含重金属,仅有微量的铅(0.10mg/kg),且其含量远远低于标准限量,符合食用级天然树脂标准。(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覃宇奔,李艳琳,刘雄民,熊德元[4](2006)在《聚合松香甘油酯浅色化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聚合松香与甘油酯化的浅色化技术研究开发,探讨了色质稳定添加剂,反应温度,滴加甘油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聚合松香甘油酯色泽为加纳色号5#,软化点150℃以上,酸值10~16 mg KOH.g-1。(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06年05期)
高宏,饶小平,商士斌,王先凯,宋湛谦[5](2005)在《PS-10对松香的浅色化作用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浅色剂PS-10对松香的浅色作用机理。时反应前后松香物理指标及其化学 组成分析发现:随着PS-10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松香颜色变浅。加入 PS-10反应后松香的枞酸型树脂酸含量由70.6%下降至18.8%。去氲枞酸从7.3%增加至 30.6%,二氢树脂酸从0增加至12.2%。结果表明,PS-10对松香歧化反应起了催化剂的作 用。同时,PS-10在松香脱色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剂的作用,它的抗氧活性表现在酚羟基和硫原子上,酚羟基 具有捕捉游离基的功能,而硫醚可以分解氢过氧化物,因而表现出分子内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05年S1期)
高宏,宋湛谦,王振洪,叶伯蕙[6](2005)在《浅色剂PS-10用于松香浅色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通用组合设计,系统分析了松香中添加浅色剂PS-10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浅色剂用量3个因子对松香各质量指标的影响。利用优化方法得到最佳试验条件为:反应温度272℃,反应时间4h,PS-10用量0.175%。所得浅色松香的各项指标为:颜色120(哈森号),酸价167.2mg/g,软化点76.1℃,达到浅色松香的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于红卫,傅深渊,门全胜[7](2004)在《酚醛树脂的浅色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酚醛树脂在浅净装饰场合得到应用,以催化剂种类、反应阶段的温度以及双氧水为因素,对影响酚醛树脂的颜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种类能显着影响酚醛树脂的颜色,其中以Ba(OH)2·8H2O为催化剂所制树脂的颜色较浅;在达到相同粘度的条件下,反应阶段的温度越高,树脂的颜色越浅;用双氧水处理,酚醛树脂的颜色明显变浅,并且对胶合强度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粘合》期刊2004年04期)
李艳琳[8](2004)在《聚合松香浅色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香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树脂和重要化工原料,广西拥有丰富的松香资源,年产量约18万吨。将松香进行深加工,可提高松香产品的使用范围和经济价值。聚合松香是松香深加工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软化点高、酸值高、抗氧化性好、粘度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级油墨、粘胶剂及涂料等行业。目前我国的聚合松香制备工艺尚存在许多缺点,产品质量技术指标不过关,产率较低,影响了销售和使用,因此对聚合松香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对充分利用松香资源优势,提高松香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松香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松香为原料,对松香聚合工艺条件进行了应用性的改进,特别是对浅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本文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添加剂、沉降分离、水洗工艺等条件对松香聚合反应转化率和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的影响,探讨了混合催化剂、调控反应温度和澄清分离温度等对产品色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参数。重点攻关了改善聚合松香产品色泽的方法,结果表明,7种化学品对改善产品的色泽均有一定的作用,抗氧剂A、抗氧剂G两种添加剂是有效的浅色抗氧剂,加入量仅为松香质量的1~2‰,色泽改善效果十分显着。研究得出的优化工艺参数是:采用甲苯为溶剂,以浓硫酸和AA1混合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4h,在沉降分离阶段将脂液温度降低到10~15℃进行冷置沉降,并在蒸馏阶段加入1~2‰的抗氧剂A或抗氧剂G作为改善产品色泽的添加剂。其小试制备的聚合松香质量技术指标达到:软化点136~145℃,加纳色号为6~7#(松香色级为特级~一级),二聚体含量也从传统硫酸法的25~35%提高到50~65%左右;酸值高,能达到140~150mgKOH/g甚至更高,产率为80~88%。热水溶物、乙醇不溶物等质量技术指标也都检测合格。产品优于国家林业部标准ZBB72998-89的质量要求。(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4-05-01)
李治国[9](2003)在《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浅色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是平版油墨用连接料树脂的主要代表,也是印刷油墨中用量最大的一类树脂。为满足国际、国内对工业品高质化的需求,只有浅色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才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文选用多种催化剂、浅色剂及抗氧剂合成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研究相关反应的机理和树脂性能的变化规律,降低树脂色泽,探索生产浅色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较佳工艺路线。 本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合成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中游离酚的含量,研究了游离酚含量与树脂色泽的关系,表明:游离酚含量过高,树脂色泽会随之加深。通过对树脂产品的红外谱图分析发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产品中存在醌式结构,且醌式结构越多,树脂色泽越深,以上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游离酚及树脂本身氧化成醌式结构是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色泽加深的主要原因。 本文还考察了多种不同的催化剂、浅色剂、抗氧剂及其复合体系作用下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保温酯化反应进程,研究表明单一催化剂体系中磷酸酯类A效果最优,但仍不能满足快速酯化的要求,选用复合催化体系时,磷酸酯类A与AT215或受阻酚酯类物质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的配合均较显着的加快了保温酯化进程,而由磷酸酯类A、硫代受阻酚B及有机酸按一定比例配合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体系对松香改性酚醛树脂酯化催化效率最高,且叁者之间的配比催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其对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协同酯化催化作用最大。 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的催化剂、浅色剂、抗氧剂及其复合体系作用下树脂综合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的催化剂、浅色剂及抗氧剂对松香改性酚醛树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物料的色泽及最终产品色泽均有明显影响:单一催化剂体系中,丁基锡酸所得树脂色泽较浅、透明性较好,但酯化效率偏低;磷酸酯类A在催化酯化同时,还具有改善树脂色泽作用;次亚磷酸具有明显浅色效果,当其加入量占松香的1%可使树脂色泽降低2个色号。复合催化体系SKW与次亚磷酸的匹配具有最佳浅色效果。不同催化剂、浅色剂及抗氧剂体系作用下所得松香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改性酚醛树脂的软化点、粘度,正庚烷值明显不同。但它们一般均随保温酯化时间而提高。 本研究通过对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催化体系的选择、酯化阶段原料配比和操作工艺的调整,确定:SKW复合催化体系用量占松香重量的1.0%,次亚磷酸用量占松香重量的1刀%,醇羟基与松香梭基摩尔比为1刀500;复合催化剂中的硫代受阻酚组分B在保温酯化2小时后加入,次亚磷酸在保温酯化3小时后加入,酯化升温时间减为3小时,是生产浅色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一条较佳工艺路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3-01)
李友明,陈中豪[10](1995)在《木素H_2O_2漂白的浅色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Na2SO3处理的不溶木素(UTL)进行H2O2漂白,定量研究漂后不溶木素(UBTL)中色团含量及其浅色化行为发现:H2O2漂白一定程度地破坏了由Na2SO3处理引入的发色基团,但漂后色团含量仍高于未经Na2SO3处理的磨木木素;H2O2漂白木素的浅色化效果主要来源于邻醌结构的破坏,但残余邻醌仍为漂后木素颜色的主要来源;漂白前后邻酚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其铁螯合物存在于木素中,严重地降低了H2O2漂白对木素的浅色化效果;共轭羰基既不构成木素颜色的主要来源,对木素浅色化的贡献也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报》期刊1995年00期)
浅色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水蒸气蒸馏工艺,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研究制备浅色化枫香树脂的方法。试验表明:对枫香脂的前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同时添加抗氧化剂也可有效防止枫香树脂在蒸馏过程中的颜色加深。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枫脂精油做溶解油,溶解油加入量与枫脂质量比为2∶1,蒸馏水洗4次,单次洗涤水的用量与枫脂质量比为4∶1,常压水蒸气蒸馏温度为130~140℃,蒸馏时间为30 min,减压蒸馏时间为10 min,所得枫香树脂的颜色等级由简单直接蒸馏的12(加纳级)上升为6(加纳级),软化点为131℃,酸值为53 mg/g,皂化值为104 mg KOH/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浅色化论文参考文献
[1].莫文杰.磺化碱木质素的沾污机理及其浅色化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吴维茜,宋晓,曾韬,邢珍珍,顾晨海.枫香树脂浅色化工艺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13
[3].吴维茜.枫香树脂浅色化技术及化学成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4].覃宇奔,李艳琳,刘雄民,熊德元.聚合松香甘油酯浅色化技术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
[5].高宏,饶小平,商士斌,王先凯,宋湛谦.PS-10对松香的浅色化作用机理初探[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
[6].高宏,宋湛谦,王振洪,叶伯蕙.浅色剂PS-10用于松香浅色化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于红卫,傅深渊,门全胜.酚醛树脂的浅色化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4
[8].李艳琳.聚合松香浅色化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4
[9].李治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浅色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
[10].李友明,陈中豪.木素H_2O_2漂白的浅色化效果[J].中国造纸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