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数据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油田,空间数据仓,空间多维数据模型,尺度
空间数据仓论文文献综述
郭加树[1](2007)在《空间数据仓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石油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库管理模式,特别是数据中心管理模式实现了数据的集成共享及数据与应用的分离,但没有解决好数据的分析问题,即空间数据的挖掘问题。本文在分析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需求及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吸纳了数据仓库、叁维地质建模、叁维GIS、油气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技术等技术方法,针对地学数据集成分析问题及空间数据的多尺度性,提出了适合地学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空间数据仓逻辑模型,研究了空间数据仓物理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空间OLAP(联机分析与处理)方法。1)基于数据仓库多维分析概念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仓的勘探开发数据多维分析理论及空间数据仓的构建模式。2)空间数据仓的研究必须解决空间数据的多尺度问题,已有的多维模型并没有考虑空间以及空间的尺度问题,因此没有尺度空间上的分析、处理和表达能力,不适合空间多维数据集模型。为此,本文将空间的尺度问题与维度进行统一考虑,即尺度也是一种维度,维度也可以看作一种广义上的尺度,提出了基于尺度概念的空间数据仓多维数据集逻辑模型及多尺度下空间聚合的模式。3)为了更好的实现地学空间的多维表达,建立满足地学分析的事实关系,本文提出了以数据的空间关系为依据建立事实表-空间事实表,即建立以空间事实为核心,地学属性为维度的星型或雪花型多维空间数据仓模型。4)提出了表达空间多尺度的八叉树细分体元模型,实现了对地质体与地质场的多尺度表达与空间集成,实现了空间事实的构建,分析了地学分析中常用的维度及以体元为基础的空间事实与维度的关系,以十进制Morton码为基础建立了多级体元编码实现了空间与属性的关联,以空间关系构建起了对象之间联系(维度间的联系),为数据的多维分析奠定了基础。5)研究了基于空间多维模型的邻域分析、空间剖切与虚拟钻取等空间分析方法,距离、体积、表面积等空间度量以及数据集切片、基于空间事实表的数据集细化、OLAP等多维数据分析方法。6)基于以上理论建立了空间数据仓原型,并对东营凹陷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进行了空间数据仓建模,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07-04-01)
李昭阳,汤洁,孙平安,林年丰[2](2006)在《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空间数据仓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数字地球科学和数据仓理论为指导,以3S技术、环境模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为手段,根据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在地理单元和空间上的存储特征,建立了基于域和对象的公共数据模型,继而构建了不同专属性的空间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通过应用空间数据引擎和空间数据操作对象,首次对面向应用的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空间数据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6年09期)
空间数据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数字地球科学和数据仓理论为指导,以3S技术、环境模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为手段,根据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在地理单元和空间上的存储特征,建立了基于域和对象的公共数据模型,继而构建了不同专属性的空间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通过应用空间数据引擎和空间数据操作对象,首次对面向应用的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空间数据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数据仓论文参考文献
[1].郭加树.空间数据仓的构建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
[2].李昭阳,汤洁,孙平安,林年丰.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空间数据仓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