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大上坡路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灌注式,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车辙
长大上坡路段论文文献综述
向昕[1](2014)在《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在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养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适用于高温多雨及特重交通下长大上坡抗车辙、抗油污的养护方法,在京珠北高速公路修筑灌注式半刚性路面试验段。本文分析了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要求和施工技术,并对试验路使用效果进行持续观察,表明灌注式半刚性复合路面是解决重载下长大上坡车辙、油污损害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期刊2014-01-10)
雷斌,许金良,刘洁[2](2013)在《长大上坡路段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高速公路连续上坡路段载重汽车的爬坡性能和运行速度值,以可变功率载重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质量功率比、纵坡和速度关系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P-G-V)。利用该软件计算了质量功率比分别为100、120、140、160kg/kW时载重汽车在不同坡度下的运行速度,并绘制了相应的速度曲线图。通过对实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载重汽车爬坡性能预测模型中的道路和车辆参数进行调整、修正,得到了适合内蒙古地区连续上坡路段载重汽车预测模型中的具体参数选取值。研究结果表明:载重汽车传动效率为0.8时,实测速度与模型计算速度的每百米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仅为1.68%,模型有效;选用质量功率比大于120kg/kW的载重汽车作为设计车辆时,现行规范对爬坡车道的设置要求偏低,不满足实际需要;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完善爬坡车道的设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李江[3](2013)在《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荷载作用于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的状况与平坡路段相比,其对沥青路面的作用时间变长,在重载、高温的综合作用下,长大上坡段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发展、形成速度更快。系统开展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研究,对有效控制和解决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路面结构内温度分布状况、重载货车运行速度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车辙、推移病害是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在夏季高温、重载、低速车辆荷载综合作用下,可能在夏季温度最高的一周或两周内快速形成车辙,通常连续上坡一侧的车辙深度是其他路段的2~3倍;(2)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面层,其次是表面层、下面层;(3)沥青路面结构内的最高温度超过了60℃。(4)在较长的长大上坡路段,重载货车速度在下降后一直维持在20~30Km/h直至坡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满载货车车速作为定义长大上坡路段的指标。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法,分析了高温、坡度(水平分力)、车速、重载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降低,沥青路面应力有较大增长,坡度虽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受力状况的影响较小,但会导致重载车辆车速降低从而产生车辙变形。采用可变速荷载轮新型车辙仪模拟了重载车辆速度变化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不同轮速、温度、荷载条件下的车辙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载、高温、低速荷载条件下,以标准车辙试验条件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容易形成车辙,采用现行技术规范规定的60℃温度条件评价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尽合理。采用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方法和Superpave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汉堡车辙试验和MMLS3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沥青(含外掺剂)、不同混合料类型在不同荷载与温度条件下的抗车辙性能,推荐了适用于长大上坡路段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其技术要求。在现场调查和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受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上、中面层是沥青路面产生车辙变形的主要层位。在加速加载试验验证路面结构合理组合及厚度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长大上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最后,基于交通管理技术措施,提出了采用夏季高温时段洒水降温、设置专用爬坡车道、调整车道系数和重载车辆分时段通行等技术措施来减轻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3-11-01)
吕彭民,张扬[4](2013)在《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一种移动荷载下长大上坡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模型,分析了温度对路面各动力响应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影响很大;对于所研究的路面结构和坡度,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当温度从10℃增加到30℃时,其面层底部纵向剪应变由65.61με增加到142.01με,横向剪应变由78.72με增加到175.13με,垂向压应变由-63.83με增加到-127.99με,远远大于面层底部的弯拉应变。过大的面层底部纵、横向剪应变和垂向压应变容易引起路面出现推移、拥包和车辙,在长大上坡路段路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面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面层底部的抗剪强度。(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3年07期)
霍永成,陈明[5](2013)在《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成因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分析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的原因,以国内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在道路不同断面及同一断面车辙处、硬路肩等处进行外观检查、钻芯取样、横断面切割、车辙试验分析等试验方法和手段,分析了路面各结构层的变形对总车辙变形的影响及其车辙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3年S1期)
韦勇球,赵利苹,李莉莉[6](2012)在《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以VISSIM为仿真平台,建立长大上坡路段仿真模型,分别以交通量、大车混入率、坡度、坡长为参数对长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安全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显示:通行能力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先增加,至道路饱和状态后,开始减少;随大车混入率的增加,通行能力呈下降趋势;通行能力随着道路坡度的增加明显呈下降趋势;坡长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与坡度密切相关。冲突率作为长上坡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大车混入率增加,冲突率先增加后减少,混入率为40%时交通冲突率达到峰值;随着坡度和坡长的增加,交通冲突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增长率越来越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09期)
许丽明[7](2012)在《长大上坡路段车辆对路面动作用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心开始由平原地区向山区地区延伸。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及环境保护难度大等因素的限制,不得不采用较大的坡度和较长的坡长,由于上坡路段车辆的速度降低较多,对沥青路面的作用时间加长加之水平作用力的作用,对沥青路面的寿命影响影响较大,本课题着重对车辆上坡速度及对路面的水平动作用力进行研究。本文依托于陕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动力响应与设计指标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大上坡车辆速度预测模型与水平力计算模型。首先,基于汽车动力学原理和汽车行驶理论,利用车辆上坡动力性能和实际调查的换挡行为,建立了一种上坡段车辆速度预测迭代模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车辆速度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速度与实验测试的速度变化趋势一致,车辆不换档时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56%,换挡时最大相对误差为3.68%,从而验证了本文建立的车辆速度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以东风EQ1108G6D13和东风EQ1290W为例,计算了车辆在上坡路段行驶时运行速度随坡长、坡度、载重量和入坡速度的变化规律。其次,以该速度预测模型为基础,基于车辆受力平衡方程建立了上坡段车辆各桥水平力计算模型。以东风EQ1108G6D13和东风EQ1290W为例,计算了车辆在上坡路段行驶时车辆各桥水平作用力随坡长、坡度、载重量和入坡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现行高速公路的最大坡长计算,载重车辆在上坡过程中,适当提高车辆的入坡速度,不仅可减少换挡次数,而且对延长路面寿命有利;超载车辆会大大降低坡道上车辆的行驶速度,不仅恶化了车辆的动力性、影响道路的行车安全,而且会加速上坡段道路的损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上坡路段设计和管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2-04-23)
陈明,赵新惠[8](2011)在《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要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轴载的加重以及交通的渠化,尤其是在山区长大纵坡上坡路段车辙最为严重,有些路段通车后的第一个夏季的高温期就产生深度为10~50mm的车辙并有路面推移现象,使路面平整度变差,并很快出现网裂、坑洞、坑槽等病害,极大地影响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为了深入分析长大纵坡路段路面车辙成因,我们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期刊2011年10期)
张旭光[9](2011)在《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合料抗车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高速公路掀起了建设的浪潮,在未来的高速公路规划中,重点已经向西部转移,并且向山区延伸。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内道路交通的特点,过多的超载重载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过早地出现了车辙,特别是在长大纵坡路段,车辆的加速启动和缓慢的行驶速度严重破坏了路面结构,出现安全隐患。本文首先探讨了长大纵坡沥青路面遭受破坏的原因。分析了沥青路面的时温等效特性、并应用ABAQUS软件采取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对长大上坡的沥青路面进行试验,得出各状态下的最大应力与其变化的规律,根据数据得出的曲线进行分析。在超出载重负荷的条件下,各个应力值都呈明显加大的趋势;在长大上坡上加速行驶时,各项应力中最显着加大的是剪应力。长大上坡的沥青路面容易受到车辆在加速和减速、较慢行驶和载重超标的情况下的破坏。该论文还对车辆上下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大上坡的坡度、坡长与车辆速度之间的关系及作用于路面上的力学行为,构建了了车辙的变形和应力及其作用时间的关系的模型。在此分析基础上,建议了一种作为长大上坡路面的骨架密实型的沥青混合料及其相关设计的方法。本论文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不用制作大量的配合比试件以及其相关的体积性能试验。遵从相关技术规范,把分叁档后的粗集料做干捣实填充的试验,确定叁档粗集料的质量关系比例,进而有体积的填充公式计算出骨架的总含量。对于油石比的计算,先确定粉胶比,对叁种粗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将实际作用在路面的综合作用化分为单一的影响因素进行车辙试验。本试验就分别进行了常规车辙、变载车辙、浸水车辙、变速车辙、变温车辙、变坡车辙试验,并且进行了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等试验。将SBS-13于两中常规级配SMA-13.AC-13进行了比较。叁种级配的车辙动稳定度的数值比没有冻融之前减少了很多,但是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循环后进行浸水车辙试验,AC的动稳定度最小,SMA的动稳定度最大,而SBS的动稳定度居中,车辙深度的变化与此相反。实际的高速公路的路面的抗滑指标要求同时满足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但后者更为重要。SBS-13的沥青用量较SMA少,且不掺杂纤维,节省投资,级配整体较SMA略细易于施工,是很好的抗滑与抗车辙的路面材料。(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9)
邹贤文[10](2010)在《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的运行车速连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通过汽车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根据车辆在山区高速长大纵坡上运行车速的连续性要求,对纵坡进行分单元分析,确定了陡坡坡顶车速,计算出陡坡坡底的车速,得到了缓坡上坡度与坡长的关系,并给出缓坡段坡度的建议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0年08期)
长大上坡路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定高速公路连续上坡路段载重汽车的爬坡性能和运行速度值,以可变功率载重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质量功率比、纵坡和速度关系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P-G-V)。利用该软件计算了质量功率比分别为100、120、140、160kg/kW时载重汽车在不同坡度下的运行速度,并绘制了相应的速度曲线图。通过对实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载重汽车爬坡性能预测模型中的道路和车辆参数进行调整、修正,得到了适合内蒙古地区连续上坡路段载重汽车预测模型中的具体参数选取值。研究结果表明:载重汽车传动效率为0.8时,实测速度与模型计算速度的每百米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仅为1.68%,模型有效;选用质量功率比大于120kg/kW的载重汽车作为设计车辆时,现行规范对爬坡车道的设置要求偏低,不满足实际需要;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完善爬坡车道的设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大上坡路段论文参考文献
[1].向昕.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在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养护中的应用[C].2013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2014
[2].雷斌,许金良,刘洁.长大上坡路段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李江.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4].吕彭民,张扬.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J].公路.2013
[5].霍永成,陈明.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成因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
[6].韦勇球,赵利苹,李莉莉.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分析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
[7].许丽明.长大上坡路段车辆对路面动作用力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8].陈明,赵新惠.长大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试验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
[9].张旭光.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合料抗车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0].邹贤文.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的运行车速连续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