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论文-刘艳秋,方建群,胡静,刘浩,孙文喜

青少年人格论文-刘艳秋,方建群,胡静,刘浩,孙文喜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少年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移民,冒险行为,分层回归,人格

青少年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秋,方建群,胡静,刘浩,孙文喜[1](2019)在《人格因素及家庭环境对生态移民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格因素及家庭环境因素对生态移民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为生态移民区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区月牙湖乡回民二中及贺兰县欣荣小学12~15周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青少年冒险问卷-冒险行为量表(ARQ-RB)、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家庭环境量表(FES)的填写。结果:分层回归分析在控制性别及年龄后,人格因素及家庭环境均会对生态移民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产生影响,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人格均会对冒险行为产生影响(β=0.176,P<0.01);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及矛盾性分别对生态移民区青少年的冒险行为的预测因素,其中亲密度为冒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β=0.181,P<0.01),而情感表达及矛盾性为危险因素(β=0.181,P<0.01;β=0.186,P<0.001)。结论:人格因素及家庭环境对生态移民区青少年冒险行为有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娟,王挺[2](2019)在《青少年自恋人格、自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实现和个人幸福,人们好像越来越自恋。当自恋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成了自恋人格障碍,而正常情况下,自恋通常被看做一种人格特质。在以往研究中,学者普遍将自恋人格划分为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相比隐性自恋人格,显性自恋人格者对生活有更好的满足感。同时已有研究表明,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中的一些指标有密切联系。而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核心,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综合判断,这也与主观幸福感中叁个维度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从外部因素(外部事件、所处环境、社会支持等)和内部因素(个人特质、应对能力等)展开研究,发现个体内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而在众多内部因素中,人格特质尤其重要。青少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幸福程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探讨青少年自恋人格、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叁者关系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人格特质的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探索,对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期的心理应用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与实证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许琳玲[3](2019)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中的气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是行为方式、心理活动的动力基础,青少年时期是气质定性的关键期,气质受到生物基因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有其可塑性。社会各界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其平稳度过青春期。纵观我国教育,多数学校与家庭更为强调认知,重视成绩而忽略人格培养的重要性,现实中爆(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19期)

王苇琪[4](2019)在《家校合作: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建设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教育的责任应当同时由家庭与学校承担,只有家校合作,共同发挥各自教育的优势,才能帮助青少年学生顺利度过身心发展关键期,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人格教育在此期间具有难度较大、施展空间大和教育者多样叁个特征,这就必然要求家庭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同呵护青少年学生的人格成长。家庭与学校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19期)

黄存良,陈益专,张曼琪,蒲唯丹,王鹏[5](2019)在《品行障碍青少年的焦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冲动性人格的中介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行障碍青少年中冲动性人格在焦虑与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多维焦虑问卷(MASC)、攻击量表(AQ)、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对45名品行障碍青少年和63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品行障碍患者中,焦虑、冲动人格和攻击性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在品行障碍组中焦虑、冲动性人格与攻击呈显着正相关;路径分析表明品行障碍组中冲动性人格在焦虑与攻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健康对照组中中介作用则不显着。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品行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可能对攻击行为没有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冲动性人格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攻击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何晶,王炳煌,黄蓉[6](2019)在《关系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概念及其对青少年人格养成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系自我"(Relational Self)既是"心理学中的关系革命"的产物,也是后现代思潮的产物。它对现代西方占统治地位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挑战,用关系性的自我替代了独立自足的自我,用开放的"过程自我"替代了封闭静止的自我,用多元"创生的自我"取代了一元同一的自我。对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关系自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它既有助于克服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又有助于鼓励青少年告别封闭的旧我,创生新的自我,同时也启发我们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和谐的社会关系,从而为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创造良好条件。(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世朝[7](2019)在《家庭语言暴力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结合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说话的方式是父母关爱教育子女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感情的主要媒介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如冷漠的,亲切的,温和的,暴力的等,家庭中暴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即家庭语言暴力对青少年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以山东省D市部分农村地区为例通过访谈法调查分析了家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对青少年人格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策略。(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6期)

陈涛,王鹏翀,林轩,裴欢昌,邢怡伦[8](2019)在《机器学习在绘画测验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机器学习探索绘画测验对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力。方法:研究样本是318例青少年,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定青少年的依赖型人格偏离,借助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分析其绘画特征。共筛选出依赖型人格偏离阳性组79例,阴性组239例。运用机器学习探讨11项绘画特征对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性能。结果:在对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中,所选取的11项绘画特征中,树干、伤痕(0.20)、人靠近树(0.18)和中心画(0.13) 3个特征的平均重要性最高。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0.87,精度为0.85,召回率为0.86,F1分数为0.85。结论:绘画测验结合机器学习能较好地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毅阳,陈顺森[9](2019)在《青少年羞怯感的人格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青少年羞怯感的人格基础,对503名青少年施测《羞怯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结果发现:1)青少年羞怯感与人格的内外倾维度呈显着负相关(r=-0. 507, p <0. 01),越是内倾的人其羞怯感超强,越外倾的人羞怯感越弱;青少年羞怯感与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呈显着正相关(r=0. 355, p <0. 01).2)抑郁质青少年的羞怯感显着强于黏液质、胆汁质和多血质青少年的羞怯感,多血质青少年的羞怯得分显着低于另外叁种气质类型的青少年,而黏液质和胆汁质青少年的羞怯感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燕[10](2019)在《积极人格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力量,特别是关注个体现存的和潜在的能力和能量,通过引导、激发和强化人的能力和潜力,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上发展迅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身心发展的不(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12期)

青少年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实现和个人幸福,人们好像越来越自恋。当自恋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成了自恋人格障碍,而正常情况下,自恋通常被看做一种人格特质。在以往研究中,学者普遍将自恋人格划分为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相比隐性自恋人格,显性自恋人格者对生活有更好的满足感。同时已有研究表明,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中的一些指标有密切联系。而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核心,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综合判断,这也与主观幸福感中叁个维度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从外部因素(外部事件、所处环境、社会支持等)和内部因素(个人特质、应对能力等)展开研究,发现个体内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而在众多内部因素中,人格特质尤其重要。青少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幸福程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探讨青少年自恋人格、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叁者关系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人格特质的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探索,对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期的心理应用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少年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刘艳秋,方建群,胡静,刘浩,孙文喜.人格因素及家庭环境对生态移民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2].李娟,王挺.青少年自恋人格、自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许琳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塑造[J].中国德育.2019

[4].王苇琪.家校合作: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建设路径[J].中国德育.2019

[5].黄存良,陈益专,张曼琪,蒲唯丹,王鹏.品行障碍青少年的焦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冲动性人格的中介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6].何晶,王炳煌,黄蓉.关系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概念及其对青少年人格养成的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杨世朝.家庭语言暴力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J].才智.2019

[8].陈涛,王鹏翀,林轩,裴欢昌,邢怡伦.机器学习在绘画测验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9].刘毅阳,陈顺森.青少年羞怯感的人格基础[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李燕.积极人格视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J].中国德育.2019

标签:;  ;  ;  ;  

青少年人格论文-刘艳秋,方建群,胡静,刘浩,孙文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