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附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核级活性炭,有机吸附物,热空气吹脱法,去除率
吸附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昭辰,王建国,王坤俊,沈大鹏,张计荣[1](2018)在《热空气吹脱法去除废核级活性炭上有机吸附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级活性炭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活性炭吸附了大量低沸点有机物后,活性位大幅减少,导致了吸附能力的减弱。根据低沸点有机吸附物易挥发的性质,采用热空气吹脱法,对废核级活性炭上的有机吸附物进行去除试验,研究吹扫气流的压力、温度、流速及吹扫时间等试验参数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流速为1.5m3·h-1、温度为140℃的负压气流,吹扫时间为180min时,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去除效果良好,为废核级活性炭的处理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8年09期)
Ryo,Ishida,Setsuka,Arii,Wataru,Kurashige,Seiji,Yamazoe,Kiichirou,Koyasu[2](2016)在《聚合物稳定的金簇合物上卤素吸附质:质谱检测及其对催化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稳定的金簇合物(Au:PVP)的质谱结果表明,来源于合成前驱体的Cl吸附质主要存在于Au_(34)和Au_(43)簇合物上.金簇合物上Cl吸附质的数量不影响其催化有氧苯甲醇氧化性能,表明Cl原子与Au簇合物间存在较弱的键合作用.相反,用Br替代Au_(34)和Au_(43)簇合物上Cl显着抑制了其催化活性,但对其电子结构没有任何影响.这表明,Br原子与金簇合物的键合较强,在空间上堵塞了活性位.因Br吸附质而导致活性显着下降表明,Au_(34)和Au_(43)簇合物对Au:PVP催化活性起主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李伯东,邢福祥[3](2014)在《吸附质在活性炭基吸附剂上吸附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活性炭种类、活性炭改性及改性活性组分含量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不同种类吸附质(以苯、SO2、H2S、NH3为代表物)在活性炭吸附剂上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吸附类型为物理吸附,使用具有丰富的微孔孔道结构的吸附剂效果较佳,如未改性的椰壳炭;SO2和H2S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同时存在,使用低含量过渡金属改性的煤质炭吸附剂效果较佳,而NH3为纯化学吸附,使用高含量过渡金属改性的煤质炭吸附剂效果较佳。(本文来源于《舰船防化》期刊2014年04期)
陈任宏,袁萍,唐省叁,陈炳稔[4](2012)在《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的新型交联壳聚糖的吸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CCTS对低浓度游离酸的吸附特性,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电位法,考察了吸附剂活性中心数目、游离酸种类和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时,CCTS吸附游离酸的过程,遵循单分子层机理进行吸附。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能U制约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K、U大小分别为2.519×10-2,4.084×10-2,9.398×10-2L/min和7.264,7.420,7.926 kJ/mol,两者存在线性相关性,呈逐渐增大趋势。K、U大小随着活性中心数目G的增加而增大。CCTS吸附游离酸为吸热过程,吸附表观活化能Ea为33.98 kJ/mol。3种类型游离酸K、U的大小顺序为:HClO4>HNO3>H2SO4,吸附分维数Dw分别为1.384、1.567、1.911,Dw值越大,导致表观吸附速率常数降低。(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2年08期)
陆莎莎,李瑞杰,盛建明,郑俊[5](2012)在《吸附质污染物输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含沙水体中的吸附质污染物输运过程进行分析,从单元体出发推导考虑泥沙影响的污染物输运方程。导出的方程考虑了冲刷沉降、孔隙水扩散和孔隙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并应用于灌河口的TP浓度计算,验证结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陈任宏,袁萍,唐省叁,陈炳稔[6](2012)在《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的阴离子聚合物微球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SO42-、NO3-、ClO4-和F-、Cl-、Br-、I-两种新型阴离子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微球,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电导法,研究了阴离子聚合物吸附低浓度游离酸的性能,考察了阴离子类型和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时,吸附游离酸的过程,遵循单分子层机理进行吸附。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能U制约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两者存在线性相关性,K、U均随阴离子的离子势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吸附过程为吸热的,吸附焓变ΔH为10.87 kJ.mol-1。吸附过程谱维数ds增大,导致表观吸附速率常数降低。吸附质对吸附剂的亲和能Ua随吸附质-吸附剂相互作用参数K2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2年04期)
李文明,袁东,付大友,李红然,谭文渊[7](2011)在《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苯和甲苯吸附质的热脱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对甲醛、苯和甲苯3种吸附质在活性炭和分子筛上的热脱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重现性进行了验证,并试验证明了柱箱温度对FID的检测与响应值没有影响。测定了甲醛、苯和甲苯的标准曲线,得到不同温度下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苯和甲苯的热脱附曲线。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脱附大部分甲醛和甲苯,而苯在分子筛上更易于脱附。(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蒋新,王金,李元朴,范冬冬[8](2010)在《CuO/SiO_2制备过程中吸附质相间分配比的调控及其对粒径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相反应过程中,吸附层是反应的场所,吸附质在吸附层和本体溶液中的分配对吸附层中的反应和粒子的形成、生长过程有重大影响.通过定义相间分配比的概念,研究了不同吸附质种类、不同温度和水量条件下吸附质相间分配比的变化规律.采用XRD和TEM等手段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所得样品的粒子大小、形貌等,并与相间分配比的变化趋势相比较,得到了相间分配比对粒径的调控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吸附质在相间分配比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晶粒粒径的变化,Cu(OAc)2的相间分配比大于NaOH的相间分配比,因此以Cu(OAc)2为吸附质制备得到的CuO粒子较小.同时在常温(0~40℃)和低水量条件下时,相间分配比的变化也是导致粒径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和水量增加均导致相间分配比变大进而导致粒径变小.(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李佳育,李金容,王振[9](2009)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取自自我造粒流化床中的成熟颗粒做吸附剂,在不同浓度的叁种吸附质条件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中,相同吸附质浓度越大,颗粒对吸附质的吸附量越大,但吸附效率却恰恰相反,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吸附质在相同浓度下,颗粒对分子量大的吸附质的吸附效率高于分子量小的吸附质。(本文来源于《环保科技》期刊2009年01期)
刘天宝[10](2007)在《NaX型沸石分子筛中吸附质分子对吸附热的Q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优势构象,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吸附质分子的吸附热相关联。结果表明:吸附质分子吸附热的大小与Na+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Ere、分子的极化率α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构效关系式。(本文来源于《池州师专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吸附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稳定的金簇合物(Au:PVP)的质谱结果表明,来源于合成前驱体的Cl吸附质主要存在于Au_(34)和Au_(43)簇合物上.金簇合物上Cl吸附质的数量不影响其催化有氧苯甲醇氧化性能,表明Cl原子与Au簇合物间存在较弱的键合作用.相反,用Br替代Au_(34)和Au_(43)簇合物上Cl显着抑制了其催化活性,但对其电子结构没有任何影响.这表明,Br原子与金簇合物的键合较强,在空间上堵塞了活性位.因Br吸附质而导致活性显着下降表明,Au_(34)和Au_(43)簇合物对Au:PVP催化活性起主要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附质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昭辰,王建国,王坤俊,沈大鹏,张计荣.热空气吹脱法去除废核级活性炭上有机吸附质的试验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8
[2].Ryo,Ishida,Setsuka,Arii,Wataru,Kurashige,Seiji,Yamazoe,Kiichirou,Koyasu.聚合物稳定的金簇合物上卤素吸附质:质谱检测及其对催化的影响(英文)[J].催化学报.2016
[3].李伯东,邢福祥.吸附质在活性炭基吸附剂上吸附规律研究[J].舰船防化.2014
[4].陈任宏,袁萍,唐省叁,陈炳稔.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的新型交联壳聚糖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
[5].陆莎莎,李瑞杰,盛建明,郑俊.吸附质污染物输运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
[6].陈任宏,袁萍,唐省叁,陈炳稔.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的阴离子聚合物微球吸附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
[7].李文明,袁东,付大友,李红然,谭文渊.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苯和甲苯吸附质的热脱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
[8].蒋新,王金,李元朴,范冬冬.CuO/SiO_2制备过程中吸附质相间分配比的调控及其对粒径影响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0
[9].李佳育,李金容,王振.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特性研究[J].环保科技.2009
[10].刘天宝.NaX型沸石分子筛中吸附质分子对吸附热的QSAR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