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前柱论文-张向敏,杨福成,周建飞,刘丁玮,肖仕辉

髋臼前柱论文-张向敏,杨福成,周建飞,刘丁玮,肖仕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髋臼前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前柱骨折,骨盆前环骨折

髋臼前柱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敏,杨福成,周建飞,刘丁玮,肖仕辉[1](2019)在《改良Stoppa入路用于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的解剖学和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用于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的解剖要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1)应用改良Stoppa入路在经福尔马林浸泡的6具成人尸体上模拟行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术中沿入路观察切口各解剖层面,观察入路的解剖毗邻关系,测定切口长度及所能处理骨盆环的范围;在另6具成人尸体上行髂腹股沟入路行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同样观察入路的解剖毗邻关系,测定切口长度及所能处理骨盆环的范围。(2)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骨科经改良Stoppa入路行髋臼前柱或(和)骨盆前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21例患者(临床试验组),观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效果等,同期选取本院经髂腹股沟入路行髋臼前柱或(和)骨盆前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32例患者作为临床对照组。结果:(1)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及解剖病灶显露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可处理骨盆环的范围大于对照组(P<0.01)。(2)临床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效果均优于临床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Stoppa入路用于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具有学习曲线平、安全有效,与髂腹股沟入路对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显露范围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双侧骨折的显露及处理优势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国辉,朱礼明,刘华水,张朕,王学光[2](2019)在《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济南市第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4~10 h。观察并记录术中X线透视时间及次数、螺钉置入时间及位置、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 9例患者共置入10枚髋臼前柱经皮空心螺钉,其中1例为双侧髋臼前柱骨折,其余8例为单侧髋臼前柱骨折。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平均透视次数12次,手术切口平均1.5 cm,平均术中出血量25 ml。置入的螺钉位置均满意,无穿出骨皮质。伤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5(3~6)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优7例,良2例。结论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手术精确性高、安全性好,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放射性损害小、术后功能康复早等优点。(本文来源于《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林超[3](2018)在《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及其通道规划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具有在术前帮助医生高效高质地完成置钉通道规划及在术中精确引导接骨螺钉的功能,高质量的瞄准器将使复杂的髋臼前柱内固定术变得简单而又安全。个性化置钉瞄准器设计制造的关键不但在于其具有合理的结构及结构工艺性,更在于置钉通道规划的科学性、精确性和高效性。结构合理的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应具有定位准确、强度刚度足够、追求微创的特点;结构工艺性合理的瞄准器,其制备应基于3D打印工艺及其工艺参数,以保证定位曲面的几何精度,凸显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优势;借助于CAD技术来提升瞄准器置钉通道的规划质量和效率,才能在安全置钉的前提下选取尽可能大的标准接骨螺钉以获得最佳的生物力学性能,才能快速响应手术诉求,为推进瞄准器的临床普及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及技术经济依据。本文对现行的髋臼前柱置钉内固定手术方法及置钉通道规划手段进行了阐述,分析指出导航精度差是该手术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而原始定位精度不高、定位精度稳定性差、会对患者的二次伤害、置钉通道的规划质量不高及效率低下等是阻碍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临床普及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在Mimics环境下沿与髂耻线平行的方向并通过髋臼窝中心去除髋骨模型的后柱,再利用拟合中心线功能得到精确的前柱中心线点集的方法;提出了在UG Imageware环境下精确拟合出髋: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具有在术前帮助医生高效高质地完成置钉臼前柱中心线点集最小二乘直线并以其确定置钉方向的方法。(2)阐述了作出最小二乘直线的11个正截面,且必须包括过髋臼窝中心点的正截面,以此作为通道直径精确规划及安全性评价依据的观点;通过图形校验及置钉通道模拟,否定了将最小截面外轮廓线的最大内接圆直径作为通道安全直径、以其圆心位置确定通道轴线位置的置钉通道规划方法。(3)提出了两种获得最大安全通道直径的方法并进行了参数比对及置钉效果虚拟仿真。结果表明:在11个截面外轮廓线投影迭加形成的封闭区域内作出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最大内接椭圆的短轴尺寸,均可作为安全通道的直径;本研究中尽管前者尺寸大于后者,但不证明前者优于后者,还应该考虑有效螺纹长度、骨质切除量、通道轴线的居中性来综合评价。(4)以某左侧髋骨为研究对象,按本文的方法手段规划了前柱置钉通道;基于FDM-3D打印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瞄准器的结构及结构工艺性研究设计,制作出个性化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在瞄准器、目标髋骨之间进行了定位曲面的匹配实验;在髋臼前柱进行了钻头直径为螺钉大径的钻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行的髋臼前柱置钉通道规划方法,本文的规划技术在规划质量、操作繁简难易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瞄准器的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并可基于FDM-3D打印技术高质高效地制作出来;瞄准器与目标髋骨之间达到了贴附吻合良好的效果,且使用中定位精度保持性好;钻孔通道未在前柱产生破壁现象,通道中心在最小截面未产生明显的位置偏移。(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剑,云文科,李格当,蔡永强,李筱贺[4](2018)在《髋臼前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前个体化数字模拟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盆解剖结构复杂,固定难度大,置钉失误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探索出高效、简单、经济的个体化设计手术置钉参数,成为髋臼前柱骨折固定的关键问题。目的:运用CT扫描数据对髋臼前柱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术前设计,并与常规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疗效对比。方法:纳入髋臼前柱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数字化设计组20例,常规手术组20例。数字化设计组行骨盆CT扫描,获取数据,利用Materialise Mimics Innovation Suite 16.0软件对髋臼前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数字化模拟;常规手术组进行常规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6周对比2组解剖复位比例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1)数字化设计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比例、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2)结果表明,与常规内固定手术相比,髋臼前柱骨折数字化叁维术前设计对于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失血、提高内固定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为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15期)

王剑,云文科,李格当,蔡永强,张少杰[5](2018)在《数字化测量正常成人男女性髋臼前柱解剖学参数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髋臼前柱外形复杂,周围有股动脉、股神经等重要结构,固定螺钉进入髋臼内亦时有发生,目前关于骨盆髋臼前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技术的定量解剖学资料较少。目的:通过数字化叁维重建与测量分析正常成人髋臼前柱切面的数字解剖特点,比较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0例(男女各半)正常成人骨盆行CT扫描,获取数据,利用Materialise Mimics Innovation Suite 16.0软件测量以骨盆界线为参考线切片,以闭孔沟、髂耻隆起、髂前下棘、髂前上棘为参考标志,将男、女各15例(30侧)髋臼前柱自闭孔沟到髂前上棘段对应界线以5 mm为层厚进行切片,切线与界线垂直,切面与前柱上面垂直,测量各切面距离界线5,10,15 mm点到髋臼的切线角度及长度,以及髋臼前后缘到髂前下棘、髂耻隆起和耻骨结节的垂直距离。结果与结论:(1)髋臼前柱从闭孔沟到髂前上棘切面,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不论男、女,第5层切面的切线角度最小,第6层切面的切线长度最长;男、女性别比较除第2层切面5 mm点长度和角度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女性大于男性;(3)结果提示:a.不同骨折范围,不同固定钢板位置,其置钉角度和螺钉长度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只能按照以上的区间范围选定,而不能固定到一定数值,最准确有效的设计置钉角度和长度应该针对每个患者设计个体化的置钉参数;b.运用Mimics软件可对成人髋臼前柱骨折的CT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并可测出多项指标,为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王林超,李必文,胡良斌,王凯,尹科[6](2018)在《个体化髋臼前柱置钉通道CAD精确规划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个体化髋臼前柱置钉通道的规划提供一种精确、简约和高效的CAD技术,对进一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费比、提高手术响应速度、降低手术难度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虚拟复位、前后柱分离、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取置钉通道方向、在投影封闭区域求取最大内接椭圆的规划路线,对通道参数实现了全局优化,同时给出了应测量的置钉瞄准器的调整参数。相对于现行的髋臼前柱置钉通道规划方法与手段,本技术不但具有更好的规划质量,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05期)

罗志权[7](2018)在《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效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的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和骨折部位复位的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和骨折部位复位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具有手术的用时短、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骨折部位复位的优良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吕游,袁媛[8](2018)在《髋臼前柱骨折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整体治疗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髋臼前柱骨折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将髋臼前柱骨折患者9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经髂腹股沟入路术式,研究组实施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复位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复位有效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臼前柱骨折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髋关节解剖复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05期)

唐卫伟,徐勇强,薛振华,李福建,周峰[9](2018)在《髋臼前柱顺行拉力螺钉置钉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髋臼前柱顺行拉力螺钉相关的置钉参数,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4月笔者医院40例成年完整骨盆螺旋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5.0重建出骨盆的叁维数字模型并在髋臼前柱模拟顺行拉力螺钉置入,测量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结果男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17.82±3.37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52.64±4.29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62.18°±4.60°,前倾角为78.14°±3.52°,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7.80±1.26mm和115.13±5.22mm;女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26.31±4.05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60.11±3.57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75.45°±4.16°,前倾角为69.72°±5.66°,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5.68±1.13mm和104.37±4.15mm。男女性在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测得的置钉参数有助于术者避免盲目置钉,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李泽斌,林天威,龚晓梅,易倩倩,苏蕾枷[10](2017)在《髋臼位相关参数在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术中定位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髋关节的相关参数外展角、前倾角、顶弧角在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术中定位的意义。方法测量男女成人骨盆标本各109髋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顶弧角及髋臼前柱前壁治疗安全角度,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骨盆标本髋臼外展角实测值(43.5±2.9)°,前倾角实测值(13.7±5.2)°,顶弧角的内顶弧角(25.5±7.3)°、前顶弧角(37.8±7.2)°、后顶弧角(49.9±12.7)°;女性骨盆标本髋臼外展角实测值(44.1±3.2)°,前倾角实测值(14.3±4.9)°,顶弧角的内顶弧角(27.1±6.5)°、前顶弧角(36.3±9.2)°、后顶弧角(52.3±13.6)°。根据"2-7"分割线测量髋臼前柱前壁厚度。外展角、前倾角、顶弧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者与髋臼前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顶弧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外展角、前倾角、顶弧角的测量在髋臼前柱前壁骨折的术中定位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髋臼前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济南市第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4~10 h。观察并记录术中X线透视时间及次数、螺钉置入时间及位置、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 9例患者共置入10枚髋臼前柱经皮空心螺钉,其中1例为双侧髋臼前柱骨折,其余8例为单侧髋臼前柱骨折。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平均透视次数12次,手术切口平均1.5 cm,平均术中出血量25 ml。置入的螺钉位置均满意,无穿出骨皮质。伤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5(3~6)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优7例,良2例。结论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手术精确性高、安全性好,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放射性损害小、术后功能康复早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髋臼前柱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向敏,杨福成,周建飞,刘丁玮,肖仕辉.改良Stoppa入路用于髋臼前柱及骨盆前环骨折的解剖学和临床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2].赵国辉,朱礼明,刘华水,张朕,王学光.应用TiRobot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疗效[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

[3].王林超.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及其通道规划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8

[4].王剑,云文科,李格当,蔡永强,李筱贺.髋臼前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前个体化数字模拟及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5].王剑,云文科,李格当,蔡永强,张少杰.数字化测量正常成人男女性髋臼前柱解剖学参数的临床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6].王林超,李必文,胡良斌,王凯,尹科.个体化髋臼前柱置钉通道CAD精确规划技术[J].医疗装备.2018

[7].罗志权.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

[8].吕游,袁媛.髋臼前柱骨折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整体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

[9].唐卫伟,徐勇强,薛振华,李福建,周峰.髋臼前柱顺行拉力螺钉置钉参数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8

[10].李泽斌,林天威,龚晓梅,易倩倩,苏蕾枷.髋臼位相关参数在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术中定位的临床意义[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

标签:;  ;  ;  ;  

髋臼前柱论文-张向敏,杨福成,周建飞,刘丁玮,肖仕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