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监测论文-李欣,张少锋

油井监测论文-李欣,张少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井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液面,监测仪,模拟测量系统,次声波

油井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张少锋[1](2019)在《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模拟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动液面的监测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采油、试油还是修井作业,油井液面的监测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安全生产、科学生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市场上开发的监测仪大多未经出厂检验,因其无专业的模拟测量系统或没有能真正模拟油井的设备,直接在油田现场试用。这样一来废品率高,并且前期现场投入费用较高。因此开发模拟测量系统对监测仪合格率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0期)

杨静丽,魏晓梅[2](2019)在《3000口油井有了“智能大脑”》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下旬,在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W72-196井井场,技术人员给安装在该井抽油机游梁的“智能大脑”——游梁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调试参数。该装置是经过升级后的最新监测装置,已在中原油田规模化应用3159口井。应用该技术3年来,减少示功图测试近14万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10-16)

冯博,赵超峰,张雨,赵建宇,徐海峰[3](2019)在《油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辽河探区L区块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地下沉积环境、地质构造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和压裂施工参数等差异,压裂作业产生的裂缝形态各有不同。分析裂缝形态成因,描述储层环境对压裂裂缝延展的影响和各压裂施工阶段与微地震事件点的对应关系,对后期开展地下储层压裂改造及压裂施工方案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辽河探区L区块L88-DH5井应用实例,应用与地震、地质、压裂施工数据相结合的微地震监测综合解释方法,真实再现压裂裂缝延展形态,提高了对储层和压裂工艺的认识,并得出压裂过程与缝网形成相应关系,以期对该地区后期压裂改造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边松岩[4](2019)在《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校验系统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是动液面数据监测的重要智能仪表。随着动液面监测仪仪表的广泛使用,对自动化的校验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动液面监测仪校验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动液面监测仪生产与校验的特点,分析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校验的现状,结合动液面监测仪的监测原理与监测过程,确定了仪器校验系统的需求与相关的校验方法,并利用基于ARM的下位机嵌入式系统与上位机软件搭建校验系统,实现动液面监测仪的校验。硬件上,设计了下位机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电路,包含STM32及其外围电路、供电电路、波形标准源输出电路、信号检测电路、通信电路等。软件上,使用Keil MDK开发环境编写了嵌入式程序,包括对仪器的标准源输出程序、各个功能检测程序、参数修改与读取程序、以及向上位机软件发送校验结果程序等;采用了Qt 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完成校验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开发,以实现设定仪器参数、接收上传的校验结果,显示结果及参数,误差计算等功能。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校验系统经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实现了仪器的功能校验、测量示值校验、结果显示,误差计算等功能。满足动液面监测仪的校验需求,对降低校验成本、提高校验效率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6-18)

王若权[5](2019)在《油井防盗电远程报警监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田存在的严重盗电现象,研究一种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并报警的防盗电装置,通过采集变压器低压侧的叁相电流、电压信号,计算出线路中产生的电能、功率等参数,来判断该变压器低压侧是否有盗电行为。本文详细阐述了其关键技术、系统组成和应用效果,指出了该技术不但具有报警精度高、即时性好等优点,还能有效地对多种盗电行为进行监测~([1])。(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刘军,郭培培,张兵[6](2019)在《基于泵工况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确立蓬莱油田油井合理套压》一文中研究指出蓬莱油田目前很多单井受泵型、排量等限制,需要在保证油井稳定运行下进一步挖掘潜能,则必须从泵工况各项参数调节入手,套压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分析油套环形空间内的油气水叁相分布状态,提出了基于泵工况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的套压调整技术,再拟合泵吸入口和出口压力数据,得到不同套压大小下的泵效,分类确定油井合理套压。针对蓬莱油田单井井底流压较高且一直很难优化的井,通过该方法可以找到最佳泵效率的工作点并降低井底流压,实现油井稳定并增产。(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张雄,党博,郑亚红,胡军,赵建平[7](2019)在《基于超声波阵列的油井出砂在线监测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井出砂监测系统中使用超声波阵列探头,可以实现自适应空域滤波,有效提高监测精度。本文针对超声波阵列探头,根据油井中流体携带砂粒与金属管壁撞击后产生的声波信号特征,设计了用于油井出砂信号检测的超声波阵列探头的模拟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超声波阵列探头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采用超声波阵列实现油井出砂信号检测的有效性。该实验系统可模拟高度接近真实井况的实验环境,为提高油井出砂信号实时监测性能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01期)

张洪涛,付威,王春骞,张广玉,王振龙[8](2018)在《光纤温压法实现油井动液面的实时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井动液面不能实时监测的问题,采用一种将压力测量和温度剖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油井动液面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基于偏心推杆结构的光纤压力计,采用多模光纤测量温度剖面,根据温度剖面上的拐点确定动液面初始位置,通过初始压强及动液面初始位置计算井中液体密度,之后仅利用压力计随后测得的数据即可求出动液面的实时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压力计有很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其线性度为0. 999,压力灵敏度达到230. 9 pm/MPa,满足井下压力测量要求,同时多模光纤所测温度剖面拐点明显,易于读取,将两种方法结合可对油井动液面数据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程松华[9](2018)在《油田油井自动化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在,远程的监测监控系统也被应用到了油田油井的开发中,在油田油井的安全监测系统中,使用的是无线通信技术,为了大幅度的提高油田和油井的生产效率,在油田油井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增加了抗干扰的一部分设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本文分析了油田油井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研究一套全新的油田油井自动化监测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22期)

刘晓垒,马祥厚[10](2018)在《浅谈动液面连续监测技术在间抽油井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间抽油井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对于油井液面高度的监控大多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击发配合回声仪技术。由于声速设定值与实际状态间存在差异,导致这一测量方法精确度不足,另外间隔式的测量模式得到的液面信息也不能真实反映液面状态,因此对于间抽工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论文讨论的动液面连续监测技术逐渐被运用于间抽油井日常工作中,并有效改善了抽油机的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油井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月下旬,在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W72-196井井场,技术人员给安装在该井抽油机游梁的“智能大脑”——游梁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调试参数。该装置是经过升级后的最新监测装置,已在中原油田规模化应用3159口井。应用该技术3年来,减少示功图测试近14万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井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欣,张少锋.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模拟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杨静丽,魏晓梅.3000口油井有了“智能大脑”[N].中国石化报.2019

[3].冯博,赵超峰,张雨,赵建宇,徐海峰.油井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辽河探区L区块的应用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边松岩.油井动液面监测仪校验系统与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5].王若权.油井防盗电远程报警监测技术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6].刘军,郭培培,张兵.基于泵工况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确立蓬莱油田油井合理套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7].张雄,党博,郑亚红,胡军,赵建平.基于超声波阵列的油井出砂在线监测实验研究[J].电子测试.2019

[8].张洪涛,付威,王春骞,张广玉,王振龙.光纤温压法实现油井动液面的实时监测[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8

[9].程松华.油田油井自动化监测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10].刘晓垒,马祥厚.浅谈动液面连续监测技术在间抽油井上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

标签:;  ;  ;  ;  

油井监测论文-李欣,张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