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

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学,黄山,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

活性有机碳库论文文献综述

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1](2019)在《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山海拔870~1 760 m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Ⅰ和Ⅱ以及高山草甸4种不同海拔植被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酶活性、 pH值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质量分数存在显着差异(P<0.01)。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熵(MBC/TOC)、 DOC/TOC存在显着差异(P<0.01),且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高山草甸的土壤MBN/TN(5.79%)显着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弱,而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增强趋势。Pearson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不仅依赖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TN,而且与土壤酶活性和pH值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氮(DON)对黄山土壤酶分布影响显着(蒙特卡罗检验,P=0.006)。综上所述,黄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与植被类型直接或间接相关,且极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图2表4参29(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雅柔,安慧,刘秉儒,文志林,吴秀芝[2](2019)在《短期氮磷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氮(N)、磷(P)添加对荒漠草原0~3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有效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敏感指数(SI)的影响,探讨N、P添加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对碳库管理指数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N添加、P添加或NP共同添加对荒漠草原0~2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累积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0~2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无显着影响。NP共同添加显着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0~30 cm土层N、P添加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说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短期N、P添加反应最敏感,因此可作为荒漠草原短期N、P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指示物。短期N、P添加能提高碳库管理指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荒漠草原土壤恢复。(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道炜,刘金福,何中声,郑世群[3](2019)在《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形成的3种林分:杉木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和毛竹林为对象,测定其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研究毛竹扩张对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种林分8月和1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表层富集现象。各土层8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均比1月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相反。3个土层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排序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2)3种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易氧化态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储量基本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0-60cm土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储量均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储量则相反,3种林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3)0-60cm土层3种林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基本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指数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为毛竹林>毛杉混交林>杉木林。研究表明,毛竹向杉木林扩张有利于土壤质量改善,但杉木林演替成毛竹纯林后对土壤质量长期影响,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文雯,韩海荣,程小琴,商添雄,吴然[4](2019)在《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间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氮含量和酶活性降低;同一土层中,中度间伐下土壤碳、氮养分含量显着增加.在0~10 cm土层,轻度间伐处理下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着增加,中度间伐处理下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显着增加;在10~50 cm土层,轻度间伐处理下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降低,中度间伐处理下纤维素酶活性显着降低;冗余分析显示,溶解性有机碳在0~10和20~30 cm土层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在1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主要因素;在30~4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氮主要影响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土壤全磷和易氧化有机碳对40~5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中度间伐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最高,土壤pH、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性质优于其他几种处理,能较好地改善林下植被、枯落物及养分循环过程.因此,建议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整(1404~1422 trees·hm~(-2)),以促进碳、氮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存.(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5](2019)在《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于2017年7月16日,在该湿地公园内的天然沼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沼泽、由天然沼泽开垦的分别耕种了3 a和30 a的耕地、果园和林地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99 g/kg、124.42 mg/kg、119.44 mg/kg和0.55 g/kg,耕种了3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6.31 g/kg、98.64 mg/kg、24.91 mg/kg和0.22 g/kg,耕种了30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9.22 g/kg、173.40 mg/kg、84.78 mg/kg和0.40 g/kg,果园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31 g/kg、93.28 mg/kg、55.08 mg/kg和0.20 g/kg,林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64 g/kg、109.00 mg/kg、53.96 mg/kg和0.14 g/kg;天然沼泽开垦为耕地耕种了3 a后,表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着降低,耕种了30 a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高振,刘真勇,王艳玲[6](2019)在《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关键带孙家小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有机碳(AOC)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孙家小流域红壤关键带观测站为依托,采集了老稻田(old paddy,OP)(>200年)、新稻田(new paddy,NP)(<30年)、旱地(upland,U)(<20年)、橘园(orchard,O)(<30年)和林地(forest,F)(<30年)的表层土壤(0~15 cm)样本,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春秋季变化,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关键带红壤中各形态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其主要诱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关键带中老稻田土壤TOC含量和密度及各组分活性碳含量均显着高于新稻田、旱地、橘园和林地;且只有稻田土壤DOC与旱地、橘园和林地土壤POC的春秋季变化差异显着。利用方式对土壤中各活性碳组分的存在比例影响差异显着,其中POC与ROC分别是稻田与旱地、橘园、林地土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活性碳组分;而DOC则是所占比例最低的活性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DOC、MBC、ROC、POC与TOC之间均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7](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在干旱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明确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评价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天山中部北坡的柴窝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柴窝堡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特征为湿地垦殖为农田[(22.97±0.85) g·kg~(–1)]>自然农田[(21.83±1.97) g·kg~(–1)]>湿地–农田过渡带[(16.74±6.52)g·kg~(–1)]>湖泊湿地[(11.98±3.67) g·kg~(–1)]>盐碱湿地[(9.86±3.31) g·kg~(–1)]。湿地与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 <0.05)。湿地垦殖为农田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并显着高于湿地–农田过渡带和自然农田土壤显着(P <0.05)。0–40 cm土层中湖泊湿地和湿地–农田过渡带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盐碱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趋势则相反;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柴窝堡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pH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极显着负相关(P <0.01),电导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 <0.01)。自然农田或湿地垦殖后的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均高于湿地土壤。该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干旱区湿地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曹培,徐莹,朱杰,田玉聪,冯香诏[8](2019)在《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短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和再生稻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对稻田不同土层(0~5、5~10、1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CPMI)和作物产量的短期影响,于2017年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叁湖农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早稻-晚稻(DR,对照)、春玉米-晚稻(MR)和再生稻(Rr) 3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DR处理相比,MR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稻田不同层次的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对于第一季作物收获后,在不同土层,MR处理较DR和Rr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为MR>DR>Rr,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为DR>MR>Rr。对于第二季作物收获后,各个模式对稻田不同层次的土壤DOC含量和MBC均没有显着影响;但在10~20 cm土层,与MR处理相比,DR和Rr处理的土壤ROC含量分别提高了28.22%和47.37%,Rr处理显着高于MR处理。MR处理利于两季作物收获后各个土层碳库活度(CPA)和碳库活度指数(CPAI)的提高;而Rr处理则利于土壤稳态碳和碳库指数(CPI)的提高。从整个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系统周年来看,各处理的不同土层土壤C/N差异趋势一致,均是Rr>DR>MR;且不同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无显着差异。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长江中游平原区,Rr模式是一项优异的稻田两熟制种植模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峰[9](2019)在《紫云英和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养分、活性有机碳及氧化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紫云英和秸秆作为我国南方稻田优质的有机肥源,研究紫云英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替代化肥效果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别以河流冲积物Q_4(JZ)和第四纪沉积物Q_3(WH)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利用水稻-紫云英轮作的田间定位试验和添加紫云英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种植还田(MV)、水稻秸秆还田(S)和不同量化肥(40%~100%NPK)对水稻季(2017年10月和2018年10月)和紫云英季(2018年4月)水稻土表层(0-20 cm)中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活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氧化铁(游离态氧化铁、非晶质氧化铁、络合态氧化铁)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土壤各形态养分、活性有机碳及氧化铁间的关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了紫云英、秸秆还田各处理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南方稻区紫云英、秸秆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农田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紫云英、秸秆还田下施用40%~100%化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1.40%~46.49%)、碱解氮(0.08%~35.88%)的含量,紫云英配施秸秆还田较紫云英单独还田效果更好;紫云英单独种植还田处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在配施秸秆还田以及施用化肥后显着增加,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而降低;紫云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01%~35.77%,对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大;紫云英、秸秆还田下,减少化肥用量仍可提高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在80%化肥用量时含量最高。(2)紫云英、秸秆还田下施用40%~100%化肥提高了土壤非晶质氧化铁(0.06%~12.97%)、络合态氧化铁(1.10%~43.61%)的含量及氧化铁的活化度(0.12%~17.36%),对土壤游离态氧化铁含量影响不大;与紫云英单独还田处理相比,JZ配施秸秆还田后非晶质氧化铁、络合态氧化铁含量和活化度上升,但在WH却有所下降;与紫云英单独还田处理相比,增施化肥后土壤非晶质氧化铁、络合态氧化铁含量及活化度增加,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未见明显差异。(3)与不添加紫云英处理相比,添加2%和4%的紫云英培养180天土壤pH(0.67%~5.91%)、有机质(4.16%~17.69%)、速效钾(30.46%~85.88%)、颗粒有机碳(8.10%~29.81%)的含量均显着提高,其中4%紫云英添加量的增幅大于2%添加量;此外,各形态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添加2%和4%紫云英,在培养前中期(0~120天)对土壤游离态氧化铁含量影响不大,培养第180天,添加紫云英处理游离态氧化铁含量较CK显着降低;在培养180天里,添加紫云英增加了土壤络合态氧化铁(4.13%~23.10%)的含量、降低了非晶质氧化铁(0.71%~6.03%)的含量及活化度(0.24%~6.93%),且变化幅度均随着紫云英添加量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非晶质氧化铁、络合态氧化铁、活化度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性(除JZ速效钾外)(r=0.288~*~0.730~(**));颗粒有机碳与各形态养分及氧化铁基本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0.338~*~0.765~(**))。说明氧化铁与土壤养分关系密切;两者活性有机碳中,颗粒有机碳与养分、氧化铁关系更为密切。(5)与紫云英与秸秆不还田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紫云英、秸秆均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水平提升效果好于秸秆还田;与紫云英单独还田相比,增加秸秆还田增加了JZ肥力水平,但在WH有所降低;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土壤肥力水平先降低后增加,在80%化肥施用量下最高。(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崔东,闫俊杰,刘海军,陈晨[10](2019)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为探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伊犁河谷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以及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为对象,测定0~40 cm土层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分析不同类型湿地EOC、DOC和MB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土壤养分(铵态氮、全磷)和土壤有机碳(SO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0~40 cm土层内的垂直分异规律一致,均随土壤剖面的加深而递减,而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差异性显着(P<0.05),其中芦苇湿地的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均最低;3种类型湿地中,MBC、EOC和DOC所占SOC的比例分别在4. 33%~18. 02%、28. 85%~66.06%、0.73%~1.36%;除DOC所占SOC比例在0~40 cm土层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外,MBC和EOC占SOC比例未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 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所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以EOC所占比例最大,DOC所占比例最小; MBC、EOC占SOC的比例均以雀稗湿地最高,DOC所占比例以拂子茅湿地最高,而芦苇湿地MBC、EOC和DOC比例均较低;3种类型湿地MBC、EOC和DOC彼此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DOC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着,而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本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氮(N)、磷(P)添加对荒漠草原0~3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有效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敏感指数(SI)的影响,探讨N、P添加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对碳库管理指数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N添加、P添加或NP共同添加对荒漠草原0~2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累积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0~2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无显着影响。NP共同添加显着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0~30 cm土层N、P添加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说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短期N、P添加反应最敏感,因此可作为荒漠草原短期N、P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指示物。短期N、P添加能提高碳库管理指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荒漠草原土壤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参考文献

[1].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张雅柔,安慧,刘秉儒,文志林,吴秀芝.短期氮磷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3].徐道炜,刘金福,何中声,郑世群.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19

[4].张文雯,韩海荣,程小琴,商添雄,吴然.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5].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J].湿地科学.2019

[6].高振,刘真勇,王艳玲.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关键带孙家小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7].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J].草业科学.2019

[8].曹培,徐莹,朱杰,田玉聪,冯香诏.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短期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9].李峰.紫云英和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养分、活性有机碳及氧化铁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9

[10].崔东,闫俊杰,刘海军,陈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J].生态学杂志.2019

标签:;  ;  ;  ;  

活性有机碳库论文-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