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化单体论文-杜勇壮,蒋其民,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

支化单体论文-杜勇壮,蒋其民,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支化单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苯乙烯,自引发单体,支化聚合物,合成

支化单体论文文献综述

杜勇壮,蒋其民,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1](2019)在《过氧类自引发单体的合成及其用于制备支化聚苯乙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过氧化物母体,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合成自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过氧叔丁酯,并尝试与苯乙烯组成自引发共聚合反应体系简易制备支化聚苯乙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引发单体结构和物性进行表征,并利用叁检测体积排除色谱表征了支化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特性黏度及支化结构。结果表明:制备了高纯度的目标引发单体,纯度大于98%;其过氧键分解行为与过氧化苯甲酰相近;与苯乙烯组成的自引发共聚合反应体系得到的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支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5期)

季显丰,邱健,李明罡,邢海平,王军[2](2018)在《利用非对称结构接枝单体调控聚丙烯熔融自由基支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具有不同双键官能团反应活性的非等活性接枝单体对于聚丙烯(PP)熔融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探索了有效调控反应选择性的途径.首先合成了2种具有不同双键活性的非对称支化单体丙烯酸烯丁酯(BAC)、1-(烯丁氧甲基)-4-乙烯基苯(BMVB),采用上述2种含有"非等活性双键"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作为接枝单体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探索降低LCB-PP制备过程中降解和交联副反应的途径,促进长链支化结构的形成.采用核磁、高温GPC(HT-GPC)及流变表征分析了改性样品的反应过程与支化结构.研究发现,将上述2种非对称接枝单体应用于过氧化物引发熔融接枝反应体系时,单体中高活性的双键能够把PP大分子自由基快速转变为较稳定的自由基,抑制PP的降解;而低活性的双键与PP大分子自由基反应产生支化结构,抑制交联反应.由于BMVB单体中高活性双键与低活性双键的竞聚率比值(17000)比BAC(2800)高,其对于自由基熔融反应过程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表现出PP降解不明显且长支链在分子链间分布均匀.(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董平,黄文艳,蒋必彪[3](2017)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悬浮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一文中研究指出支化聚合物在聚合物的加工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改变共混体系的黏度,提高体系的固含量等。本文以α-甲基丙烯酸和3-巯基己醇为原料,合成了链转移剂单体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MHM),经常规自由基悬浮聚合合成得到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支化聚苯乙烯。利用称重法检测产物收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支化程度,并研究聚合物的支化行为。在保证体系不交联的前提下,探索最佳反应配比,包括反应温度、链转移剂单体含量。通过改变链转移剂单体与引发剂的配比来控制最终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支化程度。结果表明,在St100:AIBN_(0.5):MHM_(0.5)体系中,苯乙烯的转化率均达到60.4%得到数均分子量为49500 g/mol,绝对重均分子量达到795000 g/mol和分子量分布为6.96,Zimm支化因子0.68的聚合物。通过与线型聚苯乙烯的对比,可以证明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得到支化聚苯乙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李佳婷,黄文艳,蒋必彪[4](2017)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文中研究指出支化聚合物具有特殊的叁维球状结构,与相同分子量的线型聚合物相比,其具有较低的熔融黏度和溶液黏度等特点,在制备高固体含量涂料用树脂及改善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MHM)为链转移剂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常规自由基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合成了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气相色谱仪(GC)、叁检测体积排阻色谱仪(TD-SEC)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支化结构,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绝对重均分子量大于2×10~6 g/mol,且单体转化率均大于95%。我们所制备的支化聚合物的特性黏度均低于相同分子量线型聚合物的特性黏度,拥有更紧密的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蒋必彪,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5](2015)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和巯基醇通过经典的酯化反应合成带有链转移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链转移剂单体(CTM)。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进行常规自由基聚合,由巯基链转移产生支化合成支化聚合物。采用GC,NMR和叁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对聚合反应进程、聚合物支化结构,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以AIBN为引发剂,在足够的溶剂存在下,溶液聚合反应可以避免交联合成支化聚合物,但是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对较低(M_(w.MALLS)<10~6g/mol),分子量分布则较宽(PDI~10)。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乳液聚合,由于其独特的聚合反应机理,乳液聚合反应合成得到的支化聚合物不仅分子量很高(M_(w.MALLS)>10~6 g/mol),而且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PDI=4~5);采用微乳液聚合反应还可以在高链转移剂单体浓度下合成得到高分子量的支化聚合物([CTM]/[monomer]=1/4)。(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期刊2015-10-17)

张岩,崔逸,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6](2014)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自由基NaSCN溶液聚合制备支化聚丙烯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3-巯基丙酰氧基乙酯(MMPOE)为链转移剂单体,45%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为溶剂,进行常规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支化聚丙烯腈(BPAN);研究了链转移剂单体含量对聚合物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叁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GPC)、旋转流变仪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NaSCN水溶液体系中,以MMPOE为链转移剂单体制得了较高支化程度的支化PAN,其支化程度随MMPO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子量随MMPO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5℃下,15.7%固体含量的支化PAN溶液的零剪切黏度(η0=3.52 Pa·s)仅为其同分子量的线型聚合物溶液黏度(η0=27.7 Pa·s)的12.7%。(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黄海,秦嘉旭,林赛赛,邹凯伦,张林[7](2013)在《支化型功能单体对反渗透/纳滤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反渗透/纳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从海水淡化领域正逐渐拓展到废水处理等领域,由于应用对象的变化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未来反渗透/纳滤膜的趋势将是朝高通量方向发展[1]。(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3)

郭金龙,黄文艳,张俊,薛小强,杨宏军[8](2013)在《链转移剂单体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对支化聚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MHM)为链转移剂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支化聚苯乙烯。考察了MHM和AIBN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叁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和旋转流变仪对支化聚苯乙烯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物质的量比n(AIBN)/n(MHM)>1时,可以避免交联制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较窄的高相对分子质量支化聚苯乙烯(-Mw.MALLS=1.03×106g/mol,PDI=7.76),其Zimm相对支化因子g′为0.51,表现出较高的支化程度;与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线性聚合物相比较,合成的支化聚合物表现出很低的聚合物熔体黏度,同时未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3年08期)

江力[9](2013)在《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常规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α-甲基丙烯酸和3-巯基己醇(MAH)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链转移剂单体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MHM)。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链转移剂单体MHM存在下进行苯乙烯的常规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叁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别对链转移剂单体、单体反应行为及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表征分析。以贮存稳定的链转移剂单体MHM为支化单体,通过常规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在styrene100-MHM5-AIBN2体系中苯乙烯转化率达到99%时得到了分子量(Mw.MALLS=7.3x105g/mol)和支化程度都很高的支化聚苯乙烯(g’=0.46)。链转移剂单体通过双键聚合反应可以形成带有巯基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而通过巯基转移/引发反应则可以形成含可聚合双键的大分子单体。对链转移剂单体MHM反应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升高聚合反应温度有利于MHM通过巯基转移/引发反应形成大分子单体。增加引发剂AIBN的浓度或减少链转移剂单体MHM的用量都会使单位初级链中的支化单元含量下降,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交联的发生。对聚合反应的全程支化发生与发展机理研究表明:(1)支化结构在聚合反应初期就已经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分子量上升,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分子的重量分率和支化程度不断升高。(2)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反应前期,主要生成含可反应基团的初级链(大分子单体和大分子链转移剂),初级链进一步反应形成轻度支化的高分子量聚合物;反应后期,支化分子之间继续反应,生成高度支化聚合物,导致聚合物分子量快速上升,分子量分布急剧变宽。(3)聚合物体系由叁个分子量和支化程度不同的部分组成:第一组份大多为含可反应基团的初级链;第二组份为轻度支化分子;第叁组份为分子量和支化程度较高的支化聚合物。(4)通过改变聚合体系中链转移剂单体MHM或引发剂AIBN的浓度,可以得到分子量和支化程度不同的支化聚苯乙烯。(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期刊2013-04-01)

孙佳悦,黄文艳,薛小强,蒋必彪,翟光群[10](2012)在《双烯化合物类单体合成支化聚合物的支化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二乙烯基苯(DVB)、双甲基丙烯酸二缩叁乙二醇酯(tri-EGDMA)和1,6-双马来酰亚胺基正己烷(BMIH)为支化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以先核后臂法合成的星状支化聚苯乙烯为参照对合成的支化聚合物的支化形态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叁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SEC)测定了苯乙烯的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特性黏数和均方回转半径.实验结果表明3个支化聚合反应体系内悬垂双键是逐步消耗的,不存在明显的成核过程.反应前期,以形成带有悬垂双键的初级链和轻度支化聚合物为主,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逐步上升;反应后期,悬垂双键聚合导致的分子之间的偶合更加明显,使得聚合物分子量快速上升,合成得到的都是无规支化聚合物.(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支化单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具有不同双键官能团反应活性的非等活性接枝单体对于聚丙烯(PP)熔融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探索了有效调控反应选择性的途径.首先合成了2种具有不同双键活性的非对称支化单体丙烯酸烯丁酯(BAC)、1-(烯丁氧甲基)-4-乙烯基苯(BMVB),采用上述2种含有"非等活性双键"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作为接枝单体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探索降低LCB-PP制备过程中降解和交联副反应的途径,促进长链支化结构的形成.采用核磁、高温GPC(HT-GPC)及流变表征分析了改性样品的反应过程与支化结构.研究发现,将上述2种非对称接枝单体应用于过氧化物引发熔融接枝反应体系时,单体中高活性的双键能够把PP大分子自由基快速转变为较稳定的自由基,抑制PP的降解;而低活性的双键与PP大分子自由基反应产生支化结构,抑制交联反应.由于BMVB单体中高活性双键与低活性双键的竞聚率比值(17000)比BAC(2800)高,其对于自由基熔融反应过程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表现出PP降解不明显且长支链在分子链间分布均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化单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杜勇壮,蒋其民,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过氧类自引发单体的合成及其用于制备支化聚苯乙烯[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2].季显丰,邱健,李明罡,邢海平,王军.利用非对称结构接枝单体调控聚丙烯熔融自由基支化反应[J].高分子学报.2018

[3].董平,黄文艳,蒋必彪.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悬浮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4].李佳婷,黄文艳,蒋必彪.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5].蒋必彪,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合物[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015

[6].张岩,崔逸,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自由基NaSCN溶液聚合制备支化聚丙烯腈[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

[7].黄海,秦嘉旭,林赛赛,邹凯伦,张林.支化型功能单体对反渗透/纳滤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作用[C].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

[8].郭金龙,黄文艳,张俊,薛小强,杨宏军.链转移剂单体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对支化聚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

[9].江力.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常规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D].常州大学.2013

[10].孙佳悦,黄文艳,薛小强,蒋必彪,翟光群.双烯化合物类单体合成支化聚合物的支化结构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2

标签:;  ;  ;  ;  

支化单体论文-杜勇壮,蒋其民,黄文艳,薛小强,杨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