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判别论文-吴彬,刘玮玮,史培荣,解军,郝梅

癌变判别论文-吴彬,刘玮玮,史培荣,解军,郝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癌变判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口腔黏膜白斑病,口腔鳞状细胞癌,基因诊断,Fisher判别分析

癌变判别论文文献综述

吴彬,刘玮玮,史培荣,解军,郝梅[1](2012)在《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方法,为临床肿瘤或疑似癌变组织的早期诊断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口腔正常组织、口腔黏膜白斑病组织(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NF-1,ACP-2,BCL-2,CLK-3,FKBP-8,SOCS-3,XRCC-1,CTNNB-1,GDF-15)表达水平,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大小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Cross-validated(a)法对本判别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CP-2,BCL-2及SOCS-3 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3种组织间逐渐降低(P<0.05),而NF-1,CLK-3,FKBP-8,XRCC-1,CTNNB-1及GDF-15 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3种组织间逐渐升高(P<0.05);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公式:Y1=-16.811+0.477 XNF-1+0.540 XACP-2-0.543 XCTNNB-1-0.089 XSOCS-3;Y2=-35.832+0.073 XNF-1-0.074 XACP-2+0.306 XCTNNB-1+0.191 XSOCS-3;判别界值>8.6513可判定为无癌变,0.1117~8.6513为轻度癌变组织,<0.1117为癌变组织;采用Cross-validated(a)法进行评价,总判别符合率为100%;交互判别符合率为10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判别公式,有助于其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林一帆[2](2003)在《胃粘膜异型增生微观辨证分型多项生物标志变化与高危界值探讨及癌变概率模糊判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中医脏腑辨证理论,结合应用现代窥镜检查技术与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银染色法、Feulgen染色法、ABC免疫组化方法及图象分析的方法,对12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与AgNOR、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定量检测及胃癌MG7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探讨与揭示不同“证型”的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本质及传变规律,探讨各个生物指标在不同“证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中预测癌变的高位界值;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与现代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的模糊判别模式软件。结果:将异型增生胃粘膜分为胃寒型45例(37.5%)、胃热型40例(33.3%)、胃络瘀滞型32例(26.7%)及胃络灼伤型3例(2.5%)四型,胃寒型与胃热型AgNOR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比较均一,而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胃粘膜的AgNOR颗粒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图像分析显示,其每核颗粒均数(6.92±0.91,8.27±0.44)与大颗粒均数(0.48±0.12,0.56±0.29)均较胃寒型(3.84±0.72,0.22±0.88)与胃热型(4.11±0.79,0.23±0.99)增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细胞核DNA含量图像分析结果发现,DNA含量在胃络瘀滞型、胃络灼伤型中增高(8.82±1.76,11.97±0.22)与胃寒型与胃热型相比(6.01±1.35,5.77±1.36),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正常间质淋巴细胞DNA含量的平均值为:3.25±0.82(AU)。以此作为二倍体细胞DNA值的标准,测量各组标本的细胞核DNA值,制作直方图,可将其分为四型。Ⅰ型单峰位于2C,为2倍体型,Ⅱ型双峰位于2C与4C,为整倍体型,Ⅲ型2C与4C之间出现非整倍体峰型,为非整倍体型,Ⅳ型峰型弥散,出现多倍异倍体峰型。胃络瘀滞型、胃络灼伤型的DNA直方图分布增宽、主峰右移,呈双峰向多峰过度趋势,其细胞核面积、周长及体积(24.65±3.01,24.53±3.84,199.31±31.8)(26.98±1.16,26.67±1.52,229.91±21.35),亦较胃寒型(18.80±3.83,18.48±2.34,125.00±37.55)与胃热型(20.03±1.85,19.84±2.60,136.20±37.69)增大,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0.05),从体视学角度反映出不同辨证分型的异型增生胃粘膜细胞核形态的一定变化规律,DNA含量直方图非整倍体型组中胃络瘀滞型粘膜(26/47)明显高于整倍体型组(8/73),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同时我们还发现代表细胞恶性程度的异倍体细胞(>2c%,>4c%)在胃络瘀滞型(89.62%,61.65%)与胃络灼伤型(106.66%,80.33%)异型增生胃粘膜中增多,与胃寒型(61.13%,20.05%)和胃热型(59.87%,20.28%)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MG7对四型异型增生胃粘膜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异型增生胃粘膜的MG7抗原表达阳性率(37.5%,66.7%)较胃寒型与胃热型(7.1%,16.7%)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以回顾性前瞻的方法对其中63例进行了6~72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癌变组中,胃络癖滞型粘膜(23/30)明显高于未癌变组(9/33),差异有显着意义(P< 0.01)。根据图像检测与临床随访结果,采用诊断与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对上述检测的诊断价值选择截断点:以假阳性率(1一SP)为横坐标,以灵敏度一为纵坐标,绘制Roc曲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叩erationeharaeteristie,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灵敏度+特异度一1)最大的点。结果显示63例异型增生标本中,AgNOR每核均数最大值为13.32,最小值为3.62。约登指数最大值0.61,MG7Ag表达的灰度最大值0.334,最小值0.096,约登指数最大值0.61,以此确定AgNOR与MG7两项指标的癌前病变高危界值,显示:AgNOR每核颗粒均数)7 .0,MG7平均灰度)0.19,为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高危界值。前者判断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灵敏度(se)为73.3%,特异度(sp)为87.95%,总符合率(准确度aeeuraey rate)可达81.0%,后者的灵敏度二82.4%;特异度二78.张;总符合率(准确度)二80.6%。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判别方法,探索各单项指标及其多项指标模糊判别对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预测的意义。建立判别模式及计算机软件。结果:DNA含量测定的均值、AgNOR测定的均数x均径.MG7Ag测定的灰度值等叁个参数可分性测度值最大,用此叁个最佳参数组合,建立了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模糊判别模式及计算软件系统。以癌变率>0.5作为癌变的判别标准.进行样本的回代验证,结果胃粘膜异型增生随访癌变组与未癌变组预测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3.5%和90.3%。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对辨别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癌变的性质与传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AgNOR、细胞核DNA含量、形态参数及胃癌单克隆抗体MG7抗原表达叁项指标与异型增生胃粘膜的微观辨证分型性质及其传变规律有关,并可获得常规形态学检查难以反映细胞增殖分化的客观特征;胃络癖滞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与癌变关系密切,在辨证施治中应给予重视。AgNOR每核颗粒均数达7.0,MG7平均灰度达0.19,为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高危界值.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模糊判别模式及计算软件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学院》期刊2003-04-01)

胡家露,林一帆,刘杰,孙永兴,钱宗才[3](1996)在《胃粘膜异型增生多项生物标志定量观察及癌变概率模糊判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具有完整随访结果的62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其中癌变组及未癌变组各31例随访前、后的标本,采用DNA、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胃癌相关抗原(MG7Ag)等生物学标志进行定量图象分析,并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判别方法,探索各单项指标及其多项指标模糊判别对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预测的意义,建立判别模式及计算机软件。结果:DNA含量测定的均值、AgNOR测定的均数X均径、MG7Ag测定的灰度值等叁个参数可分性测度值最大,用此叁个最佳参数组合,建立了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模糊判别模式及计算软件系统。以癌变概率>0。5作为癌变的判别标准,进行样本的回代验证,结果胃粘膜异型增生随访癌变组与未癌变组预测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3.5%和90.3%。表明建立的判别模式具有预测价值,可供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杂志》期刊1996年01期)

癌变判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依据中医脏腑辨证理论,结合应用现代窥镜检查技术与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银染色法、Feulgen染色法、ABC免疫组化方法及图象分析的方法,对12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与AgNOR、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定量检测及胃癌MG7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探讨与揭示不同“证型”的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本质及传变规律,探讨各个生物指标在不同“证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中预测癌变的高位界值;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与现代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的模糊判别模式软件。结果:将异型增生胃粘膜分为胃寒型45例(37.5%)、胃热型40例(33.3%)、胃络瘀滞型32例(26.7%)及胃络灼伤型3例(2.5%)四型,胃寒型与胃热型AgNOR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比较均一,而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胃粘膜的AgNOR颗粒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图像分析显示,其每核颗粒均数(6.92±0.91,8.27±0.44)与大颗粒均数(0.48±0.12,0.56±0.29)均较胃寒型(3.84±0.72,0.22±0.88)与胃热型(4.11±0.79,0.23±0.99)增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细胞核DNA含量图像分析结果发现,DNA含量在胃络瘀滞型、胃络灼伤型中增高(8.82±1.76,11.97±0.22)与胃寒型与胃热型相比(6.01±1.35,5.77±1.36),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正常间质淋巴细胞DNA含量的平均值为:3.25±0.82(AU)。以此作为二倍体细胞DNA值的标准,测量各组标本的细胞核DNA值,制作直方图,可将其分为四型。Ⅰ型单峰位于2C,为2倍体型,Ⅱ型双峰位于2C与4C,为整倍体型,Ⅲ型2C与4C之间出现非整倍体峰型,为非整倍体型,Ⅳ型峰型弥散,出现多倍异倍体峰型。胃络瘀滞型、胃络灼伤型的DNA直方图分布增宽、主峰右移,呈双峰向多峰过度趋势,其细胞核面积、周长及体积(24.65±3.01,24.53±3.84,199.31±31.8)(26.98±1.16,26.67±1.52,229.91±21.35),亦较胃寒型(18.80±3.83,18.48±2.34,125.00±37.55)与胃热型(20.03±1.85,19.84±2.60,136.20±37.69)增大,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0.05),从体视学角度反映出不同辨证分型的异型增生胃粘膜细胞核形态的一定变化规律,DNA含量直方图非整倍体型组中胃络瘀滞型粘膜(26/47)明显高于整倍体型组(8/73),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同时我们还发现代表细胞恶性程度的异倍体细胞(>2c%,>4c%)在胃络瘀滞型(89.62%,61.65%)与胃络灼伤型(106.66%,80.33%)异型增生胃粘膜中增多,与胃寒型(61.13%,20.05%)和胃热型(59.87%,20.28%)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MG7对四型异型增生胃粘膜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异型增生胃粘膜的MG7抗原表达阳性率(37.5%,66.7%)较胃寒型与胃热型(7.1%,16.7%)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以回顾性前瞻的方法对其中63例进行了6~72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癌变组中,胃络癖滞型粘膜(23/30)明显高于未癌变组(9/33),差异有显着意义(P< 0.01)。根据图像检测与临床随访结果,采用诊断与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对上述检测的诊断价值选择截断点:以假阳性率(1一SP)为横坐标,以灵敏度一为纵坐标,绘制Roc曲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叩erationeharaeteristie,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灵敏度+特异度一1)最大的点。结果显示63例异型增生标本中,AgNOR每核均数最大值为13.32,最小值为3.62。约登指数最大值0.61,MG7Ag表达的灰度最大值0.334,最小值0.096,约登指数最大值0.61,以此确定AgNOR与MG7两项指标的癌前病变高危界值,显示:AgNOR每核颗粒均数)7 .0,MG7平均灰度)0.19,为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高危界值。前者判断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灵敏度(se)为73.3%,特异度(sp)为87.95%,总符合率(准确度aeeuraey rate)可达81.0%,后者的灵敏度二82.4%;特异度二78.张;总符合率(准确度)二80.6%。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判别方法,探索各单项指标及其多项指标模糊判别对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预测的意义。建立判别模式及计算机软件。结果:DNA含量测定的均值、AgNOR测定的均数x均径.MG7Ag测定的灰度值等叁个参数可分性测度值最大,用此叁个最佳参数组合,建立了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模糊判别模式及计算软件系统。以癌变率>0.5作为癌变的判别标准.进行样本的回代验证,结果胃粘膜异型增生随访癌变组与未癌变组预测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3.5%和90.3%。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对辨别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癌变的性质与传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AgNOR、细胞核DNA含量、形态参数及胃癌单克隆抗体MG7抗原表达叁项指标与异型增生胃粘膜的微观辨证分型性质及其传变规律有关,并可获得常规形态学检查难以反映细胞增殖分化的客观特征;胃络癖滞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与癌变关系密切,在辨证施治中应给予重视。AgNOR每核颗粒均数达7.0,MG7平均灰度达0.19,为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的高危界值.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概率模糊判别模式及计算软件系统,具有较高的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癌变判别论文参考文献

[1].吴彬,刘玮玮,史培荣,解军,郝梅.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

[2].林一帆.胃粘膜异型增生微观辨证分型多项生物标志变化与高危界值探讨及癌变概率模糊判别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

[3].胡家露,林一帆,刘杰,孙永兴,钱宗才.胃粘膜异型增生多项生物标志定量观察及癌变概率模糊判别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

标签:;  ;  ;  ;  

癌变判别论文-吴彬,刘玮玮,史培荣,解军,郝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