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均衡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规划,公共充电设施,动态用户均衡,混合交通流
随机均衡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郇宁,姚恩建,杨扬,李斌斌,张茜[1](2019)在《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电动汽车动态充电需求对公共充电设施服务水平的影响,给充电设施网络规划与运营提供参考,在考虑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出行者行为差异、路段拥堵状态、车辆能源消耗、充电设施布局与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巢式Logit模型描述了包含充电需求判断、充电设施和路径选择的电动汽车出行联合选择行为;建立了考虑用户在途快速充电行为的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提出了混合交通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条件及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并设计了融合电动汽车充电排队仿真的动态交通流迭代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在电动汽车推广的不同阶段,需求和供给关键因素对充电设施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路网交通流量分布和充电设施布局的影响,充电设施利用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电动汽车混入率的提高会增加平均充电等待时间,并改变充电高峰期的时间分布;电动汽车电池初始电量和充电设施处的排队长度均对用户的充电需求判断呈负效应;当路网中充电设施数量与需求规模不匹配时,会导致服务水平急剧下降,同时极易诱发局部拥堵;用户在充电设施处的逗留时间以15~20 min居多,约90%用户的等待时间在9 min以内,因此,提出的模型符合实际,能够充分反映混合交通网络中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引发的一系列影响。(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晓璠[2](2019)在《用户均衡模型(UE)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在交通流分配阶段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流分配"作为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公路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交通流分配的不同模型与实际交通量观测数据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在交通补充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用户均衡模型(UE)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的分配精度。从TransCAD软件的交通规划建模结果来看,应用后者的模型在基础路网上进行交通流分配较前者的模型在不同路段的分配精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说明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更加具有适用性,也为今后相关报告的编制提供了实例验证和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03期)
刘诗序,池其源,阎昊,郭丽丹,唐颖诺[3](2018)在《基于分层Logit的多方式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善现有的交通分配模型,综合考虑出行者的方式选择与路径选择行为,建立了基于分层Logit的多方式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首先,在多方式交通网络中,根据出行者出行决策的2个步骤,即首先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然后选择该方式交通网络中的出行路径,采用分层Logit模型描述出行者的交通方式和路径联合选择行为。在建立的分层Logit模型中,出行效用与流量分布相互制约,出行效用受路网流量影响,而路网流量由效用所决定,最终要达到平衡。接着,构造了一个数学规划模型来求平衡解,证明数学规划模型的最优解与分层Logit模型的流量解等价,并进一步证明等价数学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凸的,而约束集也是凸的,因此等价数学规划模型是一个凸规划问题,模型的解是唯一的。随后,给出了求解提出的基于分层Logit的多方式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改进的方向搜索算法步骤。最后,以含公交车和小汽车2种方式的方格形路网为算例,分析公交票价、出行者的时间价值和分层Logit模型的层间比例参数的变化对交通分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交车票价对流量分配的影响不大;公交需求量随出行者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下降;当出行者的时间价值较低时,公交需求量随分层Logit模型的层间比例参数增加而增加,当出行者的时间价值较高时,公交需求量随分层Logit模型的层间比例参数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杨临涧,赵祥模,贺冰花,魏秋月,安毅生[4](2018)在《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问题的蚁群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指标与交通流分配均衡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指数形式信息素更新策略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蚁群优化算法,建立了从Logit模型加载,到交通需求确认及路径流量、路段流量、路段阻抗、路径阻抗迭代计算的交通分配动态循环流程;计算了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的流量与阻抗,并与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调节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因子,分析了蚁群优化算法与连续平均算法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平均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分布分别为20~280、40~260pcu,蚁群优化算法的流量分布区间减小了15.4%,路段流量的最大值减小了7.1%,因此,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较为均衡;采用蚁群优化算法时,在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流量的标准差从65pcu降至48pcu,88%可选路径的阻抗分布在61~64,且84%的路径阻抗低于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阻抗,因此,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减少了用户出行时间;当路网熟悉程度分别为0.01、0.1、1、2、7、11时,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75、65、50、47、45、45pcu,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48、48、48、47、43、43pcu,可见,随着路网熟悉程度的增大,分配在各路段上的流量范围逐渐减小,标准差趋于稳定,信息素更新策略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概率影响越明显,出行者选择阻抗小的路径的概率变大,因此,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路段的流量分配逐渐优于连续平均算法。(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朱大鹏,陈鑫[5](2017)在《房产价格、家庭财富再分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家庭财富再分配格局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庭财富水平高低主要由其持有房产数量的多寡来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体现当前我国房产持有差异的"异质家庭"(划分为富裕家庭、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叁类)DSGE模型,用以模拟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以同质家庭模型作为参照,探讨不同家庭财富分配结构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异质家庭"条件下,宽松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和总产出的刺激作用被明显削弱,也就是说由房价上涨而导致的家庭财富再分配使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是否应该采取盯住房价的逆向调节货币政策?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在"异质家庭"模型中,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不但加剧房地产市场波动,而且也无益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货币政策本身对改变家庭财富再分配作用有限。提升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需要综合实施包括土地供给、住房保障、税收调节以及市场监管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第二,鉴于我国居民家庭财富分配不均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居民贷款购房和租房的比例都比较高,因而不宜实行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7年05期)
杨扬,姚恩建,王梅英,潘龙[6](2015)在《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电动汽车混入对交通网络的影响,综合考虑出行能耗、旅行时间及充电服务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了电动汽车出行的一般化费用函数,给出了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交通网络均衡条件,提出了与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设计了求解算法,并构建数值算例以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有效、可行;充电设施的建设应根据电动汽车的混入率进行近期规划,同时综合考虑路网交通状态及电网负荷程度等对其进行远期规划,以保证交通网络运行状态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于鸿飞[7](2015)在《城轨路网客流非均衡随机动态分配及其在运营中断时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网络结构日趋复杂,路网客运量也持续攀升。庞大的客流量伴随着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为路网的客流运输组织和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亟需探索一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客流在不同条件下客流量分布规律进行动态描述。本文在对交通流分配领域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非均衡随机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满足路网日常客流分配需求,还能够对路网发生局部区间中断等特殊情况下的客流量分布进行动态计算与影响分析。文章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表现出非均衡性的几个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交通流分配的一般步骤和相关理论,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拓扑模型,在综合考虑了留乘、换乘、拥挤等多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出行路径对偶图的阻抗模型;继而更为全面和详细的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定义,提出了广度优先的有效路径搜索算法,建立了乘客出行的效用函数,对传统的多路径客流分配的Logit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从车站、线路、路网叁个层面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指标体系及时间约束条件下的主要客流指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模型和算法在路网局部区间运营中断情景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故障条件下的行车组织方案,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对客流进行了分类,给出了不同分类下的客流分配处理规则,研究了运力不足情况下站内聚集人数计算方法,提出了中断情况下的客流分配方法以及客流影响分析计算方法。最后,运用编程语言、真实的路网结构和客流数据模拟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某工作日早高峰局部区间运营中断情况下的客流量动态分布过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及决策支持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3-01)
涂燕,周晓阳,徐玖平[8](2014)在《随机模糊多目标双层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及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运输分配(Transportation Assignment,TA)是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且难度与艺术性并存的课题,其关注最优的运输方案,并满足交通网络中连接起讫点的道路上的运输需求。在"起点"方面,需要系统地安排不同装载设备的各种路径和运输量;在"讫点"方面,根据客户的规格和载体的目标要求,对路由网络的货物进行规划以确保及时和可靠地交货。TA在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城市交通管理(Modesti and Sciomachen,1998;Bellei et al.,2005;Marchau et al.,2008),供应链管理(Zegordi et al.,2010),尤其是在建设项目中,需要日常大量的物料输送(Ala-Risku and Karkkainen,2006),交通分配得好坏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和时间(Proverbs et al.,1996;Ibn-Homaid,2002;Crainic,2000)。因此,如何制定最优交通分配方案成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期刊2014-10-24)
王建,吴鼎新,邓卫[9](2014)在《弹性需求下随机用户均衡分配问题敏感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对弹性需求下随机用户均衡(SUEED)分配问题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首先,证明了SUEED模型在均衡解处输出变量对扰动参数的可导性.其次,通过采用对一般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梯度下降法,建立了SUEED模型中设计变量在均衡流量解处对扰动参数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不仅可以对logit型SUEED问题进行敏感性分析,而且同样适用于probit型SUEED问题.算例路网的应用研究发现,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估计logit型SUEED问题和probit型SUEED问题中输入变量扰动后的均衡流量解.(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4年03期)
季彦婕,蒋敏,王炜,陈晓实[10](2014)在《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基础上,将路网分为路上行驶层、停车巡泊层和步行层3层,用于定量分析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出行的影响.引入慢速因子体现驾驶人的停车寻找行为,并利用考虑理解误差的费用函数反映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停车设施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算例结果表明,经平均迭代15次模型能较快收敛,当路网上部分道路处于拥堵状态时,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效果较好,可节约驾驶人6.2%的出行时间.(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随机均衡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通流分配"作为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公路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交通流分配的不同模型与实际交通量观测数据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在交通补充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用户均衡模型(UE)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的分配精度。从TransCAD软件的交通规划建模结果来看,应用后者的模型在基础路网上进行交通流分配较前者的模型在不同路段的分配精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说明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更加具有适用性,也为今后相关报告的编制提供了实例验证和数据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均衡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郇宁,姚恩建,杨扬,李斌斌,张茜.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随机动态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
[2].王晓璠.用户均衡模型(UE)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SUE)在交通流分配阶段的适用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3].刘诗序,池其源,阎昊,郭丽丹,唐颖诺.基于分层Logit的多方式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杨临涧,赵祥模,贺冰花,魏秋月,安毅生.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问题的蚁群优化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8
[5].朱大鹏,陈鑫.房产价格、家庭财富再分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南方金融.2017
[6].杨扬,姚恩建,王梅英,潘龙.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5
[7].于鸿飞.城轨路网客流非均衡随机动态分配及其在运营中断时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8].涂燕,周晓阳,徐玖平.随机模糊多目标双层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及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C].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2014
[9].王建,吴鼎新,邓卫.弹性需求下随机用户均衡分配问题敏感性分析(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4
[10].季彦婕,蒋敏,王炜,陈晓实.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