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急诊儿科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为85.29%,对照组为41.18%,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护理依从性中观察组良好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1.78%),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整体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小儿静脉输液;应用分析;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37-02
静脉注射主要是通过大气压强与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的无菌液体、电解质以及药物由静脉注入的方法输入到患者体内。静脉注射作为治疗小儿疾病最为快速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由于患儿血管细的特点,针头不容易扎进患儿体内,所以,在护理中经常会出现一次扎针不成功以及针头脱落的现象,通过心理护理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静脉注射的核心价值。本次研究中,对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2~5岁,平均年龄(3.91±1.37)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2~5岁,平均年龄(3.24±1.39)岁,纳入标准:对受试药物无用药禁忌史;患儿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疾病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嘱咐患儿及患儿家属正确的体位姿势,询问有无禁忌用药,对患儿的输液过程进行观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办法。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之前应该穿戴整齐,并及时与患儿及患儿家属沟通,及时介绍静脉穿刺的目的,告知患儿家属配合监护的方法,在与患儿沟通中,需要及时了解患儿的性格,患儿的特点构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办法。首先,对于性格勇敢的患儿,他们在静脉穿刺中通常会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需要给予患儿鼓励,可以赠予玩具,增强患儿的自信心[1]。其次,对于胆小性格的患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静脉注射时会表现为恐惧的心理,针对这种状况,应该与患儿进行交谈,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鼓励患儿积极面对,从而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患儿护理依从性[2],良好:患儿可以配合穿刺,没有出现反抗现象;较好:患儿在穿刺中存在着反抗现象,但是强度较低,输液中的顺利性较差;差:患儿在穿刺治疗中不积极配合,反应强烈。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3],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指标分析
两组患儿护理指标研究结果如表1。
3.结论
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对于陌生的事物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通常状况下,患儿在静脉注射中都会出现抵触以及哭闹的现象,而且,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并不会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从而为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4]。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可以及时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需要及时了解患儿的基本资料,并针对患儿的资料及时了解患儿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提高患儿护理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患儿家长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为85.29%,对照组为41.18%,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护理依从性中观察组良好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1.78%),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整体效果,提高患儿静脉注射中的依从性,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使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心理护理对急诊小儿输液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8):2546-2547.
[2]杨爱梅.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技巧的探索[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5):451.
[3]韩玉梅.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240-241.
[4]郭春丽.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