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参数论文-阿力木·阿布来提,姚怀柱,宋云飞,费远航,佘冬立

产量参数论文-阿力木·阿布来提,姚怀柱,宋云飞,费远航,佘冬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炭,聚丙烯酰胺,盐碱土,土壤结构

产量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阿力木·阿布来提,姚怀柱,宋云飞,费远航,佘冬立[1](2019)在《海涂土壤结构改良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添加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PAM)改良海涂围垦区土壤结构对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开展测坑栽培试验.试验供试土壤分别设置3个水平生物炭(0%、2%、5%,分别表示为B_1、B_2和B_3,占表层0~20 cm土重比)和PAM(0‰、0.4‰、1‰,分别表示为P_1、P_2和P_3,占表层0~20 cm土重比)添加量处理.3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生物炭和PAM有利于改善水稻叶片荧光特性,而高浓度生物碳和PAM对其影响不明显,甚至出现抑制现象.各生育期水稻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量子产量(Φ_(PSⅡ))、光化学淬灭(q_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均在B_2P_2组合处理下达到峰值.生物炭添加量处理间水稻叶片叶绿素量(SPAD值)无明显差异,而PAM添加量不同导致水稻叶片SPAD值差异显着,添加0.4‰PAM(P_2)下水稻叶片SPAD值最高.添加生物炭和PAM改良盐渍土对水稻产量影响显着,在B_2P_2组合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7236 kg·hm~(-2);与对照组(B_1P_1)相比,产量提高了28.5%.添加生物炭和PAM改良海涂盐渍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水稻千粒重、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而实现的.添加适量生物炭和PAM改良滩涂围垦区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玉廷[2](2019)在《种植密度对郑单958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在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5个不同生育期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差异,探究适合郑单958高产栽培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生育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影响明显,最低荧光水平在不同处理下整个生育期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水平在全生育期内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吐丝期之后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降低;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在3种处理下整体变化趋势相同,最大值都出现在灌浆期,最小值出现在成熟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密度增加时,光系统Ⅱ的活性降低,量子产量会降低,光合效率下降。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百粒重、行粒数随着密度增加表现下降,穗行数基本保持不变,出籽率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郑单958的最高产量是在6.00万株/hm~2密度下获得,产量为9 260.43 kg/hm~2。(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马永忠,蔡福,赵先丽,王阳[3](2019)在《花后持续干旱对玉米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玉米开花后的持续干旱对其生理过程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在玉米灌浆阶段持续控水的方式开展干旱胁迫试验,对主要光合参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光响应参数、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产量结构进行观测和计算,分析它们对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玉米花后干旱可导致P_n、T_r、WUE以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随干旱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小,干旱持续15—27 d,1200μmol·m~(-2)·s~(-1)光强处P_n和T_r减小幅度分别由50. 0%增大到75. 1%、71. 7%增大到83. 6%; WUE和P_(nmax)减小幅度分别由21. 7%增大到47. 9%,由50. 9%增大到73. 2%;玉米百粒重和茎秆重分别显着减小11. 6%和23. 2%,果穗长、果穗粗和籽粒与茎秆比没有明显受到影响,秃尖比和株籽粒重虽有大幅增大和减小,但并不显着;研究时段内干旱导致玉米减产11. 7%。(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孝敬,符小文,安崇霄,张永杰,房彦飞[4](2019)在《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参数及产量对膜下滴灌量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缓解农业用水紧张,解决复播夏大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探究膜下滴灌量对北疆夏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夏大豆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品种"黑河45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6、2017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200 (W_0)、3780 (W_1)、3360 (W_2)、2940 (W_3)、2520 (W_4)、2100 (W_5) m~3·hm~(-2)6个覆膜滴灌水平和未覆膜处理4200 m~3·hm~(-2)(CK),研究膜下滴灌量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干物质积累特性参数、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表现为W_2>W_3>W_1>W_4>W_0>W_5≈CK;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不同年份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均以W_2或W_3处理较优,且W_2和W_3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适宜的滴灌量能显着增加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缩短干物质积累时间,加快生育进程;累积两年各处理产量的平均值以W_2处理最大,为3099.49 kg·hm~(-2),较CK、W_0、W_1、W_3、W_4、W_5处理分别提高了26.14%、14.27%、7.23%、7.20%、20.40%、34.17%;在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相当的情况下,覆膜条件比未覆膜条件最大限度可节约额定灌溉量50%;综合考虑认为,覆膜条件下,灌水量在2940~3360 m~3·hm~(-2)为北疆夏大豆高产、节水的合理灌溉定额。(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邓爱华,汤须崇,刘凤英,谢鹏,王云[5](2019)在《超临界萃取参数对番茄红素产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萃取番茄皮的3种参数对番茄红素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Box and Behnken设计,研究了3个独立变量(温度40℃~100℃,压力20~40 MPa,流速1.0~2.0 m L/min)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TEAC试验用于评估来自SC-CO_2流体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显示,SC-CO_2萃取温度、压力和温度的二次方是影响番茄红素产量的显着正影响因素(p<0.05)。在100℃、40 MPa和1.5 mL/min时总番茄红素提取含量最大(29.88μg/g)。SC-CO_2流体萃取参数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有显着影响。当提取温度从40℃升高到70℃时,抗氧化剂活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当温度高于70℃时抗氧化活性逐渐降低。当操作温度从40℃升高到100℃时,全反式番茄红素与顺式异构体的比例从2.79变为1.39,表明由于产生顺式异构体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SC-CO_2流体萃取压力和流速对抗氧化活性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2期)

官文江,吴佳文[6](2019)在《剩余产量模型形状参数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评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剩余产量模型中的Schaefer模型与Fox模型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但这两个模型是剩余产量模型一般形式Pella-Tomlinson模型的两个特例,分别由形状参数的两个不同值确定。由于形状参数直接影响种群的生产能力,并与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能力等紧密相关,将形状参数固定为某个值,可能会影响剩余产量模型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此,本文利用印度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数据,分析剩余产量模型形状参数对渔业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1)形状参数较难估计,并随数据时段的不同,形状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会有很大的不同;(2)形状参数会对承载能力、内禀增长率的估计产生显着影响;(3)随形状参数值的增加,资源被掏空率与过度捕捞程度会不断增加,因此,不同形状参数的设置会对渔业资源状态及过度捕捞程度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凯晶,赵洪波,杨金山,刘岩,刘帅[7](2018)在《基于NRC模型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基于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产量,利用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玉米副产品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采用NRC-2001模型对奶牛饲料蛋白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技术收集光谱数据并分析。结果显示,利用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特征参数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小肠中真可吸收代谢蛋白总量在玉米蛋白粉中有最高值,其次是玉米胚芽饼、玉米胚芽、玉米皮及玉米籽粒。饲料产奶价值(FMV)存在相同趋势。在光谱结构分析中,饲料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蛋白代谢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玉米籽粒中酰胺Ⅰ带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Ⅰ_CELC)显着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玉米胚芽的酰胺Ⅰ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Ⅰ_SCHO)和AmideⅠ_CELC比值均较低(P<0.05),而玉米皮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HO)和纤维性碳水化合物(CELC)之间的光谱面积比值均显着低于其他饲料比值(P<0.05),玉米胚芽饼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总碳水化合物之间峰面积比值(AmideⅡ_TNSCHO)显着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在不同玉米副产品饲料中,瘤胃合成微生物蛋白(MCP)和小肠真可吸收微生物蛋白(AMCP)含量与蛋白质酰胺Ⅰ带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峰面积比值(AmideⅠ_TNSCHO)无显着相关性(P>0.05),但与其他各光谱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AmideⅠ_TCHO和AmideⅡ_SCHO可共同作为预测因子估测小肠真可吸收瘤胃非降解蛋白(ARUP)、代谢蛋白(MP)和FMV,其决定系数均为0.997。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副产品基于NRC-2001模型下代谢蛋白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快速分析和估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1期)

石宁,贾淼,李艳玲[8](2019)在《体外产气法研究植物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4种天然植物精油(桉叶油、山苍子油、肉桂油和茴香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CH4)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60∶40,分别添加0(对照)、50、100、200和400 mg/L的桉叶油、山苍子油、肉桂油和茴香油,每种植物精油的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24 h,测定24 h产气量和气体中的CH4产量以及瘤胃发酵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1)添加山苍子油、茴香油显着影响了体外瘤胃发酵液pH(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显着降低了总VFA浓度(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和茴香油均显着增加了乙酸比例(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和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添加200 mg/L茴香油、400 mg/L桉叶油显着提高了丙酸比例(P<0.05),而添加400 mg/L的山苍子油显着降低了丙酸比例(P<0.05),且随着桉叶油、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添加400 mg/L桉叶油、200 mg/L茴香油显着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显着增加了乙酸/丙酸(P<0.05),且随着桉叶油、山苍子油、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茴香油显着降低了NH3-N含量(P<0.05),且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均显着降低了产气量(P<0.05),且随则山苍子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添加400 mg/L山苍子油、茴香油显着降低了CH4产量(P<0.05),且随着山苍子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随着茴香油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由此可见,不同植物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CH4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且与植物精油浓度有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桦,张忠学,郑恩楠,付翰文,罗佳瑞[9](2018)在《水分亏缺对寒区水稻荧光参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水稻水分管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生育期和2个生育期连续水分亏缺状态,分别设中度和重度2种水分亏缺水平,并以正常灌溉为对照(CK),共15个处理,分析了水稻的生长情况、荧光参数、产量以及耗水量。【结果】单生育期和2个生育期连续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80%)均可显着提高水稻叶片F_v/F_m和F_v'/F_m',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的F_v/F_m和F_v'/F_m'与CK相比无显着差异。水分亏缺处理可显着降低水稻耗水量,其中分蘖期水分亏缺处理降低水稻耗水量幅度较大。单生育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均不会造成水稻减产,并且可以显着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分蘖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460 g/kg。【结论】单生育期中度水分亏缺是水稻生长较适宜的水分状态。(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姜丽莉,张忠学,郑恩楠[10](2018)在《不同氮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叶片荧光参数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歇灌溉配施不同施氮量对寒区黑土水稻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利用LI-6400XT型光合仪测定不同施氮量(0、60、85、110、135、160 kg/hm~2)下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通过对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权重进行分析,发现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较其他荧光参数指标更为重要。不同生育期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均可用Gaussian函数进行描述,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78、0.58。基于加速遗传算法优化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6个施氮肥处理分析比较后,发现施氮量为110 kg/hm~2的处理光合能力最佳;且当施氮量为110 kg/hm~2时,产量最高。【结论】当施氮量为110 kg/hm~2时,通过模型及产量评价为最佳施氮肥处理。(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产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在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5个不同生育期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差异,探究适合郑单958高产栽培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生育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影响明显,最低荧光水平在不同处理下整个生育期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水平在全生育期内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吐丝期之后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降低;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在3种处理下整体变化趋势相同,最大值都出现在灌浆期,最小值出现在成熟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密度增加时,光系统Ⅱ的活性降低,量子产量会降低,光合效率下降。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百粒重、行粒数随着密度增加表现下降,穗行数基本保持不变,出籽率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郑单958的最高产量是在6.00万株/hm~2密度下获得,产量为9 260.43 kg/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量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阿力木·阿布来提,姚怀柱,宋云飞,费远航,佘冬立.海涂土壤结构改良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赵玉廷.种植密度对郑单958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马永忠,蔡福,赵先丽,王阳.花后持续干旱对玉米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4].杜孝敬,符小文,安崇霄,张永杰,房彦飞.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参数及产量对膜下滴灌量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9

[5].邓爱华,汤须崇,刘凤英,谢鹏,王云.超临界萃取参数对番茄红素产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6].官文江,吴佳文.剩余产量模型形状参数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评估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

[7].孙凯晶,赵洪波,杨金山,刘岩,刘帅.基于NRC模型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8

[8].石宁,贾淼,李艳玲.体外产气法研究植物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9].杨桦,张忠学,郑恩楠,付翰文,罗佳瑞.水分亏缺对寒区水稻荧光参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8

[10].姜丽莉,张忠学,郑恩楠.不同氮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叶片荧光参数差异性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8

标签:;  ;  ;  ;  

产量参数论文-阿力木·阿布来提,姚怀柱,宋云飞,费远航,佘冬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