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本质论文-王龙,赵元超

建筑本质论文-王龙,赵元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本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事件,空间意趣,地域建筑,城市精神

建筑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龙,赵元超[1](2019)在《“事件—建筑”思想的本质解读——以延安大剧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位显赫但经济落后的西部城市(如延安)建设中,重要节点性建筑设计应考虑城市精神的塑造及当代生活多样性、差异性的需求,对此可借鉴本质上接近于我国传统空间意识"事件"的思想。相对于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主义,事件建筑思想提供了建筑与人的关系的思考,打开了新的建筑学视野,迎合了当代多元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建筑文化不断追求创新的发展趋势。该文从事件哲学的两个特征结合延安大剧院实例进行解读,其中"虚"超越了建筑的事实状态,赋予了建筑场所特征及更为宽广的意蕴;"恒"的时间性不断划分过去、现在及未来,要求建筑意趣的不断"生成",赋予了建筑生命特征。(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杨磊[2](2019)在《如何提高建筑工人本质安全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杜绝施工现场各类隐患问题的重复出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从安全系统原理分析,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率98%。怎样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自我管理阶段或者互助阶段,应该从本质安全教育入手。根据全美安全理事会(NSC)调查结论显示,组织在安全管理上每投入1美元,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建筑工人的本质性培训虽然增加了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还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事故率。(本文来源于《建筑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马跃[3](2019)在《平等与尊重——公共建筑使用者分析与通用设计的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年人和残疾人数量的逐年攀升,国内越来越多的建筑学者对无障碍建筑及城市环境的研究重视起来,目前国际上无障碍设计已经发展到通用设计的概念,并且积极进行工程实践。本文采用我国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分析各类人群占比情况,简述公共建筑使用者的本质是不同能力人群的集合。针对公共建筑使用者的多样化特点调研适用理论,梳理通用设计的演进并比较其与无障碍设计的异同。本文通过介绍国际上通用设计发展较全面国家的实践情况,厘清当前我国通用设计的发展状态,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呼吁更多实践建筑师理解通用设计的思想观念,建议设计初始将无障碍通用设计纳入系统进行设计。期许更多公共建筑成为无障碍通用建筑,让不同能力的使用者体验到平等尊重的便捷和美好。(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何钧仪[4](2019)在《谈现代大学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本质联系与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学环境的要求也越是来越高的了,本文是从有益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和大学素质教育培养出发,用美学和教育学等观点,对大学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浅谈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了解到大学校园的建筑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本质的联系是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的使用,人文精神和建筑环境有着既彼此制约,又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停发展,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渐产生了变化。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重心和特点都有所不同。它是人们的价值观、人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在特定时代的环境下集中反映。如果想在大学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将人文精神融进建筑设计之中,必须对当下人文精神的内涵有基本的领会。(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17期)

吴国源,刘伟[5](2019)在《论现象学视域下建筑理论的本质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刻把握建筑理论的本质,有利于把握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现象学视域下的建筑理论,是指与空间知觉经验保持通达并有普遍适应性的概念范畴,其意义在于促进经验的自我检省及扩充,使得设计活动所处的生活世界与预期想象的可能世界展开有效对话和设计问题的合理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建筑理论不仅有利于把握自我、经验、符号与空间的建筑认知及解释、交流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建筑理论教育的自觉意识,有助于探寻建筑理论与设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张靖岩,朱娟花,韦雅云,张昊,王图亚[6](2018)在《基于本质安全理念的建筑综合防灾技术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并预防防灾中单灾种分离对综合防灾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不利影响,提出一套基于建筑本质安全设计理念的建筑综合防灾技术体系。体系分为防灾基础设施设计、防灾廊道空间设计和防灾避难疏散空间设计3个子系统,从"点、线、面"3个方面阐述了建筑综合防灾设计应考虑的问题,体现了防灾研究发展特点,即从单灾种防御向多灾种综合防御转化和从以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防御研究为主向全面降低系统脆弱性研究转化。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可有效避免建筑单灾种防灾过程中资源的浪费。(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吴国源,马丽[7](2018)在《自我、经验与建筑空间本质问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空间不仅是建筑学的核心问题,更是哲学视域下空间问题的一类特殊现象,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近代哲学发展至今,空间问题经历了几次视域转换,空间意识、存在空间、身体空间、社会空间等观念不仅深刻影响了哲学话语,而且越发凸显建筑空间的特殊意义。基于自我、经验这两大核心概念范畴,不仅能切中建筑空间本质的诸多关键问题,也能由此整体把握现象学视域下自我问题、经验问题与空间问题的内在关联。(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志旗[8](2018)在《建筑施工项目本质安全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严峻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形势,目前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老套、滞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无法对自身项目安全状况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和掌控。因此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并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认识到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并寻求改进策略的研究极为迫切。在安全管理领域,本质安全已然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本质安全是一种关于安全的全新理念,使人们在预防及治理事故时从被动化为主动。但是,现阶段在建筑施工领域关于本质安全鲜有研究,为了更好的把握和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本研究将本质安全理念引入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中并对建筑施工项目本质安全的实际水平展开评价。在研究时,论文首先搜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围绕本质安全理论及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了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我国建筑事故致因模型和建筑施工项目本质安全系统结构模型,为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由建筑项目本质安全系统结构模型的框架结构划分了人、物、管理、环境、文化五个维度,从这五个维度出发,针对影响建筑施工项目的本质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以文献分析法为主,案例研究法为辅,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运用Super Decision2.8软件运算得出建筑施工项目本质安全水平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论文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市某房地产公司的叁个在建项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得出评价结果并对案例评价结果进行剖析,为了提升本质安全的水平,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与对策,这些证明论文所建立的本质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是合理的、有效的、实用的。论文提出的相关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理论,同时,还能帮助和指导安全管理的实践,实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高效、长治久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许家铭[9](2018)在《《意义、文化和象征》中关于建筑本质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意义、文化和象征》是美国着名的建筑与设计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建筑无可替代》一书中一个章节。《意义、文化和象征》不算是一篇单独的关于建筑历史、建筑风格鉴赏或建筑理论研究的文章,而是这叁类文章的一个集合,它拥有这几种类型研究的各种元素。保罗·戈德伯格通过理论梳理和举例,向我们展示了从科德角式小屋到弗兰克·赖特设计的宽广而平滑的大草原房屋,从林肯纪念碑到高度雕塑化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罗马的圣伊科大教堂。在这些建筑中,简单的几何形体却创造出了包含人类想象力深度复杂性的建筑作品。对于一个设计的学习者、爱好者和实践者而言,这是一次优雅且充满活力的关于建筑设计、美学、灵感、文化的心灵旅行。(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8年03期)

郭龙[10](2017)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岁月价值”的概念、本质与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岁月价值"(1)的概念由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李格尔在20世纪初提出,并预言了这一价值在将来的盛行。然而,岁月价值的内涵却由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贤哲约翰·拉斯金所建构。尽管现行的保护理论均受到了拉斯金与李格尔的影响,但岁月价值却在我们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因此,本文拟从"生命"、"时间"与"审美"叁个要素出发,阐述二者共同建构岁月价值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拉斯金与李格尔对岁月价值的主张进一步阐释这一价值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唤起人们对于岁月价值的更多关注。(本文来源于《艺术设计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建筑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杜绝施工现场各类隐患问题的重复出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从安全系统原理分析,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率98%。怎样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自我管理阶段或者互助阶段,应该从本质安全教育入手。根据全美安全理事会(NSC)调查结论显示,组织在安全管理上每投入1美元,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建筑工人的本质性培训虽然增加了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还是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事故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1].王龙,赵元超.“事件—建筑”思想的本质解读——以延安大剧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9

[2].杨磊.如何提高建筑工人本质安全教育[J].建筑安全.2019

[3].马跃.平等与尊重——公共建筑使用者分析与通用设计的本质[J].建设科技.2019

[4].何钧仪.谈现代大学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本质联系与互动[J].艺术品鉴.2019

[5].吴国源,刘伟.论现象学视域下建筑理论的本质及意义[J].建筑与文化.2019

[6].张靖岩,朱娟花,韦雅云,张昊,王图亚.基于本质安全理念的建筑综合防灾技术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7].吴国源,马丽.自我、经验与建筑空间本质问题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李志旗.建筑施工项目本质安全水平研究[D].重庆大学.2018

[9].许家铭.《意义、文化和象征》中关于建筑本质的诠释[J].艺海.2018

[10].郭龙.历史建筑保护中“岁月价值”的概念、本质与现实意义[J].艺术设计研究.2017

标签:;  ;  ;  ;  

建筑本质论文-王龙,赵元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