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地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九寨沟地震,热红外亮温,相对功率谱异常,盆地效应
盆地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峰,郭晓,章鑫,屠泓为[1](2018)在《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与盆地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亮温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时空扫描。结果表明:(1)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存在一条热红外辐射增温带,其热辐射异常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边缘,异常面积最大可达6×104 km2,九寨沟地震即发生在增温区域的边缘;(2)九寨沟地震的相对功率谱时序演化特征显示,2017年7月初相对功率谱幅值迅速升高以后,长时间持续呈高幅值状态,且与过去十年的数据相比相对功率谱较为突出,直到地震后一段时间才恢复;(3)九寨沟地震异常的分布与汶川地震前热辐射异常展布相似,对其它发生在含油气盆地边缘的地震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热辐射异常均具有类似盆地形态的特征,反之,这种类似盆地形态的异常与M_S≥6.5地震的对应率为75%;(4)地震盆地效应是位于盆地边缘的、具有不同发震构造的地震表现出相似的热辐射空间展布的主要原因,与地球放气理论机理解释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章小龙,李小军,周正华,彭小波[2](2018)在《武都盆地效应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武都盆地内波动的传播,分析了盆地内面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研究了该盆地不同位置剖面的地震动差异及原因。同时,针对武都盆地数值模型的不同速度结构进行了叁维有限元波动模拟研究,通过对3个不同速度结构盆地模型的地震波传播的位移云图、峰值位移分布图和典型剖面地震动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盆地效应的主要因素。盆地速度结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类似于武都这类地表起伏不大且覆盖层较薄的小型盆地,盆地速度结构对波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林梦男,谭新鹏[3](2017)在《基于Abaqus场地盆地效应的参数化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土体的边界条件,建立了考虑土体剪切波速、盆地倾角,场地覆土层厚度不同参数影响的盆地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了土体在弹性与塑性本构关系下相关参数对场地盆地效应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盆地与自由场相比波峰出现比较密集,且消退较慢,延长了地震动的持时;场地内的土体越软,覆土层越厚,盆地效应越明显;盆地边缘效应随盆地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聚焦效应随盆地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当考虑土体的非线性本构时,由于土体进入塑性,入射正弦波能量由于土的塑性变形已经耗散,盆地较自由场的放大更加明显,盆地效应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陈春梅,任雪梅[4](2014)在《考虑盆地效应的设定地震的地震动估计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前人研究盆地放大系数的计算结果,根据确定性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了考虑土层和盆地放大效应设定地震产生的加速度,并与地震区划50年超越概率2%加速度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盆地效应对设定地震产生的加速度影响较大。在今后的城市综合防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工作中考虑盆地效应。(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王力,周叮,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5](2014)在《场地盆地效应的振动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在粉质黏土中掺和锯末的方法配制模型土,通过降低模型土模量来降低土体的相似畸变。设计研制了2个土箱,用以模拟盆地边界以及自由场地边界。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对比盆地与自由场地的实验数据,对盆地的聚焦效应和边缘效应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效应对地震动有着明显的放大作用,且在聚焦效应和边缘效应区域内放大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方慧玲[6](2013)在《中国和东盟凸显“经济盆地”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盟风景这边独好 “当今世界,欧洲债务危机还未结束,美国经济走势变数难料,然而,中国和东盟贸易却处在快速成长的升浪中。在我看来,这预示着一个旧时代将要结束,另一个新时代将要开始。中国和东盟10国已形成了巨大的经济盆地,双方应进一步提升经贸(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13-01-25)
李一琼,俞言祥[7](2012)在《长周期地震动盆地效应表征模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动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振动,地震动是震源、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传播及场地响应这一复杂系统的的产物。地震动研究是跨理论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的课题,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近场强震记录中含有许多有关震源活动的细节,能比远场资(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2年06期)
李一琼,俞言祥[8](2012)在《长周期地震动盆地效应表征模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动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层的振动,地震动是震源、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传播及场地响应这一复杂系统的的产物。地震动研究是跨理论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的课题,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近场强震记录中含有许多有关震源活动的细节,能比远场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期刊2012-06-25)
王晶,陈国能,Rodney,Grapes,邱燕[9](2011)在《壳内岩浆层演化的盆地效应:以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发育有拗陷型、断裂型、断陷型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其中前者发育于晚叁迭世—早侏罗世,其内多为含煤建造;次者发育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主要为火山岩建造;后者发育于白垩纪—古近纪,主要为陆相红岩建造。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构造类型的演化与该区中生代壳内岩浆层的演化密切相关。与联合古陆解体相伴随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使得东亚陆缘岩石圈的内能逐渐升高,其结果是壳内岩浆层的形成和增厚以及其上盖层岩石的弯曲变形,导致中生代早期众多拗陷盆地的形成;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使印支期已强烈变形的地壳进一步破裂,为壳内岩浆层的物质溢出或喷发提供了通道条件,从而在重熔界面(岩浆层上界面)埋深较浅的本区东部形成众多火山岩盆地;系统内能在晚侏罗世后逐渐下降,地壳冷却收缩使得断块的重力调整逐渐占主导位置,形成众多由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1年01期)
郭恩,周锡元[10](2010)在《汶川地震盆地效应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搜集,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地貌以及局部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根据受灾城市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城市分为盆地内部(成都)、盆地边缘(都江堰、绵竹、江油、什邡)、盆地外部(北川)3类,分别统计了震害情况,分析了震害原因。发现在这次地震中盆地效应尤其明显,盆地边缘震害比较严重;盆地中部震害较轻;山区的震害比平原的严重,尤其是在两个距离比较近的山体之间的地区,除了地震灾害之外,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很严重。最后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盆地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武都盆地内波动的传播,分析了盆地内面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研究了该盆地不同位置剖面的地震动差异及原因。同时,针对武都盆地数值模型的不同速度结构进行了叁维有限元波动模拟研究,通过对3个不同速度结构盆地模型的地震波传播的位移云图、峰值位移分布图和典型剖面地震动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盆地效应的主要因素。盆地速度结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类似于武都这类地表起伏不大且覆盖层较薄的小型盆地,盆地速度结构对波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地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峰,郭晓,章鑫,屠泓为.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与盆地效应[J].地震学报.2018
[2].章小龙,李小军,周正华,彭小波.武都盆地效应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J].振动工程学报.2018
[3].林梦男,谭新鹏.基于Abaqus场地盆地效应的参数化数值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7
[4].陈春梅,任雪梅.考虑盆地效应的设定地震的地震动估计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J].防灾减灾学报.2014
[5].王力,周叮,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场地盆地效应的振动台试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方慧玲.中国和东盟凸显“经济盆地”效应[N].广西日报.2013
[7].李一琼,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盆地效应表征模型的数值模拟[J].国际地震动态.2012
[8].李一琼,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盆地效应表征模型的数值模拟[C].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2012
[9].王晶,陈国能,Rodney,Grapes,邱燕.壳内岩浆层演化的盆地效应:以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盆地为例[J].地学前缘.2011
[10].郭恩,周锡元.汶川地震盆地效应的思考与建议[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